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加针刺正中神经返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9-02T16:59:01.2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9期作者:秦亚冰赵佳辉林雪莲[导读]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发作应用针刺治疗的疗效观察。
秦亚冰赵佳辉林雪莲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150000【摘要】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发作应用针刺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抽取本院于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此期间收治的GA急性发作患者共82例,参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41例,额外实施针刺治疗方式)。
结果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GA急性发作患者的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针刺治疗对于提高疗效,调节患者体内血清尿酸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针刺;急性发作GA高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临床多表现为急性单侧关节剧痛,并伴有发热、肿胀、压痛,病史时间较长,可造成肾结石、关节破坏、急性肾衰、肾小管堵塞与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健康。
有临床资料表明,将针刺治疗应用于GA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中,收效较满意[1]。
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消肿止痛,降低尿酸沉积,改善预后。
在此次实验中,对82例GA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开展探析和比对,现对报道结果总结如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此期间收治的GA急性发作患者共82例作为此次观察主体,将其通过随机抽样法处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n=41,其中女性3例,男性38例,年龄分布于30-67岁之间,平均值为(54.49±5.28)岁,额外实施针刺治疗方案;对照组n=41,其中女性4例,男性37例,年龄分布于31-68岁之间,平均值为(54.49±6.33)岁,接受常规西医疗法,对2组基础数据使用统计学比对后显示,P>0.05,示研究可行。
1.2方法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西医疗法),给予患者25 mg吲哚美辛片(国药准字H22023182;吉林白山正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进行口服,每日3次,连续治疗7d。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XX例疗效观察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XX例疗效观察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药结合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16例,随机均分2组。
A组采取针药结合疗法,B组实行常规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A组总有效率87.5%,比B组62.5%高,P<0.05。
结论: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运用针药结合疗法,疗效提升明显,建议推广。
【关键词】针药结合;疗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程度临床上,痛风通常是由机体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亦或者是肾脏排泄尿酸减少等情况[1]。
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而言,其在急性发作期间一般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热、红、痛、肿症状,且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
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针药结合疗法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4月-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16例,用随机数表法均分2组。
A组女性2例,男性6例;年龄在34-67岁之间,平均(49.52±6.89)岁;病程在0.5-7年之间,平均(3.22±0.67)年。
B组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在33-65岁之间,平均(48.96±7.25)岁;病程在0.5-8年之间,平均(3.47±0.79)年。
患者临床信息完整,对研究知情。
2组病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类风湿性关节炎者。
(2)孕妇。
(3)肝肾功异常者。
(4)风湿性关节炎者。
(5)精神病者。
(6)继发性痛风者。
(7)老年痴呆者。
1.3 方法2组都进行基础治疗:建议患者选择低嘌呤的食物,禁食高嘌呤与富含核酸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贝类和豆类等;嘱患者严格禁酒,切勿过度劳累,不要受寒,保持愉快的心情,多饮水。
A组采取针药结合疗法:(1)针刺。
选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曲池穴和阴陵泉穴,膝关节疼痛者增加血海穴、阳陵泉穴和犊鼻穴,趾关节疼痛者增加公孙穴与大都穴,上肢疼痛者增加手三里穴、肩髃穴、外关穴、尺泽穴与合谷穴,踝关节疼痛者增加解溪穴、丘墟穴和照海穴。
针刀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则

【 摘 要 】 痛风性 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 病,是一种 关节软骨 的非 炎症性、退行性病变。西医主要是 以口服秋水仙碱或 非甾体抗 炎药进行对症治疗 ,但往往停 药后 易复发 ,而且药物的副作 用比较 犬。以下是 笔者在跟 师出诊期 间的 1例病案 ,采用针
刀配合 中药内服治疗取 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 下。
T r e a t i n g 1 c a s e o f g o u t y a r t h r i t i s b y a c u p o t o mo l o g y c o mb i n e d wi t h h e r b a l i n t e r n a l
【 关键词 i 痛风性 关节炎;针 刀疗法 ;中药内服;验案
[ Ab s t r a c t ] G o u t y a r t h r i t i s i s a c o m mo n c l i n i c a l d i s e a s e , I n t h e n o n-i n l f a m ma t o r y ,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a a r t i c u l a r c a r t i l a g e . Mo d e m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L i s h a , e t . T C M Ho s p i t a l o fMi a n y a n g , S i c h u a n , Mi a n y a n g 6 2 1 0 0 0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o f w a r m i n g y a n g i n t h e g o u t y a r t h i r t i s t r e a t m e n t u n d e r t h e
o d s :1 1 6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6 1 i n c a s e s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mb i n e d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9 . 7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7 ) 0 2 ~ 0 3 1 7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7 4 5 X . 2 0 1 7 . 0 2 . 0 4 3
中药针刺联合健康管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药针刺联合健康管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作者:晏飞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1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痛风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辩证属湿热内蕴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例,予以自拟方痛风汤口服,配合穴位针刺;对照组4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均治疗10d。
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改善情况及血尿酸、肝肾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0%,比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7.5%,P>0.05;两组血尿酸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痛风;关节炎;中药;针刺;社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种异质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甚至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西药虽能快速降低血尿酸,但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应用中药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4年3月~2015年11月来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痛风门诊就诊的痛风患者辩证属湿热内蕴型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23~70岁,病程6个月~7年;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30~70岁,病程5个月~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西医标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7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2]。
中医标准: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痛风的诊断,辩证属于湿热内蕴型。
1.3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者亦纳入研究范围。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3-14T08:21:09.25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期作者:蔡贺[导读]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中医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蔡贺贵州神奇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中医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中医针灸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医针灸;药物;并发症;临床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痛风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是先天的体质因素和后天的饮食共同造成的[1]。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痛风的一种,除了关节炎,还可以引起其他病症。
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针对该病的完善的诊疗体系。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西药治疗,但长期服药,会导致出现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影响临床疗效。
而中医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优势明显,且无毒副作用。
因而我院主要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中医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研究资料及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在26-79岁,平均(52.53±3.71)岁。
观察组患者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在27-72岁,平均(49.53±5.82)岁。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7-19T09:48:02.7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6期作者:王在东[导读] 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150036摘要:目的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分别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和口服别嘌呤醇治疗。
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综合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针灸配合中药内服;临床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gouty arthritis.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each.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llopurinol were used to treat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7.1%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 is simple,feasible and without side effec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Gouty arthriti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observation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方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针药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2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2例疗效观察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的疾病,以突然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为特点。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是秋水仙碱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而使用秋水仙碱产生的不良反应则达80%[1]。
严重者可以出现骨髓抑制以及严重的肝肾损害,而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笔者探索发现通过以针刺结合当归拈痛汤治疗本病82例,副作用少,疗效佳,价格低廉,容易被患者接受。
标签:痛风性关节炎;针刺;当归拈痛汤;关节红肿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82例患者按就诊的奇偶顺序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
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9岁。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疗效诊断标准》:①多以单个趾(指)关节突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重,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②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③初起为单关节发病,以第1跖趾关节最为多见,继则足跟、足踝、手指及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出现渗液;④血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增高;⑤X线片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规则的穿凿样圆形缺损[2]。
1.3方法观察组主要采用针刺联合当归拈痛汤的方式进行治疗。
主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曲池、丰隆、足三里、阳陵泉。
配穴:踝关节疼痛取太溪、昆仑、解溪、丘墟、绝骨;足跖疼痛取太冲、太白;趾痛取太白、大都;膝关节痛取血海、梁丘、犊鼻;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阳谷;肘痛取手三里、曲池、尺泽;肩关节痛取肩髃、肩贞、肩井。
选用1.5寸的26号毫针刺入,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
行针手法采用提插捻转的补泻手法,痛风发作期采用泻法,无症状期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孙秉基,贺兢. 1 】 现代角膜移植及眼激光手术[]天津: M. 天津
收稿 1 :2 0 — 1 1 9期 0 6 1— 6
药物加针刺正 中神经返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谷 建林 - 李大宽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门诊部 广东广卅 5 0 3 z I 12 0 广州市荔湾 区多宝街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广东广州 50 5 1 10
1 1 一般 资料 .
疗组 3 例, 2 例, 2 : 0 男 8 女 例 年龄最大 6 岁, 3 最小 3 岁, 8 平均 4 0 ) 具 有 可 比 性 。 1 5。
岁 病程最长 2 年。 0 最短 3 0日, 平均 2 : 年 病变发生于足趾踝部
1 2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 的关 节炎发作表 现、诱发因 .
20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0 年 07
第l 3卷
第O 期( 1 半月刊)
素、家族史 、发病年龄 以及泌尿道尿 酸结石 病史等可考 虑痛 液 中的尿酸增 高是痛风发 病的主要 因素 。如何 降低 血尿酸浓
风, 尤其是中年以上男性, 患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糖 度 是治疗痛风性 关节 炎的关键 , 目前 ,国 内主要通 过药物来
1 资料 与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关节2 , 例 肘关节2 膝 关节 1 例, 例均有 关节炎急性发作, 以夜 间 发 作为主 : 血尿 酸增高 2 8例 : 合并尿 路结石 2例 。两 组在性 5 8例均为 门诊患者, 随机分 为 2组。治 别 、年龄 、病程 、发病 部位等方面 比较 无显著 差异 (> . 尸 0
摘
要 目的 探讨 药物加针刺正 中神经治疗痛风性 关节 炎的 临床 疗效及作用机理 。方 法 对 3 例痛风性关 节炎采用药 0
物加针刺激正中神经返支治疗;另对2 例痛风性关节炎口服消炎痛、 8 别嘌醇片治疗作为对照,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 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加针剌正中神经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 9.% 33,对照组 7.% 49;血尿酸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0 年 07 生 , 覆 盖角 膜 表 面 ,翼状 胬 肉发 生 。 本组病例中 ,我们采用翼状胬 肉逆 行切除加 自体角膜干 细胞 移植 ,翼状 胬 肉切 除后 ,角 膜缘 部 分受 损 ,通过 移植 眼表面的完整性 ,因为角膜上皮组织 移植起到一 种栅栏屏障 凤 阁报道翼状胬 肉切除加带干细胞 的自体结膜移植术的复发率 在2 ~3天亦被周围移行 的角 膜上皮覆盖 ,未见任何并发症 。 物 的范围不要超过 1 3 / ,否 则有发生角膜 缘功能失代偿 的危 险,角 膜缘 也不 能取 得过 深 ,否 则术 后 易发 生假 性胬 肉 。 参考文献
尿病 出现第 1跖趾关节痛 。以下检查可确定诊 断。 以前 3项 治疗 。本文通过 药物加针 刺激正 中神经返 支 ,能够 降低血尿 而 最为重要 ① 血尿酸增 高, 一般在急性 期增高 明显, 与临床 酸 浓度 ,并且 使 临床 症状 改善 ,其机 理 还 不太 清 楚 。但 国 但 症状严 重程度不一定 平行 。② 关节腔穿刺取 滑囊液进行 旋光 内学者 对针刺 镇痛 及调节 物质 代谢 的机 理作 了大量 的研 究 , fR) 显微 镜检查 , 发现 白细胞 内有双折 光现象 的针 性尿酸 盐结 侯 金文 等[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M I 方法研究与针刺镇痛 有 可 晶。③痛 风石活检或 穿刺 取 内容物 检查, 证实 为尿酸盐 结晶 关的脑 功能 区。他采 用的方法 是通 过针刺 8 例健康右利手 志 同时进行全脑 的 f R M I扫 描, 并用 t ④受累关节x线片检查, 在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可有圆形 愿者的右侧大肠经合谷穴 , 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为尿 酸盐 侵蚀 骨质 所致, 为痛风 的 检验分析 获得针刺刺 激状态 与静息状 态信号对 比的脑功 能图 x 线特征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5 30 J. 971:3
业眼病杂志, 9 8 2 : 4 - 4 1 9, 0 2 72 8
作用 ,易于生长 ,术后 不易 留下疤痕 ,复发率仅 3 3 %,刘 [ 左吉盘. .3 4 】 翼状胬肉切除带蒂鲒膜瓣移植20例 [ . 00 J 眼外伤职 】 很低 约 2 2 %6,与本 组病例近似 。取材结膜筋膜 暴露区域 [ 陶涛, .2 【 ] 5 】 李汉钊 , 袁眷秀, 余江雁,李爱华. 羊膜移植术治疗
变化治疗组 与对照组 比较, 具有 显著性 差异 (<. 1。 PO 0) 结论
谢功 能作用 ,是一种较好治疗痛风性关节 炎的方法 。
药物加针 剌正中神 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神
经反射使大脑某个区域发生功能变化, 调节尿酸代谢, 降低血尿酸浓度和减轻疼痛等途径实现的, 具有较强的调节尿酸代
第 l卷 3
第0 期 ( 月刊) 1 半
科学技术 出版社,9 91—2 19:82
’
[ 王 惠云, 2 】 陆勤康 , 奇湖, 和定. 童 周 翼状胬 肉不同术 式效 果 观察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42: 1- 2 J. 20,29990 0
后的角膜缘干细胞 的增殖 、移行 获得 角膜上皮恢 复 ,恢复 了 [】 3李建军, 张铁民, 周亮. 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针刺正 中神经返 支 痛风性关节 炎 消 炎痛 别嘌醇
中图分类号:R 8. 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2 2 0 )0- 0 0 7 14 7 10 2- 2 0 5( 0 0
痛风为临床 常见病, 临床上 以高尿酸血症伴痛 风性关节炎 2 例 , 4 腕关节 4 肘关节 2 均有 关节炎急性发作, 例, 例, 以夜间发 为主要表现. 本病病程长, 并有反复发作的特 点, 目前治疗 尚缺 作为主 血尿酸增高 3 例 0 合并尿 路结石 4例 。对照组 2 例 , 8 乏病 因治疗 和根 治措 施。笔者 自2 0 0 3年 2月至 2 0 年 7月, 男性 2 例 1 06 7 女 例,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3 7岁, 平均 4 0岁 病 采用药物加针刺正 中神经 反支 治疗痛风性关节 3 例 ,疗效满 程 最长 1 年, 0 9 最短 2 1日, 平均 2 : 年 病变 发于足趾踝部 2 例 , 3 腕 意 ,现报告 如下 。
翼状胬 肉I床分析 … . 临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022:1 20, 431 胬 肉[ . 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052:5 】 2 0, 713
本组手术操作 技术 要求较高,手术操作 时注 意:① 移植 [】 6 刘凤 阁, 向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 合结膜移植治疗翼状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