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治恶也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演讲稿5篇初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演讲稿5篇初中“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时候,漫不经心的一件小事可能正是那致命的一击。
一起来看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演讲稿5篇初中,欢迎查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演讲稿1在我眼中,许多古人之言都是有很深的学问,就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来讲,就寓意深刻.“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理解是凡事应从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许对你而言只是一个不经意,一个微不足道,也许对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是你的一句善意的鼓励,将使一个对学业失去勇气的孩子成为发愤图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也许是你的一个温暖的微笑,使一个准备轻生之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划,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也许是你的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屑,让我们的外国朋友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好习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也许是你的一个友善的举动,把阴井盖盖好,使路人避免了受伤的危险。
的确,很多的“善小” 能使他人受益非浅,但相反许多的“恶小”却使人失去了太多。
或许有些人最后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儿时的一丝贪念,小偷小摸图的是那一时的快感,而正是这样的“恶小”的累积导致了一个个的悲剧发生。
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而有的时候,一件小事的作用你却不能忽视,它也许能阻止一件悲剧的发生。
记得曾经吴王要攻打楚国,警告他的大臣们“如有劝阻者斩”,吴王有个年轻的门客忧心忡忡,强行谏言不是办法,于是就怀揣着弹弓,彻夜站立在后花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衫,他依然坚定地站立着,三天三夜过去了,吴王来到他的跟前说:“你是我的得意门生,何苦这样呢?”年轻人回答:“请您看看那棵树,树上有只蝉,蝉高高在上,哀怨地叫着,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把身子贴在隐蔽的地方,一心只想捉蝉,却不知有一只黄雀躲在一旁,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啄螳螂,却不知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您看,它们都只求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啊!”吴王听后大悟,立即下令停止攻打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 职业素养 06:选择题

男子汉大丈夫应 要怀有做好不平 成就伟业的前
当具有匡扶天下 凡事情的雄心和 提是从细节做
的胸怀
抱负
起
角色互换,适当 虚心、耐心、会
反馈
心
赞美和幽默
要注重沟通 要从小事做起 要注重协作
小事不愿做
大事做不来
注重实干
社会生活和群体 教育对象
教育法规
职业基本素养 杜威
1900年
素质 福禄贝尔 1902年
对立以及距离
高职学生只需 要学习知识与 技能,不用学 习职业基本素 养
凡事等待明天
言行一致
说说就行
诚信就要信守承 诺,要“一诺千 金”、“一言既 出驷马难追”, 因此要有求必应
要“以德服人 ”,不要惧怕与 不讲诚信、不守
信誉的人来往
当自己的合法 利益受到侵
害,必要时可 以“以恶制恶 ”,以不诚信 的行为回报他 人对自己的不
幼儿从( )开始即应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在婴幼儿百天时,应添加的最为重要的营养素是( )。
儿童热能消耗所特有的部分为( )。
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为( )。
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能量,维持神经、肌肉、消化、循环 等系统正常活动的微量元素是( )。 母乳为婴幼儿天然食品,且喂养方式最为合理,根据不 同的情况,可以延长母乳喂养,但最迟不宜超过( )。
的阶段
阶段
伴关系阶段
容易型
困难型
迟缓型
自我中心
泛灵论
不可逆
发展适宜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态度 卢梭 1904年
发现学习
先行组织者
最近发展区
复杂性
关于教育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教育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背景:涉黑涉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治安的顽疾,严重影响公民生活、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安全。
为了加强扫黑除恶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教育部决定在教育领域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
该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工作流程和监督措施,确保扫黑除恶工作有效推进。
二、工作目标:1. 打击整治“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背后的恶势力,消除其对教育领域的渗透。
2. 查处并整治在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工作任务:1.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将成立教育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决策;同时,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扫黑除恶工作机构,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工作的统筹指导。
2.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教育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链条式”工作模式。
3. 加强情报共享:教育部要与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和更新涉黑涉恶的线索和情报,并对持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
4. 加大打击力度:各地要建立扫黑除恶专项工作队伍,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打击整治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日常巡查,加大力度查处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
5.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发布通知、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6. 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教育领域扫黑除恶工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流程:1. 情报收集:通过定期发布涉黑涉恶情报需求通知,各教育机构报送相关信息;同时,教育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共同对情报进行筛选和分析。
2. 打击整治:根据情报分析结果,执法部门组织行动,对涉黑涉恶组织及其背后的恶势力进行打击整治。
幼儿园扫黑除恶教育方案 幼儿园教育教案

幼儿园扫黑除恶教育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涉黑涉恶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甚至侵蚀到了幼儿园教育领域。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幼儿园纷纷加强扫黑除恶教育,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方案,以有效抵制不良势力的渗透,保障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纯净与安全。
二、制定背景1. 社会现状:涉黑涉恶犯罪活动严重,社会治安问题突出;2. 幼儿园受侵害:不良势力渗透入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园师幼和幼儿造成严重影响;3. 政府政策: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扫黑除恶教育,提出相关要求。
三、教育目标1. 增强师生防范意识,提高识别不良势力的能力;2. 建立幼儿园涉黑涉恶犯罪信息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举报不良行为;3. 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以抵制不良势力的渗透。
四、教育内容和方法1. 加强师生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2. 开展涉黑涉恶犯罪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3. 定期举行警示教育活动,警示幼儿园师幼提高警惕;4.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师生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报告,保护举报益;5. 制定幼儿园扫黑除恶相关制度和规章制度。
五、预期效果1. 幼儿园师生防范意识大幅提升,对不良势力形成自觉抵制;2. 幼儿园教育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确保师幼和幼儿的安全;3. 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得到培养,有效抵制不良势力渗透。
六、结语幼儿园扫黑除恶教育方案的实施,对于保障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安全和纯净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幼儿园能认真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教育方案,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
七、教育方案的实施为了确保幼儿园扫黑除恶教育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1. 师生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涉黑涉恶犯罪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不良势力行为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犯罪类型、常见手段、犯罪特征等,使师生认清犯罪的危害,增强警惕。
2. 涉黑涉恶犯罪知识普及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前来幼儿园开展涉黑涉恶犯罪知识普及活动,利用图书、多媒体等形式,向师生详细介绍各类犯罪行为、应对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333教育综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答:形成于夏代。
历史性变化:(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礼乐射御书数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
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作者:程俊英来源:《职业》2012年第04期教育目的荀子认为,性不可顺,情不可纵,应予以化导。
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必须受教育,教育能化恶为善。
所以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者。
”即无论何人,本性虽恶,受教育后,均可变为像禹一样的贤人。
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圣人。
《劝学篇》说:“学不可以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能努力不懈地学习,结果必胜过教师;最低限度,也能变成一个出于治、合于善的成人。
教育方法一、积久。
从恶性到为士,从士成圣人,这种功夫,不是能一步达到,需要每日学习,渐积而成。
荀子用许多譬喻来讲积渐功夫,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学习,才能成为士与圣人。
二、专一。
荀子既重视“学”,又极注意学者是否专心致志。
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他认为,不专心什么也干不成。
三、实行。
荀子最恶空谈,而主张知行合一。
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人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
”荀子认为,教育与学习不是口耳记诵,必须入脑入心,变化个人的气质,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这才算真的学问。
学习途径荀子对学生训练的方法,是亲师、择友。
他说:“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他以为人的知识性格,多得之于交游,所以贤师良友十分重要。
渐染之法,莫善于师友:首先要亲师。
荀子重教,而执教者是老师,要具备尊严、耆艾、诵说、知微四种条件,才配做人师。
意思是,老师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阅历、明确的表达、深邃的分析等四种素质,他不仅主张读诗、诵礼,还主张人格感化。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第五节荀子的教育思想讲稿

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一、生平活动及政治主张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不详,史书记载也多有矛盾。
但是荀子长期居住在齐国,在稷下学宫游学,曾是稷下学宫一位声名赫赫、威望甚高的大学者确是无疑的。
他曾在学宫“三为祭酒”,成为学术首领;(祭酒:在祭祀活动中,由一个年高望重的人举酒祭禅)封为“最为老师”(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
他批判的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传统,并吸取墨、道、名、法各家的长处,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后期,这时的社会,诸侯长期称雄的局面行将结束,已基本上形成了秦、楚、魏三国对峙的局面,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趋势。
荀子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从理论上为大一统制造舆论。
当时荀子生活的赵国是个小国,他的近邻齐国是个东方大国,荀子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齐国,希望齐国能“调一天下,制秦楚”,结束战国七雄的割据与征战。
荀况初到齐国,正当齐王吞并宋国,兵威不可一世的时候,荀况向齐国的宰相进言,劝其“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强国》)他所谓的“胜人之道”就是实行“王道”政治。
但是他的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齐国后来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他也因人进谗言,而不得不怀着失望的心情离齐去楚,谒见了春申君黄歇,任兰陵令。
不久,又遭楚人谗言,不被重用,被春申君辞退。
后来他看到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不是齐国,而是后起之秀的秦国。
秦国一向重用法家而不欢迎儒者,儒者西行也不入于秦国,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破例访问了秦国,观察了秦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会见了秦昭王和他的宰相范雎。
他认为,秦国民风朴实,法令严明,政府工作效率高,秦国因此而强大。
但是秦国也有它根本的弱点,那就是“恃武功而轻德教”,不能服人之心,难以久安,尽管兵劲城固,却“忧患不可深计”,时刻担心各个诸侯国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荀子主张王者之政应重在服人心。
“以恶制恶”的社会学思考——由荀子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思想所想

“以恶制恶”的社会学思考——由荀子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思想所想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为了建立礼义法度之统的实效理论。
人性要由恶变善却并非只有以恶制恶这唯一的路径。
相反,人性要有意义,必须接受文化礼仪的熏陶、礼义法度的约束,使人受礼仪节制。
关键词:荀子;性恶论;以恶制恶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一片光明,恶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
正直的人们一直在努力消灭罪恶,这是当前社会成员的共同目的。
消灭罪恶的办法有很多种,基督教里讲以德报怨,主要是感化。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感化便是我们常说的以德服人。
但人性是很复杂的事,感化并非对所有人都管用,对于性本恶的人,感化他是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事。
孟子提倡“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性本恶”。
因为,在荀子看来,像舜这样贤能的人,对于本质较恶的弟弟却不能通过感化来纠正其错误,使其走向性善的道路。
所以,为了止恶,就需要通过礼、法来约束和教导人们的行为。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很有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依旧存在其局限性,至少并非很多的罪恶都能拘于法并受法的惩罚。
因此,人们便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惩治罪恶,即以恶制恶,就像歌里所唱到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所谓江湖侠义、拔刀相助。
像武侠小说里所描述的通过武力惩恶扬善;水浒中的李逵,杀恶人杀红了眼,到最后竟不分好坏,通通大刀伺候;现代社会中,小偷偷盗贪官家被称为“义偷”。
这些也让人们开始反思:以恶制恶到底对不对?就人性本质而言,荀子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放纵人性任其发展,就会产生争夺、杀戮和淫乱等恶行。
正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需要圣人的教化,需要礼义法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向善。
而法的度却不好掌握,究竟怎样的惩罚力度才算合适,怎样的措施又是超过这个度而成为一种“恶”的方式,进而变成以恶制恶。
二、荀子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思想(一)性恶论的提出。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戒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谭中玲
教育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当然,惩罚也不是对学生拳打脚踢,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国家若没有警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关,光靠说服教育,那恐怕还不切实际。
当然,学校并非暴力机关,我本人也绝无暴力倾向,但课堂教学如果没有纪律,就不会有效率。
不可能每个老师都成为这个家那个家,能成为一个匠也就不错了。
现在的教育领域是一个以“孩子”为圆心的时代: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一个个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太阳,社会的生存压力使家长们都患上了独生子女恐慌症和焦虑症,每个孩子都受到无限的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全部。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时代语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等不一而足。
特别是2007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从此,教师对学生的惩戒行为就成为违法。
使尚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走向“被尊重”的极端:只求别人无条件地尊重自己,不愿最低限度地尊重他人,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自律,造成了一些学生自私,缺乏爱心,不讲诚信,个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使他们的心里变得更加脆弱和无助,很多学生禁不起批评,因为一点点不如意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走极端的情况时有发生,是现在的孩子和年轻人出现各类问题的根源。
在教育中以恶治恶也能事半功倍。
以前我牢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特别关照这些性格怪异,唯我独尊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但有时候再多的爱心也是不行的,必要时适当的惩戒也是必须有的。
否则有可能毁了这些孩子。
例如:
一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里备课,牛主任忽然喊我出去,说是我班有个叫陆凡的孩子跑了,在校门口,被门卫拦下了,要回家不上学了。
我一听吓了一跳,这个孩子在我班,我是如履薄冰,从不敢大声说他一句,就连上厕所他也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算,(有一次他把裤子尿
湿了,我问他为什么不报告上厕所,他竟然回答我不想去,喜欢尿在裤子里,再讲道理,他竟然已死来要挟我,和他妈妈沟通,他妈妈也说随他吧!让我不要批评孩子,看样子宠爱的要命。
)这次是什么原因呢?我追到孩子连哄带拉的弄回教室,陆凡还是挣着要走,问他也不说。
这时牛主任也来看看。
问其原因,原来早上是牛主任值周,因为牛主任腰间盘突出,弯腰困难,早上在操场上已经捡了好一会字纸,现在不能弯腰,又见到一片字纸,正巧在路上遇见我班的陆琪和陆凡,陆琪手里拿着一个大包,个子又小而陆凡个子很大也很魁梧,就让他把字纸捡起来带回班级丢在字纸篓里。
陆凡犹豫半天就捡起来了,结果走在半道趁牛主任没看见又扔在地上,他不知道牛主任就在他身后,看的一清二楚,牛主任一见,又让他回来捡起来,这就出现开头的一幕。
我让牛主任走了我来处理,我喊来邓老师,我们两位老师好话说了一大车,一点用也没有,他就是要回家,还说牛主任比他大为什么自己不捡?为什么不让陆琪捡,偏偏就让他捡,伤自尊了要去死,不给回家就要跳楼死给我看。
倒霉催,的班级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联系他妈妈吧,别出事了。
他妈妈一来就把他抱在怀里乖、儿、肉的又哭又喊全部抱怨牛主任让他孩子捡纸,没有一点批评孩子的意思,最后就差给孩子跪下了,孩子才平静下来。
带回家一上午,下午回来上课更加猖狂,见到邻座就一脚踹过去,沾到他的桌子,他也是又哭又闹,我们怕出意外,就让其他的孩子让着他,我们也更不敢有半点马虎,随时关注他,一个字也不敢说,更别说批评了,作业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算,上课说哭闹就哭闹开了,还得哄他,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就没完没了。
这日子怎么过啊?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有一天我上课快要下课了,正在说下课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陆凡突然哭了起来,说我看他了,不要我看他,又要去跳楼。
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得想办法,于是我走到跟前对他说:“陆凡我也不想活了,我和你一起跳吧!”我拽起他,他竟然拽住桌子不起来。
我觉得有戏,我就更加加大力度,边拽他边对他讲,我们跳下去后,又可能会脑浆崩裂,也有可能头会戳进肚子里,成了无头死尸,也有可能会变成瘸子、瘫痪等等,今天我也不想活了,我决定陪你一起死,走吧孩子!我拽住他不松手,坚决的要和他一起去死。
这时陆凡突然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错了,我不想死,我是吓唬你和我妈妈的,你也别死,死了就不能吃到好东西啦!”我一听火候到了,收摊吧,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和他谈了一节课。
慢慢的他也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也和他妈妈深
谈一次,他妈妈也答应要和老师一起管理好孩子。
现在上三年级了,我也安排他管理班级门上的锁,早上开,晚上锁,他都能做的很好,从不迟到早退。
性格也越来越活泼了。
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了。
近年来,各地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惩罚学生被家长告上法庭,各媒体不时曝光“恶师”事件,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体罚还好界定,可“变相体罚”却让人摸不清道不透,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谈“惩”色变。
教师越来越难当,学生越来越难管,正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慨。
“一头是越来越大胆调皮、难以管束的学生,另一头是各种惩戒学生的…禁令‟、少数家长的非难以及社会舆论的苛责。
身为教师,经常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有时连自己是否还有批评学生的权利都拿不准,我认为惩戒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否则会害了一些孩子。
散步
谭中玲
昨晚我一个人散步,本来想走人多的地方,因为几个不认识的女人在叽叽喳喳的聊天,很是吵人,于是就选择一处僻静的地方,走着走着,不一会就来到一处刚建筑一半的楼房处,此处树影婆娑,寂静无声,四周黑漆漆的,我有点害怕,加之心情不爽,有点想大声喊一喊的欲望,一来可以壮胆,二来可以减压,于是我对着树林深处大喊一声“我来啦!”“汪。
汪汪。
”在我身边猛然想起狗叫声。
我头蒙住了,心跳加快,手足无措,脑里一片混沌,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当我感觉狗就要扑到我身上时,我才回过神来,我吓得撒腿就跑,速度之快令我震惊。
如果是百米跑步比赛,我想冠军非我莫属,我不敢回头一路狂奔,脸上的汗珠不住的流淌下来,我实在跑不动了,猛然间想起小时候老人教的方法,如果有狗来咬你,千万别跑。
就蹲在地上假装找东西,狗就不敢咬你了。
巧的很,前面就有一块砖头,我忙蹲下捡砖头。
再转脸一看哪有狗追来啊!原来狗是拴着的,看工
地材料的。
我心情刚刚平息下来。
“大姐。
”头上一声炸雷。
我又猛的跳起。
“你怎么啦!生病了吗?怎么流这么多的汗啊!”原来是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停在我身边关心的询问着。
“没、没事”我不想节外生枝,赶紧回家吧!“大姐,千万想开点哦!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
这地方晚上人很少的,如果你想不开做点傻事,连人救你都没有。
”小伙子跟在我身边劝。
我笑笑把刚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小伙子这才相信,又把我送到人多的路口走了。
瞧!我这步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