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FFFFFFA BC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 处时,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 .小于50 mm D . 介于50 mm 和100 mm 之间 4.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 )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 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6.如图4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 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近视跟镜7.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 .手机远离同学 B .手机靠近同学 C .手机适当向左移 D .手机适当向右移 8.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 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等级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 11 12答案1、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2、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 B.近视看远处的物体清晰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

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C.摄影──光的反射 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4.右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A.一定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5、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6、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8、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9、给某人拍照,先拍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当()A.人离镜头近些 B.人离镜头远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照相机离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 D.人离镜头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10.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6所示。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0年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0年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2020年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3分)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2.(★★)(3分)如图所示,表示小聪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凸透镜,乙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3.(★★)(3分)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

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u>2f 。

4.(★)(3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右(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5.(★★)(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

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

6.(★)(3分)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虚像。

7.(★★★)(3分)为了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地文化部门每年都会开展露天电影下乡放映活动。

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放映员应将放映机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8.(★★)(3分)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3X 3分共39分)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 2、B. 4、5、C. 1、3、D. 2、4、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 将蜡烛 移 动 到 30cm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1.3 6 5 6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F 雨使得瓶中进()3.AB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CD在距凸透镜20cm 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 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A.放大、正立的实像 5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B. 缩小、正立的实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D.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缩小、倒立的实像-It蜃片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 刻 度 线 处, 则6」_ I ・ _ 1」V L 一 I I I I I I I 10 20 30 40 50 60 70 SOfem)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正确的是IF F(F 2F()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1)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是cm(3)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实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2分×20190分)1. 图1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图12. 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cmB. 10cmC. 18cmD. 20cm3.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2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图2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4. 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

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A. 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 焦距较小的凸透镜C. 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 焦距较小的凹透镜5. 下列知识框架不正确的是()A. 面镜平面镜球面镜凹镜凸镜⎧⎨⎩⎧⎨⎪⎩⎪B.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C.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D. 凸透镜会聚光成像⎧⎨⎩6. 有甲、乙二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f f 甲乙、,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蜡烛成像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都相等,则( )A. f f 甲乙>B. f f 甲乙=C. f f 甲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 一发光物体“b ”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图38. 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 A. 实物 B. 等大实像 C. 放大虚像 D. 放大实像9. 如图4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AB 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 )A. 照相机拍摄照片B. 投影仪放映投影片C. 幻灯机放映画面D. 放大镜观察物体图410. 在离焦距是15厘米的凸透镜的正前方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2厘米/秒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8秒钟时物体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等大倒立的实像11. 如图5是常见的视力缺陷成像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图表示的是近视眼,乙图表示是远视眼 B. 甲图表示的是远视眼,乙图表示是近视眼 C. 甲、乙两图都表示是近视眼 D. 甲、乙两图都表示是远视眼图512.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6,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 60 cmB. 45 cmC. 30 cmD.15 cm图613. 图7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图714. 一束平行光经过方框内的光学器件后,出射光束的方向如图8所示,图中光线的双箭头和单箭头分别表示入射光束与出射光束相对应的边缘光线,则方框内的光学器件不正确的是()A. 可能是两个凸透镜B. 可能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C. 可能是一个凸透镜D. 不可能是一个凹透镜图815. 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5甲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要想利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____上.2.关于凸面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核心;通过核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3.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依照那个道理制成了____.4.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面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面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面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照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取得____的____的____像.6.照相机用光圈操纵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照敞亮的物体以后又去拍照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____(填“开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面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要紧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面镜和____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8.当物体在凸面镜的两倍焦距之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2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___,像的大小将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9.把物体置于凸面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那么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假设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那么物体的像将向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成____立____的____像.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核心略远些的地址,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质是____.假设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12.显微镜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它能使物体成____、____的____像.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____,由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通过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楚的物像.14.若是眼球的____,或晶状体的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造成近视眼.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____会变___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__内的滑腻肌操纵完成.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6.一个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取得一个放大的实像,假设把物体沿凸面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面镜45 cm处,那么成像的情形必然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形都可能17.物体从距凸面镜12 cm处移到距凸面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取得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面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18.在做凸面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面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必然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必然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必然成放大的虚像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剂,现因原镜头损坏,那么应选用以下哪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面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面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面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面镜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别离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要利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那么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之外B.50 mm之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取得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3.用一个凸面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像老是正立的、虚像老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24.一个物体放在凸面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取得了一个清楚放大的物体的像,假设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取得清楚的像,那么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5.一个蜡烛位于凸面镜前,调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楚的像;假设维持凸面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A.在光屏上再也不呈现像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关于正常人来讲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若是因为()A.视网膜能够前后移动调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剂C.瞳孔能够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能够调剂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27.在探讨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需把凸面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上,而且__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28.当光屏上取得一个清楚、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面镜_____;假假想取得一个清楚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光阴屏应向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慢慢_____,假设不管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29.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是不管光屏如何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缘故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___.30.某同窗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在距凸面镜20 cm的屏上取(1)此凸面镜的焦距是多大?(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四、作图题(共17分)31.(6分)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2.(6分)完成以下图中的光路图.33.(5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答案1.核心;2.不改变、集聚于、平行于;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4.倒立、缩小、实、小于;5.凸面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6.进入镜头、开大;7.光屏、凸面镜、烛焰、光屏中心;8.变大、变大、实;9.倒、缩小、实、远离透镜、倒、放大、实;10.倒、凸、倒立、放大、实;11.凸透、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之外、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远;12.两、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望远镜、两、目镜、物镜、倒立、缩小、实;13.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视网膜;14.前后径太长、曲度过大、晶状体、前方;15.瞳孔、小、巩膜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D 23.C 24.A 25.C 26.D 27.光具座(桌子)、凸面镜、同一高度;28.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29.(1)烛焰、凸面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核心处(3)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30.(1)凹面镜(2)凸面镜(3)凹面镜(4)凸面镜(5)凸面镜(6)平面镜31.32.。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

A. 强B. 弱C. 不变D. 无法判断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光线会()。

A. 汇聚B. 发散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3.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物镜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的是()。

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倒立的虚像D. 无法判断6. 照相机的镜头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7. 放大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8. 近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9. 远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1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会形成像,因为光线()。

A. 发散B. 平行C. 汇聚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凸透镜的中心点称为________。

12. 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的。

13. 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

1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5.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6.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7. 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凹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8. 远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凸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9.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时,成的是________像。

2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且距离焦点越近,成的像越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成像中的主要区别。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编号 姓名 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一个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个凹透镜的焦点为F ´。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太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 与F ´的温度相比 ( ) A. F 点的温度较高 B. F ´点的温度较高 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 无法判断2.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例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 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

以下列出了“影”与物理知识对应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摄影——光的反射成像3. 如图所示为照相机的照像原理,则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 ) A. 正立、等大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4. 小满同学经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了缩小的像。

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4cm B. 6cm C. 8cm D. 12cm6.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理世界》的封面时的情形。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情形的规律相同的是 (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潜望镜7. 如图所示,小华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使像更大些,正确的做法是( )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近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远些 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8. 如图所示,B 为AC 的中心,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凸透镜 ( ) A. 应该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B. 应该放在B 点C. 应该放在A 、B 之间的某处D. 应该放在B 、C 之间的某处9. 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 ) A. 在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在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在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在图中Ⅳ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透镜是利用光的 现象制成的。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某同学在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将光屏放在离物60cm 处,发现无论将透镜放于物与光屏之间的任何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形成像,由此可以判定此透镜的焦距一定 15cm .
3、在凸透镜成像中,若物体自很远处向透镜2f 处移动,则像将自 处向 处移动,若物自2f 处向焦点移动,像将自 处向 移动.(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将刻度尺斜插入盛有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是 ,若从玻璃杯的侧面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是 .(填“变密了”、“变疏了”或“疏密无变化”)
5、白天坐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的玻璃看到教室外的景物,是由于光的 .
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E 处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像.
7、如图,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为5mm ),双手平拿
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 像(填“虚”或 “实”),小水珠相当于 镜.
8、李东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是 像(填“实”或
“虚”),是 面镜(填“平”、“凸”或“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的
玻璃面(填“近”或“远”)所成的.
9、为了矫正近视眼,要用 镜。

10、老花镜是 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米作单位)的倒数乘100。

小明拿着爸爸的老花眼镜,测得其焦距为25cm ,小明爸爸眼镜的“度数”为 度.
二、选择题.(39分)
1、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
2、如图,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 ’B ’是物体AB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f ,请根据像的性质来判断物体的距离,正确的应是( ) A .U=2f B .U <f C. U >f D .f <U <2f
3、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
心12cm 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 和6cm 处,两次成的像( ).
A 、都是放大的像
B 、都是正立的像
C 、都是实像
D 、都是虚像
4、某同学需要找一块焦距在5cm 到10cm 之间的凸透镜,他现在用光具座做成像实验,把物体
放在凸透镜前10cm 的地方,再更换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结果用a 透镜时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用b 透镜时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用C 透镜只能得到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那么哪个透镜是他需要找到的( )
A 、a 透镜
B 、b 透镜
C 、c 透镜
D 、都可以
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的照相机焦距为50mm ,则底片与镜头距离为( ). A . 100mm B .恰好 50mm C . 50mm 以内 D .略大于 50mm
7、在离焦距是 20cm 的凸透镜正前方 100cm 处,一物体以 10cm /s 的速度开始向凸透镜靠拢,运动到第7秒时此物体所成的像为(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等大倒立的实像
8、根据如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 ).
A.两个凸透镜
B. 两个凹透镜 C .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
D .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
9、小明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和烛焰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A.一定大于20cm B 、一定小于 8cm
C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D 、一定在 8cm 到10cm 之间
10、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 、用放大镜看指纹
B 、在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
C 、在海边看海市蜃楼
D 、看电影
11、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cm ,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cm
时,屏幕上将( )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
12、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A、与实像等大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虚像
C、缩小的倒立实像
D、缩小的正立虚像
13、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三、作图(16分)
1、完成下列光路图:(8分)
2、在图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8分)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到的器材有:凸透镜、、、刻度尺、笔和火柴。

(2分)
2、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为了(4分)
3、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为、、,利用此原理制成了(6分)
五、实践应用
你能在阳光下只用一大冰块来取火吗?请说出你的办法?(3分)
答案:
一、
1、折射会聚发散
2、大于
3、焦点 2f 2f 远处
4、变密了变疏了
5、折射
6、凸透虚
7、虚放大
8、虚凸近
9、上移透镜
10、凹透
11、凸 400
二、选择题
1、A
2、D
3、A
4、B
5、B
6、D
7、A
8、D
9、D
10、 D
11、 D
12、 C
13、 D
三、作图(略)
四、实验探究题
1、蜡烛光屏
2、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实像呈现在光屏上
3、10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五、实践应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