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常用计算资料及公式
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大全

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大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 = (高度差 / 水平距离)×100%2. 斜拉索张力计算公式:T = Fcosα + 2Pcos(α/2)3. 桩基沉降计算公式:ΔS = P / Ks4.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q = cNc + qNq + 0.5γBNγ5. 钢筋拉力计算公式:F = σA6. 钢筋弯矩计算公式:M = Fd7.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A = M / σ8. 梁的挠度计算公式:δ = 5wL^4 / (384EI)9. 钢结构设计荷载计算公式:Q = W + E + S10. 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Mn = φ×As×σst×jd11. 混凝土计算抗压强度计算公式:f = 0.85fc' + fyAs - φPn12.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弯计算公式:Mn = φAsfyjd13. 钢筋混凝土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Vc14. 混凝土梁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Av15. 混凝土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轴心拉力计算公式:Pu = 0.85f'cAg + Asfy16. 混凝土截面南怪判断计算公式:d = h - d'17.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Mn18. 混凝土截面梁设计强度计算公式:ΦMn = Vn + Mn19. 混凝土楼板结构自重计算公式:G = Ag×γc20. 地震荷载计算公式:E = Sds21. 混凝土基础沉降计算公式:S = ∆H / K22. 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Q = S* A23. 钢结构柱受力计算公式:N = P / A24. 钢结构桁架受力计算公式:N = F / A25.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计算公式:Mn = φ× As ×fy × (d - a/2)26. 钢筋混凝土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 Av × fy27.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剪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n28.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轴向拉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P = As × fy29. 钢结构上述受剪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y30. 钢结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d = φ× VΨ31. 钢结构柱受轴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Pd = ∑ φ × Aa × fy32. 钢结构梁受拉钢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As = Md / (φfy (d - a/2))33. 钢结构梁抗弯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n34. 钢结构楼层地面层加重楼层考虑总浇筑重量计算公式:G = Ag × ρ × γ35. 钢结构设计防火设计荷载计算公式:F = 0.12 Q36. 钢结构地板系曲析量计算公式:δ = 5GKθ^4 / 384Ei37. 钢结构圆筒面对称受拉力计算公式:P = ∑ φ × Aa × fy38. 钢结构截面弯曲零点高度计算公式:Y‘ = fy z39. 钢结构突孔承载力计算公式:Ru = φ × Pn40. 钢结构横临应力计算公式:∏m = Z × F41. 钢结构受弯梁截面受弯强度理线计算公式:Mn = φ × As × fy × jd42. 钢构梁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 × Av43. 钢结构截面受剪设计强度计算公式:V = φ × Av44. 钢结构短支柱计算公式:Pd = φ × As × fy45. 钢结构支柱设计拉弯强度计算公式:Pd = A × fy46. 钢结构支柱荷载计算公式:P = φP47. 钢结构节点受压强度计算公式:Vc = φ × Av48. 钢结构拉杆受压计算公式:Pd = φ × Aa × fy49. 钢结构地板内筋拉弯强度计算公式:Md = φ × Mn50. 钢结构地板楼层荷载计算公式:G = Ag × γ这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建筑行业涉及到的计算公式非常多,以下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1.面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面积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面积计算、实测计算和测绘计算。
其中,面积计算通常是指根据平面图进行计算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长度×宽度2.体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体积指的是其立方体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体积=面积×高度3.施工材料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计算所需使用的材料数量。
例如,砖块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砖块数量=长度×宽度÷砖块的尺寸其中,砖块的尺寸是指砖长、砖宽和砖厚。
4.重量计算公式:建筑物中的一些构件需要进行重量计算,用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重量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因构件类型而异,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重量=面积×厚度×单位重量其中,单位重量是指材料的密度,厚度是指构件的厚度。
5.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施工中需要计算混凝土的用量。
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面积×厚度×混凝土的配合比其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指的是水泥、砂、石的比例。
6.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需要计算钢筋的用量。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如下:钢筋用量=(面积×钢筋的体积密度)÷钢筋的截面积其中,钢筋的体积密度是指钢筋的重量和体积之比。
7.梁、柱及墙等构件的弯矩计算公式:梁、柱和墙等结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计算其弯矩,用于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弯矩=力矩÷断面惯性矩其中,力矩是指施加在构件上的力和施力点与测点的距离之积,断面惯性矩是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属性。
8.梁、柱等构件的受力计算公式:梁、柱等结构构件需要进行受力计算,用于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受力计算公式包括杨氏模量、抗弯刚度、剪切刚度等公式。
建筑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常用计算公式建筑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用于进行各种结构力学计算,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计算公式的简要介绍:1.重力荷载计算重力荷载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及附加设备、物品等加载产生的力。
其计算公式为:重力荷载=建筑物自重+附加设备重量2.水平荷载计算水平荷载是由于地震、风力等外部力对建筑物产生的作用。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风荷载=0.5*风压*建筑物所受风力的面积地震荷载=设计地震加速度*地震质量3.受弯矩和剪力计算受弯矩和剪力是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中常见的结构力学问题。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矩形截面受弯矩计算:M=(b*h^2*f)/6剪力计算:V=(Q*l)/(2*a)4.应力和变形计算应力和变形是建筑物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响应表现。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应力计算:σ=F/A变形计算:ΔL=(F*L)/(A*E)5.检查梁和柱的承载能力梁和柱是建筑物中常见的承重结构元素。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矩形截面梁的承载能力:Ms = 0.87 * fy * As柱的承载能力:Pu = 0.6 * fck * Ag + fy * As6.钢筋计算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常用于加固和抗拉功能。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钢筋弯曲计算:As = (M * y)/(0.87 * fy * h)钢筋拉力计算:T=(F*A)/E7.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基础的重要性能指标。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土壤承载力=c*Nc+q*Nq+0.5*γ*B*Nγ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计算公式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规范,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在实际工程中,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软件来自动进行这些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工程造价常用计算公式整理

工程造价常用计算公式整理
工程造价是指对建设工程的预算、计量、估价、支付和结算等环节进行计算和管理的过程。
在工程造价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涵盖了预算计算、工程量计算、价值计算、费用计算、支付计算和结算计算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程造价计算公式整理:
1.预算计算公式:
预算金额=取费依据×取费比例
建筑物预算=运作费+人工费×人工工日数+材料费+机械费+利润
工程总造价=建筑物预算×风险系数
2.工程量计算公式:
单位工程量=工程总量/单项工程数量
单项工程金额=单位工程量×单位工程工程量
工程总量=单位工程量×单项工程数量
3.价值计算公式:
价值=施工计量金额×完工比例
4.费用计算公式:
材料费=单位工程材料单价×单位工程工程量
人工费=单位工程人工单价×单位工程工程量×人工系数
机械费=单位工程机械单价×单位工程工程量×机械系数
费用合计=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
5.支付计算公式:
支付金额=已完成工程量×完工比例×单位工程金额
6.结算计算公式:
结算金额=已施工工程量×完工比例×单位工程金额+可调整金额
7.盈亏计算公式:
盈亏金额=实际支付金额-结算金额
以上是一些工程造价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类型的工程造价计算公式
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计算公式应根据不同的项目和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各类计算参数和具体项目的要求,进行准确的计
算和管理。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891cc308e9951e79a89272d.png)
一、工程量常用计量单位:1.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m3);2.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m2);3.以长度计算的为米(m);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t或 Kg);5.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
汇总工程量时,其准确度取值:立方米、平方米、米以下取两位:吨以下取三位;千克、件取整数。
二、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计算:1、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一回填土总体积(或按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
三、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1、推土机推士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铲运机运士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 45m计算。
3、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四、土方工程有关计算公式:1、挖沟槽:V=[H1(a+2c+pH1)+H2(a+2c)]×L2、坑、土方:棱台体:V= [a×b+(a+a1)(b+b1)+a1×b1]=(a+2c+pH)(b+2c+pH)H+ p2H33、圆台体:V= ×π× H(r12+r1r2+r22)4、锥体公式:V= ×h×S5、正圆锥体公式:V= ×π×r2×h6、球面体公式:V= ×π×h2×(3r-h)7、平整场地:S=a×b+4×(a+b)+16五、锚杆护壁计算:1、锚杆钻孔接入土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2、锚杆制作安装按吨计算。
3、喷射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定额中未包括搭设平台费用。
4、护坡砂浆土钉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
六、砖烟囱计算:1、筒身,圆形、方形均按图示筒壁平均中心线周长乘以厚度乘以高度并扣除筒身各种孔洞、钢筋混凝土圈梁、过梁等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其筒壁周长不同时可按下式分段计算。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1.施工量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体积计算:体积=面积×高度
2.混凝土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量×单位体积重量
-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水泥掺量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混凝土用量×砂浆配比
3.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钢筋重量=施工量×单位长度重量
-钢筋根数计算:钢筋根数=钢筋重量/单位长度重量
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可承受荷载/过载面积
-地基设计承载力计算:地基设计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5.砌体墙计算公式:
-砌体用量计算:砌体用量=砌体面积×单位面积用量
6.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公式:
-标准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标准强度×(1+AE/100)
7.泥浆注入井壁计算公式:
-注入井壁泥浆量计算:注入井壁泥浆量=注入厚度×壁孔周长×单位长度泥浆量
8.斜坡防护计算公式:
-护坡体积计算:护坡体积=斜坡面积×坡度
-地下板体积计算:地下板体积=斜坡面积×坡度×底板厚度
9.耐火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耐火材料用量=需要砌筑的体积×耐材砌筑率
10.灌浆计算公式:
-灌浆用量计算:灌浆用量=灌浆长度×灌浆面积×单位长度灌浆量
11.隧道掘进计算公式:
-掘进速度计算:掘进速度=掘进长度/时间
-掘进进度计算:掘进进度=完成长度/总长度。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建筑公式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建筑物理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规则。
这些公式和规则旨在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精确地估算建筑的尺寸、荷载、材料和成本,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物面积=地面基准面积+上层各层面积公式:A=A0+A1+A2+...+An2.体积计算:建筑物体积=建筑物总高度×建筑底面积公式:V=H×A3.材料计算:材料量=建筑物面积×建筑物高度×空间占比公式:M=A×H×F4.荷载计算:建筑物设计荷载=建筑物重量×荷载系数公式:P=W×C5.建筑安全度计算:安全度=设计荷载/结构容量公式:S=P/C6.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容量=材料强度×结构截面面积公式:C=S×A7.电力用能计算:电力用能=功率×使用时间×单价公式:E=P×T×U8.照明设计计算:照明亮度=照明强度×照明效率公式:B=I×E9.通风设计计算:通风量=通风速度×通风截面积公式:V=V×A10.施工成本计算:施工成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公式:C=L+M+E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此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使用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所有输入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
2.考虑不确定性和容错性: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容错性,例如,材料的尺寸和强度、荷载的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构件,符合下列要求时可不进行受剪扭承载力 计算:
7、矩形、T形和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V≤1.75ftbh0/(1+λ)+fyvAsvh0/s+0.07N
当符合V≤1.75ftbh0/(1+λ)+0.07N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矩形、T形和I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
V≤1.75ftbh0/(1+λ)+fyvAsvh0/s-0.02N 9、矩形截面双向受剪框架柱,其受剪截面应符合:
Ne≤fyA's(h0-a's)+fpyA'p(h0-a'p) Ne'≤fyAs(h'0-a's)+fpyAp(h'0-ap)
N≤fyAs+fpyAp-f'yA's+(σ'p0-f'py)A'p-α1fcbx Ne≤α1fcbx(h'0-x/2)+f'yA's(h0-a's)-(σ'p0-f'py)A'p(h0-a'p) 3、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拉构件
N/(φxA)+βmxMx/[W1x(1-φxN/N'Ex)≤f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不必计算,但应计算 分肢的稳定性,分肢的轴心力应按桁架的弦杆计算 (b)弯矩绕实轴作用: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 计算同实腹式压弯构件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 计算同实腹式压弯构件,长细比取换算长细比,φb取1.0 (3)双轴对称实腹式工字形和箱形截面压弯构件:弯矩作用
V=Vcs+Vp 4、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
V≤Vcs+Vp+0.8fyAsbsinαs+0.8fpyApbsinαp 5、受拉边倾斜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
V≤Vcs+Vsp+0.8fyAsbsinαs 6、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M≤(fyAs+fpyAp)z+ΣfyAsbzsb+ΣfpyApbzpb+ΣfyvAsvzsv
2、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V/(bh0)+T/Wt≤0.7ft+0.05Np0/(b h0) 或V/(bh0)+T/Wt≤0.7ft+0.07N/(b h0)
T≤0.35ftWt+1.2sqrt(ζ)fyvAst1Acor/s 3、T形和I形截面纯扭构件
将其截面划分为几个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4、箱形截面纯扭构件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间接钢筋(箍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 间接钢筋对砼约束的折减系数:当砼强度不大于C50取1,为C80时取0.85,其间内插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普通受拉钢筋和预应力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初始偏心矩 轴向压力(拉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矩:e0=M/N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纵向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N≤1/(1/Nu0+e0/Mu) 1、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
hw/b≤4时
V≤0.25βcfcbh0
hw/b≥6时
V≤0.2βcfcbh0
在此之间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
V≤0.7βhftbh0 3、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仅配置箍筋时
Mx/(γxWnx)+My/(γyWny)≤f τ=VS/Itw≤fv
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 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 σc= φF/(twlz)≤f
(1)在最大刚度主平面内受弯的构件: Mx/(φbWx)≤f
(2)在两个主平面受弯的工字形或H形截面构件: Mx/(φbWx)+My/(γyWy)≤f
未受到约束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和在弯曲应力 较大区格的受压区配置纵向加劲肋,必要时尚应在 受压区配置短加劲肋,并计算加劲肋的间距。 (4)任何情况下h0/tw均不应超过250sqrt(235/fy) (5)在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 处,宜设置支承加劲肋。 (1)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
1127.954
2080
由三点求三点距离、面
角度
距离 146.68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
砂浆强度等级
墙
M2.5
22
M5.0
24
≥M7.5
26
被代换钢筋规格 16
根数 间距
18 180
代换钢筋规格 18
由三点求三点距离、面积、及高
第三点Y坐标
距离a(一到二)
1115
6.779
距离b(二到三) 146.374
备注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确定 α1fcbx=fyAs-f'yA's+fpyAp+(σ'p0-f'py)A'p 尚应符合 x≤ξbh0 x≥2a'
序号 计算内容 1 轴心受拉构件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确定 2 轴心受பைடு நூலகம்构件
α1fc[bx+(bf'-b)h'f]=fyAs-f'yA's+fpyAp+(σ'p0-f'py)A'p
T≤βt(0.35ft+0.07N/A)Wt+1.2sqrt(ζ)fyvAst1Acor/s
弯矩设计值 系数、砼强度不超过C50时取1.0,砼强度C80时,取0.94,其间线性插入。
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砼法向应力为0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矩形截面宽度或倒T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3 受弯构件
拉弯、
4
压弯
构件
计算内容
强度
强度 稳定 剪力 抗弯强度(主平面内实腹构件) 抗剪强度(主平面内实腹构件) 局部承压强度(腹部计算高度上 边缘)
整体稳定
钢结构计算
局部稳定
局部稳定
强度(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 稳定
钢结构计算 计算公式 σ=N/An≤f
磨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处: σ=(1-0.5n1/n)N/An≤f σ=N/A≤f 同轴心受拉构件 N/(φA)≤f(实腹式) 应能承受下式计算的剪力 V=sqrt(fy/235)Af/85
距离c (一到三) 139.891
高厚比[β] 柱 15 16 17
根数 间距 15 230
面积 141.736
距离(一到二三线) 1.937
序号
计算内容
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注:表中符号 M α1 fc
As、As' Ap、Ap'
σp0' b h0
Ne'≤fc[bh(h'0-h/2)+(bf-b)hf(h'0-hf/2)+(b'f-b)h'f(h'f/2-a')]+fyAs(h'0-as)-(σp0-f'py)Ap(h'0-ap) 三、受拉承截力计算
1、轴心受拉构件
2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
N≤fyAs+fpyAp
(1)小偏心受拉构件
(2)大偏心受拉构件
测点X坐标 2080
由两点求距离及角度
测点Y坐标 测站X坐标 测站Y坐标
角度
1115
1934.236
1131.35
-6.40
编号 1
钢筋料表
钢筋规格 长度(m)
22
2.5
数量 50
重量(Kg) 373.285
第一点X坐标 1940.5
第一点Y坐标 第二点X坐标
1125.45
1934.2
第二点Y坐标
第三点X坐 标
a's、a'p a' h'f b'f
as、ap N φ A fy Acor Ass0 dcor
Ass1 s a e η ei e0 e'
混凝土结构计算 计算公式 一、受弯承载力计算 1、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的T形截面构件 M≤α1fcbx(h0-x/2)+f'yA's(h0-a's)-(σ'p0-f'py)A'p(h0-a'p) 2、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I形截面构件如 fyAs+fpyAp≤α1fcb'fh'f+f'yA's-(σ'p0-f'py)A'p 按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计算,否则按下式计算: M≤α1fcbx(h0-x/2)+α1fc(b'f-b)h'f(h0-h'f/2)+f'yA's(h0-a's)-(σ'p0-f'py)A'p(h0-a'p) 3、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必须x≥2a',否则按下式计算: M≤fpyAp(h-ap-a's)+fyAs(h-as-a's)+(σ'p0-f'py)A'p(a'p-a's) 二、受压承截力计算 1、轴心受压构件配置有箍筋时 N≤0.9φ(fcA+f'yA's) 2、轴心受压构件配置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时 N≤0.9φ(fcAcor+f'yA's+2αfyA'ss0) 3、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N≤α1fcbx+f'yA's-σsAs-(σ'p0-f'py)A'p-σpAp Ne≤α1fcbx(h0-x/2)+f'yAs(h0-a's)-(σ'p0-f'py)A'p(h0-a'p)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bh时,按下式计算: Ne'≤fcbh(h'0-h/2)+f'yAs(h'0-as)-(σp0-f'py)Ap(h'0-ap) 4、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当x≤h'f时,按宽度为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f的矩形截面计算; 当x>h'f时,按下式进行计算: N≤α1fc[bx+(b'f-b)h'f]+f'yA's-σsAs-(σ'p0-f'py)A'p-σpAp Ne≤α1fc[bx(h0-x/2)+(b'f-b)h'f(h0-h'f/2)+f'yAs(h0-a's)-(σ'p0-f'py)A'p(h0-a'p) I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fcA时,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