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 5.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 (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课型新授课程标准:1、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主要发布区。
2、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3、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区。
.学习目标: 1、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能加以辨识。
2、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3、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地区。
4、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
5 、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问题探究讲练结合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六种语言主要分布学生读“世界语言的分布课堂总结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三大人种划分依据:肤色、毛发、面部主要分布地区世界的人种联合国工作语言:语言和宗教多样的语言使用范围最的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宗教与文化:三大宗教:、、达标练习:1.关于人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黄种人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主要分布亚洲东部B 、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分布在大洋洲C 、 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D 、 非洲全部是黑种人 2.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①俄语;②法语;③汉语;④印度语;⑤英语;⑥西班牙语;⑦阿拉伯语;⑧日语;⑨葡萄牙语A.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⑦C. ②③④⑤⑥⑦D. ④⑤⑥⑦⑧⑨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俄语D.阿拉伯语 4.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A .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 5. 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藏传佛教 6.家住峄城小明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A.黄种人B.混血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 7.每逢星期天很多人到峄城教堂去做礼拜的习惯,他们信奉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8.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初中地理《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教学设计

4.2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一、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知道世界有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各自特征。
②让学生知道世界十大语言,了解其在全球的分布;知道英语是国际语言,而汉语说的人最多;了解统一地区(国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语言——方言。
③让学生知道世界三大宗教,了解其主要信奉及一些奇闻趣事;学会区别宗教与封建迷信。
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画画、讨论、游戏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的名称及分布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存在着差异;让学生培养人种无差异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读人种、宗教和语言分布图:2、学会分析人种特征形成的原因。
3、区分宗教与迷信三、教学准备:PPT;投影仪;学生搜集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奇闻趣事;学生自备纸张与彩色笔。
四、教学流程:五、(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颜色》这首歌,并出示歌词学生听歌,看歌词内容(设计意图:新颖,歌词中的部分内容与人种有关,自然导入新课)(二)世界的人种1.三大人种(名称,特征)2.分布教师PPT演示不同人种照片,提问PPT上的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PPT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学生画三大人种并读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三)世界的语言教师世界有三大人种,那么语言是不是也只有三种呢?学生回答:不是(设计意图:过渡)教师出示世界语言分布图学生读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设计意图:培养观察与读图能力)教师播放三种语言的声音学生猜测回答(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开拓思路)教师出示三道“地理小常识”学生思考并回答,学习兴趣教师班级中有多少同学是外地生?请你用方言说1~2句,让同学猜一猜含义。
学生猜测(小游戏)可增强趣味性(四)世界的宗教教师有谁信教吗?或者有家人信教吗学生回答,自然过渡教师出示三张图片,让学生猜它们分别是哪些宗教?学生猜测并回答教师提问你了解这三大宗教那些奇闻趣事?学生讲述,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组织讨论:有人说:宗教就是迷信,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并发言(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组织、总结和表达能力)(五)复习并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作业:练习册P24。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
(2)识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
(3)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起源及教徒的主要分布地区。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能从图中获得人种和语言的分布等知识。
(2)运用地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德育目标:
(1)树立民族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
(2)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观念。
二、教学重点
1、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
2.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3.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三、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六大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目标
(1)识记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
(2)识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
(3)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起源及教徒的主要分布地区。
预习思考题:课课练—课前指导
(二)导入新课
在一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外国人,他们与*人相同吗?不仅人种不同,语言、宗教方面也有差别,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三)揭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认真阅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四)自学指导。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这一部分内容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构建全球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介绍了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分布地区,以及不同宗教和语言的概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人种、语言和宗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框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特定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有好奇心和疑问,教师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各种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分布地区,掌握不同宗教和语言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树立全球观念,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分布地区,不同宗教和语言的概况。
2.教学难点:人种、宗教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生对特定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提前上传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2.教学工具:准备好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认知程度,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上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7篇

七年级地理上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7篇七年级地理上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中,准确说出温带的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以及相应的气候特征。
2.通过判读不同区域气温、降水统计图,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认识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从而树立区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带三种气候的特征。
难点:温带三种气候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导入法,播放欧洲西部至中国东北地区的航拍视频,并提出提问:视频中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温带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温带的气候类型有哪几种?海陆位置分别是怎样的?【学生活动】在温带沿海和内部,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活动】那么各种气候又有怎么样的特征呢?2.温带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的特征【教师活动】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中各种气候的统计资料图,总结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学生展示】分组分别展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降水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不冷夏季不热,降水比较均匀。
【教师讲解】强调读图方法,总结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常年温和湿润。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教师活动】同桌合作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内部,各地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生总结】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内部,各地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第三节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第三节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了解世界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和分布状况。
.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的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读分布图并分析这种分布的原因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通过人种民族的学习,树立各个种族和民族一律平等的正确观念,批判人种优劣论和种族歧视的错误认识;通过世界宗教的知识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世界人种的特征及主要分布,难点是人种宗教民族和语言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学用具①教学挂图:《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②教学投影片或图片:世界主要人种头像,世界主要宗教建筑。
有条件还可配备有关世界人种民族宗教语言的录像资料。
教学提纲第三节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一世界的人种和民族.世界的主要人种及其特点比较.世界人种的分布.种族平等.人种与民族的区别.世界上的民族二世界上的宗教.宗教的产生.世界的主要宗教.我国的宗教信仰三世界上的语言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与分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及人口问题,这是从数量上认识人类的特点。
现在我们要从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来认识人类内的差别。
第三节世界上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板书)我们在电影片电视片中,有时甚至在大街上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请大家说说他们和我国汉族人有什么突出的区别?(学生可从肤色面部特征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回答。
)[教师总结]按照肤色等体质特征,将人类划分成几类,这就是人种;如果按照生活习惯语言宗教等等几方面的差异又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民族。
一世界主要的人种和民族(板书).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点比较[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人种头像。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3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这是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以地球上的居民为主题,通过介绍世界主要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可能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
3.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情况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
3.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情况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地图、视频等形式展示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分布情况。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不同人种、语言和宗教。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都有哪些人种、语言和宗教吗?”2.呈现(10分钟)展示多媒体课件,分别介绍世界主要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图片、地图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族、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发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中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七年级地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2)掌握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3)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及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世界人种的特点;(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语言的分布;(3)调查收集资料,了解世界宗教的现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观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2.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3. 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界线及特点;2. 世界语言的分布规律及特点;3. 世界宗教的多样性及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世界人种、语言、宗教分布图;2. 地图: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3. 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世界人种、语言、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的这些人种、语言和宗教是如何分布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3)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及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结果,分组讨论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印度的多元宗教、中国的多民族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体现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哪些特点。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世界人种、语言、宗教分布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种、语言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交流与融合,了解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宗教场所等,直观了解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3. 专题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人种、语言或宗教进行专题研究,并进行报告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分布地区。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通过看各种图片了解宗教建筑,并记住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建筑物。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种族观,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关于“世界人种”,教材开门见山,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黄种和黑种。
然后,介绍了白种、黄种和黑种的特征和分布,简洁清楚。
一方面,对知识是一种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在图中查找,获取相关知识。
另外,教材还强调,世界上的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认识的,没有优劣之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
通过“读一读”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是培养唯物史观的良好时机。
关于“世界语言”,教材一开始,首先介绍了世界使用语言的一般情况。
然后,着重介绍了: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它们的应用地区,并配了六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别。
“世界语言的分布”使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6种语言的主要分布,锻炼学生的读图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世界的宗教”部分,教材用宗教建筑物引出,但没有介绍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做了简单概括。
把人分为两类:信教的称为教徒,不信教的称为无神论者。
简单介绍了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教法建议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地名多,但容易理解。
如果一味的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
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多元的文化和异域的差异。
世界的人种:1.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看,他们有什么差别?你能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吗?你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儿吗?读“世界人种分布图“经过讨论,师生的互相补充后,教师按三大人种的皮肤、毛发、面部特征、分布地区列出表格,让学生读图填写。
2.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3.查阅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世界语言: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也可以由老师学一两句外语,学生讲几段会的外语。
可将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代表6种主要的语言,每组先在“世界语言的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的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地区。
世界的宗教:用宗教建筑物图片引出宗教,用图片简单介绍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对于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简单概括。
对于教堂、清真寺、寺庙可从它们的建筑艺术、时代背景上介绍,点明了他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重点】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区;世界主要的6种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教学手段】幻灯片:“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语言分布图”录音机: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图片: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教堂、清真寺、寺庙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教堂清真寺佛教寺庙【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他们有什么差别?你能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吗?描述外部特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皮肤、毛发、面部特征)他们主要分布在哪儿?(板书)第三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人种(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做读图填表:肤色头发面部体毛分布地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学生活动)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种,他们的外貌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类在很长时期内,相当隔离地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缘故。
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白种人)2.除亚洲外,还有哪几洲黄种人较多?(北美洲北部、南美洲)3.印度南部分布着哪两个人种?(白种人和黑种人) 4.我国有没有白种人分布的地方?是什么民族?(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过渡)不同的种族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长期的生活,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语言。
他们的存在,构成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就听一听他们的语言,谁知道这是那种外语?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让同学们猜或让学生模仿。
(板书)二、世界的语言世界1、2000多种语言2、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3、使用最广的是英语(学生活动)分6小组,每组先在“世界语言的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的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使用人数和地区。
(展示)教堂、清真寺、寺庙的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的名称吗?这些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学生看图介绍:基督教建筑物——教堂伊斯兰教建筑物——清真寺佛教建筑物——寺庙(板书)三、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总结)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古代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创造了宗教并一直流传至今。
宗教建筑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们的风格体现着各地文化传统和自然特点,构成了世界的多元和丰富。
本节所介绍的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特征的重要内容。
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了解各国的一些文化生活、语言、宗教,对更好的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非常必要的。
【板书设计】第三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世界的人种肤色头发面部体毛分布地区白种人色浅波状鼻子高、嘴唇薄多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淡黄或棕黑黑直扁平中等亚洲东部黑种人黑色卷曲嘴唇厚少非洲、大洋州美国境内二、世界的语言1、世界有2000多种语言2、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3、使用最广的是英语三、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其分布。
【设计思路】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点较多,但不需挖掘的太深。
从内容上,跨的面很广,但平铺直叙,很容易枯燥。
随着全球化的迈进,信息渠道和经贸往来的增加,一方面,学生很需要更多的了解我们之外的其他人种、文化、语言,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这些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对这些知识是不陌生的。
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唱主角。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人种图片、宗教建筑物图片、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录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由他们自己把散落的知识穿起来,完成旧知识转换为新知识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利用“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语言分布图”,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的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分布地区。
培养学生通过读图,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利用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的影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对种族歧视、种族偏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重点: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区教学难点:环境对世界人种的影响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导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
因此,了解世界上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是每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一般常识。
(讲述)世界的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展示)分别展示三个主要人种的图片,了解这三个人种的特征。
(讨论)阅读教材中关于“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部分内容,结合展示的图片,讨论三大人种在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等方面各有什么特征。
并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展示)世界人种的分布(提问)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各分布在什么地区?(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填写表格肤色头发面部体毛分布地区白种人色浅波状鼻子高、嘴唇薄多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黑种人黑色卷曲嘴唇厚少非洲、大洋洲、美国境内黄种人淡黄色、棕黑色黑直扁平中等亚洲东部(讲述)时间上人种的区分,是根据人体的外部特征不同来识别的,没有优劣之分。
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种族分为“高等”和“低等”两种,认为自己这个种族“高等”,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
这种种族优势学说是严重错误的,不同种族的人在人类历史上都曾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中“世界的语言”这一段文字:1、世界有多少种语言?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3、使用最广的语言是什么?4、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通用什么语言?5、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是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分组阅读讨论,代表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展示)教师展示板书和世界语言分布的地图总结。
(讲述)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对宗教的看法要一分为二,不要只看到宗教的消极作用,的确有些假信徒以信教作为招牌,招摇撞骗,欺骗群众,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宗教是支持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文化现象,它对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在其历史时期和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均起着重大的作用。
(展示)分别展示三大宗教的建筑、教徒等图片,展示世界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图。
板书设计(同课件中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