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太极对应式”导学法初探

合集下载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探索-5页word资料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探索-5页word资料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探索二十四式太极拳简易套路,是一种健身拳术。

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取了二十四式,编成《简化太极拳》。

虽然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套路中属于简易套路,但是整套动作的方向路线多且变化多,如:往返折叠、左右旋转、路线复杂;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等要素,这使得学生普遍感到太极拳动作难学,教师也感到教学效果不理想。

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太极拳知识的讲解体育实践项目的教学是建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师对太极拳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帮助学生了解这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历史、运动风格、健身价值。

教师对太极拳的定义、太极拳的运动风格、太极拳的分类、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进行讲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提问,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

例如在讲太极拳的运动风格时,先让学生讨论,其建立在看过的书本和影视作品上。

对太极拳知识的讲解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太极拳运动项目的基本认识,激发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习是从认识开始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二、太极拳基础动作的掌握在教学中首先强调的不应是教学的进度,即学生掌握动作的多少,而应着重强调动作的“型”和“法”。

在开始套路教学前,体育教师要从手型、步型和身法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因为手型、步型和身法是构建每个标准动作的基础,所以认真学习每个手型、步型和身法是非常关键的。

太极拳的手形分拳、掌、勾三种,手型的正确与否影响全身内气周流是否通畅,也是体现太极拳运动特色的关键。

步型分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五种,步型体现太极拳的虚实和阴阳,太极拳动作的根在步型,所以对于初学者步型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身法分为上盘、中盘和下盘,三盘共七点要求:虚领顶劲、沉肩坠肘、舒指松腕、含胸拔背、松腰垂臀、松胯含腚、尾闾中正,身中正安舒,才能支撑八面,立如秤准,活似车轮,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尾闾中正神贯顶,精神能提得起,才能指挥进退,转换自如。

中学太极拳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应用初探

中学太极拳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应用初探

中学太极拳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应用初探【摘要】通过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太极拳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技术动作技能,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太极拳教学应用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太极拳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娱乐观赏、交流技艺与增进友谊的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太极拳作为校本课程,在我校开发与实施已有十余年时间,通过学习太极拳,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认可。

太极拳的教学,有着不同于其它运动项目的教学特点,要想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教学中就必须优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习练太极拳的兴趣。

为解决太极拳教学中出现的内容冗繁、学生学习能力差等现实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发智能为核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导式教学法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1.实验对象:本校2013级七年级两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每个班级45名学生,平均年龄12.3岁。

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学生的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等基本相似。

2.测量工具: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3.实验程序:本实验采用组间对比教学实验,在学生水平相当,教学内容一致,外部教学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教学实验。

将一组定为实验组,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二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法教学。

教学时数为15节课,每节课40分钟,每周3节课。

在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各项相同指标测试。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全套二十四式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和爱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极拳基本动作、全套二十四式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太极拳教材。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太极拳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理论讲解:讲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作用。

3. 实践操作:(1)基本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逐一纠正动作。

(2)套路学习: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学生互相交流。

(3)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动作2. 全套太极拳二十四式3. 动作要领及呼吸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全套二十四式套路练习。

2. 答案:参照教材,结合课堂学习,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太极拳比赛、讲座等,深入了解太极拳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性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5. 板书设计的信息化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

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基本动作的规范性,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针对全套二十四式,教师需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性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能流畅地完成全套二十四式。

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太极拳全套教案完整版

太极拳的特点与功能
• 内外兼修:太极拳既注重外在的招式和身法,也强调内在 的呼吸和意念调节。
太极拳的特点与功能
强身健体
太极拳能够增强身体的柔 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提高身体素质。
调节呼吸
太极拳通过深呼吸和细匀 的呼吸方式,有助于调节 呼吸系统和增强肺功能。
缓解压力
太极拳的缓慢动作和意念 调节有助于缓解压力,改 善心理健康。
基本步法
进步 重心前移,后腿蹬地,前腿落地踏实。
身体保持中正安舒,不可前俯后仰。
基本步法
退步 重心后移,前腿提起向后退步,后腿支撑身体重量。
退步时身体保持平稳,不可左右摇摆。
基本步法
横移步
重心侧向移动,一脚向侧方迈步,另一脚随之跟 进。 横移步时身体保持中正,不可倾斜。
基本手法
01
棚手
02
两臂屈肘上提至胸前,掌心向内。
松静自然
放松身体,保持内心平静,动作自然 流畅。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与原则
意气相随
意念引导气息,气息配合动作,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效果。
内外相合
注重内在呼吸和意念的调节与外在招式和身法的协调一致。
02
太极拳基础动作教学
起势与收势
起势
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颈正直,下颚微收,舌抵上腭,精神集中 ,呼吸自然。
左揽雀尾
01
04
云手
右揽雀尾
02
05 单鞭
单鞭
03
06
高探马
初级套路:24式简化太极拳
右蹬脚 左下势独立
01
双峰贯耳
04
右下势独立
02
转身左蹬脚
05
左右穿梭

“导学——学导”教学方法在健身气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学导”教学方法在健身气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导学——学导”教学方法在健身气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万小妹导师:石爱桥教授专业:民族常规体育学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2011年5月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全日制硕士)“导学——学导”教学方法在健身气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万小妹导师:石爱桥教授专业领域:民族传统体育学2011年4月分类号:G 学校代号:10522学号: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导学——学导”教学方法在健身气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申请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申请学位类别: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学位授予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Gui dance—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ethod in Health Qigongteaching of general courses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Wan XiaoMeiSupervisor:Prof. Shi AiQiao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共5页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共5页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要求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放到首位。

太极拳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必然要跟上这个步伐,积极贯彻这个要求。

但这些学习领域的提高,仅靠一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体育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师必须综合、整体地运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意义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场地、器材和教学手段等多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教学的不同结构和特点,使体育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影响体育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

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各个体育教学方法的特性,并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恰当地选择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从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三种常见现代教学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借鉴与运用1、探究性教学方法1.1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概念探究性教学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运用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对某些蕴含有科学价值的难题进行理解和消化,并通过典型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能力。

1.2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借鉴与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主要适合于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讲,运动形成阶段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最新太极教案(

最新太极教案(

最新太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太极拳教程》第四章“太极二十四式”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太极基本步法、基本手法、身法要领,以及二十四式的动作分解和连贯演练。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太极基本步法、手法和身法要领,能够正确演示太极二十四式。

2. 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二十四式中部分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太极基本步法、手法和身法要领的掌握,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太极拳二十四式挂图。

2. 学具:太极拳服装、运动鞋、毛巾、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太极拳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拳的优美动作,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基本步法、手法和身法要领。

3. 实践演练(10分钟):教师示范太极二十四式,学生跟随练习。

4.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太极二十四式中的典型动作进行讲解,分析动作要领和技巧。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动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7. 连贯演练(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太极二十四式的连贯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步法、手法和身法要领。

2. 太极二十四式动作名称及简要描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太极二十四式,独立完成动作连贯演练。

2. 答案:正确、流畅地完成太极二十四式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太极拳比赛视频,了解太极拳的更多流派和技巧,提高自身太极拳水平。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锻炼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二十四式中部分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式太极拳完整的教案

式太极拳完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修养。

3.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3.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和哲学思想4. 太极拳套路的学习和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的学习与练习。

2.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内功修养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养生原理。

2. 示范法:演示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4. 反馈法: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指导学生改进练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 教学器材:太极拳剑、太极拳服装等。

3. 教学资料:太极拳教材、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身体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充分准备太极拳练习。

2. 太极拳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手、太极身等,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太极拳套路学习(15分钟):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如太极拳32式、太极拳42式等,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套路的动作和顺序。

4. 练习与反馈(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太极拳套路,老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给予指导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太极拳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动作准确性:检查学生太极拳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学生的动作流畅性:观察学生太极拳套路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3. 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邀请太极拳专家进行讲座或示范,丰富学生的太极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