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同步测试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典型例题【例1】已知合成氨反应为:N 2+3H 2 2NH 3,在一定温度下,向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 2和5 mol H 2,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经过2 min 后测得NH 3为0.4 mol ,求以N 2、H 2、NH 3表示的反应速【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得变化值来表示。

其单位为mol/(L ·min)或mol/(L ·s)等。

①公式:tC V ∆∆= △C 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而非物质的量的变化,更非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反应物而言是浓度的减少,对于生成物而言是浓度的增加。

这里浓度的变化实际是取绝对值,是正数。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由浓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为mol/(L ·min )或mol/(L ·s ),两单位间可以换算:60mol/(L ·min)=1mol/(L ·s)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即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而非某个时刻的反应速率。

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不同.④同一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必须标明是何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虽然数值不同,但表示的都是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段内的速率,它们的意义相同,并且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⑤并非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固体或纯液体因无浓度变化,所以无法用这种方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例: m A + n B p C + q D起始: a b 0 0转化: mx nx px qx平衡: a-mx b-nx px qx其中:①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②这里a 、b 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测试考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测试考卷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将H 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 与b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2.下列关于碰撞理论的基本观点,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B.活化分子是指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分子具有较高能量并且有合适的碰撞取向3.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合成氨:N2(g)+3H2(g)2NH3(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像,以下对应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对应的是在t1时恒压条件下,通入NH3B.乙对应的是氨气在恒容不同温度下的百分含量C.丙对应的是在恒容条件下,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D.丁对应的是N2转化率与温度(T1>T2)、压强的关系5.已知:T℃时,2H(g)+Y(g)2I(g)ΔH=-196.6 kJ·mol-1。

T℃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H和2 mol Y,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354 kJ的热量。

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I气体,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A. 0.8 molB. 0.6 molC. 0.5 molD. 0.2 mol6.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υ(D)= mol / L·s B.υ(C)=mol / L·sC.υ(B)= mol / L·min D.υ(A)= mol / L·s2.某反应:△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则B的反应速率是()A.mol / L·s B.mol / L·s C.mol / L·s D.mol / L·s 6.已知:X(s)+3Y(g) 2Z(g),ΔH<0。

为了使该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③⑥⑦⑨ B.③⑤⑦⑨ C.①④⑧⑩ 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n(A)∶n(B)∶n(C)=2∶2∶1。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试题 附答案

选修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试题 附答案

姓名:班级: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电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2CO ΔH1>0,反应速率v1;N2+3NH2NH3ΔH2<0,反应速率v2。

2. 2C+O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3.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①加热②加压③加催化剂④加大反应物浓度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5.可逆反应A(s)+C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是固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B、C都是气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可逆反应a X(g)+b Y(g) c 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D.若a+b ≠ 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7.化学平衡常数(K)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常数表示的意义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B.反应物浓度越小C.反应进行的越完全D.生成物浓度越大8.可逆反应m A(固)+n B(气) p C(气)+q D(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方程式中n>p+q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10.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ΔH=-92.6 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A.只能为2B.只能为4C.可能为2,可能为4D.无法确定
5.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 + I2(g) 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O2)=v(NO)
12.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不只与反应热有关
9.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D.由表中数据推测,
14.研究不同条件对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u2+与Fe3+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Cu2+催化效果更好
B.由Ⅰ与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H2O2分解越彻底
C.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越快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综合能力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O2答案 B解析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多充O2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

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A.14CO2B.14CO2、14COC.14CO2、14CO、14C D.14CO答案 C解析14CO2与碳反应生成14CO,而14CO分解可生成14C,故在平衡混合物中含有14CO2、14CO、14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C.焓变与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答案 C解析有些吸热反应也是自发的,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A项错;有些吸热、熵增的反应低温下不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如碳酸钙受热分解,B项错;自发反应是反应进行的趋势,不是不需要条件即可自发进行的反应,D项错。

4.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答案 B解析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合成氨的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5.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NO:0.001mol·L-1B.H2O:0.002mol·L-1C.NH3:0.002mol·L-1D.O2:0.0025mol·L-1答案 A解析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平均每秒减少NH3的浓度为:0.12mol ÷2 L÷60=0.001mol·L-1,由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则NO、O2、H2O平均每秒浓度变化为:0.001mol·L-1、0.00125mol·L-1、0.0015mol·L-1。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卷(word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卷(word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A(g)+y B(g)z 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20 mol·L-1。

在恒温下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5 mol·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右移动C. B的转化率提高D. C的体积分数降低2.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B. 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C. 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D.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3.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5.在2 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反应物在2 s内由8 mol变为7.2 mol,则用该气体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0.4 mol·L-1·s-1 B. 0.3 mol·L-1·s-1C. 0.2 mol·L-1·s-1 D. 0.1 mol·L-1·s-16.一定温度下,向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mol X和2 mol Y,发生反应:X(g)+Y(g)2Z(g)+R(g),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1一、选择题1.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2.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C )A.0.45 mol / (L·s)B.0.15 mol / (L·s)C.0.225 mol / (L·s)D.0.9 mol / (L·s) 3.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 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5. 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6.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7.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8.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C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0. 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的v-t图象如下右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下右图:①a1>a2②a1<a2③b1>b2④b1<b2⑤t1>t2⑥t1=t2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⑧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②④⑤⑦B. ①④⑥⑧C. ②③⑤⑧D. ①③⑥⑦11. 在一密闭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

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 SO2为0.25 mol•L-1C. SO2、SO3均为0.15 mol•L-1D. SO3为0.4 mol•L-112、已经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D.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13、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B.恒压,充入HI(g),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D.恒容,充入H2,I2(g1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15、在一个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L A(g)和1 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A、1B、2C、3D、416、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

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C、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D、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氮气,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A(g)+B(g)+C(s)D(g)+E(g)吸收热量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恒温定容情况下,充入一些稀有气体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B .若恒温定压条件下,加入C (g),则B 的转化率将增大 C .若定容升温,在新平衡体系中A 的质量分数将减小D .在温度、压强和容积都相同时,在另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 、1 mol B 、1 molC , 平衡时两个容器中D 和E 的浓度分别相等 18. (2018全国II 理综,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 + H 2(g) CO(g) + H 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B .乙>丁>甲>丙C .丁>乙>丙=甲D .丁>丙>乙>甲19、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 和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g )+B (g ) xC (g )+ 2D (g )。

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并测得C 的浓度为0.2mol ·L -1。

请填空: (1)x=__________(2)温度降低,K 值增大,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B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编号)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C. 生成D 的反应速率是生成B 的反应速率的2倍D. 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A ,同时生成1molB20、如图所示,当关闭K 时,向A 中充入2molX 、7molY ,向B 中充入4molX 、14molY ,起始时V (A )=V (B )=a 升,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 (g )+2Y (g )Z (g )+2W (g )△H <0达到平衡(Ⅰ)时V (B )=0.9a 升,试回答:(1)B 中X 的转化率α(X )B 为(2)A 中W 和B 中Z 的物质的量的比较:n (W )A n (Z )B (填<、>、或=)(3)打开K ,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B 的体积为 升(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4)要使B 容器恢复原来反应前的体积,可采取的措施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21、向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并达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 的转化率( )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2、在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为A+B C ,在相同温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 A. 3倍 B. 2倍 C. 9倍 D. 不变3. 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33%B. 40%C. 50%D. 65% 4.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 N 2(g)+3H 2(g) 2NH 3(g)B. 2HI(g) H 2(g)+I 2(g)C.PCl 5(g) PCl 3(g)+Cl 2(g)D. 2SO 2(g)+O 2(g) 2SO 3(g)5.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有平衡体系:A(g) 2B(g)和2C(g) D(g),X 1和X 2分别是A 和C 的转化率。

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均增加相同的A 和C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 1降低,X 2增大B .X 1、X 2均降低C .X 1增大,X 2降低D .X 1、X 2均增大6. 298K 下,将1mol 蔗糖溶解在1L 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 = ∆H -T ∆S 和∆S 的变化情况是( )A. ∆G>0,∆S<0B. ∆G<0,∆S>0C. ∆G>0,∆S>0D. ∆G<0,∆S<0 7. 某温度下,反应SO 2(g)+21O 2(g) SO 3 (g) 的平衡常数K 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 + O 2(g)的平衡常数K 2的值为( )A. 2500B. 100C. 4×10-4D. 2×10-28. (2018全国I 理综,11)已知:4NH 3(g)+5O 2(g) == 4NO(g)+6H 2O(g) △H=-1 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