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路原理离线作业解析

合集下载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4章习题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二篇 第4章习题

第二篇 第4章习题题2.4.1 一个负反馈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为πϕ)12(+=n AF ,而正弦振荡器中的相位平衡条件是πϕn AF 2=,这里有无矛盾?答:负反馈反馈回来的信号与原信号应该是-180o 的正数倍,才能形成负反馈;而振荡电路必须是正反馈,即反馈回来的信号应该是原信号360o 的正数倍。

题2.4.2 振荡器的幅度平衡条件为1=。

F A ,而起振时,则要求1>。

F A ,这是为什么? 答:平衡条件是稳定振荡时的幅度要求,而起振必须要求正反馈量不断地大于原信号,才能振起来。

振起来后,如一直还大于,则放大器会进入饱和,使信号失真,所以应该进入稳定振荡,即要求振幅自动维持在1的水平。

题2.4.3 RC 桥式正弦振荡器如图题2.4.3 所示,其中二极管在负反馈支路内起稳幅作用。

图题2.4.3(1)试在放大器框图A 内填上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符号,若A 为μA741型运放,试注明这两个输入端子的管脚号码。

(2)如果不用二极管,而改用下列热敏元件来实现稳幅:(a )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器;(b )具有正温度系数的钨丝灯泡。

试挑选元件(a )或(b )来替代图中的负反馈支路电阻(R 1或R 3),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1) RC 桥式正弦振荡器中,由于RC 串并联网络在f=f o 时,其相移φAF =0,为满足相位条件:φAF =φA +φF =0,放大器必须接成同相放大器,因此与RC 串并联网络连接的输入端为(+),与负反馈支路连接的输入端为(-),若A 为A741,其管脚号为:反相输入端为2,同相输入端为3。

(2) (a)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取代R 3;(b)正温度系数的钨丝灯泡取代R1。

题2.4.4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别图题2.4.4所示各振荡电路。

(1)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振荡,哪些不能?(注意耦合电容C b、C e在交流通路中可视作短路。

)(2)对那些不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电路,如何改变接线使之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用电路图表示。

2016年浙大远程教育供配电实用技术离线作业(选)

2016年浙大远程教育供配电实用技术离线作业(选)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供配电实用技术》课程作业(选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供配电实用技术选作作业第二早2-1三相供电线路额定电压为380V,供电负荷有30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0kW COS = 0.7 ;试用需要系数法确定其计算负荷P c、Q、S c和I c o解:查标知:冷加工机床需要系数为:k d 0.14 ~ 0.16 ;已知cos =0.7 , tg tgarccos0.7 1.02取k, 0.14 , P c k d P 0.16 80 12.8kw;Q c P c tg 12.8 1.02 13.06k varS c . P c2Q c212.8213.06218.28KV.AI c S c/ ,3U n18.28/ .3 .038 27.78A2-2某高压电器开关制造车间共有用电设备5840kW试估计该厂的视在功率计算负荷,查表试选出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解:查表知高压电器开关制造车间需要系数为:k d 0.3, cos = 0.7 , tg 1.02F c k d P 0.3 5840 1752kw, Q c Rtg 1752 1.02 1787k varS P c / cos 1752/0.7 2503KV.Acc选用SZ3150-6变压器。

3-1试按发热条件选择220/380V、TN— C系统中的相线和PEN线截面及穿线钢管直径。

己知线路的计算电流为120A,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为25C。

拟用BV型铜芯塑料线穿PVC管埋地敷设。

解:TN-C系统中相线和PEN线穿钢管是四根单芯BV型铜芯塑料线,安装环境温度为25o C 时,需要线路电流大于计算电流120A,查表得当管径为70mm导线截面为70口吊时,线路电流I=161A>I 30 = 120A 。

XI0.4 (800 1.5 600 (1.5 0.5) 600 (1.5 0.5 0.5))156 V 10线路电压的电阻损失为:U rl 5%U N U xl 500 156 344V( P)1 P2(h 12) P3(l1 3 4 5 6 7 l3))和r。

浙大远程教育《电路原理》课程作业三 答案

浙大远程教育《电路原理》课程作业三 答案

第三章3-1、在题图3-1所示电路中,已知:264,2S S U V I A ==, 153410,20,R R R R ==Ω==Ω试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3I 。

I S63-2、在题图3-2所示电路中,已知:S I =1A ,12E E ==9V ,R=6Ω,试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题图3-2题图3-13-3、在题图3-3所示电路中,已知:6S I =2A ,520S U V =,123410,20,40,R R R R =Ω==Ω=Ω 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1U 的值。

3-4、 题图3-4所示电路方框内为任意线性有源电路。

已知S U =5V ,S I =1A ,U=15V ,若将S U 极性反一下,则U=25V ;若将S U 极性和S I 的方向都反一下,则U=5V ,,试问若将S I 的方向反一下,U 为多少?3-5、在题图3-5所示电路中,P 为无独立源的电阻网络(可以含受控源),设E S =1V 、I S =0A,,测量得I=4A 。

问E S =3V 、I S =0A 时,I 为多少?题图3-4Us 53-6、题图3-6所示电路中,A 为线性有源网络,I 1=2A ,I 2=1/3A ,当R 增加10Ω时,I 1=1.5A ,I 2=0.5A ,求当R 减少10Ω时,1I 、2I 为多少?3-7、题图3-7所示电路中,已知1E =10V ,2E =7V ,3E =4V ,1R =5Ω,2R =7Ω,3R =20Ω,4R =42Ω,5R =2Ω,试求它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题图3-5题图3-63-8、题图3-8所示电路中,已知1R =40Ω,2R =8Ω, 3R =3Ω,4R =16Ω,S I =1000mA ,R 任意变化,试问:⑴R 为多少时,在R 上消耗的功率最大?max P =? ⑵R 为多少时,通过它的电流最大?max I =? ⑶R 为多少时,其上的电压为最大?max U =?3-9、电路如题图3-9所示,A 为有源一端口网络,已知1S U =10V ,1R =2Ω,2R =4Ω,当开关k 打开时,电流20I =,当开关k 闭合时,电流38I =A ,求出有源一端口网络A 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浙江大学远程电路原理作业解答

浙江大学远程电路原理作业解答

电路原理作业一1-1:注意电流的方向。

1-2:求电压过程中注意电压的正负。

1-3:U、I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吸收功率,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发出功率。

1-4:注意I0和受控电流源的方向相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时或忽略内在电阻R消耗的功率。

1-5:可根据分压和分流的性质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支路电流法求。

1-6:先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列出IS的功率方程,解方程可得。

1-7:两个电源串联后加在R上。

1-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

1-9:列出R功率的表达式,然后应用数学方法求解最大值。

1-10:注意分清题目中的受控源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先设法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然后再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求I。

1-11:输入电阻是从电路的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等于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

一般可以在输入端加一个电压U,然后求出输入电流I,U/I的值就是输入电阻。

1-12:先求各节点电压(设一参考接地点,利用电源电压降可求出另外两节点电压),然后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1-13:首先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R1上的电压,从而求出I1,然后再求U和U ab。

1-14:按从右向左的次序依次求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求I时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或者根据电阻的等效变换关系直接求出(A1+I)(流过最左边0.5欧电阻的电流)和A2的关系。

1-15:功率守恒,先求U s(等于R1两端的电压)。

1-16:选定参考接地点,求出各点电位。

U ab等于a、b两点电位之差。

电路原理作业二2-1:支路电流法。

2-2:支路电流法。

2-3:略。

2-4:网孔电流法,选定四个独立网孔电流回路,列出四个方程求解。

2-5:节点电压法。

2-6:节点电压法。

列节点电压方程时,受控源当作普通电压源处理,最后再加一条受控源电压方程,总共两个方程。

2-7:首先用节点电压法求出各节点电压,然后即可求出所要求的值。

电路原理作业三3-1:在题图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

电路原理离线作业 (1)(DOC)

电路原理离线作业 (1)(DOC)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姓名: 学 号: 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题图1-1U s=?4V2Ω10VΩabc题图1-2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1-4. 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0/i U U ,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L R 吸收的功率。

1-5. 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 I A =,电阻11R =Ω,22R =Ω,33R =Ω,46R =Ω,求电流0I 。

题图1-4题图1-3IIUUab1-6. 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 I 发出功率为4W ,试求电阻R 的值。

1-7. 题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1E =6V ,2E =8V ,R=7Ω,试求电流I 。

2Ω题图1-6题图1-51-8. 在题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1S I =2A ,2S I =1A ,R=5Ω,1R =1Ω,2R =2Ω,试求电流I 、电压U 为多少?1-9. 题图1-9所示电路中,电流源S I 及其内阻0R 为定值,改变负载电阻R ,求R为何值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题图1-9题图1-7题图1-81-10.题图1-10电路中,1S I =0.5A ,S I =1A ,控制系数r=10,电阻R=50Ω。

方框内为任意电路(设不短路),试求电流I ?1-11.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1所示,求输入电阻i R 。

题图1-10I3II I题图1-111-12. 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2所示,试求电流I 为多少?1-13. 题图1-13所示电路中,电压源E 1=24V ,E 2=20V ,α=50,R=50Ω,R 1=500Ω,试求ab U 和U 。

电路分析基础(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电路分析基础(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电路分析基础(浙江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____电路。

()答案:电工2.图示电路中电流 I 的大小为:()。

答案:4A3.两个电容C1=3μF,C2=6μF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____μF()。

答案:24.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在开关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_____。

()答案:10Ω,10Ω5.电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模型化电路第二章测试1.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G,其独立节点数为:()答案:n-12.受控源在叠加定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受控源不能当独立源单独作用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说明,当负载电阻RL等于电源内阻RS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该定理成立的条件是()。

答案:电源电压和其内阻不变,负载RL可变4.下图电路中,Is=0时,I=2A,则当Is=8A时,I为___ 安。

()答案:85.若电流表A示数为0,则R与I的值分别为:()答案:6Ω,2.5A第三章测试1.在交流电路中,直流电路的各种定理和分析方法,只要用____形式代替各种物理量,则直流电路的各种定理和分析方法都可适用。

()答案:相量2.已知负载阻抗为Z=10∠60°Ω,则该负载性质为____。

()答案:感性3.图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等于:____。

()答案:104.RLC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R=10mV,则电源电压U=____,电容两端电压UC=____。

()答案:0.01V ; 1V5.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N1:N2, 求ab端的等效阻抗()答案:第四章测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正确找出非正弦周期量各次谐波的过程称为谐波分析法。

2.()答案:24W3.在非正弦周期电路中,电磁系或者电动系仪表测量的是非正弦的________()。

答案:有效值4.()答案:0.775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一篇 第2章习题

2016秋新版 浙大远程 电子技术基础 离线作业答案 第一篇 第2章习题

第一篇 第2章题1.2.1 已知一锗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题1.2.1(a )所示。

(1)若将其按正向接法直接与1.5 V 电池相连,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 (2)若将其按反向接法直接与30 V 电压源相接,又会出现什么问题?(3)电路如图(b ),当Ω===300,6.0R V V v S S 时,在(a )中标出工作点,求出?=D V 和?=D I并计算二极管的直流电阻?=D R(4)当Ω==150,9.0R V V S 时,在(a )中标出工作点,求出?=D V 和?=D I 并计算二极管的直流电阻?=D R图题1.2.1答:(1)正向过流而烧毁;(2)反向过压击穿损坏;(3)Ω≈k R D 3;(4)Ω≈k R D 1.0图题1.2.2题1.2.3 电路如图题1.2.3所示,分析在下述条件下二极管的通断情况(建议使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法)。

二极管D 采用大信号模型,其导通压降V V D 7.0=,V V V CC CC 621==,求出D 导通时电流D I 的大小。

(1)Ω=k R 21,Ω=k R 32; (2)Ω==k R R 321;(3)Ω=k R 31,Ω=k R 22。

图题1.2.3答:(1)mA I D 42.0=;(2)mA I D 0=;(3)mA I D 0=题1.2.5 图题1.2.5所示为桥式整流电路,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匝数比1121==N N n ,变压器损耗不计,t t V v m πω100sin 2220sin 11==。

试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2v 和O v 的波形;(2)求负载L R 上的直流电压O V 和直流电流O I ; (3)求二极管的平均电流D I 和最大反向电压RM V 。

答:(1)是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2) 负载上直流电压V O ≈0.9×V2=0.9×20V =18V ,直流电流I O ≈18mA ; (3) I D =I O /2≈9mA ,V RM ≈28.2V 。

电路原理范承志答案

电路原理范承志答案

电路原理范承志答案【篇一:浙大电路考试大纲】l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1. 图论2. 支路电流法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三) 正弦交流电路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4. 相量形式的kcl/kvl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1. 电路的谐振2. 互感耦合电路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4. 三相交流电路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1. 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5.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运算电路模型3. 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 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九) 网络的矩阵分析1. 电路的矩阵表示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4. 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十一) 非线性电路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二:2016年浙大电路考研大纲】ass=txt>(一)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七)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变量及其参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考方向 4.阶跃响应、冲激响应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 5.二阶电路的全响应3.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6. 复杂电路的经典法 (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八) 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 1. 图论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 支路电流法2. 运算电路模型 3. 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4.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6. 替代定理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9. 电源的移动,补偿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4. 相量形式的kcl/kvl 5.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7.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四) 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 1. 电路的谐振 2. 互感耦合电路 3. 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 4. 三相交流电路 5.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 双口网络 1. 双口网络z、y、t参数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双口网络的级联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 (六)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周期信号与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 2.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3.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 卷积积分与叠加积分6. 状态变量法 ( 九 ) 网络的矩阵分析 1.电路的矩阵表示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3. 典型支路,节点电压法的矩阵方程 4.回路电流法的矩阵方程 ( 十 )分布参数电路1. 均匀传输线方程 2.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3. 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 4. 均匀传输线中的行波 5. 无反射均匀传输线 6. 无畸变均匀传输线7.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 ( 十一 )非线性电路 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3. 分段线性法四.教材及主出版社,201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篇三:电气工程学院关于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class=txt>“爱迪生实验班”选拔工作日程安排根据2010年4月28日本科生院教务处《关于做好2009级学生主修专业预确认工作的通知》,经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主修专业预确认、“爱迪生实验班”选拔等工作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1.2009年4月28日-5月15日,请预确认电气学院各专业的2009级学生通过现代教务管理系统“主修专业确认”一栏报名,自主选择主修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路原理》课程作业姓名: 学 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1-1. 在题图1-1中,若电压源12S U V =,电阻12R =Ω,试在图示参考方向下求支路电流I 。

解:I=Us/R=12V/12Ω=1A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压方向相反, 设如图电流方向为正, 则支路电流I 为-1A 。

1-2. 求图1-2各支路中未知量的值。

解:a R=(10-4)/2=3Ωb U=10+2×2=14Vc U=2×2+10=14V1-3. 在题图1-3a 、b 所规定的参考方向下,若电压U 和电流I 的代数值均为正,试分析两个网络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解: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题图1-1U s I IU U=?4V2Ω10VΩabc题图1-21-4.题图1-4是一个简化的晶体管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iU U,再求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LR吸收的功率。

解:i I IKI-=RRKRIRIUU LIiLi-==0电源发出功率:UiIiP Ui-=负载LR吸收的功率:i i LILR UIRRKRIP L220==1-5.题图1-5所示电路中,电流源6SI A=,电阻11R=Ω,22R=Ω,33R=Ω,46R=Ω,求电流I。

解:SSSIRRRIIRRRIIII+=+=+=112212121,可得AIAI2421==题图1-3题图1-5同理可得:AIAI2443==因为:031III+=,所以:AI00=1-6.题图1-6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SI发出功率为4W,试求电阻R的值。

解:U S=4W/1A=4VR=(4V-2Ω*1A)/[1A-(4V-2Ω*1A)/4]-2Ω=2Ω1-7.题图1-7所示电路中,电压源分别为1E=6V,2E=8V,R=7Ω,试求电流I。

解:I=(E1+E2)/R=(6+8)/7=2A1-8.在题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1SI=2A,2SI=1A,R=5Ω,1R=1Ω,2R=2Ω,试求电流I、电压U为多少?题图1-72Ω4ΩRI S=1A题图1-6解:I=1SI+2S I=2+1=3AU=I*R=3*5=15V1-9.题图1-9所示电路中,电流源SI及其内阻R为定值,改变负载电阻R,求R 为何值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解:()()222RRRRIRIP S+==当()20RRR+的导数为0时,P功率最大导数为0可得0RR=max241RIP S=1-10.题图1-10电路中,1SI=0.5A,SI=1A,控制系数r=10,电阻R=50Ω。

方框内为任意电路(设不短路),试求电流I ?题图1-9题图1-8解:I=rI1/R-I s=I s-rI s1/R=10*0.5/50-1=-0.9A1-11.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1所示,求输入电阻i R。

解:a:i R=(I+3I)*2/I=8Ωb:i R=(2*I-3I)/I= -1Ω1-12.电路各参数如题图1-12所示,试求电流I为多少?题图1-10IiR2Ω3IIiR2Ω3I题图1-11(b)(a)解:I=(2-1)/6+(2-1)/(1//3)=1/6+4/3=1.5A1-13. 题图1-13所示电路中,电压源E 1=24V ,E 2=20V ,α=50,R=50Ω,R 1=500Ω,试求ab U 和U 。

解:U=50*(24-20)/500*50=20VUab=E 2-U=01-14. 题图1-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的读数A 1=5A ,A 2=1A ,试求电压源E 的值及流经电压源的电流I 为多少?解:E=2*2*1*{[(0.5+0.5)//1+0.5]//1+0.5}=4VI=-5+2*2*1=-1A1-15.如题图1-15所示电路中,S U 发出功率为36W ,电阻1R 消耗的功率为18W ,试求S U 、2R 、3R 的值。

题图1-12题图1-13题图1-14解:Ω==Ω=======366UP63532323U3111IURIURAIVRRPUU RS总1-16.题图1-16所示电路中,电压源E=12V,电流源SI=100mA,电压控制电压源的控制系数μ=1,R=20Ω,1R=100Ω,试求abU和电流源SI发出的功率。

解:WIUPVUUUVRIUARREIIIabEE120101.033311111===+====+=μ第二章2-1、题图2-1所示电路中,已知1R=1Ω,3R=3Ω,1310,20S SU V U V==,2SI=2A,题图1-15题图1-16试求各支路电流。

解:AIAIRIURIUIIISSS793133311312-==⇒=--+-+=2-2、题图2-2所示电路中,已知1R=4R=5R=1Ω,2R=2Ω,3E=4E=1V,6SI=1A,试求支路电流2I。

解:()()AIIIAIAIEIRRIRRRIERIRRIS25.05.025.014214465213244324211-=-===⇒=+-++=+-2-3、题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121R R==Ω,33R=Ω,55R=Ω,22SU V=,12SI A=,44SI A=,试用支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题图2-2I S1R1R2R3I S4U s2R5解:-I s1-I2+I3=0AIAIAIIRIRURIIIIIIISS92297197353255333222143321=-=-=⇒=++-=-+=-+2-4、题图2-4电路中,已知1R=5R=2Ω,2R=4R=1Ω,3R=6R=3Ω,7R=4Ω,4SI=6A, 5SI=1A,试求支路电流6I和7I。

解:题图2-4题图2-3()()()() ()()()AIIIIAIAIRRIIRRRIRRRRIRRRIRRRRIRRIRRRRRRISSSSS125.00 65565731542315231773217361451442314655=∴=-+==⇒=+--++++++=++++++-+-+++++2-5、在题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1SU=6V,3SU=8V,SI=1.8A,1R=30Ω,2R=60Ω, 3R=4R=5R=20Ω, 参考点已标明,试求节点电压aU和电流源sI、电压源3SU发出的功率。

解:()WIUPWIUPVUIGUGUGGGUSS USUIIaSa8.126.931633333331133321=====⇒+=-++2-6、在题图2-6所示电路中,已知:11SU V=,11R=Ω,22R=Ω,33R=Ω,4γ=,用节点电压法求支路电流1I。

题图2-5U s1R1R2R3I2γI2I1解:AIVUUUUVURIRURRRUSaaSa6.06.04.01111111113211321==∴+-==⇒=⎪⎭⎫⎝⎛++-γ2-7、在题图2-7所示电路中,已知SU=12V,SI=1A,α=2.8,13R R==10Ω,24R R==5Ω,求电流1I及电压源SU发出的功率。

解:使用节点电压法:U a=U s(1/R1+1/R2+1/R3)U b-(1/R2)U a-(1/R3)U c=0(1/R3+1/R4)U c-(1/R3)U b=αI1+I sI1=U b/R1U a=12(1/10+1/5+1/10)U b-(1/5)U a-(1/10)U c=0(1/10+1/5)U c-(1/10)U b=2.8*U b/10+1题图2-7题图2-6解得:U b=10(V)I1=10/10=1(A)Us发出的功率=[2.8*1+(12-10)/5]*12=38.4(W)第三章3-1、在题图3-1所示电路中,已知:264,2S SU V I A==,153410,20,R R R R==Ω==Ω试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3I。

U s2R5R3R4I S6I3解:I3=I’3+I’’3= -U s2/(R3+R4)-1/2*2=-4/40-1=-1.1(A)3-2、在题图3-2所示电路中,已知:SI=1A,12E E==9V,R=6Ω,试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解:I1=I’1+I’’1+I’’’1=E1/(R+R//R)+E2/(R//R+R)*1/2+1/3*I s=611(A)I2= I’2+I’’2+I’’’2= -E1/(R//R+R)*1/2+E2/(R//R+R)*1/2+1/3*I s=31(A)I3=I’3+I’’3+I’’’3= -E1/(R//R+R)*1/2-E2/(R//R+R)+1/3*I s= -67(A)题图3-2题图3-1I 4=I ’4+I ’’4+I ’’’4=I 1-I S =65(A) I 5=I ’5+I ’’5+I ’’’5=E 1/(R//R+R)*1/2+E 2/(R//R+R)+2/3*I s =613(A)3-3、在题图3-3所示电路中,已知:6S I =2A ,520S U V =,123410,20,40,R R R R =Ω==Ω=Ω 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1U 的值。

解:根据电桥平衡原理R1*R4=R2*R3,U ’1=-R 1*I S6*(2/3)= -340(V) U ’’1=R 1*U S5/(R 1+R 2)=320(V)U 1=U ’1+U ’’1= -320(V)3-4、 题图3-4所示电路方框内为任意线性有源电路。

已知S U =5V ,S I =1A ,U=15V ,若将S U 极性反一下,则U=25V ;若将S U 极性和S I 的方向都反一下,则U=5V ,,试问若将S I 的方向反一下,U 为多少?解:U= a*Us+rIs+U 015=a*5+1*r+U 0 25=a*(-5)+1*r+U 0 5=a*(-5)+(-1)*r+U 0解得:a=-1,r=10Ω U 0=10(V) U=(-1)*5+10*(-1)+10= -5(V)题图3-4R 1R 2R 3R 4I S6Us 5U 1题图3-33-5、在题图3-5所示电路中,P为无独立源的电阻网络(可以含受控源),设E S=1V、I S=0A,,测量得I=4A。

问E S=3V、I S=0A时,I为多少?解:根据线性定理:I=g*Us+β*Is4=g*1+0*Isg=4I=4*3+0=12(A)3-6、题图3-6所示电路中,A为线性有源网络,I1=2A,I2=1/3A,当R增加10Ω时,I1=1.5A,I2=0.5A,求当R减少10Ω时,1I、2I为多少?解:I1=I*[Ri/{Ri+R}]当R=0时I=2(A)当R=10Ω时2*[Ri/(Ri+10)]=1.5Ri=30(Ω)当R=-10时I1=2*30/(30-10)=3(A)根据线性定理I=A1I1+A21/3=2A1+A21/2=1.5A1+A2题图3-6题图3-5解得:A1=-1/3(A) A2=1(A)当R= -10Ω时,I2= 3A1+A2=0(A)3-7、题图3-7所示电路中,已知1E=10V,2E=7V,3E=4V,1R=5Ω,2R=7Ω,3R=20Ω,4R=42Ω,5R=2Ω,试求它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