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复习jsp
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在初三阶段,我们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以便更好地应对中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语文全一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课文复习初三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重要的复习内容。
我们可以按照课本的顺序,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复习。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解课文主题: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主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熟悉课文内容:课文中会有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等,我们需要熟悉这些内容,并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3. 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课文中会有一些优美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将这些句子背诵下来,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作文复习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在复习作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阅读优秀作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写作练习:多做一些写作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速度和准确性。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语言运用: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可以通过积累一些好的词汇和短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阅读理解复习阅读理解是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我们语文能力的体现。
在复习阅读理解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阅读技巧: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如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关键词,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等。
2. 理解文章主旨:阅读理解中的文章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旨,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找出文章的主旨,并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3. 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找到答案。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阅读速度。
四、词语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写作和阅读理解的基础。
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手法平行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倒装句等;比喻、夸张、反问、设问等。
3. 文言文篇章结构和主题意义文言的篇章结构、标志性段落、承转句等;主题意义的归纳和概括。
4. 文言文阅读技巧通读整篇文章、理解句子段落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识别并理解生僻字词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现代文的特点、起源、发展历程等。
2. 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文章的开头、承接、过度、转折等;段落的开头、结尾、主题句、承接句等。
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描述、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用修辞、植入感情等表达技巧。
4.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根据关键词找到中心意思、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分析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诗文鉴赏1. 古诗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的特点、起源、分类等。
2. 古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五言、七言绝句的结构、押韵、对仗等;象征、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3. 古诗文的主题和意境通过诗词中的文字形象、意境的描绘等,理解诗词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4. 古诗文欣赏技巧辨析古诗中的典故引用、理解古诗中的意象等欣赏技巧。
四、作文写作1. 作文基本要求规范的书写、正确的标点符号、合理的段落分隔等基本要求。
2. 常见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等。
3. 作文思路和结构作文的开头、主体、结尾的设计和衔接等。
4. 作文表达技巧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扩充细节、列举例证等表达技巧。
以上是江苏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的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充分运用到课堂和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福大家学业有成!。
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九年级

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九年级随着语文期中考试的临近,同学们的复习也进入了紧张阶段。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的考察不仅仅是对知识点和技能的考查,更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能力的考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语文成绩,本文整理了一些九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词汇篇1. 生字词语期中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生僻字或是新词汇,因此把常见的生字词汇统一整理,认真记忆并掌握其用法就很有必要了。
2. 词义辨析在阅读理解和语文综合能力测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近义词或者是反义词的辨析。
同学们可以多注意平时的阅读,梳理并总结出常见的近义、反义词汇,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其用法、词义和适用场合,如何用在句子中等等。
二、语法篇语法是语言文字的基础,是语文考试的基本功。
同学们要把语法学好,主要还是掌握好基本语法规则,并不断地进行语言的作文或者翻译来积累经验和技巧。
1. 词类变化:通过复习词类变化,可以巩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规则,这是进行语法分析的基本技巧。
2.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的分类以及句子的结构,就是语文的基础,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同学们可以通过理解句子成分的作用和不同成分在句子中的构成方法,来获得更多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阅读篇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要考点,同时也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自己独立思考进行总结和练习。
1. 文章类型:按照内容和写作手法的不同,文章可分为记叙、说明和议论三种类型。
同学们要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分析,如何利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和结构来提高文章的质量。
2. 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的好坏。
同学们应该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另外,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注重文本信息的提取,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期中考试的复习不仅仅是背诵知识点,同样也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的锻炼。
九年级复习知识点语文

九年级复习知识点语文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九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文学常识、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
下面将对九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作家及其创作特点,如《红楼梦》、《水浒传》、李白的诗作等。
2. 现代文学:熟悉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和作家,如鲁迅的小说、余秋雨的散文等。
3. 文学常识:了解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如诗、词、曲、辞章等。
二、语言表达1. 文史常识: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包括名人名言、古代典故、历史事件等。
2. 成语故事:熟悉常见成语的来源和故事,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3. 词语辨析: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和辨析,如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
4. 字词义理解:具备辨析字词的能力,理解其词义、引申义和组合义。
5. 语法规则: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表等。
6.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理作者意图、归纳总结等。
三、写作技巧1. 写作命题:了解各类写作题材和要求,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写作构思。
2. 写作结构: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段落安排,如开头引子、主体论述、结尾总结等。
3. 修辞手法:熟悉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4. 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注意语法结构和词语的选择。
5. 篇章衔接:加强篇章的逻辑性和衔接性,通过适当的过渡词、句子连接词等,使文章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综上所述,九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涉及了文学常识、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复习,做好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世界读书日到,愿大家: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沉浸书海,潜心钻研,金榜题名。
祝青少年朋友们:用妙笔去描绘更加灿烂的人生,用神笔去书写最壮丽的诗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来欣赏一下吧。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1一、知识点归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sī) 绽出(zhàn) 锦幛(zhànɡ)径自(jìnɡ) 佝偻(ɡōu lóu) 泄漏(xiè)禀告(bǐnɡ) 斟酒(zhēn) 呓语(yì)阴霾(mái) 汹涌(xiōnɡ yǒnɡ) 憔悴(qiáo cuì)舀出(yǎo) 哄笑(hōnɡ) 蒲包(pú)羞怯(qiè) 芳馨(xīn) 贪婪(lán)祈祷(qí dǎo) 回溯(sù) 惺忪(xīnɡ sōnɡ)愧疚(kuì) 灰烬(jìn) 大抵(dǐ)侍候(shì) 笔墨纸砚(yàn) 朔风(shuò)休憩(qì) 心魂惊骇(hài) 踝骨(huái)紊乱(wěn) 袒露(tǎn) 黯然(àn)打鼾(hān) 阔绰(chuò) 羼水(chàn)颓唐(tánɡ) 门槛(kǎn) 骄奢(shē)枭鸟(xiāo) 旋涡(xuán wō) 虬须(qiú)怜悯(mǐn) 凛然(lǐn) 荫庇(yìn)2.给多音字注音。
夹袄(jiá) 嚼碎(jiáo) 打折了腿(shé)行情(hánɡ) 涨到十文(zhǎnɡ) 血淋淋(xiě)涨红了脸(zhànɡ) 调解(tiáo) 模样(mú)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峥蝾(嵘) 挖崛(掘) 槐梧(魁)洋隘(溢) 店记(惦) 陷井(阱)侧隐(恻) 篾视(蔑) 才狼(豺)宽怒(恕) 溃赠(馈) 轶丽(昳)4.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语文下册是学生们备战中考的重要一年,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包括作文技巧、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背诵四个方面。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巩固。
一、作文技巧作文对于语文考试而言占据非常重要的分值,因此,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技巧。
首先,要注意作文的结构,开头要简洁明了,引入主题;中间要展开内容,有条理地进行论述;结尾要总结全文,给读者以启示。
另外,同学们要注重提升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句子要通顺、段落要连贯。
最后,同学们要勤加练习,通过多写多练,积累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的重要部分,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首先,要注重对于词汇的积累,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其次,要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理解语法关系,掌握文言文的句子成分。
最后,要注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先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再逐段细读,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到一些散文、小说和课外阅读材料,同学们需要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内涵。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其次,要注意理解和分析文本,抓住关键词和句子,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最后,要加强对于阅读技巧的学习,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归纳总结等。
四、古诗文背诵九年级语文下册还包括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文背诵,同学们需要通过背诵来理解和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首先,要注意把握古诗文的整体意义,理解其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次,要注重韵律和语调的把握,通过朗读来体会其中的美感。
最后,要进行积极的背诵训练,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复习,熟记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以上就是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的复习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初三语文重点知识复习

初三语文重点知识复习初三语文重点知识复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言文阅读1.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2.文言虚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3.文言文断句: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等;4.文言文翻译:直译、意译、留、删、换、调等;5.文言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技巧等。
二、现代文阅读1.记叙文阅读:人物、事件、环境、情节、主题等;2.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3.议论文阅读: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4.散文阅读:作者观点、情感色彩、表达技巧等;5.小说阅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主题等。
6.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7.作文结构:引言、本论、结论等;8.作文素材:人物、事件、观点、事实等;9.作文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10.作文修改: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逻辑错误等。
四、诗歌鉴赏1.诗歌类型:律诗、绝句、词、曲等;2.诗歌内容: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3.诗歌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4.诗歌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等;5.诗歌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时代、文学流派等。
五、语法知识1.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2.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等;3.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4.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5.复句:并列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等。
六、修辞手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等;2.比拟:拟人、拟物等;3.夸张:直接夸张、间接夸张等;4.对偶:正对、反对、串对等;5.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等;6.设问:自问自答、问答他人等;7.反问:反问句、疑问句等。
七、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2.中国现代文学: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3.外国文学: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4.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5.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归纳(9上+9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归纳(9上+9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归纳全套(含9上,9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复资料一、字词复:XXX(hán)XXX(pῙng XXX)摇曳( XXX)佝偻(gōulóu)亵渎(xièdú)强聒不舍(XXXɡɡuō)承蜩(tiáo)瞥见(piē)给予(jǐ)洗劫(jié)彬彬有礼(bῙn)恪守(kѐ)箴言(zhēn)矫揉造作(jiᾰo)憎恶(zēngwù)游弋(yì)附着(zhuó)自惭形秽(huì)矗立( chÙ)伫立(zhÙlì)折本(shébӗn)阴晦(yῙnhuì)恣睢(zìsuῙ)拮据(jiéjū)栈桥(zhàn)褴褛(lánlǚ)掺杂(chān)觅食(mì)纯粹(cuì)诓骗(kuᾱng)省悟(xĭng)脊梁(jĭ)XXX(yí)譬如(pì)虚妄(wàng)停滞(zhì)锲而不舍(qiè)孜孜不倦(zī)根深蒂固(dì)懦夫(nuò)豢养(huàn)中伤(zhòng)怄气(òu)勾当(gòudàng)嗔怒(chēn)怨怅(chàng)面面相觑(qù)侥幸(jiᾰo)纶巾(guᾱn)存恤(xù)愧赧(nᾰn)1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
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锲而不舍:指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后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复习资料汇编一、给加点字注音莽.莽()妖娆.()折.腰()风骚.()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蓑.衣()襁褓..()()..()()佝偻颤.抖()昏晕.()栖.息()沉浸.()旁骛.()解剖.()亵.渎()骈.进()静谧.()诅.咒()颓.废()扶掖.()陨.落()灵柩.()深邃.()睿.智()恪.尽职守()舐.犊之情()强聒.不舍()廓.然无累()忐忑..()()阴晦.()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猹.()獾.()五行.缺土()脚踝.()潮汛.()颧.骨()愕.然()嗤.笑()瑟.缩()作揖.()惘.然()恣睢..()()嬉.闹()觅.食()胆怯.()纯粹.()拮据.()栈.桥()阔绰.()煞.白()发窘.()抽噎.()棱.角分明()汲.取()模.样()模.式()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藻.饰()狡黠.()诘.难()咀嚼.()味同嚼.蜡()吹毛求疵.()玄.虚()省.悟()脊.梁()诓.骗()嗔.怒()逞.辩()怄.气()面面相觑.()疱.官()恃.才放旷()谮.害()麾.下()绰.刀()相.公()腼腆.()星宿.()桑梓.()腻.烦()怔.怔()辍.耕()鸿鹄.()间.令()社稷.()免冠徒跣.()休祲.()缟.素()度.德量力()存恤.()帝室之胄.()箪.食壶浆()崩殂.()陟.罚臧否()夙.夜()舴.艋()二、填字组词红素一代天润如油温细敬乐章义怒,决定狠狠出击。
()4.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5.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爱国精神,我们要重蹈覆辙,将其发扬光大。
()6.山区的孩子们想读书却没有校舍,没有书本,他们与我们真是无与伦比啊!()7.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了过来,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8.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9.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0.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11.同学们两人一组开始做实验,老师在教室走来走去,袖手旁观。
()12.张老师批改作文非常认真,他常常吹毛求疵地指出我作文中的错别字。
()13.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14.青年人就应该恃才放旷,不拘泥于前人的旧说,勇于创新,勇于改革。
()四、诗词名句积累(一)填写上句或下句1.过尽千帆皆不是,。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羌管悠悠霜满地,,。
4.为报倾城随太守,,。
5.,西北望,射天狼。
6.,日晚倦梳头。
7.,欲语泪先流。
8.,载不动许多愁。
9.,,沙场秋点兵。
10.马作的卢飞快,。
11.了却君王天下事,。
12.足蒸暑土气,。
13.,但惜夏日长。
14.更深月色半人家,。
15.,人际板桥霜。
16.槲叶落山路,。
17.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
18.,叶底黄鹂一两声。
19.酒困路长惟欲睡,。
20.,瑞脑消金兽。
21.莫道不消魂,,。
22.千古兴亡多少事?,。
23.列国周齐秦汉楚,,;,。
24.官船来往乱如麻,。
25.衣带渐宽终不悔,。
26.,由奢入俭难。
27.生当作人杰,。
28.纸上得来终觉浅,。
29.文章本天成,。
30.出师一表真名世,。
31.,向阳花木易为春。
32.梅须逊雪三分白,。
33.三十功名尘与土,。
34.只要功夫深,。
(二)理解性默写1.《渔家傲》一词中表达戍边将士忧国思乡的句子是。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3.《破阵子》中描写抗金部队军容声威、阅兵练武场面的诗句是。
4.《望江南》中情景交融,表达女子思念情绪的诗句是。
5.《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程度的诗句是。
6.《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7.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出师表》中与这句语意相仿的句子是。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10.《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1.《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12.同写雪景,各具特色。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其实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13.读下面的语句,任选其中五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1)。
(2)。
(3)。
(4)。
(5)。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陈涉少.(2)尝.与人佣耕(3)辍耕之.垄上(4)苟.富贵(5)陈涉太息..曰(6)会.天大雨(7)度.已失期(8)等.死(9)楚人怜.之(10)或以为亡.(11)念.鬼(12)又间.令吴广(13)旦日..(14)吴广素.爱人(15)尉果笞.广(16)并.杀两尉(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8)比.至陈(19)将军身.被坚.执锐.(20)安陵君其许.寡人(21)大王加惠..(22)弗.敢易(23)请广.于君(24)而君逆.寡人者(25)岂直..怒..五百里哉(26)秦王怫然(27)以头抢.地耳(28)休祲..降于天(29)天下缟.素(30)秦王色挠.(31)长跪..而谢.之曰(32)寡人谕.矣(33)徒以..有先生也(34)亮躬.耕垄亩(35)谓为信然..(36)将军宜枉驾顾.之(37)由是先主遂诣.亮(38)凡.三住(39)汉室倾颓..(4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41)将军既帝室之胄.(4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3)诚宜开张圣听........(44)不宜妄自菲薄(45)是以..以遗.陛下..先帝简拔(46)夙夜..忧叹(47)深入不毛..(48)以彰.其咎(49)临表涕零..六、文言归纳(一)一词多义数:(1)数.有功(2)卒数.万人(3)珠可历历数.也乃:(1)陈胜、吴广乃.谋曰(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乃.行卜(4)乃.入据陈然:(1)然.足下卜之鬼乎(2)吴广以为然.(3)秦王怫然.怒……(4)谓为信然.(5)若听茶声然.以:(1)扶苏以.数谏故(2)固以.怪之矣(3)以.激怒其众(4)祭以.尉首(5)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6)以.君为长者(7)徒以.有先生也(8)以.塞忠谏之路也(9)先帝不以.臣卑鄙之:(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然足下卜之.鬼乎(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6)愿终守之.,弗敢易(7)先主器之.(8)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若:(1)非若.是也(2)若.士必怒(3)若.为佣耕岂:(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将军岂.愿见之乎其:(1)安陵君其.许寡人(2)卜者知其.旨意(3)其.真无马邪(4)百姓多闻其.贤为:(1)好为.《梁父吟》(2)谓为.信然(3)以弱为.强者(4)贤能为.之用(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1)国险而.民富(2)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而.其主不能守(4)长跪而.谢之曰于:(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请广于.君(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4)仓鹰击于.殿上(5)休祲降于.天(6)何至于.此(7)受任于.败军之际(8)还于.旧都(二)词类活用1.法.皆斩2.天下苦.秦久矣3.乃丹.书帛曰4.狐.鸣呼曰5.皆指目..尉..陈胜6.忿恚(三)古今异义夜篝火..古:今:卒中往往..语古:今:遂用猖蹶..古:今: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由是感激,临表涕零古:今:(四)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为天下唱3.固以怪之矣4.将军身被坚执锐5.故不错意也6.仓鹰击于殿上7.欲信大义于天下8.自董卓已来七、翻译下列语句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5.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7.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8.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0.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八、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3.理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与“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
4.归纳秦王和唐雎的人物形象。
九、古诗词阅读理解。
(一)读《望江南》1.理解“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蕴涵的两层意思。
2.说说这首词抒写了女主人公内心怎样的情感?(二)读《渔家傲·秋思》1.词中一个“异”有什么作用?2.词的上片描写的塞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3.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蕴涵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莽.莽(mǎng)妖娆.(ráo)折.腰(zhé)风骚.(sāo)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蓑.衣(suō)襁褓..(qiǎng)(bǎo)静谧.(mì)颤.抖(chàn)昏晕.(yūn)栖.息(qī)沉浸.(jìn)旁骛.(wù)解剖.(pōu)佝偻..(gōu)(lóu)亵.渎(xiè)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诅.咒(zǔ)陨.落(yǔn)灵柩.(jiù)深邃.(suì)睿.智(ruì)恪.尽职守(kè)舐.犊之情(shì)廓.然无累(kuò)颓.废(tuí)扶掖.(yè)忐忑..(tǎn)(tè)一抔.黄土(póu)怒不可遏.(è)阴晦.(huì)猹.(chá)獾.(huān)五行.缺土(xíng)脚踝.(huái)潮汛.(xùn)颧.骨(quán)愕.然(è)嗤.笑(chī)瑟.缩(sè)作揖.(yī)惘.然(wǎng)恣睢..(zì)(suī)嬉.闹(xī)觅.食(mì)胆怯.(qiè)纯粹.(cuì)拮据.(jū)栈.桥(zhàn)阔绰.(chuò)煞.白(shà)发窘.(jiǒng)抽噎.(yē)棱.角分明(léng)模.样(mú)模.式(mó)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汲.取(jí)锲.而不舍(qiè)藻.饰(zǎo)狡黠.(xiá)诘.难(jié)咀嚼.(jué)味同嚼.蜡(jiáo)吹毛求疵.(cī)玄.虚(xuán)省.悟(xǐng)脊.梁(jǐ)诓.骗(kuāng)嗔.怒(chēn)逞.辩(chéng)怄.气(òu)面面相觑.(qù)疱.官(páo)恃.才放旷(shì)谮.害(zèn)麾.下(huī)绰.刀(chāo)相.公(xiàng)腼腆.(tiǎn)星宿.(xiù)桑梓.(zǐ)腻.烦(nì)怔.怔(zhēng)辍.耕(chuò)鸿鹄.(hú)间.令(jiàn)社稷.(jì)免冠徒跣.(xiǎn)休祲.(jìn)缟.素(gǎo)度.德量力(duó)存恤.(xù)帝室之胄.(zhòu)箪.食壶浆(dān)崩殂.(cú)陟.罚臧否(zhì)夙.夜(sù)舴.艋(zé)二、红装素裹一代天骄润如油膏温声细语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弥留之际媚上欺下黎民百姓恼羞成怒恪尽职守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歇斯底里十拿九稳斩钉截铁从容不迫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不言而喻锲而不舍轻而易举持之以恒格物致知袖手旁观高谈阔论全神贯注吹毛求疵不求甚解滥加粗暴咬文嚼字狂妄自大因小失大豁然贯通开卷有益怀古伤今为民请命面面相觑恃才放旷对答如流唯唯连声茶饭无心挖心搜胆三、1.×2.√3.×4.√5.×6.×7.√8.×9.√10.√11.×12.×13.√14.×四、(一)1.斜晖脉脉水悠悠2.衡阳雁去无留意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亲射虎,看孙郎5.会挽雕弓如满月6.风住尘香花已尽7.物是人非事事休8.只恐双溪舴艋舟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10.弓如霹雳弦惊11.赢得生前身后名12.背灼炎天光13.力尽不知热14.北斗阑干南斗斜15.鸡声茅店月16.枳花照驿墙17.一任群芳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