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药物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日2次,结合定喘贴,贴敷于定喘穴、肺俞和足三里穴,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每月进行1疗程;对照组单独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每次1吸,每日2次,30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跟踪观察3个月。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哮喘在增高FEV1和降低lgE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穴位贴敷能够增高FEV1和降低lgE的表达,可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FEV1;lgE【中图分类号】R32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73-02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

临床常用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但是费用较高,单独使用临床症状缓解不佳,远期疗效不明确,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差[2]。

为此我们试图探索出一种高效、方便、安全、副作用小的哮喘治疗方法。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的选择病材来于2012~2013年本院呼吸科和中医就诊的轻、中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细菌感染者除外),共120例,男56例,女64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471±97岁,发病年限为2~49年,平均167±145年。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用”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三组于夏天(三伏)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结果临床控制126例(48.4%),有效86例(33.0%),无效48例(18.4%)。

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标签: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三伏天;慢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且逐年加剧。

2011年7月~2013年8月,本院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7月~2013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治疗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5~81岁;病程2年~15年。

中医辨证:冷哮型96例,热哮型86例,虚哮型78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准》[1]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年龄5~70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用其他疗法。

排除标准:①喘息性支气管炎、左心衰竭产生的心源性哮喘、由于大气道肿瘤肿瘤或其他原因的上气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②严重皮肤过敏;③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2方法①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肉桂、麻黄等按一定比例研为粉末,每次用5g粉末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摊于4cm*4cm的胶布上。

②操作方法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选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肾俞(双)穴,每伏贴敷3次,于每伏的前3d上午9时至下午18时贴敷最宜,每次贴4~6h后取下,如有烧灼感可提前取下,三伏共贴敷9次为1个疗程,若疾病未能控制,来年仍需继续贴敷以巩固疗效。

③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食品。

少数患者用此法贴敷后皮肤起疱,嘱患者不要搔破,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吸出,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3~5d可痊愈。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及护理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及护理

3 . 3 穴 位贴 敷期 间饮食 护 理 : 当 日饮食 以清淡 为宜 , 尽 量避 免食 用 寒
凉、 过咸、 生冷 、 海鲜 油腻 、 禁 食发 物 以及 辛辣 刺激 性食 物 。 3 . 4 局 部 皮 肤 护理 : 贴敷 后 皮肤 局 部 出现 刺 痒难 忍 、 灼热 、 疼 痛感 觉 汁 调 为糊 状 , 取适 量 制成 直径 l e m, 厚度2 m m的 圆形药 饼分 别 贴敷 于 时, 应 立 即取 下药 丸 , 保 持局 部皮 肤清 洁 干燥 , 禁 止抓 挠 , 不宜 擅 自涂 患者的双侧肺俞、 脾俞、 肾俞 、 心俞 、 膈俞 、 定喘穴。每个穴位贴敷一 抹 药 物 , 一 般 可 自行 痊 愈 。小 的水 疱 一般 无 需 处理 , 让 其 自然吸 收 。 个 药饼 , 直 接 贴压 于局 部 , 外加 胶 布 固定 , 一 般 贴 4~ 6 h 。每年 夏天 之 大 的水 疱 应 用 无 菌 注 射器 挑 破 其 底 部 , 排尽液体 , 局部 先 用 碘伏 消 初伏、 中伏 、 末伏 第 1 天 各贴 敷 1 次 。连 续 3 年为1 个 疗程 。 毒, 外 敷疮 灵液 或烫 伤 药水 , 再 用无 菌纱 布覆 盖 以防感 染 。观察 组 2 6 1 . 4 观 察指标 : 两组 患者 临 床疗 效 比较 。 例 患 者 中有 3 例 出现 小水 疱 , 2 例 出现大 水疱 , 经 换 药处理 未 见感 染 。
便安全。 值 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
关键词 : 穴位敷 贴 ; 支气管 哮喘缓 解期 ; 护 理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5 .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7 ) 1 3 — 0 1 0 5 . 0 2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YU Dong-don91。YAO hon92
(1Department ofPhysiotherapy,Yangcheng Hosp豇al,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2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First Affiliated Ho印iml,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82,China)
Tab·1
表1两组治疗前后AQLQ计分比较 The comparison of AQLQ score before and aftel-treatment(牙±s)
Note:猫control group,‘P<0.05,‘’P<O.0l;晒before treatment,△P<O.05,△△P<0.01 22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穴位敷贴疗法;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分(AQLQ)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36(2009)05-0021-04
Clinical Study of Bronchial Asthma Treated、订th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万方数据
第5期余冬冬,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2.2两组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变化值比较 图1及图2显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前两组患者日间、夜间症
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治 疗后治疗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都较对照组有 显著性差异(P<0.05),分值下降;治疗组患者日 间、夜间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 0.05)。
asthma patients but also Call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asthma attacks.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AQLQ

中国灸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论文

中国灸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论文

中国灸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70-02【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灸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100例2010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的符合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诊断的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西药和氧疗,治疗组组每天加用中国灸中的哮喘灸穴位贴敷治疗。

7天一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发作的强度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

结果:治疗组中显效33例(66%),好转15例(3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对照组中显效20(40%)例,好转27(54%),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国灸法穴位贴敷配合使用西药、氧疗治疗优于单纯只使用西医,氧疗治疗。

【关键词】中国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是一个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

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为主要表现。

而灸法贴敷治疗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与改善通气功能两方面[1]。

我科在西药和氧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哮喘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0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即: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痰多但不易咳出;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选择年龄35岁~65岁之间,愿意采用中国灸(哮喘灸)治疗,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其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50±1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6个月,平均5.25±4.75年。

排除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有严重全身合并症者(如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人等)。

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 曹永 菊. 中医情 志护理在 康复 护理 中的应 用 [ J ] . 中外 健康
文摘 , 2 0 1 1 , 8 ( 3 3 ) : 2 9 0— 2 9 1 .
2 袁新连. 浅谈 情志 护理在 疾病 治疗 中的作 用 [ J ] . 心理 医生
1 . 2 . 1 对照组
人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 , 对 于急性发作期给予解痉 、
半年后 的复发 率 , 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平喘等 , 缓解期 予酮替 芬片 口 服, 每次 l n i g , 每天 2次 , 连续 治疗
2周 。
1 . 2 . 2 观察组
岁之 问, 平均年龄 4 9岁 。2组 患者在 性别 组成 、 病 程和 年龄 等 方面经 统 学 处理 , 差 异均 无显 著性 意 义 ( P>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 导原则》中关 于“ 哮 病” 的疗效 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 : 哮喘症 状完 全缓 解 , 即使 偶尔有 轻度 发作不需要用药即可缓解 。显效 : 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 , 症状
例, 女性 2 5例 , 病 程在 6个月 ~1 0年 , 平均 病程 3 . 6年 ; 年 龄在 2 O岁 一6 2岁之 间, 平均年龄 4 8岁 。对 照组 男性 1 6例 , 女性 2 0
例, 病程在 8个月 ~1 2年 , 平均 病程 4 . 2年 ; 年龄 在 2 2岁 ~6 5
关辅助检查确诊 为支气 管哮喘。纳入 标准 : 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 ,
年龄在 1 8岁 ~ 6 5岁之间 , 穴位部位 皮肤适宜 巾药敷贴 ; 无严重 的心脑血管等基础疾 病或并 发症 , 能完 成治疗及 护理者 。按 入

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李丽萍【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冰片组成的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 h,10 d后(即二伏)和20 d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h以下组33例、4h组32例、4h 以上组35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穴位贴敷法;哮喘,支气管;冬病夏治【作者】李丽萍【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减少发病的目的。

它体现了中医传统的治未病思想。

我们运用治未病贴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来自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15~76岁,平均46岁;病程1~26年,平均9.97年。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哮证缓解期分型。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07-15T14:34:10.6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作者:芮燕南[导读] 分析中药穴位敷贴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时的疗效与效果。

芮燕南(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敷贴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时的疗效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以来接诊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常用口服酮替芬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一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药敷贴组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P<0.05)。

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良好,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中药;穴位敷贴;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从病理学来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持续性的炎症反应,也是当前患者呼吸道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治疗,不但带给了患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对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有医务人员使用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文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展开对比实验,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三年以来接诊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

样本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区间为15岁至61岁之间,所有患者经过我院中医学的诊断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两组患者的各种基线资料对比并没有发现差异之处,可以展开对比实验。

1.2 方法对于常规治疗组来说,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常用口服酮替芬治疗,对于中药服帖的观察组主要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其主要内容为:首先进行治疗时间的选择,治疗时间选在每年农历的三伏期间,也就是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一年3次,连续敷贴三年为一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陶维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3期
摘要:目的观察用"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三组于夏天(三伏)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结果临床控制126例(48.4%),有效86例(33.0%),无效48例
(18.4%)。

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三伏天;慢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且逐年加剧。

2011年7月~2013年8月,本院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2013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治疗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5~81岁;病程2年~15年。

中医辨证:冷哮型96例,热哮型86例,虚哮型78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准》[1]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年龄5~70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用其他疗法。

排除标准:①喘息性支气管炎、左心衰竭产生的心源性哮喘、由于大气道肿瘤肿瘤或其他原因的上气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
②严重皮肤过敏;③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2方法①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肉桂、麻黄等按一定比例研为粉末,每次用 5g粉末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摊于4cm*4cm的胶布上。

②操作方法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选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肾俞(双)穴,每伏贴敷3次,于每伏的前3d上午9时至下午18时贴敷最宜,每次贴4~6h后取下,如有烧灼感可提前取下,三伏共贴敷9次为1个疗程,若疾病未能控制,来年仍需继续贴敷以巩固疗效。

③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食品。

少数患者用此法贴敷后皮肤起疱,嘱患者不要搔破,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吸出,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3~5d可痊愈。

1.3疗效评价疗效标准:所有病例疗程结束1年后评定。

临床控制:咳、痰、喘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

有效:咳、痰、喘症状好转,至发病季节虽有发作但较往年症状明显减轻者。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至发病季节仍发作或渐加重者。

2结果
三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显示,冷哮组临床控制50例,有效34例,无转12例;热哮组临床控制42例,有效28例,无转16例;虚哮组临床控制34例,有效24例,无转20例。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过敏、非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反应性异常增高性疾病。

主要病理改变为广泛性支气管痉挛。

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反复发作,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苦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感邪触引,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

而夏日三伏时病情多渐趋平稳,气候炎热,人体肺气舒畅,腠理开豁,汗孔开放,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呼吸通畅,药物吸收快,易于深达脏腑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最佳时机[2]。

冬病夏治三伏天治疗,可以"两阳相加",温补人体的阳气,阳气盛则痰饮去,使人体自然康复。

根据中医"缓则治本"的原则,通过辛香温热药物贴敷于背部腧穴,使局部发热充血,从而起到温肺、健脾、补肾。

化痰只用,鼓舞阳气,固其根本,同时发挥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无痛、有效、简便"等优点,分析本法疗效较差的患者,均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的特点,且病因多等,多为风寒湿杂合致病等原因。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性顽固,易反复的特点,故临床治愈或缓解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传统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的优势,但部分患者对针刺心存恐惧,不能忍受传统针刺中的酸麻胀痛等感觉,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具有无痛(或微痛)的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经过临床验证,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安全,见效快,易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3] 孙德利,陈华德.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02) .
[4] 邹积宝,孙永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 2009(01) .
[5] 邵耀中,闫志峰,张茜菲.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S1) .
[6] 刘征.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先兆89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08)
[7] 郭思佳,孙增涛,刘恩顺.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1) .
[8] 赵爱君,郑桂钦.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98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2(04).
[9] 刘克奇,许莺燕. 穴位贴敷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J]. 中医外治杂志. 1997(03) .
[10] 夏敏,史红,宋晓平. "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 2009(04) .
[11] 张洁,吴强,林栋,陈传江,黄冬娥. 论药物的四气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作用[J].中国针灸. 2006(01)
[12] 邢建伟,方剑乔 .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 2006(03).
[13] 周炜,王丽平,张树源 .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 2006(12) .
[14] 张艳宏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 甘肃中医. 2007(02) .
[15] 解余宏,杨舜民.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概况[J]. 针灸临床杂志. 2003(08).
[16] 张晓明,庞巧玲.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J]. 中国民间疗法. 2005(08) .
[17] 牟晓华,沈宁,邱梦茹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6) .
[18] 李中平,杨光琴 . 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举隅[J]. 四川中医. 2004(01) .
[19] 赖新生,张毅敏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06).
[20] 刘未艾,叶德宝. 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4(04) .
[21] 陈仁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实用医药. 2010(31) .编辑/王海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