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也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展开研究。

1、网络娱乐影响理想信念移动互联时代中,网络娱乐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一种主要消遣方式。

然而,网络娱乐中往往会存在着对于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和误导,进而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在某些游戏中,可能存在着吸毒、赌博和暴力等不良因素,这些因素会进一步激发出青年学生中的消极情绪和不正确的世界观。

2、信息过载降低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移动互联时代中,信息传播已经实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覆盖面。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国际新闻、历史知识、文艺作品等等。

然而,这种丰富的信息背后却往往会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这会导致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平等的,而忽视了在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传递方面的作用。

3、虚拟社交网络造成现实生活与理念信念的脱节虚拟社交网络是移动互联时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并通过这种方式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然而,虚拟社交网络却往往会造成现实生活与理想信念之间的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信念很难真正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并且大学生也会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建设要想让大学生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具备正确和健康的理想信念,首先需要加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建设。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培养他们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理想信念。

2、建立正确的网络娱乐观念针对网络娱乐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网络娱乐观念来化解。

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 Q Q、 MS N) 等, 针对所关注的社会现象、 问题 , 或 是 发生在 大 学 生 自己身 上 、 与 自身 利 益 相 关 的 “ 网 上 传 播 的或 者现 实生 活 中的某 一焦 点或 热 点 问题 所 持 有 的具 有 明显 倾 向性 的情 绪、 观 点 和 态 度 的 总 和。 ” ‘ 这种 情 绪 , 态度 , 思 想 形 成 是 具 有 一 定 影 响
高校大 学 生 网络舆 情概 况


大学 生 网络舆 情 主要是 指 以高校 大 学生 为 主的
响, 为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对策 、 高校 日常
管理 、 校 园文化 发展 , 乃 至社会 稳定 和谐 都有一 定 的
意 义。
群体通过校园网、 论坛( B B S ) 、 个人网站 、 各类贴吧、 博客 ( B L O G) 、 聚 合 新 闻、 微博、 微信、 即时 通 信
对 热点 、 焦点 问题 往往 又抱 以很 大 的热情 , 易受 到 网
少数大学生 , 往往质量不 高, 持续 时间较短 ; 大学生
年轻 气盛 , 虽政 治 热 情 高 , 但 阅历 较 浅 , 对 问题 讨 论
不深入 , 专注程度不够 , 转移话题较快 , 呈现 出大学 生 网络舆 情感 性 化 ; 高校网络 I P地 址 可定 位 到 人 ,
主要包 括 国 内外 的 热 点 、 焦 点 和 时政 问题 , 学 习娱 乐、 情感 交 流话题 , 以及其 他 与大学 生利 益密切 相关 的高校 校 园 内外 各类 事件 。大 到有 重大影 响 意义 的 国际 、 国 内新 闻 , 小 到吃饭 睡觉 、 个人 情绪 , 尤其 是校 园突发 、 偶 发事件 都 会 引 起 大 学 生在 网络 上 的 热烈 讨论 , 从 而 形成 强 大 的舆 论 氛 围 , 进 而 对 大学 生 、 高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以新媒体为媒介获取信息。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内容多样化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碎片化。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碎片化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们更容易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常以简短、浅显的方式呈现,使得大学生们容易被片面的信息所影响,产生迷失和困惑。

信息过载。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们往往面临着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繁多、信息量庞大,大学生们在接收、筛选和判断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被信息淹没和摆弄,导致无法理清头绪,形成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网络虚拟化。

与传统的线下社交相比,新媒体的社交更多地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这使得大学生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诱惑和影响。

一些虚假或不实的信息和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阻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信息缺乏深度和独立思考。

由于新媒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新媒体信息往往以短文、图像、视频等形式出现,信息的深度不足,缺乏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系统性。

这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性,更容易受到主观感受和别人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大学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培养,提升他们对新媒体的正确使用和理解的能力,包括媒体批判思维的培养、信息筛选和判断的技巧等。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加强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培养。

大学应当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通过开展公开演讲、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的本质和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团队教育和互动交流。

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交渠道变化的特点,大学应加强团队教育和互动交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措施研究

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措施研究

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措施研究【摘要】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思想政治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自媒体的迅速传播速度和广泛覆盖面,使其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但自媒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应通过加强高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媒体素养,以及促进高校和自媒体平台之间的深度合作等方式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挑战、应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研究、成果、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逐渐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的重要力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自媒体也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学生接触新闻、观点和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传播途径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社会现状,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和政治素养。

自媒体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不良信息传播、谣言扩散等,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对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自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深入研究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利用自媒体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在就业难度提升下在现实生活迫使下以及在个人认知和价值选择的多元化下一些大学生难免感到困惑导致价值观扭曲错位对党和国家缺乏信任缺乏信心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化自我责任感弱化等不良倾向
第1 7卷 ・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r n a1 o f S u zh o u E d uc a t1 o n I t l s t1 tu t e
( 三1 大 学生信仰 存在 朝 立 夕改或 不稳 定性现 象 网络 上 四通 八 达 的信 息 沟 通 、 联络 、 聚集 、 表 达
渠道打破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传 统模式 . 网络 的便 捷化使 得大学生 能随 时就 可 以获得 全面 系统 的知
米【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5 — 0 5
【 作 者简介】 马
方 面 的研 究 。
凯( 1 9 8 4 一) , 男, 河南郑州人 , 现为华 北水 利水 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辅导员 , 助教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1 2 7
2 0 1 4年 8月 第 1 7卷 ・ 第 4期
宿州教育 学院学报
识信息 . 未 经 筛 选 和 提炼 的 网 络舆 情 如 洪 水 般 充 斥
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 的极 信息资源 . 增强 了大学生信仰教育 的吸引力和实效
端重要性 , 从理念思路 、 方式方法 、 体制机制等方 面 性 。
人手 .全面做好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
仰教 育 工作

( 二) 大学 生信 仰 的分 流存 在 多元 、 迷失、 功利 化
体性的思想 、 心理 、 情绪 、 意志和要求 的综合性体现。 升下 . 在现实生活迫使下 . 以及在个人认知和价值选 一些大学生难免感到困惑 , 导致价值 网络舆 情 是社 会 舆情 在 互 联 网空 间 的 映射 .是一 部 择的多元化下 .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作者:牟榆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1期摘要: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附于网络,特别是各类例如微博、论坛、博客、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接受咨询、新闻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生活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观点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阶层都能够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来表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观点。

而对于大学生这样在认知世界方面还不够成熟,情感容易冲动,各类思想与行为都十分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信息、观点看法的影响的一类人来说,就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使得大学生的满腔爱国热情陷入了歧途。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充分解析自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的变化和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以高校为载体,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理念的一些负面影响,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从而规范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网络;大学生;理性爱国一、引言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不断加快,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增高,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虽然我国的发展十分顺利,但是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及挑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祖国想要强大,国民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其自身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情感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网络、自媒体行业飞速发展的现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思想也显得尤为紧迫,早期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受到国外反华分子的阻碍,激起国内民众的公愤,一些大学生收到不良分子的挑唆,参与到一些不法活动中,如去家乐福门口静坐,甚至闹事;在12年日本发生“购岛”闹剧后,国内反日情绪高涨,一些激进分子参与了打砸日本车,伤害在华日本公民等违法活动;在近期,DG杜嘉班纳辱华事件通过网络爆发之后,一些国内激进青年参与了打砸店铺、辱骂DG中国店员等违法行为,由此可见,随着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们更加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言论的挑唆,参与到一些看似“爱国主义行为”,实则是违法行为的活动当中,因此在当今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思想的教育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

此外,新媒体还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并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

一、影响机制1. 信息泛滥和价值观念混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让人们面对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大学生也不例外。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过多的瑣碎信息、无穷无尽的广告、低俗的娱乐等等,使得读者难以区分有用与无用、真实与虚假。

同时,这种信息过载还容易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甚至使得大学生抱有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价值观念。

2. 情感诱导和思想“羊群效应”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洪水般的信息流,大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涉及基本的知识和大家共同的价值观外,还有一些造成情感共鸣的内容。

这些内容很容易触发大学生的情感敏感点,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到一些偏激的、片面的、炫耀的观点,导致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偏差,甚至产生了“羊群效应”,将错误的思想进一步放大。

3. 技术依赖和社交虚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滋生了技术依赖。

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新媒体平台,不仅会大量地消耗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陷入到虚假的社交圈子中。

这些虚假的社交关系和场景不仅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个人信仰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1. 建设政治化校园通过建设政治化校园,构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宣传教育体系,是防范新媒体时代影响的重要途径。

校园要注意维护宣传阵地,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价值认同,从而让大学生形成可以抵御媒体影响的良好思想体系。

2. 增强思辨能力加强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只有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辨识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过滤、筛选和辨别信息,理智地对待新媒体传播的声音,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理想信念。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影响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给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网络上的信息不断变化,有些信息不真实甚至是虚假的。

有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报道和炒作一些负面消息,导致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形象产生误解甚至悲观的情绪。

例如,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有人恶意攻击中国政府,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

这样的报道不仅扭曲了事件的事实,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心理活动。

此外,网络上的信息很多都是比较片面的,没有对事件进行充分的深入分析。

一些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去思考事件的真实情况。

其次,网络上的一些极端思想和言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爱国情绪。

例如,在一些论坛和群组中,有一些人将爱国和仇外产品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国家强硬地对待外部的敌对势力就是爱国,而对内则会对一些异见或者不同民族的人进行排斥或者歧视。

这种极端的爱国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敌对心态,对于发展健康的国际关系不利。

所以,我们应该醒目警惕,抵制这些虚假、片面和极端的网络信息。

但是,随着网民素质的提高、网络对网络生成并依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信息流动和互动进行良性引导,网络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爱国教育场所。

网络可以向大学生传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鼓励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例如,通过政府和大学教育机构的官方网站,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政策与发展,这些信息有助于大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祖国。

此外,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爱国教育资源,如展览、文化节、主题论坛等。

通过这些平台,大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感受到祖国的多彩和森林。

这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爱国情感。

综上所述,网络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双重性。

网络上的信息,不仅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和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和全面的爱国教育教育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舆情 ; 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 自媒体 时代的到来 , 网络对于世 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正处 于 络舆情 . 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 的不道德 、 甚 至违法犯罪行为 形成 阶段 的当代 大学生有着深远影响 。 他们 对于校内外热点事件 的关 2 . 2 价值观的扭曲与信仰的迷失 注度 和参 与度都很 高, 随时通过微信 、 微博 、 论坛 等途径将 自我观点或 理想信 念是人们 向往 、 追求和奋斗 的根本 目标 。 大学是塑造大学 态度进 行即时陈述 . 这 些言论经过转 发和传播 . 会迅速在 高校 中形成 生理 想信念养成 的重要时期 。 大学生容易接受新观点 、 新事物 . 具有着 网络舆情 . 对大学生 的理想信念形成 负面影响 . 对 高校教育者 的理想 较好 的可塑性 。在 自 媒体 时代下 , 网络上一些虚假 、 庸俗 、 错误 信息的
传播形成的 网络舆情却冲击着大学生单纯的心灵 . 导致 当代大学 生价 值观 的扭 曲 与此 同时 。 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党反政府机构和邪教组织 等通过 自媒体平 台传播一些激 进反动 的虚假 信息 、 不 良思想 . 而大学 生的好奇心重 、 明辨是非能力弱 、 喜欢接触各 种新事物的特点 , 很容易
【 摘 要】 通 过对 自 媒 体时代 下高校 网络舆情主要 内容 的研 究 , 结合 实际工作 经验 , 提 出了网络舆情对 高校 大学生理 想信 念教 育带来新机
遇的 同时, 也产 生了消极影响 ; 校 园稳定是 高校 开展各项工作 的前提 , 在 自媒体 时代下 , 高校教育者清晰掌握 大学生网络舆情 的风 向标 , 搭 建顺 畅 高效的 网络舆情 引导通道 , 对形成 良好 的舆情环境起到促进作 用。
3 . 1 网络舆情打破 了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的时空范围 传统理想信念教育 , 在教育资源上缺乏 、 比较分散 , 往往 集中于像 教科书 、 纸质 图书 、 报刊等传统媒介之中 , 辐射范围小 、 传播速度 慢 、 更 新周期短 、 贴 近现实难 . 这诸 多因素限制 了对大学生理想 信念教 育的 效果和影响力 。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 网络平台具有信息传播 速度 快 、 辐 恐案、 中越领海纷争 、 长江沉船 事件 、 天津滨 海新区爆炸 事故 、 两岸领 射范围广 、 内容更 新易等特点 . 脱离 了传统 的理想信念教 育下时 问和 导 人会谈 等等 。 都 成为高校学生关心的国内外 热点 、 焦点 、 时政事件及 空间的限制 . 不再 局限于某一 时间某~地 , 理想信念教育更 加立体 开 问题 。 放. 受众 范围广 高校可以利用 自媒体通过在微博 、 微信 、 Q Q上发布信 1 . 3 自 然灾 害 、 环境保护类 息、 发表符合主流 意识形 态导 向的文章及评论 , 及时对大学生 的不 良 在 中国的工业 、 经济快速发展 的今天 , 环保生态 问题 、 自然灾害频 理想信念进行有效 的教育和疏导 。 发 已受到大众关注和热议 .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 和环保意识 3 . 2 网络舆情增强 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 的特殊群体对 此非常关注 , 他 们通过微博 、 微信 、 Q Q等 自媒体平 台快 传统 的理想信 念教育 是以 “ 两 课” 教 育为 主的课 堂教育 , 强制 灌 速、 微缩的传播各类话题。面对 自然灾 害 , 大学生们爱心满满 、 正义满 输 . 内容较单一 . 让大学生感 觉枯 燥乏味 , 毫无新奇 , 也 没照顾到每个 满、 能量满满 , 他 们愿意守望 相助 、 倾心相待 , 为所有受 苦难的人祈求 学生在个性特征和理想信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 自我教育就更无从谈 与祝福 , 为逝 者哀 悼 、 为伤者祈 福。 面对 环境污染 , 他们责任在肩 , 敢 于 起 而 自媒体时代下 . 高校可以很 好地借 助大学生关注和喜爱 的网络 评论、 敢于呼喊 . 他们通过 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转 发 . 并 持续关 注。 平台 . 依据不同阶段 、 不同专业 、 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群体推送更 加 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同时 , 在推送 内容的编辑上 , 可 以用文字 、 图 2 网络舆情对大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片、 视频 、 数据 等多种表现形式 , 使大学生更 加容易接受 和理解 , 逐 渐 学会对获得 的网络信 息进行分析 、 筛选和研 判 , 使高校理想 信念教育 2 . 1 责任感 的缺失与道德感 的弱化 网络信息具 有开放 性 、 失真性 、 匿名 性 、 快速 传播等特点 , 高校想 工作从 让学生被 动接受 到主动学习。 _ 3 网络舆 清提升 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对网络舆情进行导 向非常 困难 。在 网络环境 中, 很多 大学生面对网络 3 在自 媒体时代下 . 高校大学生 可以轻易 的获取任 何事件 当前的 网 信 息会 出现错 误的角色扮演 . 不经思索 的表达 自己的观点 . 认 为不 需 络舆情 。 对 于 自己感兴趣 或与 自己利 益相关 的网络 舆情 , 他们 都会主 要 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自我的各种潜在的意识无声 的被放纵 , 甚至 部门大学生也会参与讨论 。高校 教育者可 部分 大学 生在网络上的言论为所欲为 、 肆 无忌惮 , 责任 感严 重缺失 。 同 动表 明 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 媒体平 台. 对于 网络舆情给予积极 、 正 向的引导 和教育 , 由热 时, 由于大学生的防备感较弱 。 一些激进观念 与看法便乘虚而人 , 导致 以借助 自 可 以增进 高 ( 下转 第 7 8页 ) 大学 生道德 意识 的逐渐 弱化甚 至消失 , 进 而产生 消极 、 扭 曲、 负 面的网 点事件讨论或 交换意见形成 的网络舆情 , ※基金项 目: 本论文 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总政专项课题支持 ( E 3 — 0 5 0 8 — 1 6 一 X S 0 1 1 8 ) 。
信念教育工作也带来 了新 的挑战 。
1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 要内容
1 . 1 自身权益保障类 不 良思想 ” 产生的舆情所诱 导 、 腐蚀 . 盲 目崇拜西方 国家的价 当今 . 大学生虽 然生活在 象牙 塔这一有 限空间 内. 但 对各项事件 被这种“ 最终导致 大学生信仰 的迷失 , 理想信念产生偏差 。 的关 注和参 与度并 不低 , 同时 。 他们对 自 身 的关 注度 也越来越高 , 懂得 值观以及 民主制度 . _ 3 创造性思维 的僵化与学业 的荒废 通过各种渠道使 自 身权益得 到保 障。面对这一前提 . 特别是在 自媒体 2 随着 社会科 技水平 的不断发展 . 自媒体 平台的 开放程 度越来越 迅猛发展 的今天 , 某一事件 、 问题或话题一旦 出现 . 会在短 时间内迅速 信息通过 网络传播 的渠道不断增多 , 广泛程度也随之上升 , 这 些信 被传播 , 如果高校因为监管 不到位 、 应对 不积极 、 引导不及时 , 就会 导 高 . 阅读 , 甚至传播。 由于网络文化的这种较 强的 致一些 突发事 件在高校 中产生网络舆情 . 如校园暴 力事件 、 招生 就业 息很容易被大学生获取 、 导致一些负面 的网络舆情渗透 进大学生 的思 想中 , 以致 他们 问题 、 校 园安全事故 、 学生服务质量事件 、 学校 名誉 事件等。2 0 1 1 年6 冲击性 . 甚至荒废 学业 , 引发很 多大学生重结 果 、 轻过程 . 月南方科技大 学 4 5 名学生集体放弃高考事件 : 2 0 1 2 年4 月 四川 大学 创造性思维 的僵 化 、 轻质量的现象 , 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巩固和应用 , 产生 随波 逐流 百名学生疑似食物 中毒事件 : 2 0 1 2 年 1 1 月华 中科技 大学运动会取 消 重数量 、 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构成 。 长跑 事件 ; 2 0 1 3 年 4月复旦 大学研 究生投毒事件 : 2 0 1 4 年1 月哈尔滨 的习惯 .
科技・ 探索・ 争| j l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璜目 钠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 教育的影响研究
王 瑞芳 ( 上 海 工程技 术大 学 , 中国 上海 2 0 1 6 2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