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第四页,共28页。
目标 (mùbiāo)导
航
预习(yùxí) 导引
一二
该图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是什么?解决措施有哪些?
提示该图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解决水 资源短缺的措施:提高水的利用(lìyòng)效率;重视节约用水;加强对污 水的防治和利用(lìyòng);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第十页,共28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2.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zhǔyào)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修坝蓄水
开发水源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退田还湖
进行生态 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 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 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衡,保障农业稳产、Leabharlann 产。第二十一页,共28页。
一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qiānyí) 应用
思路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方 面的知识。第(1)题,地势等自然条件(tiáojiàn)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生 产力。第(2)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tiáojiàn)及人类活动状况来分析耕地资源 减少的原因。第(3)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是
。
(2)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其中C处良田大量丧失(sàngshī)的原因是
,B处耕地缩小的
高中地理 3.3《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习目的: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重点: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学习过程:一、可再生资源:1.概念: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2.解决对策(1)开源海水淡化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2.海水淡化的现状:3.局限性:⑵节流(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提问中国北方缺水的原因1.预测:2.已做工作:3.措施: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
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
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通过讨论,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2.具体措施: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分析土地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具体分析。
1.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分析:2.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分析:(二)土地退化的防治1.概念:2.表现: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提问: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土壤侵蚀定义: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精品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案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基础梳理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开源:①__________、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②__________、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2)节流a.农业:改进③__________、降低灌水定额。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④______________,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⑤__________,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⑥_________、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a.农业节水:推行⑦__________,提高灌溉效率。
b.工业节水:推行清洁生产,调整⑧__________,提高用水效率。
c.以法节水:遵守《水法》,⑨______________。
d.生活节水: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基本国策: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体措施a.实行⑪__________不减少措施。
b.提高土地⑫__________。
c.提高耕地⑬__________。
2.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概念: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⑭__________的下降或农产品⑮__________的降低。
(2)土地退化的表现:土壤侵蚀、⑯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涝渍、⑰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⑱__________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3)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
核心突破知识点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2.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资源量将降低到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人教版地理选修6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word学案

§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重点: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阅读思考】一、可再生资源:1.概念: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作用或人工,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包括水资源、资源、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经济,对水的需求量不断。
2、解决对策①开源A修筑、开引B合理开发与提取C 处理再利用D 淡化E人工降雨等案例3海水淡化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2.海水淡化的现状:3.局限性:②节流A农业——改进技术,采取、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B工业——提高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化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渠调水,在保持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还、退还、退还,全面改变江河、湖泊、湿地的现象。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农业,提高效率;推行,调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倡导公民遵守《》,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阅读我国《水法》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规定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
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
活动世界水日活动活动提示本活动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结束语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6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源自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 利用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 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
同学们,护下课课件休新息人十教分版钟选。修现6 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人教版】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设计

第三节可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目标:1.联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联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举措。
3.联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举措。
教课重难点:要点: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举措。
3.土地退化的防治举措。
难点: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害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课方法:解说法、事例剖析法、研究教课法等教课过程:一、可重生资源:1.观点:在被开发利用后能经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重生,并持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包含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质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重生资源的必需性固然可重生资源能够循环重生,可是假如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
因此对可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特别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 ) 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由:世界人口增添、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停增添。
2.解决对策(1)开源①修建水库、开渠引水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③废水办理再利用④海水淡化⑤人工降雨等案 3例海水淡化经过事例阅读能够剖析、概括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限制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用各样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获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必定压力下使海水经过半透膜,淡水能够经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成立了适用性海水淡化厂。
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域。
3.限制性:因为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好多,可是跟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
⑵节流①农业——改进浇灌技术,采纳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注水定额。
②工业——提升用水效率,提升水的重复利用率,推行污水资源化等。
( 二 ) 中国水资源供需均衡对策1 .展望: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 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戒备线以下,局势更趋严重。
高中地理_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都知道资源分为非可再生和可再生资源,上节我们分析讨论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策,本节课来共同学习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首先看一下几天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2.理解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熟知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目标的阅读,确立本节的学习思路。
教学过程: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概念: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分类:包括、、生物资源等问题探究一: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探究问题的设计是让同学们理解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不能无限度的利用。
关于水资源同学们并不陌生,前面的学习中已涉及到,所以这儿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结合课本48页的课文内容,完成知识填空。
自主学习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由于世界、,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
2、为保护人群健康,提高环境质量,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和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在开源方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等在节流方面: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污水资源化(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的、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推行,提高灌溉效率;工业节水:推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依法节水: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生活节水: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效果很好,但仍需对其中的一些知识进行点拨。
如措施:问题探究二:结合图3.17,常见的灌溉方式有哪些?哪种效率最高?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可认识到漫灌效率低,可现在使用的较多,滴灌效率高,但成本大,所以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特设计一学生活动,学生可结合身边的一些行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多些认识。
最新高中地理-3.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ppt课件

1.我国耕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 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现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面积减少 状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1)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
大量增加 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退田还湖 进行生态
退耕还林 环境建设
退牧还草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 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 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采取全面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节水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念 降低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
表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
现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发生
污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了不利的变化
生物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林,营
措施 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非农业建设必须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措
提高土地效率
节约用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施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难点:植林和毁林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
虽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但是如果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就会退化、解体。
所以对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非常重要。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
(1)开源
①修筑水库、开渠引水②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③废水处理再利用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雨等
海水淡化
通过案例阅读能够分析、归纳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和局限性。
1.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用各种能源将海水蒸发,冷凝后取得淡水留下盐分。
反渗析法:在一定压力下使海水通过半透膜,淡水可以通过而盐分被留下。
2.海水淡化的现状:中东一些产油国家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厂。
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我国天津等地区。
3.局限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运用的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成本将有望降低。
⑵节流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l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以下,形势更趋严峻。
2.已做工作: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已经从1980年的3158立方米,减至2002年的537立方米;从1998年起,已对20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
3.措施:
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
活用水。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1.解决水资源问题,既要有技术措施、科学管理,还要有法律约束等。
2.理解关于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实行供用水合同制的节约用水原则。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保护水资源综台措施的规定。
本活动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的现状,使学生了解学校日常用水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等。
1.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及评价指标,为学生进行有效活动指明方向;
2.据学校用水状况,设计学校用水现状调查表,调查的时间一般选3—5天比较合适;
3.调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但小组内需有明确分工与合作;
4.调查结果以小论文或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等形式进行;
5.对学校可行的节水途径和节水方案的提出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等。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
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建议:在讲述本部分时,应结合当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以增强理解的直观性。
)
通过阅读能够用了解下列内容:
学会分析土地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具体分析。
(对于本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
当地实例进行)
1.从农业利用的角度分析:
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壤层的厚度、土壤肥力水平、距水源远近、潜水的深度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
2.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分析:
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受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等)和气象灾害(暴雨、大风等)威胁的程度。
此外,在衡量土地质量时,还应注意土地的通达性,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交通情况等,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收集和整理能力,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肯定,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6。
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石漠化是与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并列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
1.让学生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上,属于南方地区的山区);
2.回顾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特点;
3.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木,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最终导致石漠化。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应强调将防治工
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②工程措施
包括水利工程和水上保持工程。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③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例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等,同时,发展合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板书设计
§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可再生资源:
1.概念:
2.科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原因:
2.对策
(1)开源⑵节流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2.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⑶提高耕地质量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⑵具体措施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