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文备考点拨

合集下载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备考策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备考策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备考策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和距离考试仅剩几天的双重压力下,有些小宝贝已经略显焦灼,在短短的时间里正答率和速度难以达到最好的匹配效果,如何备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岗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进行了国考认知阶段和专项强化阶段之后,大家对国考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行测重难点也有一定的把握,下面我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享。

一、题海训练。

该阶段针对行测中各模块进行针对训练,模仿考试中部分题目的作答时间进行训练,比如资料分析模块考试现场建议作答时间为25分钟~30分钟,那么,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四篇资料要求作答时间也是25分钟~30分钟;数量关系模块考试时普遍为10分钟~15分钟,那么平时题海练习就给大家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进行答题,这样分模块的针对训练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该阶段会以每天4~6套题量进行准备,会遇到常规题,偶尔也会出现难度较大的题目,当考试现场碰到难题也不至惊慌失措。

二、模拟训练。

此阶段需要考生练习套题练习,也就是整套题目去训练,其中以真题为辅,模拟题为主。

真题是研究的关键,它展现命题人的意图和试题难度,因此一定要利用好真题。

真题从哪里找呢?可以从网上下载打印,如果网上下载不全近几年的国考省考真题,可以去图书区选购,《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精解》《国家公务员全真模拟试卷》这里给考生整理好,每个题目还有二维码进行扫描,针对每个题目有视频讲解可以学习,还是比较方便的。

然而,很多真题在专项训练和题海训练都已经遇见,甚至都练习讲解过多次,因此,该阶段再去做真题会限制自己的思维,难以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所以与真题难度相近的模拟题编的弥足珍贵。

最后,总结提升。

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发现新的问题和短板,要进行弥补强化,还要及时总结。

对于考试中常考规律进行归类,提高做题效率,赢得时间。

当考生最后冲刺阶段(考前)身心俱疲,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了解时,我们会有封闭班次陪着考生一起学习,进行大量模拟讲解,查缺补漏,让考生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2018国考行测冲刺阶段言语理解复习方法

2018国考行测冲刺阶段言语理解复习方法

2018国考行测冲刺阶段言语理解复习方法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言语理解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国考复习已经到了冲刺阶段,那么如何利用这宝贵的冲刺阶段,想必是大家最关注的事情了。

现由中公教育专家针对国考五大专项中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板块---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大家谈谈高效复习方法。

很多考生认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接触语文这门学科,但是做过国考真题的考生一定发现其二者的差异。

言语理解的题型主要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大专项,2017年副省级试卷中另外考查了2篇文章阅读,在国考试卷中占40道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功底。

然而,并非语文好就能把言语做得好,因此我们还是要熟知各大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阅读效率,针对性解题。

第一、复习理论不管是初学言语理解还是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的考生,都有必要将言语理解各种题型的理论捡起来,可以通过参考书籍或是报班辅导,了解逻辑填空中考查的四大逻辑关系是什么、词语辨析有哪些差异角度、片段阅读中有哪些行文脉络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也需要把做过的历年真题重新回顾,通过题目回想知识点如何运用到做题当中。

例:有研究者认为人类大脑处理高级数学问题的能力与人类使用语言的能力息息相关,语言中的抽象化能力是处理高级数学问题的 ,但是,不少数学家和物理学这种观点的可靠性,爱因斯坦就曾宣称,“词汇和语言,不管是写下来的还是说出口的,对我的思考过程似乎都没什么用处”。

【2017国考地市】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提相信B.关键否认C.条件赞同D.起点质疑【中公解析】:D。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文备考点拨.doc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文备考点拨.doc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文备考点拨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题型较多,不仅有理性的理科题目还有感性的文科题目。

対于行测文科來讲,有你是它的生活背景,它是你的甲乙丙丁的常识题目;有必须顺藤摸瓜才能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判断推理题目;有需要弄懂作者意图方能投其所好投怀送抱的言语理解题目,所以在考试之前针对不同的题型做好良好的复习以及心态的调整很重要,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同学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做到出水芙蓉与众不同。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详细讲解行测文科题的冲刺方法:%1.对于常识类题目來讲,考试之前可以每天看一点新闻联播或者新闻一加一,把看新闻的习惯坚持到考试前的最后一秒。

%1.对于判断推理类的题目來讲,在考试之前要做到这三点。

1 “磨刀不误砍柴工”记准理论知识在判断推理类的题目中有些题目有明确的公式,比如必然性推理,A且B的矛盾是非A 或非B,所以一定要记准相应的公式,确保能拿分的题目一定做对,不要因为一时公式记不住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

対于没有特别明显公式的题目,比如类比推理,一定要再看一遍老师上课时候自己记得笔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一些考试需要注意的点,要谨记。

2 “火眼金睛”识别问题陷阱行测判断推理版块,常见的问题陷阱,当属这几个字眼:“能”“不能”“属于”“不属于”等。

考试的时候考生往往会粗心选错。

所以,在考试之前做套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千万不要图快而粗心的看题目,做题的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就是题目的问法,问法是解题的目标和关键。

所以点字读题,拿出“火眼金睛”识别题干的陷阱。

比如我们常见的在逻辑判断屮,有些题目问法如下:以下选项为真,最能削弱专家观点的是:以下选项为真,最不能削弱专家观点的是。

注意区分“能”和“不能”。

还有在定义判断题目屮,有些题目问法如下:下列现象属于该定义的是:下列选项不属于该定义的是。

注意区分“是”和“不是”。

3 “明察秋亳”总结题目规律在考试之前会做很多套题,这个时候要注意总结规律,不能盲目的做题,总结一个自己便于记忆符合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当然要言之成理符合上课老师讲授的内容。

2018国考冲刺:易错点讲解

2018国考冲刺:易错点讲解

2018国考冲刺:易错点讲解各位考生,现在正处于我们紧张的备考状态,在这段紧张而又兴奋的日子里,中公教育帮你顺利度过靠前一周的紧张阶段。

针对行测文科部分,占比相对于整个行测来说是比较大的,而且题型以及考点都是非常多的,在正常的复习过程中这也是一个重点部分。

接下来中公教育分别通过整体以及几个重点知识点的复习要素给大家介绍一下。

针对考前一周整体来说考生的题目积累数量应该已经达到一定的量了,并且应该可以做到熟练分析题型以及明确不同题型的不同解题方法。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考场的氛围以及自己在考试的时候的答题顺序之类的应该都已经能够有自己的想法了。

所以在最后一周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首先保持自己的备考状态,以及能够应对更多的突发状态。

靠前一周保证自己每天能够做一套真题,行测申论加一起的,保证自己的备考状态,并且做题时间最好能够按照考试的时间,这样的话能够更好的在考试的时候把握好自己的生物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参加模拟考试,这样才能更好的方便我们去应对更多的外界干扰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即使调整自己。

针对于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一定要记得及时的把握好,并且能够在考试之余的时间内把这部分的题目在找到多去整理一下。

我们整理几个考生一般易错的几个知识点:突破口法其实不是一个能够实际运用的方法,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方式下才能够找到一个开口,才能够类似毛衣找到了一个线头,才能够让整个题目迎刃而解。

例如:甜品店里由四种甜品:双皮奶,布丁,蛋糕和冰淇淋。

B比A贵,C最便宜,双皮奶比布丁贵,蛋糕最贵,冰淇淋比D贵。

关于这四个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双皮奶,B是蛋糕,C是冰淇淋,D是布丁B:A是布丁,S是冰淇淋,C是蛋糕,D是双皮奶C: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布丁,D是双皮奶D: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双皮奶,D是布丁正确答案:C中公解析:看到题干的所有的条件都是谁比谁贵,但是其中有一个条件叫做C最便宜,那么就不可能比别的甜品贵,所以可以排除ABD,选择C其中一个特殊的条件C最便宜就可以看做是我们的突破口,那么对我们来说整个题目就是非常快的可以解决的了。

2018国考行测冲刺备考三指导

2018国考行测冲刺备考三指导

2018国考行测冲刺备考三指导正在着手准备国考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意识到进入到了紧张的冲刺阶段,而复习的效率也就是学习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清楚的复习思路就是清晰划分题型,举一反三必定事半功倍;耐心备考和总结提升是王道。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具体给考生指导:示例1.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后来发生的情况是:Ⅰ.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Ⅱ.儿子没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

III.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Ⅳ.儿子努力了,考上了重点大学。

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A.仅ⅣB.仅Ⅲ和ⅣC.仅Ⅱ、ⅣD.仅Ⅰ、Ⅲ和Ⅳ中公解析:D。

题干中是只有…才的必要条件的矛盾命题,由对于题目的敏感性可知,考察的知识点一定是围绕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考察,即父亲的话是“考上重点大学→努力了。

”只有矛盾命题才说明父亲说的是错的,即考上重点大学且没有努力。

很多题目实际考察知识点并不难掌握,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沉住气、耐得住性子认真去思考和总结。

示例2:真正的信息公开,当然要求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但更重要的是,不能________信息的发布渠道,而必须尊重媒体多渠道地报道、展现事实,在多元的信息和声音的“竞争”中由公众判断事实在哪里。

政府调查的能力有限,可能被假象所________,所以需要媒体调查的跟进,这对政府的调查是一个有益的信息补充;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利益的绑架下,可能会习惯性地瞒报虚报、掩盖事实,这就需要媒体的报道与政府的调查相互________,从而在信息的竞争和交叉中逼出真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主导迷惑证明B.垄断蒙蔽印证C.操纵瞒骗检验D.控制遮掩验证中公解析:B。

此题只要对于上下文关系分析熟练掌握,仔细找到做题的呼应点实际很容易做出。

“竞争”中的掌控作用即为垄断,B项其他词语代入也都符合,即正确答案为B。

2018国考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作答要点

2018国考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作答要点

2018国考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作答要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12月10日举行,有志加入公务员队伍的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行动起来,抓紧备考。

在历年国考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是必考专项,而且题量较大,尤其是其中的片段阅读部分,所占比例将近1/2,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重点对该种题型的特点做详细梳理。

一、主观性强这里的“主观”并不是读者的主观,而是从作者角度出发的。

所谓主观性强,是指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要充分立足于文段内容本身,不能加入太多的主观想法。

【例1】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

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

非冻死不可。

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

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

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

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答案】B。

【中公点拨】题干为记叙型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两人都存活了下来。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危难的时刻主动选择了向同样处于危难之中的他人进行施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拯救了自己。

这里并没有涉及善与恶的对比,C项便带入了主观思想,勿选。

二、阅读量大纵观历年考题,片段阅读多则17篇,少则12篇,每篇字数200-300字。

我们不妨取中间值,以15篇,每篇250字来计算,单片段阅读部分的阅读量就达到3750字。

当然,这并不包括分析文段、阅读选项和做出判断的时间。

而且,实际考场上,片段阅读部分每道题目需要在50秒之内完成,因此,每篇文段只能阅读一遍,同时还要保证正确率,阅读速度和重点的把握便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就需要在文段中找到主题词和关键句。

2018国考行测文科题应该如何备考

2018国考行测文科题应该如何备考

2018国考行测文科题应该如何备考
2、树立信心
对于自己几个月以来的复习成果要肯定,疲惫时,多和朋友聊天,以积极的态度彼此鼓励。

当你在对别人给予鼓励和信任时,也会对自己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

此外也可以运用自我暗示法,调整人的情绪状态。

这一方法是通过语言这个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机能得到改善。

如感到自己紧张不安时,可反复地暗示自己:我很平静我对考试充满了信心紧张算不了什么,我能克服等。

二、行动上:
第一步,夯实基础。

行测的考点繁多且杂乱,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对于文科部分要做的就是把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梳理时可结合基础班课程,参考课程讲义,结合典型例题,对知识点做整体的把握。

课后将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做成知识树或者思维导图,方便记忆和理解。

第二步,巩固练习。

考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加以深化,碰到生疏的知识点,及时记忆。

第三步,题海强化。

考生可将近几年的国考试题以及难度近似的春季联考试题进行整理汇总,认真演练,了解其难度,把握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做题水平。

第四步,考前模拟训练。

在掌握完知识点后,一定要多进行套题练习。

在模拟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考试状态,选择上午来进行行测部分的自测,把握好节奏,选择好该得该舍的题型,保持做题的最佳状态。

点击查看,更多招考信息请访问。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目复习技巧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目复习技巧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目复习技巧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文科题在整个行测当中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它包括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这几大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知道它考查的题目类型,那么我们只需要去吧这些题目的类型把它弄清楚,找到其解题的规律,再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强化即可。

那对于复习来说,该怎样复习呢?这是很多考生都存在的疑问,因此,湖南华图教育(/)在此针对行测文科题目如何备考给出相应的意见,供广大考生参考和借鉴。

首先,夯实基础,对每一种题型的基本概念要清楚,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其次:进一步强化练习,不断做题,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弥补自己的短板,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由于题型不同,复习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先解决比较简单的题型,比如说,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再去进一步解决难度适中的题型,比如逻辑判断,片段阅读。

而对于最后一种题型逻辑填空,要做好长期的复习准备,因为这种题型的题量大而且题目的难度也大,在公考中是一个失分的重灾区,短时间又是无法有一个质的提高,所以更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

这个部分主要就是词语的积累与辨析以及语境的分析,语境分析不是难点,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辨析上回存在问题。

因此我们在积累词语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去强化我们的词语辨析的能力。

对于另一个比较难的逻辑判断部分,这个部分题目本身的难度实际上不大,主要就是逻辑对大多数的考生来说多事比较痛苦的。

因此,很多考生多会放弃这个部分。

实际上这个部分的分值是比较好拿的,只要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那么在考试当中是很容易得分的,所以对于这个部分呢,我们应该去系统的去学习相应的知识,拿到这个部分的分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文备考
点拨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题型较多,不仅有理性的理科题目还有感性的文科题目。

对于行测文科来讲,有你是它的生活背景,它是你的甲乙丙丁的常识题目;有必须顺藤摸瓜才能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判断推理题目;有需要弄懂作者意图方能投其所好投怀送抱的言语理解题目,所以在考试之前针对不同的题型做好良好的复习以及心态的调整很重要,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同学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做到出水芙蓉与众不同。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详细讲解行测文科题的冲刺方法:
一.对于常识类题目来讲,考试之前可以每天看一点新闻联播或者新闻一加一,把看新闻的习惯坚持到考试前的最后一秒。

二.对于判断推理类的题目来讲,在考试之前要做到这三点。

1“磨刀不误砍柴工”记准理论知识
在判断推理类的题目中有些题目有明确的公式,比如必然性推理,A且B的矛盾是非A或非B,所以一定要记准相应的公式,确保能拿分的题目一定做对,不要因为一时公式记不住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

对于没有特别明显公式的题目,比如类比推理,一定要再看一遍老师上课时候自己记得笔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一些考试需要注意的点,要谨记。

2“火眼金睛”识别问题陷阱
行测判断推理版块,常见的问题陷阱,当属这几个字眼:“能”“不能”“属于”“不属于”等。

考试的时候考生往往会粗心选错。

所以,在考试之前做套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千万不要图快而粗心的看题目,做题的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就是题目的问法,问法是解题的目标和关键。

所以点字读题,拿出“火眼金睛”识别题干的陷阱。

比如我们常见的在逻辑判断中,有些题目问法如下:以下选项为真,最能削弱专家观点的是:以下选项为真,最不能削弱专家观点的是。

注意区分“能”和“不能”。

还有在定义判断题目中,有些题目问法如下:下列现象属于该定义的是:下列选项不属于该定义的是。

注意区分“是”和“不是”。

3“明察秋毫”总结题目规律
在考试之前会做很多套题,这个时候要注意总结规律,不能盲目的做题,总结一个自己便于记忆符合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当然要言之成理符合上课老师讲授的内容。

对于逻辑判断常考的加强和削弱型题目的题干,一定要提出出来专家或者作者的观点,也就是出题人最想让你反驳或者加强的观点,按照讲过的削弱和加强方式去进行削弱。

对待图形推理,我们要把握一个大原则,要在“相似图形中找不同,在不同图形中找相似点”,这就是出题人的意图,也是最想考我们能力的地方。

对于类比推理的题干,会发现有时候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干规律,因此我们可以采取造句法,多方联想,多造几个句子,再去反观选项。

定义判断的题型如果贴近常识可以自己归纳概括去理解,但是考试题目给出的定义多半都是考生几乎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定义,对于陌生定义,只能提取定义要点,比如定义的“主体、客体、原因、条件、目的、结果”等,把这些要点一一提取出来和选项进行比对,选出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不一定所有要点都会涉及,但是一定没有不符合的要点,在都符合的选项中找最多,更多是排除的原则。

三.对于言语理解类的题目来讲,在考试之前要做到这三点。

1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在开放,默默悦
考试之前大多数同学甚至所有同学都会紧张、焦躁,尤其是做言语类题目的时候会心烦意乱,以至于最后正确率很低,这个时候要调节好心态,做题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追求数量,因为之前大家已经有了很多题目的练习与积累了,这个时候要让自己慢下来,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做题,言语类的题目如果刚开始就很急躁,后面错误率回很高,相反,如果开始时能静下心来,会越做越有自信,正确率可能超过自己的想象。

2若想提升自我,即应扬长避短,而非不断地补短
在考前的前十五天,要做好扬长避短,对于自己擅长的题目,一定要每天继续做题,不用特别多,几个就行,但是不能不做题,这样会丢失做题的感觉,对于自己特别不擅长的题目,要量力而行,懂得取舍。

3不要因为太多的脑补和正确答案擦肩而过
在做言语题目是一定要树立政府思维,公务员考试之所以会考察言语理解题目,其实是在考察我们对于一些以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社会现象的看法,很多的时候考察的是我们有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要自己脑补太多,而是要从政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过度推断。

站在地狱看天堂,为谁辛苦为谁忙,只有经历了考试前的调整和努力,才会最终发现,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像情景剧,一切都只是平常。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用手织出属于自己的春天,在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