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2_(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1张PPT)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9时9分21.11.1609:09November 16, 2021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振__动___ ,人耳能听到的 鼓声,是由___鼓__皮__的__振__动___的振动而产生,停止 敲击后立即用手轻触鼓面发现它在__振__动___,按住 鼓面则__停__止___发声.
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发声 体分别是 ___空__气____、_马__的__声__带__、____水______。
空气(0oC) 空气(15oC) 空气(25oC) 软木 煤油(25oC) 水(常温)
331 340 346 500 1324 1500
海水(25oC) 1531

3230
铜(棒)
3750
大理石
3810
铝(棒)
5000
铁(棒)
5200
声速的大小跟__介__质_的__种_类__有关; 还跟__介_质__的_温__度___有关。
• 敲响音叉,听声音。 • 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观察到发声的 音叉在振动? 学生亲自实验
应用:
记录声音的振动来记录声音。
演示 将一只电铃接通电源放在 密封的玻璃罩内!
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能你 铃的槌在敲击铃吗? 看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1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19张PPT)

2.声音在25℃的空气和25℃煤油中声速分别是多大? 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3.比较声音在25℃的空气、水(常温)和铁(棒)中的 声速分别是多大?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3: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气
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V固>V液>V气; 2.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小知识:
1.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
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即:V固>V液>V气; 2.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利用回声测距离: L=1/2*vt
本节小结
• 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 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 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即:V固>V液>V气; • 4.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5.利用回声测距离: L=1/2*vt
P13 想想议议
蝉是怎么 发声的?
蝉是靠腹部的 鼓膜振动而产 生鸣叫的。
• 树叶为什么会有 沙沙声?
• 优美的笛音是怎 么发出的?
笛子是靠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 二胡的 旋律是 由弦振 动产生 的
二、声音的传播Βιβλιοθήκη 实验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物理学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思考1:哪些物质能够传声?你的猜想是 什么?
声 音 的 传 播
1、把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 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结论:固体也能传声。
结论2:1.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能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课件1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课件13张PPT

新知学习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C.固体传声快
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够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煤油(25℃) 1324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在测距离时需注意的是:回声通过的路程为所测距离的2倍。
水(常温) 光的速度远大于声音的速度。
s=vt=340 m/s×0.
1500
铝(棒) 铁(棒)
5000 5200
不一定比在液体中大。
C.固体传声快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遇到大的障碍物时,会被吸收一部分,还会被反射一部分。
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耳朵所用的时间 历史上第一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在公元1708年。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新知巩固
【例1】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
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
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 历史上第一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在公元1708年。
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两船的距离为13847米,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两船的距离为13847米,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共21张PPT)
二、声音的传播(视频) 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
电源,我们听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 罩内的空气抽走,我们再听铃声有 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视频
分析论证,实验说明:
声音可以在 __空__气__ 中传播,但 不能在_真__空____中传播.
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请分别举
例说明。
实验 1、两个学生合作,一个
C.吹箫发声
D.吹笛子发声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 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听到上 课时铃声,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 叭声,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声 音是如何传播(过来)的呢?空气能 不能传声呢?
上面实例可以间接说明:声 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难道声音 的传播需要空气?如果是真空声 音能否传播?
四、回声
学生活动:自学课本P30内容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 一种现象。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思考: 利用声音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 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声音测海底 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
音到接收反射回来的声音所用时间t。海水
察现象。二者有何不同?说明什么?
2.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再将不发 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现象。二者有何不同?
说明什么?
3.用手分别触碰正在“发声的音叉”和“不发声
的音叉”,分别有何感受?又说明了什么?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讲学稿对应)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振动一定发声,但可能听不到;不振动肯定
小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 固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PPT精品课件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PPT精品课件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利用回声可以加强 原声、测量距离。
s V =t
思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25℃) 煤油(25℃)
水 (常温)
340 346 500 1324 1500
海水(25 ℃) 铜(棒) 大 理石 铝(棒) 铁(棒)
1531 3750 3810 5000 5200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到达人耳后,又怎样让大脑感知?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1.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路程 声速 =
时间
米/秒(m/s)
米(m) 秒(s)
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测距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
典型例题 1
D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C.弦柱
D.空气
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
A 皂膜将(
)
A. 振动
B. 静止不动
C. 一直向右运动
D. 一直向左运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共1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共11张PPT)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声音的传播
固体能传播声音
液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 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总结:正常时听觉的引起,是由于声波经外耳道引起 鼓膜的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听觉神经传给大脑,这一 条声音传递的途径,称为气传导。 (气体传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实验: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出声音,然后观察尺 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 时,观察能否听到声音?
声音的产生
实验3: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然后 发出声。 你能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你知道是什么部位在振动吗?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
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
乒乓球起什么作用?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容易 观察到的现象间接表现 出来。
声音的传播
实验: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 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 注意声音的变化。
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体验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 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 (固体传声)
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 体),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15oC时, 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26张PPT)
可以把微小的振动放大,将其表现 出来
2.尝试解释物体发声的现象
——巩固、深化、情感体验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三、声速 思考题: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是否一样快呢?
几种物质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 软木(25 ℃) 煤油(25 ℃) 蒸馏水(25 ℃)
346 500 1324 1497
铜(棒) 大理石
铝(棒) 铁(棒)
3750 3810 5000 5200
2、能发声的物体叫 声源。。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振动可以发声. 如果将发声的振动 记录下来,需要时 再让物体按照记录 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振动,就会产生与 原来一样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将声音
保存下来.
二、声音的传播
振动的物体是怎样把声音传递到我们的 耳朵的呢?
设计实验
理想实验
实验 +
得出 规律
推理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41分21.11.912:41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2时41分9秒12:41:099 November 20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21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41分21.11.912:41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2时41分26秒12:41:26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2时41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 和温度有关。
进行新课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反射回 来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 晚0.1s以上。
进行新课
例题:在电子计时器普及之前,百 米赛跑还用人工计时。记时员看见发令 枪冒烟的瞬间开始计时。若计时员失误, 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时 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长还是短?相 差多少?
(3)振动一定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 不一定能听见。
进行新课
如何扩大不明显的发声振动? 1、可以用纸屑跳动来显示。 2、可以用水花溅动来显示 3、可以用小球接触发都必声体。 …… 这些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进行新课
例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有物体振动,就能发声。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 液体、固体。
2、真空不能传声。
进行新课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进行新课
例题:一部科幻片有这样的画面: 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 前去营救过程中,突然听到了巨大的 爆炸声,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 的科学性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与运用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识运用: ——准备一张纸,让它发出声音, 看谁演示的又好又妙!
声源的概念:
举例说明声源的概念。 1:人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声带; 2:琴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琴弦; 3:纸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纸片。 声源---是指正在振动发出声音的物体。 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 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不再产生。
课外练习:小练笔题
《涛声依旧》音乐欣赏:
回声
回声是指声源发出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 射后,人们第二次听到的声音。
听到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s,也就是声源距离 障碍物应在17m以外才能听到回声,否则回声就与原声 重合在一起,人耳就无法分辨出回声,听到的就是原声 。
课堂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 三、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音乐片段欣赏:
观看图片:
生 活 中 的 声 音

你对这些声音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猜想一下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气囊振动发声
水流撞击岩石振动发声
腹部发声器振动发声
实验探究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15º C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课堂练习1:填空题

如图3-1-5所示, 图甲为人敲鼓,能发 出悦耳动听的鼓声, 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 体_______产生的; 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 的空气,就听不到铃 声,说明声音的传播 需要依靠_______.
课堂练习2:思考题
声速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介质温 度越高,声速就越快。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υ/(m·s-1)
空气(0 ℃ ) 331 ﹡空气(15 ℃ )340 空气(25 ℃ ) 346 软木 500 煤油 1324 水 1500
海水(25 ℃ ) 1531 冰 3230 铜(棒) 3750 大理石 3810 铝(棒) 5000 铁(棒) 5200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示例: 声波的形成 (举例):音叉的 叉股向一侧振动时, 压缩空气使这部分 空气变密,叉股向 另一侧振动时,这 部分空气变疏,形 成疏密相间的波向 外传播。 声波示意图
声速
基础概念:
1、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它是一秒钟内声 音传播的距离。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 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在气体中快。即: υ空气中< υ液体中< υ固体中
宇航员在太空中或在月球上能不能 面对面的交谈?为什么?
中国人的骄傲: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结论:
----声音也可以在液体中(如水)传播。

知识应用:
1:我们在钓鱼时,能不能大声说话?为什么? 2:渔民用电子音乐网怎样捕鱼?(看图片)。分组


结论: ----声音还可以在固体中(如桌面)传播。 知识运用:
1: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用铁棒“听”音 乐。 2:狗休息时常常伏在地面,将一只耳朵贴在 地面,听远方传来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条件: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 中声音不能传播。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说说下列声音的声源各是什么?

1:演奏二胡的声音。 答案:胡弦 2:敲击锣鼓的声音。 答案:锣面、鼓面 3:蚊子、蜜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 答案:翅膀


实验探究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请看实验录像!

真空铃实验录像:
实验分析与归纳:


结论: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如空气)传播, 但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知识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