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8-1-2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张)
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普及、应用,高速加工已 经成为目前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之一,快进速度达到了每分 钟数十米,甚至上百米,主轴转速达到了每分钟上万转、甚 至十几万转,采用电主轴、支线电动机、直线滚动导轨等新 产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已势在必行。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页)
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
具有适应无人化、柔性化加工的特殊部件
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
广泛采用高效、无间隙传动装置和新技术、新产品
数控机床进行的是高速、高精度加工,再简化机械结构 的同时,对于机械传动装置和元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 效、无间隙传动装置和元件在数控机床上去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滚珠丝杠副、塑料滑动导轨、静压导轨、直线滚动导轨 等高效执行部件,不仅可以减少进给系统的摩擦阻力,提高 传动效率;而且还可以使运动平稳和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页)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页)
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
对机械结构、零部件的要求高
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加工要求,无人化管理以及工艺复 合化、功能集成化,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率,同时,也 必然会使机床的开机时间,工作负载随之增加,机床必须在高 负荷下,长时间可靠工作。因此,对组成机床的各种零部件和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页)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概述(ppt52页)
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
三、数控机床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高的静、动刚度和良好抗震性
机床的刚度反映了机床机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机床 变形产生的误差,通常很难通过调整和补偿的方法予以 彻底的解决。为了满足数控机床高效、高精度、高可靠 性以及自动化的要求,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应具 有更高的静刚度。此外,为了充分发挥机床的效率,加 大切削用量,还必须提高机床的抗震性,避免切削时产 生的共振和颤振。而提高机构的动刚度是提高机床抗震 性的基本途径。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ppt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ppt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数控机床, 采用了电子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
第二代数控机床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二代数控机床, 采用了晶体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
3
第三代数控机床的普及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三代数控机床, 采用了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并逐 渐普及到其他国家。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产品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正在 向复合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多种加工工序 的连续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05
数控机床的未来发展方向及 技术更新
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精度提高
通过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和加强误差补偿,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效率提升
研究更高效的切削路径和切削参数优化,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结合多种加工工艺,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个工步的加工,提 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多轴联动
通过多轴协同控制,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和表面光洁度的优 化,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06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洁
保持机床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积累。
润滑
定期对机床的各部件进行润滑,保证其正 常运转。
检查
每天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发 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机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防止工件 过热变形。
防护装置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机床运动部件的伤害 。
03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
高精度、高刚度、高可靠性
高精度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具有高精度特点,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测 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刚度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具有高刚度特点,能够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和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保证 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

数控机床典型机械结构概述PPT(共 76张)

数控机床典型机械结构概述PPT(共 76张)
1、刀库的功能 功能:储存加工工序所需的各种刀具及辅助工具。 2、刀库的种类
① 直线式
特点:结构简单,刀库容量小,一般可容纳 8-12把刀具,故少用。
三、刀库
② 鼓轮式(圆盘式) 1)单鼓轮式 刀具、鼓轮轴线平行
刀具、鼓轮轴线垂直
盘式刀库
三、刀库
刀具、鼓轮轴线成锐角
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应用较多,但刀具单 环排列,空间利用率低,适用于刀库 容量较小的场合,一般不多于50-60把刀。
静压导轨
七、数控机床导轨
滑动导轨 滑动导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刚度好、抗振性高等优 点, 在数控机床上应用广泛,目前多数使用金属对塑料形式,称 为贴塑导轨或注塑导轨
注塑导轨:环氧树脂为基体,加入二硫化钼和胶体石墨及铅粉 等混合而成
贴塑导轨:聚四氟乙烯为基体,加入青铜粉、二硫化钼、石墨 及铅粉等混合而成
七、数控机床导轨
滚动导轨
特点:摩擦系数小、运动轻便、位移精度和定位精 度高、耐磨性好、抗震性较差、结构复杂、 防护要求较高
七、数控机床导轨
静压导轨
优点:1、液体静压导轨由于其导轨的工作面完全处于纯液体 摩擦下,因而工作时摩擦系数极低(f=0.0005);
2、导轨的运动不受负载和速度的限制,且低速时移动 均匀,无爬行现象;
顺序选择方式 刀具编码方式 2、刀具的选择方式 刀座编码方式 任意选择方式
四、刀具的选刀方式
① 顺序选择方式
刀具的顺序选择方式是将刀具按加工工序 的顺序,依次放入刀库的每一个刀座中。
特点:不需要刀具识别装置,结构简单, 工作可 靠,但刀库中刀具在不同工序中不能重复 使用,因此,刀具的数量的刀库的容量大。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6
8.1 概 述
1-主轴电动机;2,3-伺服电动机
图8.1 HM-077数控车床传动系 统
7
主轴电动机1主要采 用变频电动机,主轴电 动机的动力通过带传动 传递至主轴 。
机床的Z向和X向进给 由两套伺服系统分别驱动, 伺服电动机3和2分别通过 同步齿形带传动滚珠丝杠 螺母副,实现床鞍和滑板 作纵向和横向运动。
27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2.主轴轴承配置 ❖ 合理配置轴承可以提高主轴精度,降低温升,简化支承结 构。在数控机床上配置轴承时,前后轴承都应能承受径向 载荷,支承间距离要选择合理,并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配 置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 滚动轴承的精度有E级(高级)、D级(精密级)、C级(特精 级)、B级(超精级)四种等级。
❖ 这就要求换刀时主轴必须准确停在某个径向位置上,保证 每次换刀时刀柄上的键槽对准主轴的端面键,为了满足主 轴准停这一功能要求而设置的装置称为主轴准停装置。
36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1-主轴;2-同步带;3-主轴电动机;4-永久磁铁;5-磁传感器
图8.16 电气控制式主轴准停装置
37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25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 要求主轴部件的精度要高,包括运动精度和安装刀具或夹 持工件的夹具的定位精度,要求主轴部件结构刚度要好, 要有较好的抗振性及热稳定性,因此数控机床主轴部件在 结构上要解决好主轴的支承、主轴内刀具自动装夹、主轴 的定向停止等问题。
26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1.主轴轴承
13
8.2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
8.2.2 主传动类型
★ 数控机床主传动可以分为无级变速、分段无级变速两种 传动方式。 ★ 分段无级变速传动方式通常采用在无级变速电动机之后 串联机械有级变速,以满足数控机床要求的宽调速范围和转 矩特性,如图8.4(a)所示。 ★ 无级变速传动方式电动机本身的调速就能够满足要求, 不用齿轮变速,如图8.4(b)、(c)、(d)所示。

第8章-数控机床误差与补偿ppt课件

第8章-数控机床误差与补偿ppt课件
根据光栅反馈值与位置指令之差,测得机床反向间隙误差D 根据激光干涉仪测得的机床实际位置与位置指令之差,测
得机床反向间隙误差D
反向间隙测量
27
数字控制及装备技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Numerical Control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8.4 间隙误差补偿
8.3 热误差补偿
二、热误差的测量 1、主轴热变形的测量 温度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z
主轴系统热误差测量
首先在主轴表面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 在主轴端面布置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让主轴连续运行,
同时采集各温度传感器温度信号和位移传感器位移信号 在主轴端面布置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让主轴连续运行一段
时间后,记录一次各温度传感器数据,测量一次热变形。 20 数字控制及装备技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Numerical Control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按误差的性质分类 上述误差按误差的性质分类: 几何误差属于静态误差,热
误差属于准静态误差,摩擦误差和动态误差属于动态误差,间 隙误差虽然属于机械系统误差,但其在机床运行时表现出来, 比较特殊。
4
数字控制及装备技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Numerical Control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正向运动
负向运动
D D/2 D/2
O
Xtab
无间隙
D
解决方案:
采用高精度的滚珠丝杠
安装丝杠时进行预紧
用数控系统指令补偿间2隙6
数字控制及装备技术研究所 Institute of Numerical Control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概述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概述
(a)形式一;(b)形式二;(c)形式三 31
轴承的性能比较
32
五、主轴内刀具的自动夹紧和切屑的清除装置
机床采用的是 7∶24 号锥柄刀具,锥柄的尾 端安装有拉钉,拉杆通 过4个钢球拉住拉钉的凹 槽,使刀具在主轴锥孔 内定位及夹紧。
33
加工中心主轴前端有 7∶24号锥孔,内部和后 端安装的是刀具自动夹紧 机构。
带的结构形式 (a)多楔带;(b)同步齿形带
23
同步齿形带传动是一种综合了带传动和链传动 优点的新型传动方式,带型有梯形齿和圆弧齿。
同步齿形带的结构和传动 24
3. 调速电机直接驱动的主传动
这种传动方式大大简化了主轴箱与主轴的 结构,提高了主轴部件的刚度。但主轴输出扭矩 小,电动机发热对主轴影响较大。如图c所示。
(4)不同布局影响机床操作方便程度
数控车床的四种不同布局方案, (a)为水平床身-水平滑板,床身工艺性好,便于导轨面的
加工,下部空间小,故排屑困难,刀架水平放置加大了机 床宽度方向的结构尺寸;
4)不同布局影响机床操作方便程度
(b)倾斜床身-倾斜滑板,排屑亦较方便,中小规格的数控车 床其床身的倾斜度以60°为宜;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是指数控机床的主轴运动传动 系统,是机床的成形运动之一,其精度决定了零件的 加工精度。
1.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并实现无级调速:数控机床的 主传动系统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以保证加工时能 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 精度和表面质量。
2.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传动平稳,噪音低。
后支承
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
前支承
能承受径向、双向轴向 负载,组配使用能满足刚度 要求,并能方便的消除轴向 和径向间隙对其预紧。

数控机床的结构

数控机床的结构

图b前轴承采用成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 轴向载荷,后支承采用双列圆柱滚子(图8.9为其应用实例) ,这种配置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主轴最高转速可达4000r/ min 以上),主轴部件精度也较好,但它的承载能力比图 8.16a的配置形式小,适用于高速、重载的主轴部件。
图c前后丈承均采用成组角接触球轴承,以承受径向载荷 和轴向载荷,这种配置适用于高速、轻载和精密的数控机床主 轴。
(2)主轴准停装置
1-多楔带轮;2-磁传感器;3-永久磁铁;4-垫片;5-主 轴
主轴准停装置的工作原理
3.内装电主轴的主轴部件结构
1-刀具系统; 2、9-捕捉轴承; 3、8-传感器; 4、7-径向轴承; 5-轴向推力轴承; 6-高频电动机; 10-冷却水管路; 11-气-液压力放大器
用磁悬浮轴承的高速加工中心电主轴部件
性能要求较高的中、小型数控车床多采用倾斜床身 或水平床身斜滑板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 易于排屑,便于操作与观察,易于安装上、下料机械手 。还有一个优点是可采用封闭截面整体结构,提高床身 的刚度。床身导轨倾斜角度有45°、60°和75°,但倾斜 角度太大会影响导轨的导向性及受力情况。
大型数控车床常采用立式床身布局。立式床身的排 屑性能最好;但受自重的影响最大,有时需要加平衡机 构来消除。
二、数控机床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1.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过程的特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2)高的加工精度和切削效率 (3)多工序和多功能集成 (4)高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
2.数控机床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1)高的动、静刚度和良好的抗振性能
(2)良好的热稳定性
(3)高的运动精度与良好的低速稳定性
图c 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这种轴承的特点是内、外列滚子数量相 差一个, 能使振动频率不一致, 因此, 可以改善轴承的动态性能。轴 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通常用作主轴的前支承。

数控机床的结构概述

数控机床的结构概述

4.3.2主传动机械结构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要求:高抗振性 1)强迫振动 使机床产生强迫振动的内部振源有高速转动零部件的动态不平衡力、 往复运动件的换向冲击力、周期变化的切削力等。 2)自激振动 这里是指切削自激振动,也称颤振。如图所示。 3)提高机床抗振性的措施 (1) 减少机床的内部振源 (2) 提高静刚度 (3) 增加构件或结构的阻尼
4.3.2主传动机械结构
主轴部件结构: 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既要满足精加工时精度较高的要求, 又要具备粗加工时高效切削的能力,因此应有更高的动、静刚度 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主轴部件主要包括主轴、轴承、传动件和密 封件,对于具有自动换刀能力的数控机床,主轴部件还应有刀具 自动装卸装置、主轴准停装置和吹屑装置等。
当换刀时,在主轴上端油缸的上腔A通入压力 油,活塞12的端部推动拉杆7向下移动,同时压 缩蝶形弹簧11,当拉杆7下移到使双瓣卡爪5的下 端移出套筒14时,在弹簧6的作用下,卡爪张开, 喷气头13将刀柄顶松,刀具即可由机械手拔除。
待机械手将新刀装入后,油缸10的下腔通入 压力油,活塞12向上移,蝶形弹簧伸长将拉杆7 和双瓣卡爪5拉着向上,双瓣卡爪5重新进入套筒 14,将刀柄拉紧。
4.3.2主传动机械结构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要求: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小 数控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引起机床热变形的 热源主要是机床的内部热源,如主电动机、进给电动机发热,摩擦热以及切 削热等。 减少机床热变形及其影响的措施是: 1)减少机床内部热源和发热量; 2)改善散热和隔热条件; 3)均热; 4)合理设计机床的结构布局,减小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5)采取热变形补偿措施。
4.2 数控机床的整体布局形式
(1)
图具有可编程尾架座双刀架数控车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第一节概述一、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在数控机床发展的最初阶段,其机械结构与通用机床相比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在自动变速,刀架或工作台自动转位和手柄操作等方面作些改变。

但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考虑到它的控制方式和使用特点,对机床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传统机床的一些结构缺陷(例如结构刚性不足、抗振性差、传动部件的惯性大、传动副的摩擦及间隙太大等)就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

当前,数控机床主体的结构有以下特点:1)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无级变速主轴及伺服传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大为简化,传动链也大大缩短。

2)为适应连续地自动化加工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静、动态刚度和阻尼精度,较高的耐磨性而且热变形小。

3)为减小摩擦,消除传动间隙,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更多地采用了高效传动部件,如滚珠丝杆副和滚动导轨,消隙齿轮传动副等。

4)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了刀具自动夹紧装置、刀库与自动换刀装置及自动排屑装置等辅助装置。

二、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根据数控机床的使用场合和结构特点,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应具有以下一些结构要求:(一)较高的机床静、动刚度数控机床是按照数控编程或手动输入数据方式提供的指令进行自动加工的。

由于其机械结构(如机床床身、导轨、工作台、刀架和主轴箱等)的几何精度与变形所产生的定位误差在加工过程中不能人为的调整与补偿。

因此,必须把各处机械结构部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以保证所要求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主轴的刚度,不但经常采用三支承结构,而且选用刚性很好的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向心推力轴承,以减小主轴的径向和轴向变形。

为了提高机床大件的刚度采用封闭截面的床身;及采用液力平衡和重块平衡来减少移动部件因位置变动造成的机床变形;为了提高机床各部件的接触刚度增加机床的承载能力,采用刮研的方法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接触点;在结合面之间施加足够大的预加载荷也能够增加接触面积,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接触刚度。

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高效率加工能力,并能进行稳定的切削,在保证静态刚度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其动态刚度。

常用的措施主要有:提高系统的刚度、增加阻尼以及调整构件的自振频率。

试验表明,提高阻尼系数是改善抗振性的有效方法。

钢板的焊接结构既可以增加静刚度,减轻结构重量,又可以增加构件本身的阻尼。

因此,近年来在数控机床上采用了钢板焊接结构的床身、立柱、横梁和工作台。

封砂铸件也有利于振动衰减,它对提高抗振性也有较好的效果。

(二)减少机床的热变形机床在内外热源的影响下,各部件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使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遭到破坏,也使机床精度下降。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因为全部加工过程是由穿孔带的指令控制的,热变形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为了减少数控机床的热变形,在数控机床结构中,通常采用下措施:1)减少发热机床内部发热是产生热变形的主要热源,应当尽可能地将热源从主机中分离出去。

2)控制温升在采取了一系列减少热源的措施之后,热变形的情况将有所改善但要完全消除机床的内外热源通常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通过良好的散热和冷却来控制温升,以减少热源的影响。

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机床的发热部位进行强制冷却,也可以在机床低温部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机床各点的温度趋于一致,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温差造成的翘曲变形。

3)改善机床结构在同样发热和条件下,机床结构结对热变形也有很大影响,如数控机床过去采用的单立柱结构有可能被双柱结构所代替。

双立柱结构由于左右对称,受热后的主轴轴线除产生垂直方向的平移外,其它方向的变形很小,而垂直方向的轴线移动可以方便地用一个坐标的修正量进行补偿。

对于数控车床的主轴箱,应尽量使主轴的热变形发生在刀具切入的垂直方向上,如图8-1所示。

这就可以使主轴的热变形对加工直径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在结构上还应当尽可能减小主轴中心与主轴箱底面的距离(如图中的尺寸H),以减少热变形的总量。

同时应使主轴箱的前后温升一致,避免主轴变形后出现倾斜。

图8-1 数控车床热变形方向应与切入方向垂直数控机床中的滚珠丝杠是在预加载荷大、转速高以及散热差的条件下工作的,因此丝杠容易发热。

滚珠丝杠的热伸长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在开环系统中,它将会使进给系统丧失定位精度。

目前某些机床用预拉的方法来减少丝杠的热变形。

对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仍不能消除的热变形,可以根据测量的结果,由数控系统发出补偿脉冲加以修正。

(三)减少运动件的摩擦和消除传动间隙数控机床工作台(或拖板)的位移量是以脉冲当量作为它的最小单位,通常又要求能以极低的速度运动。

为了使工作台能对数控装置的指令作出准确的响应,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有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在摩擦阻尼特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它们的摩擦力和运动速度的关系如图8-2所示。

对于滑动导轨(图a),如果启动时作用力克服不了数值较大的静摩擦力,这时被传动的工作台并不能立即运动,作用力只能使一连串的传动元件(如步进电机、齿轮、丝杠及螺母等)产生弹性变形,并储存了能量。

当作用力超过静摩擦力时,弹性变形恢复,使工作台突然向前运动。

这时由静摩擦力变为动摩擦力,其数值就明显减小,使工作台产生加速运动。

由于工作台的惯性,使它冲过了平衡点而使工作强偏离了给定的位置。

由图8-2(b)、(c)可见,由于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的静摩擦力较小,而且很接近于动摩擦力,还由于润滑油的作用,使它们的摩擦力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大,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低速爬行,从而提高了定们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因此数控机床普遍采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

图8-2 摩擦力和运动速度的关系在进给系统中用滚珠丝杠代替滑动丝杠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目前数控机床几乎无例外在采用了滚珠丝杠传动。

数控机床(尤其是开环系统的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给传动链的精度。

除了减少传动齿轮和滚珠杠的加工误差之外,另一个重要措施是采用无间隙传动副。

对于滚珠丝杠螺距的累积误差,通常采用脉冲补偿装置进行螺距补偿。

(四)提高机床的寿命和精度保持性为了提高机床的寿命和保持性,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控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的导轨、进给丝杠及主轴部件等影响精度的主要零件的耐磨性。

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数控机床各部件润滑良好。

(五)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在数控机床的单件加工时间中,辅助时间(非切削时间)占有较大的比重。

要进一步提高机床生产率就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压缩辅助时间。

目前已经有很多数控机床采用了多主轴、多刀架以及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等,来减少换刀时间。

对于切屑数量较大的数控机床,其床身结构必须有利于排屑。

第二节数控机床主传动及其实现数控机床的主传动运动是指产生切削的传动运动。

例如数控车床上主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立式加工中心上主轴带动铣刀、镗刀或砂轮等的旋转运动。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运动是通过主传动电机拖动的。

一、主传动运动的变速系统目前,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电机已经基本不再条用普通的交流异步电机或传统的直流调速电机,它们已逐步被新型的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和直流调速电机所代替。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要求较大的调速范围,以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对于多工序自动换刀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床,为了适应各种工序和各种工件材料的要求,主运动的调速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数控机床的变速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要求。

由于直流和交流主轴电机的调速系统日趋完善,不仅能方便地实现宽范围的无级变速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性,因此在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中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为了确保低速时的扭矩,有的数控机床在交流或直滚电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变速,使之成为分段无级变速。

由于主运动采用了调速电机直接自动无级变速,在大型数控车床上车削端面时就可实现恒速切削控制,以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

数控机床主传动主要有三种配置方式(图8-3)。

1)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图8-3a)这是大、中型数控机床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通过少数几对齿轮降速,扩大了输出扭矩,以满足主轴的输出扭矩特性的要求。

一部分小型数控机床也采用此种传动方式,以获得强力切削时所需要的扭矩。

滑移齿轮的移位大都采用液压拨叉或直接由液压油缸带动齿轮来实现。

2)通过皮带传动的主传动(图8-3b)主要应用在小型数控机上,可以避免齿轮传动时引起的振动与噪声。

但它只能适用于低扭矩特性要求的主轴。

3)由调速电机直接驱动的主传动(图8-3c)这种主传动方式大大简化了主轴箱体与主轴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主轴部件的刚度,但主轴输出扭矩小,电机发热对主轴的精度影响较大。

图8-3 数控机床主运动的三种配置方式二、数控机床主轴部件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的精度、刚度和热变形对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进行人工调整,这些影响就更为严重。

1.主轴轴承配置形式目前数控床的主轴轴承配置形式主要有三种(图8-4)。

1)前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60°角接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组合,后支承采用成对向心推力球轴承(图a)此配置型式使主轴的综合刚度大幅度提高,可以满足强力切削的要求,因此普遍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的主轴。

2)前轴承采用高精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图b),向心推力球轴承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主轴最高转速可达4000r/min,但是它的承载能力小,因而适用于高速、轻载和精密的数控机床主轴。

3)双列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图c)这种轴承径向和轴向刚度高,能承受重载荷,尤其能承受较强的动载荷,安装与调整性能好。

但是这种轴承方式限制了主轴的最高转速和精度因此适用于中等精度、低速与重载的数控机床主轴。

在主轴的结构上要处理好卡盘或刀具的装夹、主轴的卸荷、主轴轴承的定位和间隙调整、主轴部件的润滑和密封以及工艺上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轴部件温升引起的热变形对机床工作精度的影响,通常利用润滑油的循环系统把主轴部件的热量带走,使主轴部件与箱体保持恒定的温度。

在某些数控镗铣床上采用专用的致冷装置,比较理想地实现了温度控制。

近年来,某些数控机床的主轴轴承采图8-4 数控机床主轴轴承配置形式用高级油脂,用封入方式进行润滑,每加一次油脂可以使用七年至十年,为了使润滑油和油脂不致混合,通常采用迷宫密封方式。

对于数控车床主轴,因为在它的两端安装着结构笨重的动力卡盘和夹紧油缸,主轴刚度必须进一步提高,并应设计合理的联接端以改善动力卡盘与主轴端部的联接刚度。

2.主轴内刀具的自动夹紧和切屑清除装置在带有刀库的自动换刀数控机床中,为实现刀具在主轴上的自动半年其主轴必须有刀具的自动夹紧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