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部编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讲述一个民间故事,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包括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3. 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讲述一个民间故事。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学习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2. 民间故事的特点3. 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4. 口语表达的技巧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录制视频或音频。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能够流畅、自信地讲述一个民间故事。
•能够从民间故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根据故事中的桥段和情节进行连贯性讲述。
四、教学准备1.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材。
2.课堂PPT、故事书籍。
3.讲解故事的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中常常包含着我们的智慧和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2. 学习故事(15分钟)•让学生先阅读故事,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人物、情节等。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某一部分展开讨论,探讨其中的道理。
•学生展示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4. 个人讲述(15分钟)•让学生一个个人上台讲述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提出建议和评价。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故事的价值和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讲述民间故事展开,通过学生的讲述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上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间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出色的传统文化继承者。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一、明确交际话题。
1.《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都属于______________(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
这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____________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
2.判断对错。
(1)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2)民间故事就是神话故事。
()(3)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4)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3.下面哪些属于民间故事?()A.《白蛇传》B.《孟姜女哭长城》C.《完璧归赵》D.《梁山伯与祝英台》E.《坐井观天》二、提出交际要求。
如何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A.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C.可以大声地把故事背诵出来。
三、学习交际方法。
1.排序。
()拟定演讲提纲。
()找出一些民间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想想演讲时使用哪些方法能使故事更生动。
()认真思考喜欢这个故事的理由。
2.连一连。
盗灵芝草,水漫金山《花木兰》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白蛇传》墓复合拢,化蝶双飞《孟姜女哭长城》悄悄帮小伙子做饭《田螺姑娘》3.分小组讲故事,每个小组在上题中任选一个故事讲一讲。
四、实践交际活动。
举行讲故事比赛。
你一定读过不少故事吧,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为大家讲一讲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一、1.民间故事人们口头2.(1)√(2)×(3)√(4)√3.ABD二、AB三、1.4125 32.3.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牛郎织女(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身世凄苦 用心照看老牛
得老牛相助,与 织女喜结良缘
男耕女织,幸福生活 织女被抓,天河两隔
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自由创作
连环画《乌鸦喝水》
说说连环画有什么特点。
每一页都有图和文字,图大文字少。连 环画就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 人物的中国传统艺术,图画传神、文字简洁 是连环画的一大特点。
以“织女被抓,天河两隔”为例。
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在这幅画中你会画哪些主 要人物?他们的神态、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人物有王母娘娘、男孩、织女。王母娘娘“怒气冲 冲地拉”,“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声嘶力竭地 哭喊;织女扭头望着孩子,眼神里满是痛楚、无奈。
根据这些主要人物你会配上哪些文字呢?
对照修改,评比故事大王
好听故事我来评
“添油 加醋” 了吗?
“手舞 足蹈” 了吗?
添加人物对话 添加人物形象 添加人物想法 添加事物描述
配上动作
配上表情
★★★
★★★ ★★★ ★★★ ★★★
符合人物特点,得一颗★ 贴合故事情境,得一颗★ 故事说得有创意,得一颗★
★★★
讲故事的具体要求:
1.轮流讲故事。每人三分钟,长故事可以讲片段。 2.组员要评价。对照评价表,说出优点,给出改进 建议。也可以提问,由讲故事的人答疑。最后给出 星级评价。 3.推选故事之星,确定推荐人,准备推荐词,进行 全班展示。
11* 牛郎织女(二)
整体感知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故事 叙述中的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抓住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来把握故事的脉络,完成思维导图。
①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④牛郎披着牛皮带着儿女 去救织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多个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但是,他们在讲述民间故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故事情节的、语言的丰富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难点: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述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讲述民间故事的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
2.准备一些民间故事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民间故事情节,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个民间故事的讲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方式。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配套教案)《口语交际三:讲民间故事》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语文要素】2.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讲故事时,能在尊重原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讲生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民间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类的民间故事也影响着每一个人,在这一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我们来开个民间故事会吧。
大家一起来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二、做好讲故事前的准备1.先来回顾一下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是人们基于当时现实,运用了神奇的想象,赋予了普通的人或者动物以超现实的能力,借以实现劳动人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民间故事的情节一环扣一环,非常连贯;人物特点鲜明,读起来善恶分明;情节曲折,想象奇特。
2.如何讲好民间故事。
技巧点拨:对故事进行以创造性的复述。
注意:要在众多民间故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要选择内容积极健康的;要记住故事内容,可以运用学过的方法:①梳理主要情节。
②抓住线索。
③借助图片。
④将故事内容梳理清楚,再把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多读几遍,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先试讲。
三、讨论如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别人才会爱听。
那么,故事如何能够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1.课前收集民间故事,记下故事的内容。
2.小组交流:①丰富故事的细节。
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②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③在故事比较简略的地方展开追问和想象。
④在描述人物的想法时,可以试着把它变成内心独白的语言;描述人物之间的交流,可以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
3.全班交流评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再在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看看谁讲的故事最生动、最吸引人、最有创意,最后评选出班里的“故事大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指导、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指导、范文【交际方法】1.练习讲故事议方法。
讲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讲得好,因为讲的人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像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说了什么,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等细节都讲清楚了。
讲故事时模仿织女被王母带走时的情形,给人物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所以讲织女被王母带走的讲得好。
2.读书讨论明晰要求。
(1)讲清楚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对话,描绘人物形象。
(2)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选定故事。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印象深的民间故事。
4.交际分享。
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讲清楚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细节是否清楚,是否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从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范文】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牛郎听到姑娘找衣服,急忙红着脸双手托着纱衣从树林里走了出来,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呢。
”织女急忙接过衣服手忙脚乱地穿在身上。
织女穿好衣服,坐在湖边对着清清的湖水梳理她长长的黑头发,牛郎静静地看着织女,心想,这就是老牛说的仙女了。
于是整了整衣服和发髻,走到织女身边坐下来,说:“你好,仙女!我叫牛郎。
”织女抬起头奇怪地看着牛郎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仙女?”牛郎镇定地说:“是我家老牛告诉我的。
”织女更加奇怪了,“你家老牛告诉你的?怎么可能。
牛怎么告诉你的?”牛郎低着头小声说:“我很小爹娘就死了,哥嫂把我赶出家门,我一直和牛相依为命。
昨天晚上,它突然开口说话,告诉我说,让我今天黄昏到这儿来,有很多仙女在洗澡,从草地上拿走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我要衣服的仙女就是我的妻子……”织女一边听着一边打量着牛郎,眼前这个年轻人脸色黑红,身体强壮,虽然身上的衣服很破旧,但是却很整洁,脚上的草鞋编制的很结实,看来是个受苦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手舞足 蹈”了吗 ?
1.配上合适动作 ☆ ☆ ☆ 2.配上合适表情 ☆ ☆ ☆
☆ ☆ ☆ ☆故事说得有创意吗
?
☆☆ ☆
名间故事大王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阅读链接
《梁祝十八相送》 《八仙过海》 《牛郎织女》 《阿凡提的故事》
双双化蝶 鹊桥相会 同游蓬莱 智斗巴依
《梁祝十八相送》 《八仙过海》 《牛郎织女》
双双化蝶 鹊桥相会 同游蓬莱
课文的插图出自哪个间故事?
添油加醋
初次相遇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 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 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好听的故事我来评(一)
“添油 加醋” 了吗?
1.添加人物对 话
2.添加事物描 述
☆☆☆ ☆☆ ☆
☆☆☆ ☆☆ ☆
☆符合人物特点吗? ☆符合故事发展吗? ☆故事说得有创意吗?
手舞足蹈
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模仿人物和动作和表情,让
听众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来模仿一下织女被王 母娘娘带走时的情形。
好听的故事我来评(二)
织女纱衣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 树林。”
初次相遇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 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 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织女纱衣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 树林。”
“手舞足 蹈”了吗 ?
1.配上合适动作 ☆ ☆ ☆ ☆ ☆ ☆ ☆符合人物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