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默写中问题及对策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段落一,古诗默写的常见失分原因。
古诗默写真是让人头疼啊!为啥每次默写都错漏百出呢?其实啊,主要原因就是咱们对古诗的记忆不够扎实,对诗文内容不够熟悉。
再加上有时候光顾着背,没真正理解诗的意思,默写时就容易
出错。
还有啊,书写不规范也是个大问题,错别字、笔误这些,一
不留神就冒出来了。
段落二,情感共鸣与古诗默写。
古诗嘛,它不只是文字,更是情感和意境的结晶。
想要默写得好,就得去感受诗里的情感。
你得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并默写出来。
还有啊,你得真正喜欢古诗,有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你的积极性。
段落三,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与方法。
说起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那可是多了去了!首先,你得勤快
点儿,多背多记,这样才能让记忆更牢固。
其次,你得理解古诗的
意思,这样默写起来就更顺手了。
还有啊,写字也得规范点,别老是出现错别字、笔误这些问题。
另外,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你可以用APP、在线题库这些工具来辅助学习,效果会更好哦!
段落四,培养古诗学习的长期兴趣。
想要提高古诗默写的成绩,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你得有长期的兴趣和坚持才行。
你可以多参加一些诗词朗诵、写作比赛之类的活动,让自己对古诗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还有啊,跟同学、老师多交流交流,听听他们的见解和心得,也能让你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啊,只要你有兴趣、有坚持,古诗默写这关就一定能过!。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初中古诗文默写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中考语文的古诗文默写题分值所占的分值很大,而且相对其它试题得分较易,因此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把古诗文默写当做教学的重头戏,不容闪失。
但考试时依然会有很多学生在默写时出现各种错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
1默写中常见的一些问题1.1通假字造成的错误如课文《论语》中“诲女知之乎?”不少同学把“女”写成“汝”,这是没有考虑到通假字造成的失误。
1.2写字不规范造成的错误不少同学平时没有养成规范写字习惯,在默写时抢时间,不注意字的规范端正,用行书甚至是草书、异体字来书写,造成笔画交代不清楚,偏旁部首笔画绕成一团,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清爽,在改卷时,老师可能因看不清只能算错。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直”里面是三横,不少同学写成两横;再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中“竹中窥落日”的“落”,不少同学容易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
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不少同学又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这些都是因为在小学写字时没有养成规范书写习惯造成的。
1.3没有理解文意如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林壑尤美”,不少同学把“尤美”,默写成“优美”,主要因为没有理解“尤美”是尤其秀美的意思。
如杜甫《登高》中“会当凌绝顶”不少同学默写时把“凌”写成光临的“临”,其实“凌”在文中是登上的意思,主要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意造成的错误。
1.4意义相关或相近字造成的错误如王绩《野望》中“山山唯落晖。
”,有的同学把“唯”写成“惟”,其实两个字意思大致相同,这就需要学生默写时留心注意文中正确的字,忠实原文,才能避免错误。
1.5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在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涵虚混太清”诗句,有的同学把“涵”写成“含”,这是同音字代替造成的失误。
如默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的“赢得生前身后名”不少同学默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主要原因是不少同学没有注意“生”和“身”,后前鼻音造成的,这是音近字造成的失误。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钟桂玉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
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
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
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
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
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
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
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
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古诗默写这一块总是让我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感觉只要
背下来就能得分,恨它则是因为明明觉得简单,却还是会失分。
那到底为啥会
这样呢?让我来好好分析分析。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背熟”。
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我总是偷懒,觉得读
几遍大概有个印象就行。
结果一到考试,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啥也想不起来。
这就好比去战场打仗,武器都没磨锋利,怎么能打胜仗呢?
是“错别字太多”。
有些字平时写的时候就不注意,考试的时候一紧张,
更是乱写一气。
比如“黄鹂”的“鹂”字,我老是少写一点,写成“黄丽”,
这不是闹笑话嘛!
还有就是“理解不到位”。
只知道死记硬背,诗句的意思根本不明白。
就
像盲人摸象,只摸到了一点表面,根本不知道整首诗的内涵。
所以一遇到理解
性默写的题目,就只能干瞪眼。
既然知道了失分的原因,那咱就得想办法改进呀!
第一,老老实实背诵,绝不偷懒。
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晚上睡觉前再
默默回忆一遍,把那些古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想忘都忘不掉。
第二,认真写字,消灭错别字。
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容易写错的字多写几遍,写的时候心里默念:“这次可别再错啦!”
第三,加强对古诗的理解。
不能只是会背,还要知道诗人为啥要写这首诗,表达了啥情感。
这样理解着去记忆,效果肯定好得多。
古诗默写这道坎儿,我是一定要跨过去的!我就不信,下一次考试,我还
会在这上面丢分!加油!。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
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背诵、默写,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
通过分析学生卷面,笔者发现学生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字。
学生在默写中出现错字的现象是较多的。
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结构,不一而足。
例如“旧时茅店社林边”中“茅”字少一撇,“吏禄三百石”中“禄”字写成“衣”旁,“风正一帆悬”中“悬”字多一横,“晨兴理荒秽”中“荒”字多一点,“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庭”字里边的“廷”写成“延”等。
2.别字。
这种情况主要是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误用,不少学生平时背诵不认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做到口、脑、手并用。
例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宵”字,学生往往会误写成“霄”字。
再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误写为“汉青”,“黑云压城城欲摧”中“摧”误写为“催”,“夜泊秦淮近酒家”中“近”误写为“进”等。
3.通假字。
古诗文名句中有很多通假字,学生会因记忆不牢,常常将通假字和本字用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止”通“只”,“对镜帖花黄”中“帖”同“贴”,“出门看火伴”中“火”同“伙”,“路转溪头忽见”中“见”通“现”等。
针对以上几种错误现象,笔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纠错对策。
1.准确诵读,深入理解。
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古诗文,不诵读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
课堂上必须强调准确诵读。
可以通过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人朗读等方式灵活进行。
课堂上听录音,老师范读,起码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学生误读,读错,以致影响以后的背诵和默写,准确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语文初中默写常见错误总结

语文初中默写常见错误总结默写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检验学生对于词汇、语法和写作规范的掌握程度。
然而,初中生在默写中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默写技巧,本文将总结一些初中语文默写中常见的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改正方法和建议。
1. 错误: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默写中最为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单词的拼写不熟悉,或者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
改正方法和建议:- 多加强词汇的记忆和拼写练习,可以使用默写单词、背诵课文和做拼写练习题等方式来提高拼写能力。
- 注意细节,特别是词汇的发音和字母顺序。
在默写过程中,可以按字母顺序默写单词,以防止忽略某些字母。
- 注重字母大小写的正确使用,特别是首字母和专有名词的大写。
2. 错误:词语的顺序错误或漏词词语的顺序错误或漏词也是常见的默写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或没有仔细阅读导致的。
改正方法和建议:- 在默写之前,先通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可以将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述,梳理课文的逻辑顺序。
- 注意词语之间的连接词和标点符号,这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句子结构。
3. 错误:音节划分错误音节划分错误也是默写中常见的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音节的划分规则不了解或者没有仔细听写导致的。
改正方法和建议:- 学习和掌握音节划分的一般规则,例如:单个辅音字母在单词内通常属于下一个音节,辅音字母组合时需要注意其发音特点。
- 在默写之前,可以先暂停一下,分析并划分出每个单词的音节,再进行默写。
4. 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也是常见的默写错误之一。
学生可能会缺少标点符号,或者错误地使用标点符号。
改正方法和建议:- 在默写前,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和分析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对于常见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和引号等,要准确使用。
- 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使用规则,特别是句子的结束和不同成分之间的分隔。
语文古诗文默写的有效策略

语文古诗文默写的有效策略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默写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反映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古诗文默写却是一个难题,常常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情况。
那么,如何提高古诗文默写的准确性和效率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理解诗文含义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古诗文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记忆和默写。
在学习古诗文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要逐字逐句地理解诗文的意思,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这几个字,很容易写错“忽”“梨”等字。
但如果理解了这句诗是用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来比喻冬天的雪景,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就能更准确地记住诗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诗文的背景知识、分析诗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涵。
同时,学生自己也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
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记得牢、写得对。
二、多读多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多背是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的基本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可以增强语感,加深对诗文的印象。
在朗读和背诵时,要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语调抑扬顿挫,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还能更好地体会诗文的韵味和意境。
可以制定一个背诵计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背诵古诗文。
可以利用早晨、课间、晚上等零碎时间,反复朗读和背诵。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背诵方式,如个人背诵、小组背诵、互相提问等,以增加背诵的趣味性和效率。
此外,还可以将古诗文录制下来,在闲暇时间听一听,加强记忆。
三、书写练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背诵的基础上,要加强书写练习。
可以将古诗文默写在本子上,对照原文检查自己是否写对了。
对于容易写错的字,要多写几遍,加深印象。
在书写时,要注意规范书写,字迹清晰、工整,避免出现错别字和潦草的字迹。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问题分析1. 古诗词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内容往往以背诵和解析古诗词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引导性。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不足古诗词的语言表达较为精炼,意境深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才能够理解和表达。
一些学生由于受到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限制,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
3. 缺乏与当代生活结合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虽然源自古代,但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人生哲理却是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的。
然而在教学中,很少将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现实感。
二、解决途径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朗诵、合唱、表演、绘画等,以增加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或者开展古诗词表演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魅力。
2. 强化古诗词阅读与理解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逐步领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逐渐形成对古诗词的独立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与魅力。
3. 注重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结合当代生活、时事热点等内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领会人生哲理、品味情感,同时感悟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共通之处。
4.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文默写中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二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6期
【摘要】默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在默写中不断改正错误,减少错误,从而加深正确的印象。
作为老师要不断思考有效的默写教学,使得学生尽量用花最少的时间,去获得默写的最大效率;作为学生也要多方面去思考怎样默写,不至于耗费自己大量时间,又能提升自己的正确率。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默写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83-01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
1默写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通假字造成的错误
如课文《论语》中“诲女知之乎?”不少同学把“女”写成“汝”,这是没有考虑到通假字造成的失误。
1.2写字不规范造成的错误
不少同学平时没有养成规范写字习惯,在默写时抢时间,不注意字的规范端正,用行书甚至是草书、异体字来书写,造成笔画交代不清楚,偏旁部首笔画绕成一团,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清爽,在改卷时,老师可能因看不清只能算错。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直”里面是三横,不少同学写成两横;再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中“竹中窥落日”的“落”,不少同学容易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
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不少同学又把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这些都是因为在小学写字时没有养成规范书写习惯造成的。
1.3没有理解文意
如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林壑尤美”,不少同学把“尤美”,默写成“优美”,主要因为没有理解“尤美”是尤其秀美的意思。
如杜甫《登高》中“会当凌绝顶”不少同学默写时把“凌”写成光临的“临”,其实“凌”在文中是登上的意思,主要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意造成的错误。
1.4意义相关或相近字造成的错误
如王绩《野望》中“山山唯落晖。
”,有的同学把“唯”写成“惟”,其实两个字意思大致相同,这就需要学生默写时留心注意文中正确的字,忠实原文,才能避免错误。
1.5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在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涵虚混太清”诗句,有的同学把“涵”写成“含”,这是同音字代替造成的失误。
如默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的“赢得生前身后名”不少同学默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主要原因是不少同学没有注意“生”和“身”,后前鼻音造成的,这是音近字造成的失误。
1.6默写时语序颠倒到错误
如李白的《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的下句应该是“落日故人情”,不少同学写成了上句“孤蓬万里征”。
这是因为没有理清诗句的思路和文脉造成的错误。
针对以上这些默写错误的现象,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少犯错误或尽量避免错误,提高默写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最主要的我认为应该从默写前的准备,和默写时的方法,和默写后的纠正着手。
2默写改进对策
2.1默写前的准备:
2.1.1正确背诵
背诵是默写的前提,默写是背诵的真实反映,只有做到背诵准确,才能减少默写失误。
第一步背诵时候要读准字音。
第二步要看准字的笔画间架结构。
在背诵的时候如果感觉这个字写起来没有把握,那么就要看准笔画偏旁结构,有意识去比划比划,直到自己会写为止。
第三步要理解字义。
只有理解文意了,这样背诵才能记得更牢。
第四步要理顺文意。
如在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时,我们在背诵时要理顺文意,它是从“心”到“筋骨”再到“体肤”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这样在默写时我们就不会把文中的语序写颠倒。
如果是整篇文章的话,要弄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蒲松龄的《狼》背得时候理清了文章思路:遇狼——避狼——劈狼——悟狼,把握文脉,这样背起来会很快,默写也会更顺。
2.1.2端正书写
会背后,不代表学生就会写,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抄写来弥补眼高手低现象,但在实际的抄写作业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抄写,并不是看着课本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抄,而是完全凭自己平
时写字的感觉去写,结果就出现抄也抄错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由于作业较多,或抄写时缺乏耐性,不在抄写时去思考语句的意思,而是应付任务,字写得潦草,写得极不规范,更不会留心这个字自己到底会不会写,这样由于平时没有认真端正去写,导致在默写的时候,常用字写不规范,难写的字也不会写,考试时失分很多。
2.1.3牢记重点字、词、句
在考试时大多默写的是名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圈画出默写篇目中名言名句,重点背诵抄写。
学生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磨,并注意一定把字写对,这样经过重点训练,既提高了默写的准确率,又提高了默写的有效率。
2.2选择多样的默写形式
2.2.1“即时默写型”:教师在上完一篇古诗文,几天以内需要及时默写,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背诵理解情况,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得知学生的错误之处,便于及时纠正,也为以后学生复习和抄写的重点提供第一手资料。
2.2.2“当面默写型”:在默写时,可适当抽取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当着老师同学面去默写,这样可督促在黑板上默写的学生,也方面老师及时检查错误,对其他学生也有警醒作用。
还有部分同学课堂上可能不能完成默写任务,或默写的错误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当着老师面去补默,以便老师及时指导,起到补缺补差的效果。
2.2.3“集中默写型”:主要是在面临期中或期末考试时,需要对所学的古诗文默写篇目,来一次总的全面默写,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默写时间,默写也相对系统,可以检验学生对古诗文总体默写情况,以便教师考前纠正错误,给予必要的辅导,学生也可以在考前有限时间来重点补缺补漏。
2.2.4“重点默写型”:就是老师把考试时容易出的名句或重要句子,老师通过试卷或口头听写的形式,让学生默诗句的上下句;还有一些在平时默写中容易错的字词,教师让学生听写,或在试卷上以注音的形式让学生去填写,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这种重点默写型,一般适用于大考前几天,可以让学生记得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在考试时再犯错误,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2.3默写后的纠正
2.3.1认真检查
学生默写完后,课堂上应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对照书本相互检查,把检查出错、漏、不规范的字,用红笔标出来,要求学生严格要求,本着对别人负责原则,认真查找错误,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和书本一一对照,切不可凭自己的感觉去改。
学生在互改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诗句的印象。
2.3.2及时订正
默写完之后,发现了问题,就需要学生去及时订正,订正时最好用红笔,这样比较醒目。
总之,默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在默写中不断改正错误,减少错误,从而加深正确的印象。
作为老师要不断思考有效的默写教学,使得学生尽量用花最少的时间,去获得默写的最大效率;作为学生也要多方面去思考怎样默写,不至于耗费自己大量时间,又能提升自己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