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精细化教学研究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精细化教学研究

23 创新 高职 特色 教学 方法 .
将启 发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 用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 学全过程 ;突出高职特 色 ,深化教学改革 ,突出工学结合 ,密 切结合企业实际 ,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 增加 岗位认知能 力学 习,增加企 业技术人 员参与课程建设 ,增加开放实验教学 , 全 方位开放实验室 , 删减合 并理论课程 内容 , 减少理论课堂授课 比例 ; 理论教 学和实践教 学进行适度融合 ,实现 “ 将 教”“ 学” “ 做”“ 考”的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 岗位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 用分子模型与多媒体结合辅助教学。 1 利 许 多 有机 物 分子 结构 、键 的形 成 等 难 以用 言 语 形容 和描 述 ,这就需借助模型、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如c 4 H 为正 四面 体 结 构 ,乙烯 为 平 面 结 构 ,乙炔 为线 型 ,用 分 子 结构 模 型 就 很 直 观 ,学 生也能很快认识、理解这 些结构 。同样 ,通过P T P 课 件 及其 中 动 画功 能也 能 很 形 象 地 说 明这 些 问 题 。 () 强 结 构 分 析 、 进 行 启 发 式教 学 。 2加 根据 专 业特 点 ,精选 教 学 内容 ,把结 构— — 反应规 律 一 反 应活性连成一线 ,围绕主线精讲各类有机化合物 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几 个环节 的训练 以后 , 再学到后面的内容 时, 学生 自 然 就会 根据 结 构 分 析 新 化 合 物 的性 质 , 而达 到举 一 反 三 、找 从 出规 律 的效 果 。 () 堂 引导 与 课 外 辅 导 、讲 座 相 结 合 。 3课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注 重 对 学 生 的 引 导 , 如有 机 反 应 要 结 合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际 ,使 学 生 了解 有 机 化 学 理 论 在 企 业 生 产 中 的应 用 , 扩 大 学 生 的视 野 , 拓 他 们 的 思 维 。 于 有 机 反 应 中 的新 工 艺 、 开 对 新技术 , 则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学术讲 座,或播放相关生产现场 工 作 过 程 的录 像 。

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考 试 周 0 年 1 刊 21 第9 0 期
高 K 院 校 有 机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探 索 q ,
黄 亚瑾 丁 宁 贾纪 萍
( 苏畜 牧 兽 医 职 业 技术 学 院 动物 药 学 院 , 苏 泰 州 2 50 ) 江 江 2 30 摘 要 : 有 机 化 学 实验 教 学 中 , 师应 通 过 重 视 对 学 在 教 生 的 安 全 教 育 ,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态度 , 重 基 本 技 能 操 作 , 培 注 合
为 了保 证有 机化 学实 验 正常进 行 . 并保 证 实验 室 的安全 . 在 第 一 次有 机化 学实 验课 程 时教师 不 可忽 视对 学生 进 行有 机 化学 实 验 室规则 和安 全 知识 教育 。 由于有 机 化学 实验 所用 的药 品多 数 是 有毒 、 可燃 、 腐 蚀 性或 有 爆炸 性 的 , 用 的 大部 分是 玻 璃 有 所 制 品, 因此 在有 机 化学 实 验 中过 程 , 粗 心 大意 , 容 易 发 生事 若 就 故 , 割伤、 伤 , 如 烧 乃至 火 灾 、 毒或 爆 炸 等 , 中 教师 必 须让 学 生 认 识 到化学 实验 室是 潜在危 险 的场所 。只要重 视安 全 问题 . 高警 提 惕, 严格 遵守 实验 操作 规 程 , 强安 全措 施 , 故是 可 以避 免 的 。 加 事 有 了这 种警惕 意 识 . 生 在进 行有 机化 学 实验 时就 会集 中精 神 、 学 认真 操作 。同时教师 应教 学生 一些 事故 的处理 方法 . 生意 外 在发 时 能够及 时 、 冷静 地处 理 。如果 遇 到紧 急状 况不 懂 得处 理 , 慌 惊
1重 视 安全 教 育 .
教育 的特 点 的 基 础 上 。 重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 必 需 的 基 础 知 注 将 识 和应 用技 能 进 行 有 机 结 合 , 求 淡 化 理 论 。 实用 、 用 为 力 以 够 度 , 化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 重 培 养 学 生 基 本 操 作 , 学 生 初 步 强 着 使 掌 握 蒸 馏 、 馏 、 取 、 结 晶等 基 本操 作 。 师应 通 过 安 排某 分 萃 重 教 些 物 理 参 数 的 测 定 ( 点 、 点 、 光 度 等 ) 有 机 化 合 物 的 制 熔 沸 旋 、 备 、 性 分 析 等 实 验 , 学 生 学 会 系统 运 用 化 学 实 验 方 法 , 定 使 掌 握 实 验 室 中一 些 常 用 仪 器 的操 作 和 使 用 方 法 。 “ 如 乙酸 乙 酯 的 合 成 技 术 ” 验 , 为 乙酸 乙酯 的制 备 和 乙酸 乙 酯 的精 制 两 部 实 分 分 内容 。乙酸 乙酯 的制 备 这 部 分 实验 , 可使 学 生 掌 握 有 机物 的 制 备 方 法 ( 一 液 )并 掌 握滴 液漏 斗 、 凝 管 等一 些仪 器 的使 液 , 冷 用 方法 。 另 一部 分 实 验— — 乙 酸 乙酯 的 精 制 , 可使 学 生 进 而 则 步 强 化 蒸 馏 、 离 和 提 纯 , 及 熔 点 测 定 等基 本 操 作 技 术 , 分 以 熟 练 掌握 分 液 漏 斗 等 仪器 的使 用 方 法 。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针对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延续和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缺乏高职教育特色,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验教学内容偏多,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不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现行实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削弱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因此,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教学改革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长期以来,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未能完全突破理论课程体系的制约,不能按照自身规律进行系统性、科学性教学,处于从属地位。

评定学生成绩时,主要以理论课考试成绩为依据,难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另外,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的内容设置多为验证性实验和简单合成实验[2],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鉴于以上分析,必须打破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与之符合的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实行“实验项目”教学,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突出能力培养,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更符合化工类高职学校实际情况。

将现有的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按项目层次整合为:基本操作、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经过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以物质制备为主线,以制备和分离及物性表征的基本操作为基本内容”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有限学时内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传统实验教学认为,常用的基本操作训练如常压蒸馏、回流和萃取在合成实验中出现的机会多,没必要单独训练[3]。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实施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岗位要求的人才。

因此,探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极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实验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直接地接触社会、接触岗位,而人才是不是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可以说会直接地影响人才的发展。

在高职化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仅是展开相关教学的基础,更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说,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教学的模式、教学的内容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抑制了高职化学专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只有及时地改革,才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进而才能够促进教学的成功,促进人才的成长。

一、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验教学模式单一迄今为止,我国高职化学专业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仍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课堂的展开,先由教师讲解具体实验的原理、步骤等等,进而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而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模仿性非常强的操作。

而这种过于单一、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局限于条框之中,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厌恶心理。

2.实验内容陈旧就目前的形式来说,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基本的实验动手技术、操作技术以及一些简单的验证、合成,对于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性的实验,基本上没有。

而这种过于陈旧的实验内容不仅不具备前沿性,甚至可以说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

9733223_浅谈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9733223_浅谈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20154胥传森(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有机化学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承担医药、化工、纺织等相关各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任务,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并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就如何管理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室,根据自己几年的管理经验,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如下。

一、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地位和特殊性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基础课程之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室则是对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

可以有效地配合理论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室的实践培训加强对知识的直观了解并予以巩固。

从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机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即有机化合物。

其实验教学紧密配合于有机化学教学,主要包括性质、制备以及合成等方面教学内容。

正是由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等方面实验所需用的试剂药品、仪器设备以及合成产物等不同于其它实验,从而形成了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

二、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学院除了增加资金的投入,更要加快化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设[1],探索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方法,明确实验室使用功能,切实提高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使用率和管理效率。

结合学校自身具体情况,严肃合理地制定细则。

如我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三废处理规定》、《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轻化系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等。

尤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第一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行专人管理与分室管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健全管理条例,严禁违章操作,消除事故隐患。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山 虿 职 Z 压 亏 院 掌握 21年 2 第2 卷 第 1 00 月 0 期
J un lo h n iMe ia l g o niun u ain Vo. 0 No F b 2 0 o r a fS a x dc lCol efrCo t igEd c t e n o 12 .1 e . 01
空间 , 束缚 了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 , 不利 于学生实验 能力和科学
创新能力 的培养 。 个性 化教学则尊重 学生 的个性 , 据每个 学生 的个性 、 根 兴 趣、 特长 、 需要进行施教 , 是一种 自主性 的学 习。课前 老师设置 实验课题 范围, 学生 自己查阅 资料 , 同组成 员讨论 制定最 佳实 验方 案, 方案 由老 师指导完 成实验 。这样 教师从 “ 按 知识 传授
有机化 学是 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 的课 程 , 是实 践性 教 学环 节。有机化学实验操作 能力是 高职药 学专业 学生必 须具 备 的 基本素质之一 。强化实践 性教 学 , 以培养学 生独立 分析 、 可 解 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严肃 认真 、 实事求 是 的科学 态度 , 高学生 提 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为此 , 山西职工医学 院有 机化学 教研室在实践中大胆转 变实验 教学观 念 , 改革 实验教 学 内容 , 打破原有传统的实验教 学模式 , 从培 养学 生 的能力 出发 , 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23 设置综合 实验 , . 培养 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 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 已经成 为当前教育 十分 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J 。如在教 学过程 中 , 乙 酰水杨 酸制备 、 将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 乙酰苯胺 制备等 实验进 行优化 组合 , 一方
展, 医药行业就业市 场对学 生 的实 践能力 要求 越来 越高 , 学生

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以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为例

关于高职院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以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为例
环节 , 不断 推 行 从 形 式 到 内 容 的 多 种 教 学 常 有 利 的 , 学 生 不 用 再 经 过 企 业 多加 培 养 依 照 不 同 专 业 特 点 分 别 设 立 骨 干 专 业 实 产生效益。 学 生 验 , 在 知 识 体 系和 内 容 上 作 为 基础 实验 的 改革尝试 , 全 面 系 统 提 高 实 验教 学 水 平 。 但 就 可 以很 熟 练 的 上 岗 操作 , 专业 化拓展延 伸。 教 学 内 容 和 侧 重 点 上 与 目前 改 革 的 内 容 还 很 形 式 化 和 片 面 , 仍 存 也 能 很 快 承 担 起 预 先 设计 好 的 岗 位 任 务 。 在 的 问题 是 , 实验室建设块块分割, 技 能 培 而 过 分 强调 贴 合 岗位 任 务 的 技 能 培养 重 专 理 论 教 学 完 全 区 别开 , 单独授课 , 单独 建 立 养、 专 业 基 础课 、 专 业 课 等 实 验教 学 难 以 以 业 实 验 , 实训培训 , 更 极 大 降低 了教 学 体 系 考 评 体 系 。 基 础 实验 在 新 生 入 学 的 第 一 学 人才培养要求统筹规 划 ; 重 复 和 脱 离 培 养 目标 的 教 学 , 过 程 设 计 不 合 理 现 象突 出 ; 实 想的问题普遍存在 。 通 过 学 习各 级 院 校 实 中对 基 础 理 论 及 实 验 教学 的 关 注 , 在 有 限 年 开 设 , 让 学 生 了解 学 科 特 点 、 基本原理 、 的学 时 内 , 基 础 实 验 自然 要 全 面 为 专 业 实 基本实验 手段和检测手段 , 为 综 合 实验 能
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 为 培 养 目标 , 因此 , 在 的课 时 都 分 配 到 了与 企 业对 口的 某 项 专 门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
“ 目化 教 学 ” 内涵 项 的
学 生 独 立 完 成 的 自主 项 目。 具 体项 目设 计 如表 1 示 。 所 表 1 《 机 化 学》 目化 教 学 的课 程 内容 表 有 项
有 机化 学 内容 有机 实验 技术 内容 项目 ( 理论 知识 ) ( 单元 操作 ) 脂 烃 ( 卤代 烃 ) 醇 、 带 有气 体 吸 收 的 回流 含 、 烯 操作、 洗涤 操作 、 燥 、 干 项目1 :有 机 原 料 烃、 醚 简单 蒸馏 引领 溴 丁烷 的制 备 正 酚、 卤代烃 、 芳香 醚 普 通 回 流 、 滤 、 结 抽 重 项 目 2 香 料 B 萘 : 一 晶 乙醚 的制备 脂 肪 醇 、 环 醇 、 卤代 脂 环 分馏 操作 、萃取 操作 、 项目3 :有 机 原 料 烃 、 环芳 烃 、 烃 单 烯 干燥 、 单蒸 馏 简 主导 己烯 的制 备 环 醇 冰浴 操作 、萃取 操作 、项 目 项 目 4 :特 种 溶 剂 醛 与酮 干燥操 作 简 单蒸 馏 环 己酮 的制 备 带 有分 水 器 的 回流 操 项 目5 :食 品 添 加 酯 、 酸及 衍生 物 羧 作 、 取 操 作 、 馏 操 萃 蒸 剂 乙 酸 异 戊 酯 的 作. 干燥 操作 自主 备 制 单 环芳烃 , 氮化 合物 ( 含 硝 项目 基 化合物 、 、 氮和 偶氮 胺 重 回流 、 涤 、 结晶 洗 重 项 目6 :对 氨 基 苯 化合 物 ) 甲酸 的制备 杂环 化合物
项 目
“ 目化 教 学 ” 高 校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相 比 . 要 有 三 个 转 项 与 主 变 : 是从 以“ 师为主 导” 变为 “ 一 教 转 以学 生 为 主体 ” 二 是 从 以 :
“ 材 为 中 心 ” 变 为 以 “ 目为 中心 ” 三 是 从 以“ 堂 为 中心 ” 教 转 项 : 课 转 变 为 以 “ 践 操 作 完 成 项 目任 务 为 中 心 ” 这 种 方 法 以全 面 素 实 质 培养 为 目的. 以能 力 为 本 位 . 提 高 学 生 的 职 业 能 力 放 在 突 把 出位置 . 建 开放性学习环境 , 构 允许 学 生 按 自己 的 方 式 学 习 . 在 学 中做 , 做 中学 . 正 符 合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认 识 论 。 在 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作者:王冰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有机化学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问题探讨了如何实施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态度、注重基础技能培训、开展绿色、实用性实验教学,巩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对提升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凸显实验操作准确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热情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85-01
1 高职有机化学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有机化学传统实验课程教学采用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模式,统一由教师进行课堂安排组织,介绍实验原理、目标、设备仪器及实验进程较易出现的问题与注意事项,而后对实验阶段中的各类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该类结论式、机械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创新性造成了严重影响束缚,令其欠缺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热情,无法形成独立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市场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而这一因素又成为影响高职学校就业满意度与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只有适应时代需求创新改革,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不良弊端,才能合理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高职学生人才。

2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2.1 注重安全教育、科学培养学生树立严谨求实态度
为有效保障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就实验室操作安全问题对学生展开教育培养,令其明晰实验室之中有较多可燃、有毒、易爆或腐蚀性药品制剂,且较多用玻璃器皿承装,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应避免粗心大意,否则便很容易发生烧伤、割伤,甚至是爆炸、中毒或火灾事故。

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进程中应强调有机化学实验室包含许多潜在危险,只有学生提升警惕性,科学遵守相应操作实验规程,制定有效安全防范措施,才能良好的避免事故不良发生。

同时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向学生传授应对不同事故的具体处理方式,在意外发生时其应头脑冷静、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与处理,进而确保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安全顺畅开展。

再者在实施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程中高职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严谨求实、端正实验学习态度、规范操作、良好协作与精确处理数据精神的培养,令学生能够对各类试验现象做到细致认真的观察并完善做好数据记录,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进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则应面向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详细讲解与注意事项解释,做科学的示范引导,并及时对
学生的操作不当做合理纠正。

例如在进行测定熔点实验教学中,苯甲酸具有较短的熔程,倘若无法正确判断其初熔现象,便会令初熔温度的记录有所提前,得不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同时样品具有较快的初熔过程,一些学生无法及时准确的观察,一旦发觉样品出现了融化,实则其已经成为了液体并上升到终熔温度。

尤其一些个别样品在经过熔融变为液体后会呈现停留气泡现象,较易混淆为熔融固体。

因此对该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只有仔细辨认,秉承严谨求实态度才可进行不同性状有机物的科学鉴别,判定其纯度,否则便会令实验结果截然相反,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2.2 实施基本技能培养、开展个性化教学,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程中我们应科学遵循高职教育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应用技能与必要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合理淡化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其基本操作驾驭水平,令学生掌握各项分馏、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测定物理参数、制备有机化合物、开展定性分析等操作实验环节,令学生掌握系统应用化学实验的科学方式以及一些常用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例如合成乙酸乙酯实验,我们可分为制备与精制两部分,通过制备可令学生掌握相关有机物的科学制备方式,学会使用冷凝管、滴液漏斗设备仪器应用方式。

而精制实验则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离、蒸馏、提纯、测定熔点等操作基本技术的掌握,令其熟练使用各类相关设备仪器。

传统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体采用训练操作仪器、验证理论培训模式,学生则在这一预设计划、模式与步骤之下实现实验教学目标,这种教师无形外力不良延伸至学生本应享有的思考与自由发展空间,令其创造性思维遭到不良束缚,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实验能力。

为扭转该不良现状我们应科学开展个性化教学,全面尊重学生丰富个性需求,依据高职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因材施教,令其学会自主性学习。

例如我们可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依据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设置课题范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资料的自主查阅并组成不同学习小组进行协同讨论制定相关最佳化的操作实验方案,教师则可从旁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方案。

这样一来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程中教师便由传统的专家与传授知识者逐步转变为引导者、协作者甚至是参与学习者,而学生则不再仅仅扮演学习者与听从着角色,而是成为协作人员甚至是专家,进而真正令自身实现了自我更新、主动汲取知识甚至是发觉创造新知识的科学目标。

2.3 合理开展设计性、应用性与绿色实验,丰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程中我们应有目的性合理开展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由实践与学习机会,考核其实验技能与掌握理论知识水平,并提升其独立设计与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授烃的衍生物课程内容后我们可安排鉴别烃与衍生物的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乙醛、苯、甲酸、乙醇等溶液令其总结实验原理,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进而一一鉴别上述溶液。

在学生创设的多重实验途径中,教师可帮助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实验方式与条件进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的进行多思考、多实践。

在重视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可适应性引入实用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动手实践与科研能力。

2.4 引入计算机技术,促进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营造开放式教学模式
为有效提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准确性,我们应科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传统项目实验改造,令相应实验内容完善与计算机结合,引导学生首先进行实验课件观看,全面熟悉实验操作内容,而后自主开展实验实训,提升其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与实验操作准确性。

同时在安排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计划阶段我们应合理选择较为典型的实验教学内容,令学生按照小论文模式撰写实验报告,并将该环节考核成绩合理计入总课程成绩中,令学生逐步掌握科研论文撰写方式,在教师合理引导下进行资料查询、自主开展工艺过程设计与试验操作,参与相关课题讨论,进而充分认识有机化学研究应用方向,激发实验学习热情。

3 结语
总之,基于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良问题,我们只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实践改革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丰富实验教学培训内容,才能营造开放、个性化实验教学模式,提升高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蓉.我校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09(3).
[2] 何建玲.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