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解读

合集下载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doc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doc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绿色制造工程,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绿色发展是国际大趋势。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发展绿色经济、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一些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绿色制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倡导绿色消费,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分别占排放总量的90%、70%和8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为牵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不仅对缓解当前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二、总体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绿色监管制度为保障,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编制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号,以下简称《指南》)。

现就《指南》有关内容解读如下:问题1:《指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答: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居于世界首位,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的资源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特别是在产业深度融合背景下,生产制造过程的连续性、相关性特征不断增强,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朝着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引导和支撑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步伐。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是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任务,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而建立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

《指南》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制造政策规划要求、产业发展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基础,将标准化理论与绿色制造目标相结合,提出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梳理了各行业绿色制造重点领域和重点标准,为成套成体系地推进绿色制造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是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手段。

问题2:《指南》编制的过程是怎样的?答:为做好绿色制造标准化顶层设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总体部署,我们于去年启动了《指南》制定工作。

初稿形成后,我们在今年1月召开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南》征求了各行业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指南》进行了修改完善,经商国家标准委及各行业标准化机构,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6年4月,再次征求了国家标准委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19个行业标准化机构的意见,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多轮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发布稿。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II
(二)加强重点标准研制................................................................... 18 (三)加强标准宣贯与应用服务....................................................... 19 (四)加强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19 附件:国内外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化组织................................................. 20
2
绿色企业 绿色工厂
自然资源
绿色企业 生产制造
绿色企业 绿色产品
绿色工厂

原材料



绿色工厂 元器件
生产制造
绿色产品
生产制造
绿色产品
绿
色 供 应
评 价 与



绿色工厂 零部件
生产制造
绿色产品
绿色园区
图 1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构建模型
各子体系相辅相成,构建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其中, 绿色产品是绿色工厂的生产结果,绿色工厂是绿色企业的制 造单元,绿色工厂和绿色企业是绿色园区的组成部分,绿色 供应链是贯穿产品、工厂、企业、园区的重要链条,综合基 础以及绿色评价与服务为前五大绿色主题提供支撑与服务。
三、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内容........................................................... 14 (一)建设目标....................................................................................14 (二)重点领域....................................................................................14 (三)重点标准建议............................................................................17 (四)推进绿色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 18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是指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指南分为八个步骤,分别是制造系统分析、制造系统设计、制造系统实施、制造系统运营、制造系统监控、制造系统控制、制造系统改进和实施成果展示。

首先是制造系统分析。

这一步骤需要对企业现有的制造系统进行分析,包括产能、生产线性能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环保指标,如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等,以便为后续步骤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是制造系统设计。

基于上一步骤的分析结果,企业需要制定绿色制造计划和目标,并设计出相应的制造系统和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步是制造系统实施。

企业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更新、物料采购等,以确保制造系统的运行符合绿色制造要求。

接下来是制造系统运营。

企业需要持续监测制造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对应用的环保技术进行评估。

同时还要建立监控系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

第五步是制造系统监控。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控系统,对制造流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提高制造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进行实时调整。

第六步是制造系统控制。

企业需要对制造系统进行考核,对未达到绿色制造要求的环节进行调整,以确保制造系统和产品符合环保标准。

第七步是制造系统改进。

企业需要对制造系统进行不断改进,通过应用新的环保技术,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最后是实施成果展示。

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成果展示方案,向外界展示企业的绿色制造成果,以提高企业形象和吸引客户。

总之,《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提供了实现绿色制造的完备指南,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同时,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指南步骤,为实现绿色制造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建筑工程类独家文档首发】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编制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号,以下简称《指南》)。

现就《指南》有关内容解读如下:问题1:《指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答: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居于世界首位,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的资源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特别是在产业深度融合背景下,生产制造过程的连续性、相关性特征不断增强,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朝着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引导和支撑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步伐。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是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关于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任务,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而建立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

《指南》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制造政策规划要求、产业发展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基础,将标准化理论与绿色制造目标相结合,提出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梳理了各行业绿色制造重点领域和重点标准,为成套成体系地推进绿色制造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是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手段。

问题2:《指南》编制的过程是怎样的?答:为做好绿色制造标准化顶层设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总体部署,我们于去年启动了《指南》制定工作。

初稿形成后,我们在今年1月召开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南》征求了各行业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指南》进行了修改完善,经商国家标准委及各行业标准化机构,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6年4月,再次征求了国家标准委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19个行业标准化机构的意见,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了多轮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发布稿。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绿色制造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为目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为了指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24-2024年)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指导措施和要求。

首先,指南明确了绿色制造的目标。

绿色制造旨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指南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和提升产品质量等手段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

其次,指南提出了绿色制造工程的关键要素。

指南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指南强调了员工参与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建立环保培训和教育体系。

另外,指南还提出了绿色制造工程的实施步骤。

指南要求企业首先进行绿色制造的评估和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然后,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接下来,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手段,逐步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

最后,指南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绿色制造工程。

与此同时,指南还强调了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指南要求政府通过鼓励政策、政府采购和环境标准等手段支持绿色制造的实施。

政府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和学界的合作,促进绿色制造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总之,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24-2024年)为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措施和要求。

企业应积极采取行动,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员工培训等手段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

政府也应加大对绿色制造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和应用。

只有共同努力,绿色制造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省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根据《工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要求,结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机械、纺织、建材、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为重点,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发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市场竞争的领军力量。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化推进为主的绿色制造体系,建成10家绿色园区、100家绿色工厂,开发1000种绿色产品。

二、建设内容(一)创建绿色工厂。

把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

以钢铁、有色、化工、轻工、印染、建材等产业为重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推广余热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路线,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

以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等为重点,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节材等先进加工工艺,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

(二)开发绿色产品。

积极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

(完整版)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完整版)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省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根据《工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要求,结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机械、纺织、建材、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为重点,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发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市场竞争的领军力量。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化推进为主的绿色制造体系,建成10家绿色园区、100家绿色工厂,开发1000种绿色产品。

二、建设内容(一)创建绿色工厂。

把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

以钢铁、有色、化工、轻工、印染、建材等产业为重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推广余热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路线,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

以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等为重点,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节材等先进加工工艺,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

(二)开发绿色产品。

积极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化 推进 机制 基本 形成 等 。
问题 3 : 《 指 南》 包含 了 哪些主 要 内容?
《 指南》 围绕 “ 传 统 制 造 业 绿 色 化 改 造 示 范 推 广” 、 “ 资 源循 环 利 用 绿 色发 展 示 范应 用 ” 、 “ 绿 色 制
造 技术 创 新及 产业 化 示 范应用 ” 、 “ 绿 色制 造体 系构 建试 点 ” 等提 出 了具体 的工 作 部署 . 并 根 据 行 业 现 状 调 研 和 现 有先 进 适 用 技 术 推广 普 及 后 的效 果 预 测, 确 定 了各项 工作 的具 体 目标 。 ( 一) 关 于传 统 制造业 绿 色化 改造 示范 推广
要求。

立 绿色 低碳 循 环发 展 的制造 业体 系 。 《 指南》 提 出了
实施绿 色 制造 工 程 的具 体 目标 : 到 2 0 2 0年 , 工业 绿
是 绿色 制造顺 应 当前 国际发展 大 趋势 。
当前 资源 和环 境 问 题 对 实 现全 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约束 日益 凸 显 , 在 这样 的背 景 下 , 各 国都 积 极 追
为 贯彻 落 实 《 中 国制 造 2 0 2 5 ) ) , 加 快 推 动 生 产 方式 绿 色化 、 构建 绿 色制 造体 系 , 工 业 和信 息化 部 、 发 展改 革委 、 财 政部 、 科 技部 联 合 印发 了《 绿色 制造
推行 绿 色制 造 , 就 是要 通过 开 展技 术创 新 和 系 统优 化 , 将绿色设计 、 绿 色 技 术 和工 艺 、 绿色生产 、
求绿色、 低碳 、 可持 续 发展 , “ 绿色 ” 逐 渐成 为 世界 发
色 发展 整 体水 平显 著 提升 , 与2 0 1 5年 相 比 , 传 统 制
造 业物 耗 、 能耗 、 水耗 、 污 染物 和 碳排 放强 度 显著 下 降, 重 点行 业 主要 污染 物 排 放 强 度下 降 2 0 %, 工 业

国力 和 国际竞 争新 优 势 。 实施 绿 色制造 工程 是 我 国
制造 业实 现 “ 绿色 化 ” 发展 的关 键举 措 。
三是 绿 色制造 是制 造业 转 型升 级 的必 由之路 。
制造 业 是我 国经 济 发展 的根 基 , 是 推动 经 济发
展 提 质增 效 升级 的 主战 场 。从 全球 看 , 我 国制 造业
绿 色 化是 实 现工 业化 的重 要 标 志 , 工 业 绿 色发
展 已成 为 国 际社 会 的大势 所 趋 、 潮 流所 向 , 是 我 国
指 南 的 总体 思 路 中贯彻 了这 些 理 念 , 其中, 绿 色 发
展 是绿 色 制造 的核 心 理念 , 绿 色 制造 的 目标 就是 建
建 设 生态文 明的必 由之路 , 是 建设 制 造强 国的 内在
固体废 物 综合 利用 率达 到 7 3 %, 部分 重化 工 业资 源
展 的 潮 流 和趋 势 . 尤 其 是 去年 以 来 , 随着( 2 0 3 0年 可 持续 发展 议 程》 和《 巴黎协 定》 等重 要 国际 协议 的
达成 , 全球 绿 色发展 大 趋势 已经 成 为发展 潮 流 。
中国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Vo 1 . 3 4。 No . 9
。 专
稿
C h i n a Re s o u r c e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t i l i z a t i o n
2 0 1 6年 9月
解读 《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 2 0 1 6 — 2 0 2 0 年) 》
总 体上 处 于 产 业链 中低 端 , 产 品 附加 值 较 低 , 相 比
美国 、 德 国、 日本 等 发 达 国家 , 产 品 资 源 能 源 消 耗
高, 对 生 态环 境 的影 响 突 出 , 绿色 化 水平 有 待提 高 ,
是 实施生 产 过程 清洁 化改 造 。
绿 色管 理 、 绿 色供 应 链 、 绿 色 循 环 利 用 等 理念 贯 穿
于产 品 全生 命周 期 中 , 实现 全 产业链 的环 境影 响最
工 程实施 指南 ( 2 0 1 6 — 2 0 2 0年 ) 》 ( 以下简称 《 指
南》 ) 。现就 《 指 南》 有 关 内容解 读 如下 :
问题 1 : 实 施绿 色 制造 工 程 的背 景 和 意义 是 什
么?
小、 资源 能 源利 用效 率 最高 , 获 得经 济效 益 、 生 态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的协调 优 化 , 是一项长期性 、 系统 性
的工作 。
党 的 十八 届五 中全会 提 出 了 “ 创 新 、协 调 、 绿 色、 开放 、 共享” 五 大 发展 理 念 , 绿 色 制 造 工 程 实施
消耗 和排放 达 到峰值 。 规模 以上单 位工 业增 加值 能 耗下降 1 8 %,单 位工 业增 加值 二 氧 化碳 排放 量 、 用
水 量 分别 下 降 2 2 %、 2 3 %, 节 能 环保 产业 大 幅增 长 , 初步形 成 经 济增 长新 引擎 和 国 民经 济新 支 柱 。 创 建 百家 绿 色 工 业 园 区 、 千家 绿 色 示 范 : 】 二 厂, 推 广 万 种 绿色产 品 ,初 步 建成 较 为完 善 的绿 色制 造体 系 , 市
二是 绿色 制造 是 生态文 明建设 的重一 直 高 度 重 视 资 源 节 约 和生 态
环 境保 护 工作 , 把 节 约 资源 和保 护环 境作 为 基 本 国 策。 十八 大 报告 首次 单篇 论述 生态 文 明建设 ,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关 于加快 推 进生 态 文 明建设 的意见 》 的 发布 , 首 次 以党 中央 、 国务 院 名 义 对 生态 文 明建 设 进 行 专题 部 署 , 强 调 把绿 色 发展 转化 成 为新 的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