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1.文言文阅读在八年级语文上学习文言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文言文风格独特,语言古雅,很多同学可能不容易理解。

为了更好地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1)了解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需要从词语、短语和句子层面分析理解。

(2)理解词语用法: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如文言文中的“尔”、“乃”、“兹”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理解含义。

(3)掌握上下文关系:文言文阅读注重上下文的关系,需要通过文后注释或上下文推理理解文意。

2.语文修辞修辞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是优美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同时,还要学会辨析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加深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3.古代诗歌鉴赏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味,感受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4.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含文学名著、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知识,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掌握不同文艺形式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时期文学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5.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同时还要注意写作的结构、逻辑和语言表达技巧,以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语文修辞、古代诗歌鉴赏、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认真掌握,多加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第一单元:战争记忆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第二单元:爱的旋律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掌握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掌握每一个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背影》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并写出对重点语言的理解。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二)理解性默写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四篇】的文章,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一新闻两则毛泽东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阵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阵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据南阳。

3、新闻常识:1.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大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3.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4、仔细揣摩有特别意味的语词,如“不料”等。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斗争力。

“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同日同时”,不仅用语简洁,也可见我军的气度。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充满着胜利的自豪感。

5、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树木”、“森林”,形象地表明根据地的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气力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芦花荡孙犁1、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全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强,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情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点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的打牢非常关键。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上语文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一、阅读理解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一部分。

在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和把握语境的能力。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可以通过对于细节、主旨、推理以及文学修辞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行提升。

二、语文写作语文写作也是八年级上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语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表述的准确、内容的丰富、语言的规范、结构的完整。

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对于文体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剖析,同时还需要学生对于语言规范和表述技巧的不断练习。

三、古诗词八年级学生还需要学习古诗词这一知识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语文基础。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同的诗词内容和形式也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

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于背诵和创作的能力的培养。

四、现代诗和散文现代诗和散文也是八年级上语文学习的重点。

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对于不同的诗词、散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于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学生可以对于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进行理解。

同时,学生还需要对于短篇故事、小说进行阅读。

五、字词语法字词语法还是学生语文基本功夫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单字、词组、成语、词义、词性、词形、词语搭配和句法等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语言要素的认识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综上所述,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点非常全面也非常基础。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重点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素养的整体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上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课《巴东三峡》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作者: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

二、字词拼音夔(kuí)门袅袅(niǎo)浣(huàn)妆谚(yàn)语瞿(qú)塘峡沟壑(hè)秭归(zǐ)崆(kōnɡ)岭峡滟滪(yàn yù)王嫱(qiānɡ)玲(línɡ)珑耸(sǒnɡ)立蔚(wèi)蓝峰巅(diān)古褐(h è)苍苍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抹角,挨着墙角绕走。

三、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四、写作特色⒈结构特点:本文以作者游历的行踪为线索,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1段):总述游三峡的感受:山水奇伟险恶,令人赞叹而恐怖。

第二部分(2-9段):游三峡所见所闻(从东往西,逆流而上)。

第三部分(10段):游完三峡的心情:脱去危险的快乐,反衬三峡之险恶。

⒉抓住景物特色,有说有略。

长江三峡,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景物之特色各不相同,作者介绍时言简意赅,抓住要领。

西陵峡四段,着重写山、水的特点;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尔的巫山云雨。

矍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

⒊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写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人手法:“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八年级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随着八年级上语文课程的结束,同学们需要进行复习以巩固所
学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从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四个方面,简单总结八年级上语文的复习重点。

一、文言文
在文言文方面,同学们需要掌握好语言的基本结构,尤其要熟
练掌握文言文的常用句式,比如“斯之谓某”,“夫某者”,“伏以为某”等句式。

此外,还需要掌握好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如“彼”、“汝”、“斯”、“兹”等指代词,以及“固”、“故”、“夫”等连接词。

二、现代文
在现代文方面,同学们需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训练。

需要加强
对于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理解,比如“清新”和“清爽”、“显然”和“明显”等。

另外,也需要掌握好句型的套路,尤其是复杂句和长
句的写作技巧。

三、阅读
在阅读方面,同学们需要加强对于段落结构和语义的理解。

需要注重文章的核心思想,尤其是逆向思维的理解。

同时,也需要注意文章细节的理解,比如常用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

四、作文
在作文方面,同学们需要注重文采和思路的训练。

需要注重扩大词汇量,锻炼写作能力。

尤其是在写作思路上,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诸如“开篇明出处,引出文章主题”这一套路,还需要学会如何才能在结尾处,得出深刻的结论。

以上是八年级上语文的复习重点,希望同学们可以重视起来,加强复习,实现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二)词类活用:
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四)古今异义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
(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病句修改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7)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8)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9)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10)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11)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2).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13)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14)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15)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16)《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17)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18)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19)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20)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文体知识1、二种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自然坏境(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2渲染气氛;3突出、深化主题。

4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5推动情节发展。

2、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1提出问题(引论)、○2分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5、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作引用(名言)下定义、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的两边的话可以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6、说明方法的作用(重点内容)
○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条理清楚。

答题思: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8、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
贯、得体。

8、说明文常见的题型:
○1、甲段使用了、、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2、请你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得说明方法得一个句子,并结合句意分析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1、2题答题思路:参考说明方法
○3、说明语言:段中某句的“甲”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删去?
答题思路:不能,因为句中甲+说明对象范围(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得准确性。

如删去后+效果。

○4、段中加点得“甲”能否改为“乙”?为什么?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的是+对象特性或作用、地位、意义,“乙”强调的是。

,改了后+效果。

○5、简要说说,本文这种以故事开头或文中引用传说、史料有什么好处?思路: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文章避免呆板,或者增加文章得神密色彩,使文章更加详细。

○6、说明顺序:第*段中列举得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思路:不能,原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本质)或者与文章得。

是对应关系。

9、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10、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11、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1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增加语言色彩。

②对比-强调了…突出…。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⑤排比--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

强调了+对象+特性。

⑥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⑦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13、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
14、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点题(画龙点睛);前后照应;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5、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16、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