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工作原理
rip协议工作原理

rip协议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路由选择、距离向量以及路由表的更新。
1. 路由选择:RIP使用距离向量算法来选择最佳路由。
每个路由器将网络拓扑信息以距离向量的形式存储在路由表中。
距离向量包括目的网络地址以及距离到达目的网络的跳数。
通过比较距离向量中的跳数,路由器可以选择最佳路径。
2. 距离向量:每个路由器通过周期性地向邻居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消息来更新距离向量。
路由更新消息中包含发送路由器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信息。
当路由器接收到更新消息时,它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3. 路由表的更新:当路由器收到距离向量更新消息时,它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如果新的距离向量中的跳数小于当前路由表中的跳数,路由器将用新的距离替换旧的距离,并将下一跳设置为发送路由更新消息的路由器。
这样,路由表就会不断地更新,以保持网络的最佳路由。
RIP协议通过将距离向量和路由表信息传递给邻居路由器,实现了网络中路由的动态更新。
通过周期性地传递和更新路由信息,RIP协议可以保持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最新和准确。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传递路由信息和决策最佳路径。
它是最早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广泛应用于小型网络和家庭网络。
RIP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每个路由器通过周期性地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同时根据接收到的路由更新报文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当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及时通知相邻路由器,以便更新路由表并选择更优的路径。
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衡量路径距离的标准,假设每个路由器的跳数都是1。
当一个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新的路由更新报文时,它会根据报文中的跳数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如果新的路径距离比已有路径距离短,则将新的路径添加到路由表中;如果新的路径距离更长,则忽略该路径。
RIP协议使用基于UDP的数据包来传递路由信息。
路由器通过RIP 协议的端口(520号)来监听和发送路由更新报文。
路由更新报文中包含了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跳数等信息。
路由器通过发送和接收这些路由更新报文来维护整个网络的路由信息。
RIP协议使用分割视图(split horizon)和毒性逆转(poison reverse)等技术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分割视图机制要求路由器不会将某个路由信息发送给它收到该信息的那个路由器,避免形成路由环路。
毒性逆转机制则要求将跳数为无穷大(16)的路径信息发送给相邻路由器,以通知其该路径不可达。
RIP协议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用、开销小、实现成本低。
它适用于小型网络和家庭网络,对网络拓扑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RIP协议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收敛速度慢、跳数限制导致不适用于大型网络等。
总结起来,RIP路由协议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更新报文来传递路由信息,使用跳数作为路径距离的衡量标准。
它简单易用,适用于小型网络和家庭网络。
rip协议

RIP协议引言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它使用距离向量算法来决定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本文将介绍RIP协议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在网络中的应用。
工作原理RIP协议使用距离向量算法,通过交换路由信息并计算到达目标网络的距离,来选择最佳的路由路径。
每个路由器都会定期广播自己的路由表,告知邻居路由信息。
同时,每个路由器也会接收和保存来自邻居的路由信息,并根据一定的算法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距离向量算法RIP协议使用的距离向量算法是基于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版本。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距离向量表,记录到达网络的距离。
路由器通过交换这些距离向量来确定最佳路径,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具体而言,路由器通过发送路由更新消息来交换路由信息。
每个路由器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完整路由表,告知邻居目前的网络距离情况。
邻居路由器接收到这些消息后,会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和自己的距离向量表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当网络中的某个路由器发生故障或者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RIP协议会通过发送特殊的路由更新消息来通知邻居路由器进行相应的更新。
这样,整个网络中的路由器就可以实时地调整路由表,以反映最新的网络拓扑。
特点RI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简单易实现:RIP协议的实现相对简单,对于小型网络而言十分适用。
2.开销小:RIP协议的路由更新消息较小,占用较少的带宽。
3.可伸缩性较差:由于RIP协议采用的距离向量算法,需要在整个网络中广播路由信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路由器需要处理的路由更新消息也随之增加,导致网络的性能下降。
4.慢收敛性:由于RIP协议的更新周期较长,整个网络的收敛速度较慢。
当网络拓扑发生较大变化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将路由表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网络中的应用RIP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局域网和中小型企业网络中。
它适用于网络规模相对较小、路由变化不频繁的场景。
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网络中的路由协议负责决定数据包如何在网络中进行传输,以找到最佳的路径和转发规则。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包括常见的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使用距离来衡量路径,并选择具有最短距离的路径作为路由。
下面是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1. 距离度量: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距离的指标,即指一个数据包从一个路由器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经过的中间路由器数量。
2. 路由表维护:每个路由器使用RIP协议来广播自己的路由信息,并接收其他路由器广播的路由信息。
它们通过交换路由表来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3. 路由更新:每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RIP路由器会发送路由更新消息,告知其他路由器有关网络状态的更改。
这些更新消息包含有关目的地、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信息。
4. 路由选择:当一个路由器收到路由更新消息时,它会根据最短路径算法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具体地说,它会比较接收到的路由更新中指定的距离与当前路由表中记录的距离,选择最短的路径作为最佳路由。
5. 路由合并:当路由器的路由表发生变化时,它会将新的路由信息与已有的路由信息进行合并。
如果新的路由路径比已有路
径更短,就会用新的路径替换掉旧的路径。
6. 定期更新:RIP路由器会定期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以确保所有路由器都具有最新的路由信息。
这样可以使整个网络实时更新路由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总而言之,RIP路由协议通过广播和交换路由信息,利用跳数作为距离度量,选择最短路径,并实时更新路由表,以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最佳传输和路径选择。
简述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简述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向量型的路由协议,常用于中小型局域网中。
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1. 邻居协商:RIP路由协议通过发送特定的RIP数据包来发现并建立邻居关系。
当路由器启动时,将广播RIP请求消息,其他路由器收到消息后会回复包含自己的路由表信息的RIP响应消息。
通过交换这些请求和响应消息,路由器们建立起邻居关系。
2. 路由更新:一旦建立了邻居关系,路由器会定期地向其邻居发送路由更新消息,其中包含自己的路由表信息。
这些更新消息中包含了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网络地址以及距离信息。
3. 距离计算:每个路由器在接收到邻居发来的路由更新消息后,会计算到达不同网络地址的最短路径。
RIP协议使用跳数来表示路径长度,跳数越小则路径越短。
4. 路由选择:当路由器计算出到达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后,会将该路径的下一跳路由指定为路由表的下一跳。
每个路由器维护一个路由表,其中存储了所有已知网络的目的地址、下一跳地址和距离。
如果发现有更短的路径,路由器会更新路由表信息。
5. 定时器和路由毒化:RIP协议使用定时器来定期刷新路由表和邻居关系。
如果一个路由器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来自邻居的路由更新消息,则该邻居被认为不可达,路由器会将与该邻居相关的路由信息标记为无效。
为了防止网络中形成循环,RIP协议使用路由毒化技术,即将不可达的网络距离设为无穷大。
总体来说,RIP路由协议通过邻居关系的建立、路由表的交换和最短路径的计算,使得路由器能够选择最优的路径来传输数据。
但RIP协议的性能在大型网络环境中较差,因为其计算路径的方式简单粗暴,对网络拓扑的变化反应较慢。
rip协议是什么

RIP协议是什么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在较小的网络中实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RIP协议采用了Bellman-Ford算法,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距离向量来决定网络中的最佳路径。
本文将介绍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其优缺点。
RIP协议的基本原理RIP协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路由信息以距离向量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广播传输,从而让每个路由器都了解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径距离。
RIP协议使用了一种称为“跳数”的指标来衡量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路径距离,即将路径中经过的路由器数量作为衡量标准。
当一个路由器接收到其他路由器发送的路由信息时,会根据收到的距离向量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将新的路由信息传递给其他路由器。
RIP协议中的路由器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每个路由器在更新路由表时,会将自己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信息广播给其他路由器,其他路由器收到信息后,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进行更新。
通过这种方式,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能够了解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径距离,从而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RIP协议的工作方式RIP协议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始化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初始化阶段,每个路由器需要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以便其他路由器能够对其进行更新。
在稳定阶段,路由器之间会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以保持路由表的最新状态。
具体而言,RIP协议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路由信息的交换:1.初始化阶段:当一个路由器启动时,它会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送请求,以获取当前的路由信息。
其他路由器收到请求后,会将自己的路由表信息发送给请求的路由器。
2.路由信息交换:在初始化阶段结束后,各个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以便其他路由器进行更新。
当一个路由器收到其他路由器发送的路由表信息时,会比较新旧两个路由表的距离向量,并根据距离向量的大小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rip动态路由工作原理

rip动态路由工作原理动态路由是网络中常用的一种路由协议,它能够自动收集和交换网络中的路由信息,根据网络的变化进行实时的路由更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跳数(Hop Count)的动态路由协议,其工作原理如下:1. 路由器邻居发现:RIP路由器通过发送特殊的RIP广播请求消息来发现相邻的路由器。
这些消息被传播到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每个路由器都会收到并处理这些消息。
2. 路由表交换:一旦路由器发现相邻路由器,它们就会交换路由表信息。
每个路由器将自己所知的路由信息打包成RIP路由更新消息,并发送给相邻路由器。
这些消息包含目的网络的IP地址、下一跳路由器以及跳数。
3. 路由更新:当路由器收到RIP路由更新消息时,它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路由器将消息中的新信息与自己已有的路由信息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路由。
RIP协议使用跳数来衡量路由的优劣,跳数越小表示路径越优。
4. 路由定时更新:为了保持路由表信息的最新,RIP协议使用路由更新定时器进行周期性的路由信息交换。
默认情况下,RIP协议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消息。
5. 路由失效检测:RIP协议通过周期性地发送路由更新消息来监测路由是否仍然有效。
如果路由更新消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回复,则认为该路由失效,将其从路由表中删除。
总结:RIP动态路由协议通过收集和交换路由信息,实现了网络中路由的自动更新和调整。
它基于跳数来衡量路由的优劣,通过周期性的路由更新保持路由表的最新。
RIP动态路由协议能在中小型网络中实现简单而可靠的路由功能,但在大型复杂网络中的性能和灵活性有所限制,通常会选择其他更高级的动态路由协议来满足需求。
rip协议原理(一)

rip协议原理(一)RIP协议简介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旨在帮助路由器动态地学习和共享网络路由信息。
下面将对RIP协议进行详细解释。
RIP协议的工作原理RIP协议通过路由器之间的相互通信来交换网络路由信息。
以下是RIP协议的工作原理:1.距离向量算法:RIP使用距离向量算法来确定最佳路由。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一个路由表,其中包含当前已知的网络目标和到达该目标的跳数。
2.距离度量:跳数是RIP协议中使用的距离度量单位。
每个目标网络的跳数在路由器之间定期更新,并通过广播方式在整个网络中传播。
3.路由更新:路由器定期发送路由更新信息,包含其当前已知的网络目标和跳数。
其他路由器收到更新后,会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4.定时器:RIP协议使用定时器来控制路由更新的频率。
在每个路由器上,定时器设定一个时间间隔,路由更新信息将在此间隔内定期广播。
RIP协议的特点RI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简单:RIP协议使用的距离向量算法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和维护。
•适用于小型网络:RIP协议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因为其跳数限制最大为15,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收敛速度较慢:RIP协议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每个路由器都需要一定时间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由于RIP协议不能适应大型、复杂网络的需求,因此在大规模网络中使用RIP协议可能导致路由不稳定或产生路由环路。
RIP协议的应用场景RIP协议适用于以下场景:•小型企业网络:RIP协议在小型企业网络中使用较为广泛。
这种网络规模相对较小,RIP协议的简单性和易用性可以满足其需求。
•教育机构内部网络:教育机构内部网络通常也是较小规模的网络,RIP协议可以提供基本的路由功能,满足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通信需求。
•低成本网络:对于低成本网络来说,RIP协议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告网段
network命令用来对指定网段接口使能Rip路由。
命令格式:networknetwork-address
命令用来开启当前接口。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开启状态。
2.静态路由配置
iproute-static命令用来配置单播静态路由。
例如配置192.168.1.10/24网段的静态路由,指定下一
跳为172.16.0.1。
system-view
[huawei]iproute-static192.168.1.10255.255.255.0172. 16.0.1
3.掌握Rip的基本配置
4.掌握Rip计时器的作用
5.理解Rip的稳定性
6.了解Ripvl和Ripv2的区别
【实验学时】
建议2学时
【实验原理】
一、Rip报文格式
二、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由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 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这种方法适合在规模较小、路由表 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它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可以精 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的性能;减小路由器的开销,为 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但对于大规模的网络而言,如果网络 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或网络链路发生故障,用手工的方法配置 及修改路由表,对管理员会形成很大压力。
篇二:rip协议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
书
1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2来自【实验目的】2
【实验学
时】
2
【实验原
理】
2
[关键命令说
明】
4
【实验步
骤】
5
【思考问
题】
16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协议的分类,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的报文格式,工作原理及工作 过程
3.查看路由表
使用displayiprouting-table命令用来查看ipv4路由
表的信息。
4.查看当前运行配置
使用displaythis命令用来查看系统当前视图的运行配
置。
5.Rip相关信息的配置
1)rip命令用来在系统视图下使能指定的Rip进程。
例如使能Rip,进程号为1。
system-view
[huawei]rip1
[huawei-rip-1]
2)ripversion命令用来配置接口的Rip版本。
命令格式:ripversion{1|2[broadcast|multicast]},
其中1表示指定Ripv1报文,2表示指定Ripv2报文。
broadcast指定以广播方式发送Ripv2报文,multicast指 定以组播方式发送Ripv2报文。缺省情况下,Ripv2报文使
转功能默认是关闭的,需要手动打开此功能。
[关键命令说明]
1.接口基础配置
1)使用interface命令进入指定的接口或者子接口视
图。
例如进入接口eth2/0/0视图。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ethernet2/0/0
[huawei-ethernet2/0/0]
2)使用ipaddress命令用来配置接口的ip地址。
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路由器,即将距离置为16。
4.返回。
四、Rip定时器
Rip的定时器有3种:更新计时器,默认每30秒发送一
次更新;超时定时器,默认时间180秒,如果在超时计时器
内没有收到邻居发来的更新报文,则把该路由的度虽值设置
为16,并启动垃圾收集定时器;垃圾收集定时器,默认时间
120秒,如果启动了该计时器,那么120秒超时以后,路由
表中会删除该路由表项。
五、触发更新和水平分割
1.触发更新
触发更新的思想是当路由器检测到链路有问题时立即
对问题路由进行更新。触发更新的作用是迅速传递路由故障、
加速收敛、减少环路产生的机会。如果路由器使用触发更新,
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就在整个网络上传播路由故障信息,极大
地缩短了收敛时间。不采用触发更新,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
三、距离矢虽算法(dV算法)
下面对是对矢虽算法的描述:
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x)的一个Rip报文:
1.先修改此Rip报文中的所有项目:将“下一跳”字段
中的地址都改为X,并将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
2.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重复步骤如图
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将
间才能够收敛。在华为设备上,没有相关命令能主动关闭出
发更新的功能。
2.水平分割
路由环路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正确的路由信息
通过获得这条信息的接口再发送回去,替代了新的正确的路 由,这也导致了错误路由信息的循环往复。水平分割的规则
是,当向某个网络接口发送Rip更新信息时,不包含从该接 口得到的选路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带宽消耗,避免路 由环路。在华为设备上,
网掩码为255.255.255.0。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gigabitethernet1/0/0
[huawei-gigabitethernet1/0/0]ipaddress10.1.0.1255.2
55.255.0
3)关闭和打开接口
使用shutdown命令用来关闭当前接口,undoshutdown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
rip
篇一:用C++模拟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基于距离 向虽算法的路由协议的实现实验报告
水平分割功能默认情况
下是开启的。
3.毒性逆转
毒性逆转(毒性反转),指的是Rip从某个接口收到路
由信息后,将该路由的开销设置为16(也即路由不可达),
并从原接口发回邻居设备。用这种方式,可以清除对方路由 表中的无用路由。如果同时配置了毒性逆转和水平分割,水
平分割行为会被毒性逆转行为代替。在华为设备上,毒性逆
命令格式为
ipaddressip-address(mask|mask-length}[sub],其中:
ip-a
ddress表示ip地址,为点分十进制格式。
mask表示ip地址的掩码,为点分十进制格式。
mask-length表示ip地址的掩码长度,为整数形式,取
值范围是0〜32。
例如,为接口ge1/0/0配置主ip地址为10.1.0.1,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