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常见术语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名词解释

布雷顿森林体系名词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所采用的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所采用的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个体系于1944年12月至1973年8月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逐步形成的。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并且也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该体系对战后的国际货币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总额定为500亿美元,并在该组织内部实行成员国的份额供给制度。
为此需要达成三项协定:一、由各国政府分别就其在基金中应有之份额进行谈判;二、如果所有成员国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都未能执行这一方案,那么基金总额就增加到1000亿美元;三、基金总额在增加到1000亿美元后的6个月内达到500亿美元,此后,每6个月调整一次。
上述协定于1945年7月开始生效。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
1947年,在美国的倡导下,基金会决定将各成员国分摊的份额,改为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加进口总值)计算的份额。
自1948年1月1日起,以黄金平价作为计算各国份额的单位。
每一国在分配美元的基金总量时,必须把一定的份额分配给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基金组织只对成员国在分配总量中的份额占多数负责。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均可兑换黄金,并可自由输出输入,但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际储备不足,可用增加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或其他办法来解决。
美元作为黄金的最高支付手段和计价手段,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货币制度,由美国推出,在1944年日内瓦会议确定。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即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
这个固定汇率制度对于世界各国的货币体系,例如欧元和人民币等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2. 黄金担保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采用黄金担保制度,即通过黄金与美元之间的比值来确保各国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货币价值都与黄金联系在一起,这种制度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 美元的主导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倡导美元的主导地位,即以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这个形式的主导地位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还因为美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经济体和货币体系。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监督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并通过经济协调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组织是目
前全球最高水平的跨国金融组织,它的核心职责是维护世界各国货币
的相对稳定。
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汇率制度、黄金担保制度、美元的主导地位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现代货币
体系的基础,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二战进入尾声,战后新秩序已在重新制定。
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ZF代表受美国ZF之邀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商讨战后经济复苏并确定美国金融霸权。
会后,各方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此诞生——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它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该体系一直维持到1971年,最后由总统尼克松宣告废除。
布雷顿森林会议也促成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会议目的就是终结英帝国1944年7月召开的这场会议共有44国700名代表参与。
这就是1919年巴黎与会之后最隆重的国际会议,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希望借此展现盟国的决心与团结。
这场会议的主导者就是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小亨利·摩根索,此人与纽约权贵交往甚密,自称种苹果的农民,没多少文化,对经济学知识所知甚少,这使得她高度依赖她的助手哈里·怀特。
“也许我可以说,怀特就是20世纪美国最令人着迷的金融、政治人物,同时我们对她知之甚少。
实际上摩根索与怀特两人对经济都有很强的见解,她们相信,1920年代的货币与贸易战争,就是西方产生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重要原因。
她们认为,就是英国退出金本位导致了之后欧洲的一系列灾难。
”本·斯泰尔在讲座中说,她们两人希望能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汇率来终结货币与贸易战争,这个汇率当然就是围绕着美元来的,而美元的汇率牢牢固定在黄金身上,也就就是一盎司兑换35美元。
这样的体系,需要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管,这个机构就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摩根索与怀特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计划。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它统治了全球25%的人口,美国认为,必须终结英国这种霸权非常态存在。
”本·斯泰尔认为,美国之所以能这么做就是因为其在1940年代控制了世界黄金储备的80%。
理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

讨论: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它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主要内容是:1、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2、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3、建立复兴开发银行后为世界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70年代后,随着欧洲复兴,日本崛起,美国又陷入越战泥潭加之体系自身缺陷等等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它是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第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第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
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2、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与之前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之后的旧金山会议。
波茨坦会议共同构成雅尔塔体系。
内容主要为如何打败处置法西斯国家,划分战后势力建立联合国等问题。
标志着国际关系已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推动了战后政治民主化与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但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3、WTO:负责监督成员经济体之间各种贸易协议得到执行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秘书处。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共有159个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4、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4、影响:
⑴积极: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⑵消极: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使美国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掌 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该体系内在 5、瓦解: 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 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 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 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6.2008年5月,我国西部数省遭受严重震灾,灾后重建任务 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WB
B.IMF
C .WTO
D.APEC
7.各国都在密切关注金融风暴将会如何摧残各欧美大国 之时,一个极地边“世外桃源”般的小国家——冰岛却拉 响了更为刺耳的警报。10月6日,冰岛总理总理吉尔· 哈尔 德宣布,国家可能将要破产。为度过金融危机,冰岛已向 俄罗斯、欧盟寻求帮助,此外它还可能向上图哪一组织求 援?
•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 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探究:这两个金融机构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地位呢?
IMF
WB
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 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在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 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
总部都设在华盛顿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 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 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 款
浅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浅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一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IBRD)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和金融制度会议上创建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
该体系于1945年开始执行,直到1971年正式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秩序来推动全球经济重建和发展。
其主要特点包括: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的成立等。
该体系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之间采取固定兑换率,并短期内保持汇率浮动在1%以内。
这一举措旨在确保货币的稳定和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美元被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该体系,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应该以美元为基础,而美元则与黄金挂钩。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也为美国提供了全球货币霸权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IBRD)。
IMF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并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贷款。
IBRD主要负责提供重建资金和长期发展贷款,以支持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和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因美元与黄金挂钩解除而宣告崩溃。
这一事件被称为“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政府决定让美元自由浮动,并解除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混乱和不稳定,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美国经济状况的恶化。
由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扩张政策,并为越战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开支,导致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加大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使得其他国家失去了对美元的信心,加剧了货币市场的紧张局势。
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
由于各国经济状况和利率政策的差异,使得固定汇率制度变得不可持续,难以维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介绍

2015/9/8
4/14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 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 都要与“unit”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 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2015/9/8
5/14
“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 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 户转账进行清算.
2015/9/8
6/14
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 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 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普遍衰弱,急需恢复 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 强国——企图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建立:
1944年7月,国际货币 金融会议,通过《布雷 顿森林协议》 (美、苏、中、法……)
布雷顿森林会议
小资料: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特里芬(Robert Triffin) 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 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 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 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 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 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 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 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 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正是这个“难题”决定了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金融常见术语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也导致了2011年美元与黄金的常态反比例走向状况(除特殊情况导致同升同跌外)。
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
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第六,国际收支的调节。
体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
第一,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第二,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第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体系特点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第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三,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
第四,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
第五,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
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第六,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体系支柱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体系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第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三,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第四,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五,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体系缺陷
第一,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
第二,储备制度不稳定。
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
第四,内外平衡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