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总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总论

泌尿系统总论

• 一、肾性水肿
• 肾性水肿
• 是指肾脏病变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 而导致的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 的症状。
• 肾性水肿
• 可分为两大类:①肾炎性水肿 ②肾病性水 肿
【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 (二)身体状况
• 1.水肿的特点 • 2.伴随状况
• (三)心理—社会状况 • (四)辅助检查
•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1.慢性疼痛
• 2.潜在并发症
• 【护理措施】
三、尿异常
• 1.少尿、无尿和多尿 • 若每日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 • 每日尿量少于l00ml称为无尿 • 每日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 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或夜间尿量超过
750ml称为夜尿增多
• 2.蛋白尿 • 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质
• 常见的易感因素有:
• ( 1)尿路梗阻 • (2)女性 • (3)机体抵抗力下降 • (4)其他
【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 (二)身体状况
• 1.症状 • (1)急性膀胱炎 •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
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
• (2)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症状 泌尿系统表现 病程超过半年即转为慢性肾盂肾炎
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蛋白尿
• 若持续每日超过3.5g,称大量蛋白尿 • 3.血尿 • 新鲜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计数超过3个
或l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l0万称为镜下血尿; • 尿外观呈血样或冼肉水样,称为肉眼血尿
• 4.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
• 新鲜离心尿液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计数超 过5个,lh新鲜尿液白细胞计数超过40万, 称为白细胞尿或脓尿;

泌尿系统总论PPT课件

泌尿系统总论PPT课件

GBM
有孔内皮细胞
10
足细胞裂孔膜与相关蛋白的锚定组合结构
11
肾小球滤过膜的负电荷屏障
• GBM含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HSPG), 阴离子HSPG与肾小球内 皮细胞和上皮细胞表面的涎蛋白共同形成电荷屏障(等电点为 4.7 )
• 病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上的负电荷减少或消失,可导致带负电 荷的血浆白蛋白滤过量显著增加
✓ 滤过的原尿中95%以上的蛋白质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故 正常人终尿中蛋白含量极低(<150mg/d ),尿常规的蛋 白定性试验测不出
✓ 终尿排出的蛋白含Tamm-Horsfall蛋白、其他分泌性组织 蛋白、滤过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β2微球 蛋白和多种酶等血浆蛋白
32
蛋白尿的定义
➢ 蛋白尿的定义: 尿蛋白定性阳性 尿蛋白>150 mg /24小时 尿蛋白/肌酐(PCR) >200 mg /g
17
肾小球滤过分数
➢ 肾小球滤过分数(NFF)=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QA)
➢ 正常肾小球滤过率:125ml/min ➢ 正常肾血浆流量650ml/min ➢ 正常肾小球滤过分数为0.19或19%,正常在16%~20%之
间。这意味着每分钟流到肾脏的血浆总量约1/5从肾小 球滤出。
18
➢ 持续性蛋白尿具有病理意义
33
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微量白蛋白尿(MAU)
• 肾脏受损的最早期和最敏感的指标 • 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物
分类
正常 微量白蛋白尿 大量白蛋白尿
24h尿 mg/24 h µg/min
<30
30–300
>300
<20

泌尿系总论教学课件ppt

泌尿系总论教学课件ppt
合理饮食
锻炼身体
避免久坐
及时就医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长时间久坐可能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
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病例分享与讨论
06
病例分享一:肾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肾癌的预后和随访: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定期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和其他可能的异常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使用超声波、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来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泌尿系统疾病,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生素、降压药或其他药物。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地流出体外,可能是由于括约肌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
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损伤、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以了解可能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病史采集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对泌尿系统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病因。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肾功能丧失,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潴留,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尿路的构造与功能
03
尿路的构造
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和废物
尿路的功能
排泄废物
调节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维持水平衡
通过滤过血液,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
保护肾功能
肾功能受损
长期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衰竭

篇第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篇第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 尿急是指尿意一来即需立即排尿,常伴尿失禁 (迫不及待、不易控制)
尿急常伴有尿频,但尿频并不一定有尿急 • 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
如尿痛合并尿急,其炎症刺激部位在膀胱 如尿痛合并排尿困难,则炎症刺激部位在尿道或尿道阻塞
尿异常
少尿 无尿 多尿 夜尿 增多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混合性 溢出性 组织性 功能性
肾脏和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
上尿路 下尿路
泌尿系统
肾不仅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肾脏的位置
• 肾脏为实质性器官 • 肾脏位于后腹膜 • 左右各一 • 右肾略低于左肾 • 其上方为肾上腺 • 肾脏外由脂肪囊包绕
肾脏的内部结构
肾实质 肾间质
髓间质 细胞
集合管上 皮细胞
球旁器
肾皮质
肾皮质
肾素
前列腺素 EPO 1α羟化酶 激肽释放酶
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分泌增加 收缩血管和增加细胞外液→血压↑ 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血容量↑
PGE2、PGA2扩张肾血管→肾血流↑ PGF2α收缩血管
刺激骨髓红系增殖分化→ RBC和Hb合成↑
• 症状:多伴有少尿、血尿、高血压等
常见症状
水肿分类
2、肾病性水肿: • 机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有效血容量减少 刺激血管内容量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ADH ) 激活RAAS,重吸收钠增多,加重水、钠潴留
• 特点: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水肿常呈全身性,因受重力影响,以体位最低处为著 最初多在足踝部出现凹陷性水肿 病情严重可伴有胸水、腹水、头顶及会阴部水肿、心包腔积液等
体位性:直立位增加,卧位正常,原因不明 功能性:肾脏正常,发热、心衰、脱水、青少年剧烈运动后可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一组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群
(球旁颗粒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
分泌、调节肾素。
肾脏结构(3)
4. 肾间质:肾单位、肾血管之间的结蒂组织 和多种细胞成分。
5. 肾血管:
肾A→ 叶间A→ 弓形A→ 小叶间A→ 入球小A→ 小球毛细血管 球后毛细血管网
肾V←弓形V ←小叶间V
直小血管
出球小A
6. 神经等。
肾脏的生理功能
1. 排泄代谢废物。
2.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 内分泌功能:
① 血管活性激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 素 、前列腺素、激肽类等。 ②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羟化酶和 促红素等。
肾脏疾病的诊断(1)
病史、体检:
1. 2.
病史详尽。 常见症状:水肿、高血压、排尿异常、 尿异常、腰痛等。
15~29
5期
肾衰竭
< 15
肾脏疾病的诊断(7)
CKD高危人群
• 糖尿病 • 高血压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全身感染性疾病 • 肾毒性药物使用者 • 急性肾衰恢复者 • 年龄>60岁者 • 有肾脏病家族史者 • 肾块减少者(去肾者 或接受肾移植者)
肾脏疾病的防治
一、饮食 二、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三、病因治疗 四、对症处理 五、中西结合治疗 六、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疾病的诊断(4)
3. 无症状尿检异常
4. 急性及急进性肾衰综合征
• 急性肾衰:GFR 数天内↓脓毒血征、肾毒、休克 • 急进性肾衰:GFR 数周内↓免疫损伤或血管炎
5. 慢性肾衰综合征
• 进展性肾单位丧失、不可逆转
• 病程多年
• ( 双肾缩小 )
肾脏疾病的诊断(5)
慢性肾脏病(CKD)概念
1. 肾脏损害(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三个月,
一、肾脏结构 二、肾脏的生理机能
三、肾脏疾病的诊断
肾脏结构(1)
1. 正常人:两个肾脏
肾脏长10.5~11.5 cm,宽5~7.2 cm,厚2~3 cm,
两肾相差< 1.5 cm,肾皮质厚 1 cm 。
2. 肾单位:
0.4╳106 ~ 1.2╳106 ∕每个肾
肾脏结构(2)
3.
肾小球旁器: 位于肾小球的血管极
3.
全面体检。
肾脏疾病的诊断(2)
检查:
1. 血、尿常规。
2. 血生化。
3. 影象学:“B”超、IVP、CT、 MRI、 血管造影、同位素。 4. 肾活检。
肾脏疾病的诊断(3)
综合征:
1. 肾病综合征 2. 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血尿、高血压 按病程及肾功能又分为:
• 急性(< 1 年,肾功能↓为一过性) • 急进性(数月内进行性肾功能↓) • 慢性(> 1 年,有或无肾功能↓)
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 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超过 三个月,有或无肾脏损害证据。
肾脏疾病的诊断(6)
慢性肾脏病分期
阶段 1期 2期 疾病状态 肾损害、GFR 正常/增加 肾损害、GFR 轻度下降 GFR ≥90 60~89
3期
4期
GFR 中度下降
GFR 重度下降
30~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