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1精品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1精品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1精品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科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卷I (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38小题,满分为20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0一16 Na一23 Al一27。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 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

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内能2.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据权威部门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我市某区学生营养不良率达19.94%,肥胖率为11.49%。

下列对于饮食与健康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A.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重视B.每天大鱼、大肉就是营养丰富C.肥胖的人不缺营养 D.食物多样化,并注意合理搭配3.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5.右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6.今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前往济州岛途中突然急转,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导致客轮侧翻。

客轮急转时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主要原因是A.货物的重力变小 B.货物具有惯性 C.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消失D.货物受到平衡力7.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

2018嘉兴科学中考卷(附含答案解析)

2018嘉兴科学中考卷(附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水C. 酒精溶液D. 铁锈2.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锈蚀C. 水电解D. 液化3. 下列哪种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生物质能D. 煤炭4. 下列哪个单位是电功的单位?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库仑5.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硅C. 铝D. 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2.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 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5.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2. 在化学变化中,____的质量守恒,____的质量守恒。

3. 电路由电源、____、____和用电器组成。

4.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____、降水三个过程。

5.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4.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5.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物:2H2 + O2 > ?2. 已知电阻R=10Ω,电压U=20V,求电流I。

3. 一块质量为200g的物体,从10m高空自由落体,求落地时的速度。

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加速度为5m/s²,求刹车距离。

5. 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比例为5:3:2,求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CaCO3 > CaO + CO22. 分析下列物理现象的原因:夏天,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其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 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 请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9. 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一一我国白鹤滩水电站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按设计,水电站总库容206.27亿立 方米,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89米,顶宽13米,最大底宽72米,电站左岸、右岸地下厂房共有16台水轮发电机组。建
41.6万公里 78.4万公里 628万公里
A . 水星 B . 金星 C . 火星 D . 木星 9. 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 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 . 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 . 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 应 D . 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 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_______
【实验验证】①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
②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 参加反应的“
”与的“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中考真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中考真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4.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嘉兴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_收集容器。

6.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7.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2018中考化学】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卷】

【2018中考化学】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卷】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D。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错误; D.,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答案】B【解析】A、镁和硫酸铜(或其它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B、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科学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科学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8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嘉兴卷)注意事项1. 本卷包括卷Ⅰ(必考部分)和卷Ⅱ(选考部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卷Ⅰ满分130 分; 卷Ⅱ满分30 分, 分A 、B、C三组, 每组2 题, A 组每题8 分, B 组每题10分,C 组每题12 分,请在每组中任选1 题作答。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C l - 35 .5C a - 404. 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Ⅰ必考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近年, 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危害的是A B C D2. 饥饿的时候, 我们有时会听到肚子咕咕叫; 吃饱的时候, 我们有时感觉很撑。

形成饥饿或饱腹感的器官是A . 大脑B . 脊髓C . 胃D . 小肠3. 近年, 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

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A . 减弱光合作用B . 抑制呼吸作用C . 降低蒸腾作用D . 预防虫害侵袭4. 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 若要求闭合开关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 灯泡变亮。

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A .M 接A ,N 接DB . M 接B , N 接C C . M 接A ,N 接BD . M 接C , N 接D踿5.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

实验室里, 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 一种简单有机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 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踿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6.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 正确的是A B C D 科学试题卷(J) 第1 页( 共8 页)7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18嘉兴科学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18嘉兴科学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18嘉兴科学中考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化学变化?()A.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B. 铁钉生锈C. 碳酸分解水和二氧化碳D. 橙子榨汁2. 下列哪个物质属于纯净物?()A. 自来水B. 空气C. 食盐D. 蔗糖水3.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酸碱中和C. 水电解D. 晶体熔化4.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氢B. 氧C. 硅D. 铝5. 下列哪个物质是酸性物质?()A. 氢氧化钠B. 硫酸铜C. 硫酸D. 氢氧化钙6.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光线B. 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C. 水中倒影D. 彩虹7. 下列哪个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8. 下列哪个生物分类单位最大?()A. 种B. 科C. 目D. 界9. 下列哪个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10. 下列哪个现象是化学腐蚀?()A. 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B. 铜片在空气中变绿C. 铝在氧气中燃烧D. 银器在硫化氢气体中变黑11. 下列哪个物质是碱?()A. 硫酸B. 硝酸C. 氢氧化钠D. 盐酸12. 下列哪个过程是呼吸作用?()A.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 动物进行消化C. 细菌分解有机物D. 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13. 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衍射?()A. 激光穿过狭缝产生明暗条纹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虹C. 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D. 水中倒影14. 下列哪个物质是氧化物?()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15. 下列哪个生物具有胎生现象?()A. 鲸鱼B. 青蛙C. 蛇D. 鸟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2018年嘉兴科学中考卷(含答案)

2018年嘉兴科学中考卷(含答案)

2018年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 镜子中的像C. 影子的形成D. 小孔成像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不锈钢B. 黄铜C. 玻璃D. 生铁3.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 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D.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4.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单位的大小,正确的是:A. 界 > 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B. 界 > 门 > 目 > 科 > 纲 > 属 > 种C. 界 > 科 > 门 > 目 > 纲 > 属 > 种D. 界 > 门 > 纲 > 科 > 目 > 属 > 种5.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 用手直接拿取块状固体药品B. 将实验废液倒入水池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D.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6. 下列关于物理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A. 1m/s = 3.6km/hB. 1Pa = 1N/m²C. 1W = 1J/s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8. 下列关于地球的圈层结构,正确的是:A. 地壳、地幔、地核B.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C. 生物圈、水圈、大气圈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9.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D. 垃圾分类处理10.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B.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C.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D.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性质可能改变1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3.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B.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C.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D. 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14.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错误的是:A. 氧气具有氧化性B. 氢气具有可燃性C. 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D. 碳酸具有还原性15. 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量时,应将测力计倒置B.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C.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D.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D。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错误; D. ,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答案】B【解析】A、镁和硫酸铜(或其它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B、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故选B。

4.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B中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错误;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正确。

故选D。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嘉兴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收集容器。

【答案】 (1). +4; (2). 有害垃圾。

【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价,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易导致水和土壤被污染,应将其放入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6.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在密团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 (1). 2 :1; (2). 化合反应【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 :1;(2)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7.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_____【实验验证】(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___________(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答案】 (1).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合理即可) (2). 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 (合理即可)【解析】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或反应速率太慢,都可能导致反应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太低;【实验验证】(1)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验证猜想一:方案是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分别和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果有气泡产生或硫酸铜的溶液颜色变浅或变色,可证明铜丝中有比铜活泼的金属,反之,没有;实验装置如图:8. 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请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答案】 (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 物理 (3). C%=40%【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 ,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0%。

9. 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

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

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________。

(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

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

请根据曲线b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 5 g (3). 18.25% (4).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解析】(1)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硫酸的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2)反应后,吸收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y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0 73 44x y 2.2g100/x=44/2.2g x=5g73/y=44/2.2g y= 3.65g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m+盐酸的质量=m+17.8g+2.2g,所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20g,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65g÷20g×100%=18.25%。

(4)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10. 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

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_____+CO2(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答案】 (1). H2O (2). 量筒、玻璃棒 (3). 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4). 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 H2O +CO2↑;(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玻璃棒;(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一次至第四次加入的NaHCO3都完全反应,加至第四次时,盐酸和碳酸氢钠刚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洁厕灵中HCl的质量为y,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84 36.5 44x y 4.4g84/x=44/4.4g x=8.4g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8.4g÷4=2.1g;36.5/y=44/4.4g y=3.65g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3.65g÷100g×100%=3.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