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假设唐太宗要进行祭祀活动,这项工作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中央政府如何运转此活动程序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B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2、中国古代通过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汉武帝实行“推恩令”②元朝设行省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秦朝和唐朝统治者设立的监察机构分别是A、太尉、中书省B、刺史、谏院C、御史大夫、门下省D、御史大夫、谏院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从汉到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

下列对其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不断完善中央集权B、中央不允许有地方行政体系存在C、削弱相权加强皇权D、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6、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D、明代的内阁官员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秦朝时皇帝制B、元朝行省制C、明朝内阁制D、清朝军机处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④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A、确立王位世袭制度B、创立郡县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开创科举制10、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紧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2.《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5.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 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反帝斗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8.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 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 C 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4、《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段诗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鼎盛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A 陕西B 湖北C 河北D 河南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8、《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在秦朝,采取“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

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A.察举制B.科举制C.行省制D.郡县制2.《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为民,与民共享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3.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礼乐制4.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次要地位B.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比较贫瘠C.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5.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据此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充实中央禁军C.派遣文官担任知州D.设置通判6.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7.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君主专制加强B.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C.丞相在位时间较短D.中央统治力量加强8.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郡县制C.设立中朝D.设立行省9.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严格的等级关系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

”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A. 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 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D. 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3.“□□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A. 中书B. 尚书C. 门下D. 内阁4.“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A. 秦朝B. 隋唐C. 宋朝D. 明清5.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B. 察举制和宗法制C. 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D. 科举制和宗法制6.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7.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A.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不能世袭8.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南书房的建立B. 丞相制度的废除C. 内阁制度的确立D. 军机处的设置9.《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

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 军政B. 民政C. 行政D. 财政10.唐代有人在中央负责政令的草拟工作,那么他应该任职于()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吏部1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经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A. 社会宗法观念B. 血缘亲族团结C. 家族观念流行D. 散漫自私意识12.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落、君主封地等。

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 居住村落B. 帝王赐姓C. 居住封地D. 生活部落13.《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14.如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B. 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C. 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D. 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15.《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A. 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B. 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 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D. 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16.“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做废人。

”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 ①B. ①②C. ①③D. ①②③17.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

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 罗马帝国幅员辽阔,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B. 罗马法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C. 罗马法中的某些内容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D. 罗马法臻于完美,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18.罗马法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说明罗马法()A. 维护君主专制B. .保护所有公民利益C. 保护私有财产D. .保护奴隶制19.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所有人选举产生C. 五百人会议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D. 外邦人在雅典可获得平等的公民权20.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 雅典的农业发达B. 小国寡民的城邦C. 古希腊民主传统D. 斯巴达人的威胁21.“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

”这主要反映了()A. 抽签选举的局限B. 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 轮番而治的危害D. 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2.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说:“无论是为了罗马的意义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

”因此,罗马帝国制定了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民法大全》23.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A. 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 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 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24.古希腊的民主是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直接民主,主最高权力机关是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会议C. 财产等级制D. 公民代表制25.东汉班超于公元97年率领士兵到达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

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称之大秦。

”由此可见,甘英出使的“大秦”是指当时的A. 雅典城邦B. 马其顿王国C. 罗马共和国D. 罗马帝国26.下图是雅典古剧场遗址,当时进入剧场观赏戏剧的公民可以领取“观剧津贴”。

做出这一规定的是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苏格拉底改革D. 伯利克里改革2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材料中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公民B. 奴隶C. 妇女儿童D. 城邦居民28、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二、材料题(共计30分,29题13分,30题17分)29、(13分)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有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源。

材料一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到六千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隔十天集会一次。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五百人会议由十个部落各派出五十个议员组成,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

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是否成立,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世界通史》材料三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这三个机构各自行使怎样的职能? 它反映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罗马法所反映的实质? (2分)(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近代西方文明留下哪些宝贵遗产(制度创新方面)?(6分)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分)(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5分)(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6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70分)1____5 A C A C D6_____10 D D D A A11____15 A C A C C16____20 A C D A B21____25 D C C A D26____28 D A C二、材料题(共计30分,31题分,32题13分,33题17分)29、(13分)(1)(5分)A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立法决策机构。

B五百人议事会是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

C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特点:分权(三权分立)。

(2)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分)(3)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6分)30、(17分)(1 )血缘、门第、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