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单元教案负数的初步认识_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一、课程标准1.熟练掌握负数的概念;2.能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负数现象;3.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了解负数的概念;2.能够通过具体例子应用负数的知识;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确定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正理解负数所代表的意义;2.培养学生负数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回顾,让学生再次了解负数的概念;2.展示一些负数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些数值代表什么意义?(二)探究负数的意义1.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组内的负数例子:–小组讨论并寻找例子;–发现规律;–汇报成果。

2.分析组内及其他组的例子;(三)确定负数的概念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确认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向学生阐述负数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应用负数知识1.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负数知识:–向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2.让学生自己编制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确认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1.设计一个生活实例,解释它所涉及到的负数问题;2.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中我们引导学生对于负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到负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负数相关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生对于负数的认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让学生初步接触负数,了解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负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负数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负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性质及其应用,能够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性质,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负数的实际例子,如气温、高度等。

2.准备一些负数的图片,如温度计、海拔计等。

3.准备一些负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初步接触负数,让学生感知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

如气温下降3摄氏度,可以表示为-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书写、读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写出-5℃、-2℃等,读出这些负数。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1单元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是用来表示比零小的数的。

2. 使学生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读写负数。

3. 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数的概念2. 负数的读写方法3. 负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负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度计、海拔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负数的存在。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负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 探究负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数轴来理解负数,负数位于0的左边,表示比0小的数。

- 让学生举例说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海拔等。

3. 学习负数的读写方法- 教师示范读写负数,如-1读作负一。

- 学生跟读,并自己尝试读写其他负数。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卡片,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大小,并排序。

- 学生互相出题,进行负数的读写练习。

5. 应用负数解决问题-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温度计读数、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用负数表示。

-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负数解决这些问题。

6.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负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应用。

-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负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用负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负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负数实例,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负数的概念理解在“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负数的概念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接触过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的高低、海拔的高低等,但对于负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负数与正数、0 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收入与支出、盈与亏、上升与下降等。

为了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人们引入了负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 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通过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实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负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难点1.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如温度的表示、海拔高度的表示等,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0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性质,以及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思考,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0的基本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触的,对其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地写出负数,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负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概念。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负数的性质和规律。

4.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负数卡片、正数卡片、0卡片、实物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学生座位安排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温度下降、债务等,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

学生分享对负数的理解和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负数卡片、正数卡片、0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集体教研)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数和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概念。

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负数,理解负数,逐步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零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感。

但在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概念并不常见,学生对负数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探讨等方法,体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正负数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方法,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负数,理解负数。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学习单、小礼物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学习单、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天气预报、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感知负数。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负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3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10分钟)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1.自学。

导学单:(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负数(1)》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并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初步接触,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负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正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认识负数,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学生能比较负数的大小。

3.学生能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存在,理解负数的意义。

2.数形结合法: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负数的概念、负数的意义、负数的大小比较等。

2.数轴:用于直观地展示负数的大小。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温度计显示-5℃,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数?负数表示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同时,展示负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比较给定的负数大小,并说出理由。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写出负数的表示方法、比较负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 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3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 0℃
师:南京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三亚 20℃
师:三亚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 20℃
师: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样?
同时出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20℃和零下 20℃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零上 20℃可以记作“+20℃”;零下 20℃可以记作“-20℃”。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20"读作正二十,再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

"-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 20。

(教师板书)
师:现在,你知道“+20℃”和“-2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
4.尝试练习
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教科书上的例2情景图。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 3260 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 422 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20,-20,+8848,-155,+3260,-422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 ℃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 ℃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那你现在知道0是什么数吗?
小结: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巩固练习:
1.先读一读,再把下面各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5,+26,8,-40,-120,+103,0
正数负数
2.每人写出 5 个正数和 5 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练习一第4题。

学生审题,独立在课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第2课时: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例 3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如下表: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学生可以说说清楚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也可以说说哪个月盈利得多?哪个月亏损得多?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 650元;
九月份:盈利 2500元;十月份:盈利 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 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 250元;
填写表后让学生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达邮局。

小林从学校出发,向西走2千米到达公园。

在这里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初步认识数轴。

师:现在我们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出示数轴)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小结:
(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练一练:
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练习一第6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

(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3.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讨论:-2和-4哪个数更接近0?现在你能判断出-2和-4哪个数大吗?
4.练习一第8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审题。

(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1)说说中途各站上、下车的人数。

(2)中途5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
(3)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可以说说每站出发时车上的人数)
五、全课总结
你现在对于正数和负数有哪些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