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红粉研究文档

合集下载

苏童小说《红粉》人物分析

苏童小说《红粉》人物分析

2012.08郑佳蔚苏童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先锋文学在叙事风格方面的诸多特色在《红粉》中都有体现。

《红粉》取材于历史,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形象,每个都性格鲜明、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思考和警醒。

秋仪秋仪坚强泼辣。

秋仪在与浦太太闹翻搬出浦家后原本打算回家,路过家门时看到破烂的油毡屋顶和坐在门口剥蚕豆的瞎子老父,此处便知一定是家中穷苦不得已才沦为妓女。

她在被抓去检查性病时故意放屁、在被送去劳动改造时跳车逃走、从私吞妓女财产的鸨母手中抢回包裹、对浦太太的挖苦讽刺充耳不闻,她的言辞举止无不说明了她的坚强和泼辣。

秋仪善良坦荡,重情重义。

从进了喜红楼开始,直到一系列复杂的故事结束,她一直都在照顾甚至忍让小萼。

对老浦,她从始至终深深爱着。

作者没有正面交代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动到来以前他俩的关系,他们必然不是普通的嫖与妓。

在秋仪心中,老浦是她落难后“可以投靠的第一人选”,后来他俩因为浦太太而闹翻出走“抓过那把钞票拦腰撕断,又摔回老浦脸上”,到后来搬进尼姑庵后老浦去找她时他俩的对话和她的尖叫、抱头和抓狂。

“她忘不了这条小巷,十六岁进喜红楼之前她曾在这里走来走去,企盼一个又英俊又有钱的男人扳铸的贞操买走。

她拒绝了许多男人,最后等来了老浦。

”她爱他,并且把她的贞操给了他,她对他一直心存幻想,以为他可以是她的依靠。

剃发时的决绝与不舍,老浦结婚时她对小萼的辱骂和叮嘱,她原来是这样矛盾的深爱着他,老浦死了,小萼改嫁,只有她愿意收养他的儿子。

小萼说“翠云坊的女孩有这份痴心不容易”,与其说痴心,不如说她是坦荡真性情。

小萼小萼天性软弱。

她说自己“天生是个贱货”,也许她只是当时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地随口一说,却不料一语成谶。

她抢走老浦、害死老浦、丢下老浦的儿子改嫁,她做了那么多错事,仿佛天生是个贱货,而我却对她没有恨和厌恶,只有同情。

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小萼只是生性软弱、喜欢依赖、吃不了苦。

“事实上小萼很快就适应了劳动营内的生活,她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女孩”,连老浦的死也不能给她改变,但凡有一棵稻草她便会迅速地死死地抓住成为自己救命的依靠,从前是秋仪,后来是老浦,后来是别人。

浅论苏童笔下红粉们悲剧人生的根源

浅论苏童笔下红粉们悲剧人生的根源

浅论苏童笔下红粉们悲剧人生的根源摘要:当代天才作家苏童,以他的细腻笔法刻画了一群红颜薄命的悲剧女子。

这些女子在苏童的“红粉小说”系列里演绎着悲惨绝望的人生。

笔者认为苏童的用意不是在宣扬他的男人主义,本文将通过《妻妾成群》、《红粉》、《另一种妇女生活》和《米》来分析苏童小说中塑造的与众不同的女性,探索红粉们的生存意识和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和人生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红粉悲剧根源男权主义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与男性作家相比,女性作家似乎在刻画女性形象,描写女性心理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如张爱玲,譬如王安忆。

但在新时期文学中,苏童是不能被忽视的名字,在描写女性作品中,他能让人过目不忘。

《红粉》、《妻妾成群》等被称为苏童创作的“红粉小说”系列。

“红粉”成了苏童笔下女性的代名词。

他以细腻而冷漠的笔调,描述了红粉们的悲剧人生:或疯,或死,或被抛弃。

笔者试图从红粉的生存意识开始探索深藏在她们内心的想法,揭开红粉们的神秘面纱,浅论造成她们悲人生的根源。

一、爱恨交织——红粉的悲剧人生红粉们几乎都有着饱满的生命情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都热切地渴盼幸福和爱情,渴盼人间真情和温暖,但她们这些欲望不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与他人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上,而是在损害、侵犯另一个女人的生存权利下进行的。

于是她们的争风吃醋就像战争一样,充满了血腥。

苏童就是这样让他的红粉们为了负心的男人,为了虚荣的生活争斗不休,爱恨交织。

(一)相随相伴,形影不离,本是同根生;互帮互助,相知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颂莲和梅珊迅速成为好朋友,一方面因为彼此的命运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是她们都有对男性的依附意识。

因而她们的互帮互助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为了取得男人的欢心。

表面看来,苏童似乎是在向我们重述一个千百年来封建大家族妻妾争斗的故事。

然而联想她们各自的出身,一个大学生与一名戏子,因一个日渐衰退的男人与另一个女人明争暗斗,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不一样的叙事节奏――小说《红粉》的电影改编生成

不一样的叙事节奏――小说《红粉》的电影改编生成

摘要:苏童小说《红粉》成功地完成了电影改编。

但小说语言和电影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文试立足于小说《红粉》的电影改编,从戏剧空间、长镜头、电影画外音三方面来分析《红粉》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节奏的转化生成过程。

关键词:戏剧性空间长镜头电影画外音苏童小说《红粉》里的新鲜故事、可视画面、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为小说改编成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但小说到电影间的叙事转换是如何发生的?“节奏是物体运动时交替出现的包括张弛、紧松、徐疾、长短、高低、跳跃、平稳、流畅、重复、凝滞、轻、重、强、弱等合乎规律的各种状态,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运动,它有时起有时伏、时而动时而静,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交替变化状态”。

[1]电影是时间的艺术,同时也是空间的艺术。

节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造型手段,能够调整故事的进展速度,可以创造气氛营造情绪。

一、戏剧性空间:矛盾的集中展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完整的表现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和意图,这往往需要导演合理地调度整合素材资源。

在电影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导演组织成有声有色的冲突,戏剧矛盾或尖锐激烈或曲折多变更能充分体现电影的特质和魅力。

电影《红粉》为了使影片的观赏效果更佳,通过增设情节和改写情节等方式强化了戏剧冲突,让人物命运更加扑朔迷离、跌宕起伏。

增设情节方面:比如增加了秋仪为满足老浦小侄子的好奇心替他画胭脂水粉,但浦母发现后当着秋仪的面训斥其马上洗掉的情节,一方面显露出秋仪柔软的内心,另一方面将秋仪与浦母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节的程度,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秋仪离开老浦家;增加了秋仪怀上老浦的孩子又不幸小产的环节,为后面秋仪收养小萼和老浦的孩子埋下了伏笔,更加凸显了秋仪坎坷多舛的悲剧人生;改写情节方面:小说中老浦受不了小萼膨胀的物质欲望而贪污公款改为老浦在了解秋仪曾怀他孩子的真相后把大部分贪污所得送给秋仪,突出了老浦的懊悔内疚与重情份,使得老浦的形象更加真切可信;将小说中小萼探监老浦改为秋仪去狱中与老浦诀别,狱中老浦对过往情事的回忆,对未来的酸楚调侃,两人对面却强颜欢笑,在结构上形成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圆形结构。

红粉之争:浅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红粉之争:浅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关 系也 只 不 过 是 比 陌 生人 要 亲 近 一 些 罢 了 : 母 亲 因 为
《 红粉 》 里 的小 萼 和 秋 仪 本来 就 是 苦命 的 女 子 . 同 为妓女 . 难 得 的 姐 妹情 深 “ 这 些 年 来 秋 仪 在感 情 上 已 经 成 为 小萼 的 主 心 骨 , 什 么 事 情 她都 依 赖 秋 仪 . 秋 仪 不 在她就更加心慌” : l 引 小萼 在 改 造 时 . 秋 仪 让 老 浦 送 东 西 给 她 等 。秋 仪 是 一 个 胆 大 、 个 性 刚烈 、 敢作敢为 、 骄傲 、 从容 、 有 一 定 的思 想 觉 悟 的 妓女 因为 老 浦 的不 合 心意 , 就选 择 尼 姑 庵 : 后 来 老 浦 也苦 苦 哀 求 她 回去 . 她 还 是 坚 持 了 自 己的 选 择 : 最后原谅小萼 . 帮 助 小 萼 照 顾她 的儿 子 如果 说 秋 仪 是 色 彩绚 烂 的油 画 . 看 到 眼 睛就 会 为之 一 亮 的话 :那 么 小 萼 就 是一 张 白纸 . 死 气沉沉 , 没 有个 性 。 小 萼 是 一个 胆 小 、 怯懦 、 怕 吃苦 、 麻 木、 空洞 、 任 性 的 女 子 因 为 吃不 了苦 。 每天缝不完 3 0 麻袋 , 就 要 寻 死 她势 必 要 依 附男 人 而 活 . 不 在 乎 对 朋 友的背叛. 攀 上 老浦 : 为 了过 奢 华 的 生 活 , 把 老 浦 逼 上
女儿 而 自杀 生 活 在 一起 多年 的亲 人 . 竟 然 互 相 残 杀 到 如此 地 步 鲁 迅 先 生说 “ 悲 剧 是将 人 生 有 价 值 的东 西毁 灭 给 人 看 ” 爱 和 人 性 是 苏 童想 要 表 达 的 主 题 . 然 而 自私 和卑 劣 都 凌 驾 于 亲 情 和爱 情 之 上 矛 盾 的最 后 犯 罪 的道 路 : 为了和另一个男人走 . 不 惜 放 弃 自己 的 就 是毁 灭 苏 童 生 生 地 将快 要 长 好 的伤 口撕 下来 给 人 骨 肉 无论 怎么 看 . 小 萼 都 是 一个 自私 而 没 有 人 性 的 看 伤 口血 肉模 糊 . 令人痛一 t k , 三个女人 , 虽 是不 同时 女 人 。仔 细 回顾 小 说 里 两 个 人物 的 遭 遇 . 其 实 他 们 完 代. 面对 不 同 的 男 人 , 经 历 不 同 的事 情 . 但 她们 的命 运 全 可 以寻 求 到一 条 属 于 自我 的救 赎 道 路 . 但 偏 偏 都 把 却 又 是 如此 相 似 在 恨 和 痛交 织 的牢 网 中 . 她 们 互 相 依 附男 人 看 成 了 自我 解 放 的 唯一 方 法 男 人 大起 大 落 纠缠 . 彼 此 不 放 过 彼此 。身 心 的折 磨 . 彼此受尽煎熬 . 的命 运 连 带 着也 决 定 了她 们 的命 运 . 甚 至 为 了男 人 不 以至 走 向 变态 、 畸 形 惜 破 坏 姐 妹 情谊 . 结 局让 人 觉 得 悲 哀 ( 二) 姐 妹 之争 二、 女 性 战争 缘 由 。 悲 剧 的 根 源 《 另 一 种 妇 女 生 活 》 主要 讲 述 的 是 姐 妹 间 发 生 的 故事 . 其 间也 穿 插 着酱 油 店里 单 位 女 店 员 之 间 的 纠 葛 纷 争 两 个 姐 妹 生 活在 酱 油 店 楼 上 一个 简 陋 、 黑暗、 狭 小 的房 间 里 . 和 外 界 鲜 有接 触 。 姐 姐 简 少 贞 性 格孤 僻 、 冷漠 . 在 父 母 去 世 后 一 直 作 为 家 里 的顶 梁 柱 . 照 顾 妹 妹 与 其 说 是 照顾 . 还不 如说 是 锁 住 妹 妹 。 简少 芬 性 格 懦弱 、 害羞 、 孤僻 . 没有主见 、 容易被动摇 、 非 常 依 赖 姐 姐 她 的 内心 对 外 面还 是 充 满 渴 望 的 . 只不 过 一 直 生 活在 姐 姐 构 筑 的 世 界里 . 和 姐姐 一 样 视 外 界 如 洪 水 猛 兽 这 种 平 静 的 生 活 本来 可 以继 续 下 去 . 可 是 自从 顾 雅仙 踏 上 了阁 楼 . 一 切 都 在 悄 然 改变 顾 雅 仙 敲 开 了

浅谈苏童小说《红粉》中的女性悲剧

浅谈苏童小说《红粉》中的女性悲剧

浅谈苏童小说《红粉》中的女性悲剧[摘要]:苏童《红粉》从女性自身的问题中探索根源,揭示了另类女性生活的悲剧性命运。

女性生存的悲歌萦绕在小说氛围中,她们对生活、爱情、命运、希望和理想的追求在镜中或明或暗的留下了遗痕。

人身依附意识是女性悲剧命运根源的突出表现;自轻自贱是女性依附的主观潜意识表现;文化视野的局限也是女性走不出依附怪圈的重要因素。

红粉不再是一个团体、一个宗族乃至一种文化的的象征,也可以是一种人格的化身。

[关键词]:女性悲剧;人身依附;女性形象;文化视野局限《红粉》是苏童“先锋小说”后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新历史小说”中精致的作品之一。

发表在《小说家》1991年第一期,是他以《妻妾成群》为开始的“妇女生活”系列小说的其中一篇。

作品描绘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选择了尘封的历史作为描写的背景,刻画出另类女性的生存境遇及悲剧命运。

正如苏童自己所说的“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因此他通过各色女性形象,各式女性命运来结构故事情节,反映女性悲剧。

苏童笔下的红粉不再是一个团体、一个宗族乃至一种文化的象征,也可以是一种人格的化身。

王干认为:“综观苏童的小说,写得最好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那些叽叽喳喳、聪明而又尖刻、美丽而又淫乱的女性形象。

”[1]苏童以其优雅从容、纯净如水、细腻柔顺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斥着糜烂、腐朽、脂粉气,但又不失温情的世界。

在这些美丽沉醉的女性外衣下,我们不难看出一种女性生存的悲歌。

一、《红粉》中生动鲜活的妓女形象妓女是指“通过性去交换物质的生存条件”的女性,与其他处于家庭伦理结构中的女性——母亲/婆婆、妻子/儿媳、女儿相比,她们是一群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放逐的人,是一群活在社会为女性所制定的道德规范之外的人。

[2]一直以来,妓女被社会所放逐,走在社会的边缘,甚至被社会所唾弃,就如苏童所说:“女性是美好的,哪怕是从事着最低职业的女性——妓女,她们也是美好的。

“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

“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

摘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苏童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大潮下走上文坛的,从《妻妾成群》到《红粉》再到《妇女生活》等,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够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鸣和赞许。

在这些作品中,女性无疑是贯穿在苏童作品中的永恒话题,也是解读苏童的一把钥匙。

本论文将以苏童的‚红粉系列‛作品为载体,从三个方面阐述苏童的女性观,首先是从文本的角度细致观察他笔下女性的生命本相,通过对她们的言行,举止来进一步刻画女性勾心斗角,好逸恶劳,畸形变态的性格特征,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第二部分是从从人性、文化和地域的角度探求隐藏在苏童女性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人性是人类在不断变化中永恒的基因,从人性的角度可以最基本的把握女性悲剧根源,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考量环绕在女性周围的外在因素,地域因素是渗透在作家意识形态中的无形因素,它时刻左右着作家审美意识的价值天平。

第三部分横向挖掘当代文学语境中的‚苏童版‛女像,探究女性观背后的潜文本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苏童;人性;女性形象;悲剧命运;AbstractIn 1980s and 1990s, a time when China is the great changes of the period, all kinds of thoughts, ideology gradually into public view, su kid is in such a culture under the tide on literary world, from "the wife qie become a cluster" to "red pink" and then to "women's life" and so on, each a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ks can cause the resonance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and praise. In these works, the woman is undoubtedly throughout the permanent works su kid topic, also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 kid a key.This paper will be to su kid "red pink series" works as the carri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u kid women view, 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ext carefully observe his descriptions of the wise women life, through to their words and deeds, the manner to further portraying female intrigue.Key words: Su Tong;Human nature,Image of women;Tragic Fate“红粉”浮世绘的底色——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引言苏童是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作家,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关注和解读的对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文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一丹摘 要:聚焦于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下苏童女性研究中的重点。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类型及特征,进而探究红粉女性形象特征的原因。

最后通过联系作者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出苏童塑造的红粉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苏童 红粉系列 女性形象引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比如《红粉》中的小萼,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或者我觉得女性身上凝结了更多的小说因素。

”[1]“女性形象”是苏童小说中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在其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无论是《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房太太,还是《红粉》中的秋仪和小萼,亦或是《妇女生活》中的娴、芝、萧,《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的简氏姐妹和三个店员,她们都极具特色,在苏童的笔下顾盼生姿。

苏童以其独特的女性观和历史观,充分探讨女性身上形成的性格特征,深刻关切女性的命运。

目前对于苏童女性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红粉”系列上,主要针对其中具体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悲剧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对于之前的“枫杨树”系列和之后的“香椿树”系列中对女性形象的研究较少,进而得出苏童塑造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的研究少之又少。

本论文将以苏童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细致全面的展示苏童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进而梳理苏童关于女性形象特征的女性观和历史观,最后引出苏童塑造的红粉系列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一、“红粉”女性形象类型及特征分析(一)争宠夺爱的妻妾们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明争暗斗,她们既可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也可以无事生非,上演着勾心斗角的戏码。

《妻妾成群》中以毓如、卓云和颂莲等为代表。

大太太毓如是以一个信佛老太太的形象出场的。

当陈佐千带着颂莲去见她时,她在佛堂里念珠诵经,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就连颂莲想要替她捡佛的太太眼里是非常低贱的,是得不到认可的。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者:谢真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摘要:聚焦于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下苏童女性研究中的重点。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类型及特征,进而探究红粉女性形象特征的原因。

最后通过联系作者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出苏童塑造的红粉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苏童;红粉系列;女性形象作者简介:谢真真(1993.4-),女,汉,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一、“红粉”女性形象类型及特征分析(一)争宠夺爱的妻妾们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明争暗斗,她们既可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也可以无事生非,上演着勾心斗角的戏码。

《妻妾成群》中以毓如、卓云和颂莲等为代表。

大太太毓如是以一个信佛老太太的形象出场的。

当陈佐千带着颂莲去见她时,她在佛堂里念珠诵经,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就连颂莲想要替她捡佛珠,都被她轻轻推开。

由此可见,妾的地位在明媒正娶的太太眼里是非常低贱的,是得不到认可的。

(二)孤苦不幸的风尘女子社会的日新月异,可以改变一个人生活的外部环境,但却改变不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历史残留,这样的女性在苏童的小说《红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红粉》中的秋仪和小萼都是孤苦无依的女性。

秋仪的父亲是个瞎子,没办法给秋仪起到保护作用;小萼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改嫁了。

两个人十六岁就都进了妓院,由于长期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使她们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甘堕落的恶习。

秋仪是一个性格刚烈、爱憎分明、反叛意识很强的女子。

她拒绝政府对她的改造和安排,在去往劳动集中营的途中她跳下卡车逃跑了,去投奔她所钟情的男人老浦。

她原本想嫁给老浦,但是老浦的母亲根本不接受她。

在投奔无果的情况下,她去尼姑庵做了尼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暗角里的薄命红颜
——《红粉》
何洪芳
090101323
09师本3班
苏童,被誉为先锋派作家,可谓是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他以荡气回肠的柔美文字创作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

他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观照,表现她们的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

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丽但病态的女性形象,她们大致可归为淫荡、阴毒、长舌庸俗三类。

而在苏童擅长的“红粉系列小说”中,《妻妾成群》和《红粉》是最具代表性的,而我选取了《红粉》,就《红粉》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红粉》这部小说在“妓女从良”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柜架内。

叙述了两个妓女在改造运动中的情感故事。

《红粉》对于历史旧迹的回忆,充满了历史颓废的韵致。

两个女人近乎命定的婚姻悲剧,仿佛在验证:生活与历史无关,生活与革命无关,生活只是一场宿命的游戏。

故事以解放初期的妓女改造运动为背景展开,叙述了翠云坊喜红楼的两个妓女小萼、秋仪在这场改变她们命运的妓女改造运动的情感故事。

妓女生涯深深地扭曲了她们对于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她们是罪恶的娼妓制度的寄生者,同时在这一制度被废除以后,娼妓制度仍然在他们的变态心理中得以延续和生存,直至将她们的青春和幸福吞噬干净为止。

秋仪、小萼、老浦三人之间的故事,揭示了秋仪、小萼冥冥之中的悲惨命运。

小说中的秋仪,她是翠云坊喜红楼最受欢迎的妓女,与小萼是好姐妹。

最初秋仪的理想就是“企盼一个又英俊又有钱的男人把她的贞操买走。

她拒绝了许多男人,最后等来了老蒲。

”从她的理想我们可以看出,她不甘贫穷想成为有钱人,但是这个理想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是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老蒲虽对秋仪动了真情,但老蒲在潜意识中轻视他是个妓女。

如“老蒲想世界上许多丰满如花似玉的女人,他又何苦天天想着秋仪呢,秋仪不过是翠云坊的一个妓女罢了。

”其实秋仪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女人一旦没有钱就只能依赖男人,但是男人却不是可靠的。

”虽然如此,她对男人还是心存幻想。

最后秋仪毅然选择了离开,这也使她想依靠男人的幻想彻底破灭了。

她本想回家,但又无法面对贫穷,只得遁入佛门,谁知以慈悲为怀的尼姑庵这块净土当得知她曾是妓女时也毫不留情地把她赶了出来。

“到了一九五四年,政府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妓女不再心存芥蒂,专门为妓女开设的劳动训练营几乎全撤消了。

她想如果当时不从那辆卡车上跳下来,她就跟着小萼一起去了,也许还不会弄到现在走投无路的局面。

从尼姑庵回家后,秋仪的姑妈和表弟却害怕她住在家里占房子,本不想再依靠男人的她,无奈之下随便嫁给了冯老五———一个鸡胸驼背的小男人,安心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后来她又抚养了老蒲与小萼的儿子悲夫(学名叫冯新华)。

秋仪在去劳动集中营的路上跳车逃跑成功,可以说是逃离了历史对她的安排,后来当了尼姑等于逃离了夫权世界和整个世界的动荡与漂浮。

但当她最终明白,自己永远无法摆脱妓女身份和本质上是夫权制度下的依附角色的时候,作为女性的自己不管是逃离历史还是回归历史都意味着不挂不追寻的过程还是结果都会毫无意义时,她还是自愿把自己交给男性来主宰,并回归了夫权制度为她设置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到最后,她发现儿子在玩胭脂盒时,她说,这是一只胭脂盒。

小男孩不能玩的。

”说明她已经有所觉醒,认识到女性应该要自主解放,一方面她希望永远尘封那段妓女生活,另一方面她希望冯新华不要再重演老蒲和小萼的悲剧。

正是因为秋仪的觉醒才使她虽未经过劳动改造却远离了妓女生活,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可见女性解放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的重要性。

可是这难道就说明秋仪摆脱了她悲惨命运。

她尘封了那段妓女生活,不愿被提起,不愿想起,可是这段历史是永远无法从她的生命里抹去,她还是要背负着妓女的身份痛苦地活着。

虽然娼妓制度被废
除,但在那些没有经过改造或者对改造一无所知的妓女,她们的骨子里还是娼妓制度的寄生者。

当时的妇女解放还未触及女性灵魂的深处,所以说秋仪并没有真正逃脱妓女的宿命,仍然是历史暗角里的红颜薄命。

那么小萼呢?
小萼对生活的态度始终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的,尽管她本性善良,但妓院生涯完全毁掉了她生活的意志,除了依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以外,她没有任何谋生的技能。

这便使她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恐惧和困惑,面对生活的巨大改变,她始终不能适应,也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在她改造时多次想要回到妓院生活,他认为妓院的生活无忧无虑,更加的丰富多彩,可见她被娼妓制度腐蚀得只剩下肉体。

尽管由于社会的变革,小萼摆脱了娼妓制度,但小萼却根本没有感到自由的可贵和生命的尊严。

新生活带给她的只是无尽的困惑和烦恼。

究其根本,正是娼妓生涯所养成的那种依靠出卖肉体来养活自己的惯性思维剥夺了她生存的意志和技能。

应该说,小萼是有获得自己幸福生活的机会的,然而小萼是过惯了舒服的日子,完全忍受不了粗服糙食的生活。

因此,小萼也依旧只能在各色男人中漂泊,独自过着不是妓女的妓女生活。

《红粉》中小萼说:“我没有办法,谁让我天生就是个贱货。

”所以小萼她自己就觉得自己是这个社会中最下等的人,自甘堕落为这个社会中的贱货,所以她是个比秋仪更悲惨的娼妓制度迫害者。

她受过妓女改革,但她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妓院里玩玩的游戏,因此,改革对她是白费功夫。

但她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与老浦结婚,这也是老浦不愿意的事,也是无可奈何的。

婚后的生活,小萼还是过着舒适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只要有钱就行,老浦的死,我想,小萼是脱了不了关系的,老浦一生的悲剧可以说是小萼一手造成的,虽然老浦后来落魄了,可是他有能力,完全可以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要不是小萼,老浦的一生就不会葬送。

最后小萼还是回归了她的本行,过着妓女不是妓女的生活,连自己的孩子都送给别人抚养。

也对,靠着出卖肉体根本没有生存能力的她,根本无法养活孩子,如果孩子跟着她说不定早就饿死了。

如果没有饿死,跟着这样的母亲。

也会是他一生的悲剧。

所以说,小萼是历史暗角里比秋仪更薄命的红颜薄命。

社会可以凭借强大的外部力量结束娼妓制度,然而却无法去除这种制度给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弱小者心理上的烙印,最终还是使妓女和嫖客都成为它的陪葬品。

小萼的悲剧中的强烈反讽意味使这个原本平淡的故事有了沉甸甸的意味。

虽然秋仪和小萼性格迥异,遭遇不同。

但她们都是历史暗角里的红颜薄命。

在对老浦这样一个男人的依附上,他们也都是一样的。

老浦这种类型的男人,他们总是扮演着拯救风尘女人的角色,但却始终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应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预知了人物的结局。

从这一点来说,《红粉》完全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在我们的期待视野中不可能产生任何积极的意义。

然而当苏童把它放在天翻地覆的历史变革背景下去考察时,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悲凉感却在暗地里悄悄滋长。

妓女改造生活的轰轰烈烈、孽海情天中的欢合离散在历史的一瞬间偶然邂逅,然而同时又失之交臂。

最终历史仍旧是历史,生活仍旧是生活,二者宛如无限延伸的平行线,绝无可能在历史时空中的某一点上会合。

妓女和嫖客的命运早已被他们自己决定,决不会因为我们对于历史机缘的美好想象而产生任何改变,我们在表面的“女人味”和“脂粉香”终于读出了血淋淋的味道。

苏童在《红粉》中却仿佛在验证:生活与历史无关,生活与革命无关,生活只是一场宿命的游戏。

社会的性质虽然发生变化,废除娼妓制度,实行妓女改革,但从小萼、秋仪这一群妓女身上我们看不到改造的效果,社会的进步,看不到思想的解放,改造只是形式而已。

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妇女的思想中。

所以他们仍然受娼妓制度腐蚀和思
想禁锢。

要想解决娼妓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人们才会从根本上解放自己,才会意识到妇女解放的自主性、自觉性和重要性。

妇女的解放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苏童这种“红粉系列”的小说,我想也是呼吁妇女的解放和社会地位的崛起,这对于当代社会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最新改编的由范小天导演,孔琳主演的电视剧《红粉》可以说是原著的一场颠覆。

有空可以看下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