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ppt优秀课件3(2份) 鲁教版PPT课件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ppt优秀课件3(2份) 鲁教版PPT课件
A犯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要防微杜渐 B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区别 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发展成犯罪行为 D有了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关系
3、价值判断:
小青经常旷课、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受到老 师的严厉批评。可他不屑地说:“我这点小错误,没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又没有违法犯罪。”
1、张某起初因为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不 思悔改,后因持刀抢劫,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判 处有期徒刑5年。这一案例说明D()
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没有严格的界限 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成犯罪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这些古语告诫我们A()
作为未成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归航拾贝
(2)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加强品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 觉遵纪守法,才能使自己健康安全 地成长。
活动4、拓展生活
小杨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他听说 自己家附近的一间工具屋里,放着一台 小偷偷来的手提电脑。就拿了回来,准 备自己使用。
判断:错误
理由(:1)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2)小青经常旷课、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绝不是小错误,
都属于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行动变成习惯,会决定自 己的命运与前程。让我们要从 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 法、守法,做自己心目中的真 心英雄!
广东兴宁市城区发生一起学生自行车被抢事件。 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将涉嫌抢劫的3 名少年阿龙、阿亮和阿运抓获。经审查,3名少年最 小的年仅14岁。由于经常在一起玩乐,为筹集上网 、吸烟等各种玩乐开销,他们先是小偷小摸,后来 多次结伙抢劫学生的山地车,得手后迅速将其变卖 。阿龙、阿亮和阿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

〔鲁教版〕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教学PPT课件3(2份)

〔鲁教版〕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教学PPT课件3(2份)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环节三:生活在线
广东兴宁市城区发生一起学生自行车被抢事件。警 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将涉嫌抢劫的3名 少年阿龙、阿亮和阿运抓获。经审查,3名少年最小 的年仅14岁。由于经常在一起玩乐,为筹集上网、吸 烟等各种玩乐开销,他们先是小偷小摸,后来多次结 伙抢劫学生的山地车,得手后迅速将其变卖。阿龙、 阿亮和阿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活动1、走进生活
小华让我给 他递“小抄 ”,怎么办 ?
图一
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自 己会怎么办?有人说:偶尔 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一谈 自己的看法 。
小勇递给我 一支烟,吸 不吸?
图二 小明让我帮 他去打架, 怎么办?
图三
活动2:请你参与:
想一想 :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
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作为未成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3框《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这一框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并了解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预防这些不良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他们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认识到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不良行为,做一个有道德、守法治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

2.学会预防不良行为,提高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实际操作,提高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3.准备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并试着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出预防不良行为的具体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际操作,提高法治意识。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课件(共21张PPT)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8.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课件(共21张PPT)
某汽车修理部,有两个打工仔甄某和孙某,甄某学习很 用心,技术过硬深得老板赏识。孙某是后来的,向甄学艺。 今年4月29日,甄和孙一块气焊,由于钢板烫手,孙把钢板扔 到地上,甄叫孙:“拿住。”孙心生不满怀恨在心,计划杀 甄。5月3日晚,孙搭车回叔叔的家中,叔叔熟睡后,他走了9 公里路回到修理部,将睡梦中的甄某用锤子打死,然后骑走 老板的自行车,并将自行车扔到地里,回叔叔家继续睡觉。 清早,他让父亲送自己回修理部。他本想在刑警和老板面前 表现一下,领着派出所民警把自行车找回来。结果自行车不 知被谁骑走了。这一举动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使此案迅速告 破。 (未成年人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往往因为言语口角之 争,酿成暴力殴斗或凶杀事件。)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2.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3.一切违法行为都受刑罚处罚。 4.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5.一切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6.非正义行为都应受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 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 经常旷课上网。开始时,他还觉得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 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抽烟、喝酒、赌博,曾因偷学 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 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 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 两个“朋友”竟然持刀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中就作案3起,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 行政违法行为 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民事违法行为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5.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行政违法行为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行政违法行为 7.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初中道德与法治《点滴做起1防微杜渐(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点滴做起1防微杜渐(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未成年人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分析,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懂得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2、能力:交流分享抵制不良诱惑的技能和方法,逐步增强提高分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防患于未然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听歌啊?让我们的课在歌声中开始(放音乐《心声》,同时滚动播放图片)。

多数的歌曲是欢快的,是令人心情愉悦的,可听了这首歌,我们的心情是不是沉重了许多啊,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学生答)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反映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题材的电影《少年犯》插曲《心声》。

电影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它的警示下,无数的青少年从违法犯罪的边缘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但现在,青少年违法犯罪完全消失了吗?没有,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多方面的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心发育提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特点,低龄化指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越来越小,成人化指的是人虽小但犯罪手段越来越凶狠残忍。

所以从小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咱们政治课本上法律的内容以前是九年级才学,后来提前到了八年级,现在提到了七年级,就是这个原因。

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

回想刚才图片上的青少年,有的正被押上警车,有的正接受审判,有的在牢房内隔着铁窗向外张望。

一张张稚嫩的脸写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他们为什么失去了自由,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的生活。

是因为他们犯了法,违反了法律,他们的行为被称为违法行为。

一、违法行为:一是做了法律不许做的事;一是不做法律规定必须做的事。

是不是只有被判刑进了监狱的才是违法行为呢?(学生思考后举例:如向小同学要钱,闯红灯,不交税,烤其他肉冒充羊肉,破坏公共自行车,青少年沉迷于网吧,在网上发帖污辱他人人格,办了个工厂把污水排放到河里,偷窃他人财物,抢劫财物,打架斗殴,杀人放火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道德与法治七上《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执教人:内容标准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増强法制观念,防微渐,自觉遵纪守法能力目标:提高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内容分析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是在学习“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別和联系,进一步増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由于末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辩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和改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末然,自觉遵纪守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有利于养成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钠归纳总结基本知识和原理,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和感悟。

教学活动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海宁少年设打87岁老人师设问:观看视频,你想说什么?生答师结,引入课题“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板块一:一探究竟()追踪报道:尚某打人事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尚某,初中时父母离开云南到海宁打工,缺乏家庭教育的他结识了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开始逃学旷课,由于经受不住朋友们的盛情,他还经常吸烟喝酒,学校因其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给予他记大过处分。

但他仍执迷不悟,钱花的越来越多,父母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便开始小偷小摸,于2018年6月,因为多次到当地超市盗窃饮料、食品等商品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因触犯《治安处罚条例》拘留七天。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道德与法治七上6.3《点滴做起防微杜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点滴做起防微杜渐》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各种不良行为,但缺乏识别和抵制这些行为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供学生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行为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详细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分享自己遇到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教学课件设计

“违法犯罪,后悔莫及”为了不让母亲“泪 水染白发”更为了自己不要“跌入激流而不 能自拔”请同学们谨记:遵纪守法,防微杜

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预防违法犯罪,必须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纪 守

(2) 防微杜渐,才能防患 ,
于未然。我们要从小加强道德

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 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
(D )
A.应邀参加,否则会损害同学间的友谊
B.应邀参加,这样的娱乐玩玩不会有什么 影响
C.先回家完成作业后再参加,以免耽误学 习
D.坚决拒绝并劝阻小强,因为赌博是一种 不正当的娱乐
青年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
之 板块一【认识法律】
材料一: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 正案(八)》。该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材料二: 1 2011年5月12日,浙江宁波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杭州市原副市
长许迈永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7月19日被执行死刑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1.丁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属于犯罪?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说明了什么?
3.丁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课本P45页的漫画,然后说一说:
1、若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 会怎么办?
2、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什么”。 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主学习交流共享 之板块三【认识不良行为】
• 《中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人民共和国》第十 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 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 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 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 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 、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 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某粗暴殴打张老太,被 害人多处骨折伤势达到轻 伤一级。
不良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一般
区 违法 别 犯罪
对社会的 危害性 不大

违反的法律 受到的处罚
刑法以外的 法律法规
行政制裁 都应受到
共同点 社会危害性 的法律法规 法律的处罚
犯罪 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293条之规定刑事拘留。
析案学法
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尚某,初中时父母离开云南到海宁 打工,缺乏家庭教育的他结识了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 开始逃学旷课,由于经受不住朋友们的盛情,他还经常吸烟 喝酒,学校因其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给予他记大过处分。
但他仍执迷不悟,钱花的越来越多,父母给的零花钱满足 不了他的要求,他便开始小偷小摸,于2018年6,因为多次到 当地超市盗窃饮料、食品等商品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因 触犯《治安处罚条例》拘留七天。
山东人民出版社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板块一
报道追踪
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尚某,初中时父母离开云南到海 宁打工,缺乏家庭教育的他结识了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开
不良行为 始逃学旷课,由于经受不住朋友们的盛情,他还经常吸烟喝酒,
学校因其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给予他记大过处分。
后来父母把他带到海宁,但是两个月后,他殴打87岁老人 张老太,致使张老太多处骨折伤情鉴定为一级轻伤,公安机 关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根据刑法第293条之规定,10月 4日下午,海宁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批准逮捕犯罪 嫌疑人尚某对其刑事拘留。
这些行为分别触犯了什么规定和法律? 受到什么惩罚?有何种程度的社会危害?
——刘 备
本课知识体系

区别
滴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做 起
联系
防 微 杜 预防违法犯罪 防微杜渐 渐
这节课,我知道了

今后我要做到
道 德 与 法 治
插入歌曲
教师寄语
是非美丑有界限,荣辱善恶须明辨 团结互助心灵美,损人利己酿祸端 不良诱惑危害大,自觉抵制是根本 不良行为要杜绝,防微杜渐是关键 遵纪守法莫乱违,好人一生保平安。
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联系 沟,一般违法如果不及时改正的话, 有可能导致犯罪
一探究竟 了 解法
生活中还有哪些 违法现象?
这些违法现象属于何种行为? 你的判断依据?
尚某:悔之晚矣?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正是从那些“小 错”开始,一步一步滑向了犯罪的深渊;正 是这种“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心理,让 我丢掉了防范的意识,种下今天的“恶果”。
但他仍执迷不悟,钱花的越来越多,父母给的零花钱满足不 了他的要求,他便开始小偷小摸,于2018年6月,因为多次到当
一般违法行为 地超市盗窃饮料、食品等商品后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因触犯《
治安处罚条例》拘留七天。
后来父母把他带到海宁,但是两个月后,他殴打87岁老人张 老太,致使张老太多处骨折伤情鉴定为一级轻伤, 10月4日下午
慎交友 拒绝不良诱惑 杜绝不良行为 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法律观念
预防违法犯罪的锦囊妙计
• 杜绝不良行为 • 从点滴小事做起,加强品德修养,
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 帮助有不良行为同学及时改正,和 他们一起健康成长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 , 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对社会的 危害性
一般
区 违法 别 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
不大 大
违反的法律
刑法以外的 法律法规
刑法
受到的处罚
行政制裁或 民事制裁
刑罚
共同点 都具有 都违反了国家 都应受到
社会危害性 的法律法规 法律的处罚
联系
海宁尚某犯罪轨迹
曾经评为三好学生

旷课吸烟喝酒

多次到当地超市盗窃 饮料、食品等商品
我真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啊,对不起爸 爸妈妈,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人。同学们, 希望你们能从我身上吸取教训,严格要求自 己,遵纪守法,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板块二
批评与自我批评
议一议:我们同龄人身上可能哪些不 良行为?
谈一谈:你想对他们说几句忠告?
防患于未然
结合尚某走向犯罪的轨迹 ,我们要 建立的防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