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亲近大海》课堂实录语文
小学语文:《我家住在大海边》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我家住在大海边》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从这一节课开始,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认识大海,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单元《大海》(板题)师:谁见过大海?你能说说见过的大海什么模样?生:我在青岛见过大海,大海可大了,可宽了,站在大海边,望不到海的那一边。
生:老师,我在电视上见过大海,大海蓝蓝的,海里还有许多许多的鱼、海星、乌龟呢。
师:老师课前为你们找到了一段关于大海的录像,想不想看一看?生:(齐声)想。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放录像)这确实是漂亮的大海,蓝蓝的海水无边无际,看起来和蓝天连在了一起。
你看,海浪冲上了礁石,被撞成了许多的浪花落下来。
快来看,这是海底的珊瑚,鱼儿在它周围游来游去……师:你们喜爱大海吗?生:(齐声)喜爱。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去海边一游。
这一节,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那个单元的第一课《我家住在大海边》(板书课题)--谁能来读读课题?--还有谁情愿读?--大伙儿齐读。
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形导入正题,通过问学生:你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见过的大海什么样吗?然后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出示了大海的景象,同时教师生动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了大海中,这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先声夺人地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爱好,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阅读课文师:海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
同学们把书翻到52页,平放在桌子上,自己能先来试着读读课文吗?生:能读(多数学生)。
师: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能够看看拼音,问问旁边的同学也行。
--开始。
生: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了课文,专门认真,老师都看到了。
现在同桌之间再来互相读一读。
一个读,一个听,听你同桌的读音正确吗?看他指读的方法对吗?要是他有困难,你就帮帮他。
生:同桌之间读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在小组内读读课文如何样?假如你喜爱,读给自己小组的同学听,也能够读给其它小组的同学听。
亲近大海

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
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3、情感目标:认识到统计的价值,感受到统计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能够使用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教师:“今天是高老师第一天给同学们上课,高老师非常高兴,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与老师合作的同学有几个吗?”(学生数,并回答:“30个”)教师:“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学生数,回答:“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教师:“同学们数的真认真,老师把我们的30位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今天八个小组进行一个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就得老师手中的金星,本节课得星最多的将是我们的小擂主。
”二、导入教师:“现在我们这儿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可是在美丽的海南岛却十分温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到那里的海滨浴场游览一下?”生:“想。
”三、新授1、初次接触师:“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教师:“来到美丽的海南岛,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是太仔细了,现在你能不能将海滨浴场的游人按照性别,也就是男、女进行分类,数一数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学生开始动手数,并汇报)教师:“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教师指,学生一起数)教师:“男的有15人,女的有14人,那么合计,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回答:“29人”)教师:“同学们数的真是太仔细了,那你能不能把这些数据填在这样的表格中?”(教师出示幻灯片)教师:“好,拿出表1,开始填,看谁填的好,填的准。
”(学生填表1)教师:“那位同学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展示)教师:“这位同学真勇敢,我们给他鼓励一下,哪位同学再上来展示一下?”(随时加星)教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了,刚才我们用的这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就是统计,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亲近大海

7
14
按戴不戴游泳圈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按大人小孩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按性别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按戴不戴游泳帽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戴游泳圈
4
不戴游泳圈
17
大人
小孩
7
14
男
女
10
11
戴游泳帽
8
不戴游泳帽
13
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 问题?
放学回家把今天学到的 统计方法教给你的家长,并 且讨论一下生活中的哪些问 题还能用到分类统计呢。
再见
执教教师:刘成林
2012年
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按性别分
类别
合计
男
女
人数
21
10
11
按戴不戴游泳帽分
类别 合计 戴游泳帽 不戴游泳帽
人数
21
8
13
你还能想出其它的 统计方法吗?
按戴不戴游泳圈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按大人小孩分
类别
合计
人数
21
戴游泳圈 不戴游泳圈
4
17
大人
小孩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设计标题: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1.学情分析本节课为针对的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对于刚刚接受小学教育的同学面对新的课堂、新的校园都充满了好奇,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学习,所以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明确小学生一般的特点为耐心不足,逐渐在多次失败中受到打击,进而丧失了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所以先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教师提起重视并即使研究相应策略,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以及个性差异。
小学生要接受更多的新事物和新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往往比掌握知识点的数量更重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知识的引导与传授,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可以适量穿插小组讨论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发散性思维。
1.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亲近大海》,首先新课标的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会在心理上降低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是内容过于抽象化、概念化,教师留给学生练习例题、课后习题的时间太短,对于自制力强的同学是一种思维能力拓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缺乏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记忆的机会,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考试的重点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教师应该融合这些易变因素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适当的创新,1.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不同方式的统计方法,学会分类统计,并且完成相对应的统计表2、学生了解分类的多样性,初步认识分类的概念3、体会统计的意义和日常运用的必要性,开发思维逻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能力1.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熟练填写统计表教学难点: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发展初步统计概念与意识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适合不同统计方法的例题课件、大海的相关图片、小红花学生准备:铅笔、橡皮、草稿纸、教材书、练习册1.教学过程1.教学反思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下,教师所展现的课堂将会是丰富具体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他们的集中注意力较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综合实际活动具体化、丰富化,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切感受综合实际活动这门课程所带来的魅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积极响应教师的活动安排。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亲近大海》教学反思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亲密海洋》教课反省一、导入新课环节。
这两次授课的导入部分比较切合学生的认知特色,能激倡始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关于本节课的主题绕的较远。
此后将在导入环节做更精练的斟酌。
二、研究新知环节。
本节课在前方学生已经学习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新课的解说的,学生总的来说关于统计不是很陌生。
这节课主题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进行统计。
可是学生关于多种分类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部分学生说能说出来怎么分类,但让他在达成填表格时,殊不知怎么做。
这需要教师再增强对学生的练习力度。
教师应付学生的统计进前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能正确的进行统计,但有部分学生不可以够把数字数量数清楚,在数的时候老是马马虎虎、数不完好,教师还应增强对学生仔细仔细习惯的培育。
让学生能联合自己过去已有的生活认知经验来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原因。
在议论沟通的过程中,还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发展思虑问题全面性的能力和发散思想,在解决商讨问题的过程中,还应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
三、讲堂小结环节。
第 1页教师应当多让学生起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生活中的分类统计的案例。
四、整体。
这两节课的教课环节比较完美,但第二次授课时,拖堂现象比较严重,此后要注意。
这两节课的共同点就是教师解说的比许多,挤占了学生思虑和回答的时间,并且有些问话是能够省略的。
还有就是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统计方法的指导,部分学生关于怎样分类掌握的不好,教师也没有实时的进行讲解和增强,这也是教课的一大失误。
经过此次一课两上两评一反省活动的展开,使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了我的教课的不足,在此后的教课中,努力做到弘扬长处,优化教法,填补不足、更正弊端。
在这里,我也向那些踊跃给我提出建讲和建议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供给又一次超越自我的时机。
第 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亲近大海-可能性》教学设计

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表格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非常喜欢大海,于是他们决定到大海边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去?。那让我们跟随小朋友来亲近大海吧!
板书:亲近大海
(1)分析情境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面上有一些船,还有一把伞,还有坐在沙滩上观海的人,远处有小岛,岛上还有宝塔,---
2小结,提升概念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刚才通过统计表的方法求出了“一共有多少人在游泳?”想一想我们刚才都经历及那几个步骤?
师:像我们这样把食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分开统计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分类统计。
板书:分类统计
五拓展应用
1那你能不能根据分类统计出一共有多少只船吗?
那要想统计出一共有多少只船,可以怎样对这些船进行分类呢?
师:现在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按什么分类标准数的,每一类都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人?
生1:我是按照男女来分的,男的11人,女的10人,一共是21人。
生2:我是按照有没有带游泳帽来分的,带游泳帽的8人,不带游泳帽的13人,一共是21人。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这么多的数,这么乱我们怎样把它记录下来呢?
生:统计表
(2)师:你说的很好,谁还有不一样的分类方法?
生:我们是按照有没有带游泳圈,带游泳圈的有3人,不带游泳圈的18人,合计21人。
四点拨提升
1把表格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师:从这几个统计表你能返现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这几种分类方法虽然统计的过程不同,分类标准不同但是合计是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合计是一样的吗?
(2)提出数学问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亲近大海 1

折线统计图欣赏: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条形
扇形统计图欣赏: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饼形统计图欣赏: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环形统计图欣赏: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如 何统计了吗?
学习目标:
1. 使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进行统计。 2. 能够熟悉多种统计方法。 3. 能够读懂统计图。
按性别分
按戴不戴泳帽分
你还能想出其它的 统计方法吗?
分类统计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吗?
类别 人数 类别 人数
愉快的大课间!
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喜欢什么活动?
调查后把结果填充在表格中
活动 人数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活动 人数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9人
5人
7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人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人。
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喜欢( )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 人数最少。 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活动的
条形统计图欣赏:
9 8 7 6 5 4 3 2 1 0 跳绳 踢球 套圈 踢毽子 条形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 亲近大海 统计 1

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性
西关小学 高丽丽
2021/1/2
1
2021/1/2
2
类别 人数
类别 人数
合计 男
女
合计 带泳帽 不带泳帽
类别 合计
人数
2021/1/2
3
性别 合计
男
人数 21
10
2021/1/2
女 11
4
类别 人数 2021/1/2
合计 21
带泳帽 不带泳帽
8
13 5
按性别分类统计
类别 合计 男
女
人数 21
10
11
按是否戴游泳帽分类统计
类别 人数
合计 带泳帽 不带泳帽
21
8
13
2021/1/2
6
海面上有多 少只船?
2021/1/2
7
海面上有多少只船?
• 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标准分类? 先仔细想一想,然后选择自己喜欢 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并把统 计的结果填在2号统计表中。
2021/1/2
8
海面上有多 少只船?
2021/1/2
9
2021/1/2
10
仔细看这副图,你能怎样统计?
2021/1/2
11
课后寄语: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 分类统计,只要同学们留心 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021/1/2
12
件资源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亲近大海》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
3、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在生活中感受分类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课前
同学们,你们喜欢捡贝壳吗?(喜欢)老师这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老师在大海边捡的贝壳,送给你们做礼物,好吗?想一想,老师会把这美丽的礼物送给谁?对!不仅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还要看看那个组的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合作的好,老师就会把这美丽的礼物送给你们组。
好吗?
评:美丽的贝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你最喜欢到大海边做些什么呢?师:你们这么喜欢大海,现在让我们在一起到大海边去游玩,好吗?(课件)贴课题:亲近大海
师:我们来到了大海边,快来说说你在大海边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仔细观察。
)
评: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产生思想共鸣。
活动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师:小眼睛真明亮,观察真仔细,能不能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
生: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板书)
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来!怎样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呢?
师:老师把你们提的数学问题放在了海边的贝壳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带有问题的贝贝壳捡回家好吗?
师:哪个小组想捡贝壳?(课件)看看你们的问题是什么?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
其他小组也帮着想想办法。
生:可以一个一个的数??
师:你是一个很用心的孩子,会运用一年级学过的统计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进行统计。
(但,一个一个的数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能行吗?)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小组在讨论讨论。
引导学生可以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想出的是什么办法?
你们把游泳的人分成男女两类,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就知道海面上游泳的有多少人了?。
(同学们,他们想的这
个办法怎样?和一个一个的数相比较,感觉如何?)
师:你们组的同学真聪明,善于动脑筋,老师送你们一份小礼物。
师:其他小组也有其他的好办法?
(可以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数。
)
师: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人分类数一数,再把数的结果加起来,得出的就是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你们真的好棒!老师都没有你们这么棒!也送你们组一份小礼物!还有别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
例如:大人、小孩;带游泳圈和不带游泳圈的)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得好办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
师:那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法进行统计,完成统计表。
好吗?
(小组统计)板书
师:谁来说说你们统计的结果?
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数的结果呢?(师填表)
你们小组数的真仔细,老师送你们一份礼物,其他小组也是
和他们一样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数的结果如何?(课件)他们数的正确吗?你们真棒!数的很仔细。
送你们一份礼物。
师:刚才,我们按照两种不同的标准将海里正在游泳的人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并一起完成了统计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分统计表,小眼睛仔细看,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游泳的男的比女的少1人,结果一样?。
)
师:哇!你们有这么重大的发现,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也送你们一份礼物。
师:(小结)我们在大海边捡贝壳的过程中,知道要想求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板书)可以先把游泳的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数一数再进完成统计表,在统计表中还能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大海边学的分类统计!(板书:分类统计)
评:美丽的情景图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有趣的捡贝壳活动引出红点教学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解决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在情境中,巩固学习
1、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捡到了一个美丽的贝克。
想不想再捡?(想)
师:你们还想捡哪个?看看贝壳里有什么问题?
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来算出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吗?可以怎样进行分类统计?告诉我好吗?这样吧,你们先小组商量商量,选择你们最喜欢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把你们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作为礼物送给我好吗?
2、学生用事实物投影演示送给老师的礼物并说出从统计表中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借机送贝壳)
评:本部分绿点教学是对红点教学的进一步巩固,教师给学生一个自我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意义。
学生用事实物投影演示送给老师的礼物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谢谢你们送给老师这么美丽的一份礼物!!!想不想看看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快打开看看!这些就是你们刚才在海边捡到的贝壳,漂不漂亮?
师:这么多贝壳,一共有多少个?快统计统计。
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学生动手操作。
评:小组合作想一想可以怎样统计,动手分一分贝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小
组合作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师:老师送的礼物喜欢吗?
师:天快黑了,我们准备从大海边回家了,没捡完的贝壳我们现把他们放到问题口袋里好吗?(课件)
师:汽车来了,我们要站队坐车回家了。
咦?今天,我们来大海边游玩的同学有多少人?是不是应该清点一下,看看有没有掉队的。
谁能用我们在大海边学的统计的方法来算出我们班来大海边游玩的同学有多少人?
(可以按小组分每组6人,共6组。
)
师:你很用心,还运用到了我们刚学到的乘法的知识。
(分男女)
师:分男女进行统计?不错!男生站队的有多少人?你能数一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