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理大发现
01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 葡萄牙人早在15世纪就在西非海岸的几内亚、刚 果、安哥拉等地从事殖民活动,建立商站。
二、西班牙西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 赫南多·科泰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 ▪ 1519年,科泰斯从古巴率军去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只带了
600人、少数小炮、13支步枪和16匹马。 ▪ 1520年阿兹特克帝国的印第安人发生起义,皇帝在混乱中
▪ 在远洋航海方面,阿拉伯人早就有船只开辟了从波斯湾出 发经印度、锡兰于是,问题就产生了:有着悠久航海历史的中国 人,为什么没能最后成为发现新大陆的人;为什 么中国的航海事业会时不时地中断,最后复归封 闭的状态?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西方在航海方面超 过了东方,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
15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产生往西航行到达东方的想 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被誉为伟大的航海 家和殖民者。
哥 伦 布
第 一 次
航 行
哥 伦 布
发 现 新
大 陆
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二)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 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这是西欧人占领非洲的 开端。1418年后,葡萄牙人在“航海王子”亨利的领导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了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的探险活动。
费 迪 南 德
麦 哲 伦
·
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四)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发现提出了关于新发现 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流行两种观念:
▪ 其一,基督教国家有权占领异教徒的国土; ▪ 其二,教皇有权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
的土地的主权归属。
教 皇 子 午 线
教皇子午线
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 ▪ 二、简答题: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及影响? ▪ 三、试析地理大发现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之间的
2 地理大发现

天然防腐剂,或有医效(丁香)
欧洲本地无法种植。
香料-2
至15C中叶,欧洲人口增长迅速,香料市场
扩大--香料贸易陆路==ottoman。 ---海运: 中国帆船--马来亚--阿拉伯船只--印度、 东非和波斯---红海--地中海沿岸各港口 通过Genoa和Venice商人--欧洲各地。 商品每中转一次价格…,到欧洲价格已 上涨50倍之多。
第二传播基督教的精神动力和人文主义精神的支持第四政府的支持和商业的发展第四政府的支持和商业的发展向东向西环绕开辟东西方最短航线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好望角印度大西洋美洲南美南部太平洋好望角葡西划势力范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而大动干戈
16世纪欧洲地图上的印度洋(意大利人绘制)
15C后,黄金成为各国间、欧亚贸易重要支
付手段。
但欧陆金产量较低,….. 同时,为购买东方奢侈品,欧洲有限的黄
金还大量流向东方,这更促使了西方人对 黄金的向往和追求。
“探险是为那些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带去光明,
同时也积累财富”。 ——迪亚斯
现代西方学者“3G”---地理大发现动机:
环绕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南美南部 太平洋 好望角
教皇子午线--葡、西划势力范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为争夺殖民地和 市场而大动干戈。1493年5月罗马教皇Alexander Ⅵ:
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 (league,1里格约5500米)处,南北方向划分西、葡 势力范围。 1494年6月两国据此正式签订《托德西拉斯条约》 (Tordesillas ),同意将此线西移至270里格处,揭 开欧洲殖民列强瓜分世界的序幕。
哥伦布的航线
第2讲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
学习内容
深入阅读
复习与思考
地理大发现
CAI
参与制作 影视学习
相关网站
一、学习内容
目录
地理大发现概念 地理大发现背景 热点讨论
地理大发现经过
地理大发现影响
(一)地理大发现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ies)
是指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
在1421年至1423年已经将世界地图的雏形绘制出来了;
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而不是欧 洲人;郑和下西洋的副将洪保和周满比麦哲伦早近一个
世纪抵达南美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二、复习与思考
目录
1、什么是“地理大发现”?你对这个提法有何看法? 2、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有哪些?当时的欧洲具备哪些航海 探险条件? 3、简要介绍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4、如何评价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5、如何评价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探险活动? 6、试对中国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及影响进行比较。
套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岂郑君之罪也?”
2、郑和比哥伦布早发现美洲?
凯文· 孟席斯
(Gavin Menzies)
/
孟席斯新说内容
曾 任 英 国 皇 家 潜 水 艇 司 令 的 凯 文 · 席 斯 ( Gavin 孟 Menzies)在2002年3月提出的新假设,即中国郑和比哥 伦布早72年“发现”新大陆,却轰动世界,引发激烈的 争论。孟席斯根据郑和航海路线上发现的明代瓷器、石 碑、中国地图和星图等资料提出如下新说:郑和船队早
建于500周年的1992年
新航路的开辟
1492年(意)哥伦布 -(西班牙国王支持)
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ppt

光帆的结构
为了能够航行并且携带一定 的有效载荷,光帆的面积必 须非常巨大,才能获得足够 大的推力。我们现在所试验 的光帆都仅仅几 十米宽,但 在实际应用中,光帆的尺度 需要以公里来计算。而同时, 还必须特别薄,以减轻重量, 目前看来最适合的物质应该 是碳纤维制品,因为碳纤维 制成的光帆 厚度可以只有几 微米,而且这种材料也是少 数几种能够承受来自太阳的 热和辐射的材料之一。
距发射时间半天的时候被送往巴伦支海
进行发射。如果发射成功,“宇宙一号” 将最终进入800公里高的地球近地轨道, 这将使其成为第一个真正进入地球轨道 的光帆飞船。
载有宇宙一号的火箭正 在装入核潜艇
宇宙一号的失败
。
北京时间22日凌晨,俄“波浪”运载火箭携带俄美合作开发的“宇宙一 号”飞船从位于巴伦支海域的一艘潜艇上发射升空。在发射后的第83秒, 第一级运载火箭的发动机自发性停止工作,从而导致发射失败。
如果这次试验能够成功,它将为开发新型宇宙发动机方向迈出重要一 步,可以相信,人类未来完全可以利用太阳帆从事深空探索,并给人 类的太空旅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因此,“宇宙一号”的命运不仅关 系到未来星际航行中能源系统的建设,也将关系到人们对研制开发太 阳帆的态度。
整装待发的宇宙一号
宇宙一号展败并不能放慢 人们开发光帆的脚步。今天, 人类已经计划飞往火星,但 是,想实现恒星际的旅行, 如果速度不能接近光速,即 使是离地球最近的半人马a星 也需要几十万年时间。光帆 给了人们希望,据计算一个 由激光驱动的半径600千米 的光帆将在15年内到达半人 马a,半径1000千米的光帆将 在100年内与巨蟹座54在宇 宙中相遇。
Cosmos-1 宇宙一号
宇宙一号是由美国民间组织行星协会与宇宙工作室联合研制第一艘太 阳帆船。曾于2001年进行过一次亚轨道飞行,但以失败告终。历时三 年后,新一代的宇宙一号终于浴火重生。仍然起名为宇宙一号。定于 2005年6月发射。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理大发现

•《1492 年 哥 伦 布 发 现 美 洲 》 影 片 片 段
PPT文档演模板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3、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 •(约1480-1521年)
PPT文档演模板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1519-1522年•新航路的开辟
•(葡)麦哲伦 (西班牙国王支持)
过 •地 理 大 发 现 影
PPT文档演模板
响
•热点讨论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一)地理大发现的概念
• 地理大发现(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ies)
•是指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 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
•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 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 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PPT文档演模板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 通商要道(地图);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PPT文档演模板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PPT文档演模板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PPT文档演模板
•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奥 斯 曼 土 耳 其
【培训课件】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地 理大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世界近代史 发 现地理·科学·人的发现

• 民族概念淡漠 中世纪的遗产:家庭、城市卫生、城市规划、 建筑、文化艺术
欧洲的基督教
2、西欧的早期民族国家
(1)什么是民族和民族国家 Nation、Nation-state • 想象的共同体 • 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 • 西方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多源于希腊 文ethnos,意即依靠历史、语言或种族的联系而被视 作整体的人群。 •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借用汉语的“民”、“族”两字 翻译西方语言中的Nation一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 初传入中国,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被 普遍使用。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 2月2日-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作家和 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 括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 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 天才不犯错误。 《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的苏醒》 错必有意,且系通向发现之门。 (1939)。
2、哥伦布的故事——世界整体史
Cristoforo Colombo,1451-1506 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他在 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
3、亚美利哥·维斯普奇 ——“塞维利亚的泡菜小贩”
Amerigo Vespucci 1454-1512
意大利商人、航海家、 探险家和旅行家
(一)西欧早期民族国家问题——市民的发现
1、中世纪西欧国家形态的基本状况
• 基督教世界
俨然一个政治实体,国家的政治独立性被淡化、弱化,宗教神 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
• 分封制
形同虚设的国家权力被大大小小的僧俗贵族层层分割,神学教 条充斥意识形态,“国家”被视为领自上帝的一方封土,国王 不过一级封臣。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浅谈地理大发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学员一队董宇钧133031103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从各文明古国到十五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存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
1409年,淹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广泛传播。
但是古代学者没有能够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少可能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
15 -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
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经过十五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从落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走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此前,世界各地基本上是孤立的。
隔绝的、全球的面貌并不为人们所了解。
只是在系列的地理发现之后,欧洲人才走出欧洲,面向世界,才开始有了整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极为深远。
而且就在当时,它也立即就给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转机。
本来到十五世纪末,欧洲各地通过贸易往来,正朝向经济生活体化的方向迈进,资本主义萌芽并茁壮成长,使欧洲站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门槛上。
但是,各种客观因素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总的发展速度仍很缓慢,而地理大发现恰逢其时,它给西欧商品经济拓宽了市场天地,使正在发展着的资本主义有了十分广阔的活动场地。
自中世纪以来逐步发展着的商业很快扩展为一场商业革命,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城市对东方贸易的垄断被彻底打破,热那业、比萨、威尼斯等从此衰落下去,而里斯本、波尔多、利物浦、阿姆斯特丹、伦敦的港口则船只云集,在各大洋活动的商船使一个全新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美洲、非洲和东西各地逐渐被卷入欧洲贸易网中。
1.1(1-2)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过程解析

《马可.波罗行游记》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 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 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 例如胡椒,色白如雪,产额甚巨,即在此类岛屿也。由是其中一 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 料,多至不可思议。”
第二,引起了“价格革命” ;
• (1)“价格革命”概念: • (2)“价格革命”的影响 : 第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得到了迅 速的增长; 第二,传统的封建贵族地主,他们的力量受 到削弱; 第三,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变得更加贫困。
第三,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 扩张,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 和落后。
• 1、印度航线:葡萄牙
(1)1487—1488年,迪亚士 →非洲南端好望角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 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 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 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 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里斯本
好望角
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 迦马→好 望角→印度西海岸
葡萄牙 里斯本 卡里库特
疟 疾
从欧亚大 陆传入美洲 的疾病
天 花 地理大发现 期间
四、有关哥伦布评价
• 1、哥伦布简介
2、对哥伦布不同的几种评价
观点一:哥伦布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应当 从 历史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其对人类社 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①伟大的航海家 ②第一位横跨大西洋的远洋航海家,第一 次对大西洋作考察记录 ③打破了美洲大陆的孤立状况
传入欧洲的时间 品 种 玉 米 马铃薯 番 薯 烟 草 橡 胶 可 可 花 生 向日葵 番 茄 辣 椒 哥伦布首次远航 哥伦布首次远航 哥伦布首次远航 哥伦布首次远航 哥伦布第二次远航 哥伦布第四次远航 16世纪初 1510年 16世纪20年代 15世纪末 16世纪中叶 16世纪末 16世纪末 17世纪初 20世纪初 1922年 16世纪30年代 16、17世纪之交 17世纪初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产量世界第五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 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复习与思考
目录
1、什么是“地理大发现”?你对这个提法有何看法? 什么是“地理大发现” 你对这个提法有何看法? 2、 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有哪些 ? 当时的欧洲具备哪些航海 地理大发现的动因有哪些? 探险条件? 探险条件? 3、简要介绍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简要介绍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4、如何评价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如何评价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5、如何评价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探险活动? 如何评价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探险活动? 6、试对中国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及影响进行比较。 试对中国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及影响进行比较。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 是经济上的动因 商要道(地图) 对黄金的追求。 商要道(地图);对黄金的追求。
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 哥伦布曾说: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 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四、相关网站
哥伦布航海http://www1 /~keithp/index. 哥伦布航海/~keithp/index.htm 水手博物馆http://www.mariner. 水手博物馆/age/ 哥伦布与发现时代 /~columbus/ lersv. 发现者网页http://www.win.tue.nl/~engels/discovery/index. 发现者网页http://www.win.tue.nl/~engels/discovery/index.html 哥伦布航海食物/features/story_3 哥伦布航海食物/features/story_3.html 发现北美http://www1 /~keithp/tag/index. 发现北美/~keithp/tag/index.htm
地理大发现
学习内容
深入阅读
复习与思考
地理大发现
CAI
参与制作 相关网站
一、学习内容
目录
地理大发现概念
地理大发现背景 地理大发现背景 热点讨论 地理大发现经过
地理大发现影响
(一)地理大发现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ies) 是指西方史学对15 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 是指西方史学对 15 ~ 17 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 15~ 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 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 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时间划分:15世纪中后页 16世纪初中页 16世纪中 世纪中后页- 世纪初中页; 从时间划分:15世纪中后页-16世纪初中页 ;16世纪中 页-17世纪末页; 17世纪末页 从 参加国家 看 : 葡萄牙 、 西班牙 ; 荷兰 、 俄国 、 英国 参加国家看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俄国、 、法国等。
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转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 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转型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而西欧 “地理大发现”却开辟了欧洲人的海权新时代,西欧各国社会 地理大发现”却开辟了欧洲人的海权新时代, 经济发展相继出现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相继出现巨大变化,欧洲人从此成为世界舞台的主 西方开始逐渐支配东方。 角,西方开始逐渐支配东方。 套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岂郑君之罪也?” 套用梁启超的一句话: 岂郑君之罪也?
葡萄牙的殖民 重点在: 重点在:
非洲和亚洲
澳门 果 阿
马 六 甲
西班牙殖民重点: 西班牙殖民重点:
以美洲为主
菲 澳门 律 宾
秘 鲁
(五)热点讨论
1、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比较 航海本身: 航海本身:船只的大小和船队规模 、航行时间与次数 影响比较 :郑和下西洋没有像西欧“地理大发现”那样带来 郑和下西洋没有像西欧“地理大发现”
3、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 1480-1521年 (约1480-1521年)
1519-1522年
新航路的开辟
(葡)麦哲伦 (西班牙国王支持)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世界整体化历史的启动 2、欧洲商业重心的转移
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 4、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有利科技进步,也敲响了欧 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有利科技进步, 洲封建制度的丧钟 5、殖民征服与 殖民地化的开始
《哥伦布航海日记》片断 哥伦布航海日记》
序文 以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义 最笃信基督的君主, 最笃信基督的君主, …… 陛下作为天主教的基督信徒,作为献身传布神圣基督教义的国王, 陛下作为天主教的基督信徒,作为献身传布神圣基督教义的国王, 从而是穆罕默德分裂教派,以及各种偶像崇拜异教邪说的死敌, 从而是穆罕默德分裂教派,以及各种偶像崇拜异教邪说的死敌,却 在同一月份里想到派遣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在同一月份里想到派遣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等地 ,以便去了解那里的君主、臣民、乡土人情和一切其他事物,以及 以便去了解那里的君主、臣民、乡土人情和一切其他事物,
(二)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 是经济上的动因 商要道(地图) 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商要道(地图);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哥
伦
布
及
平塔号Pinta与圣玛利号Santa Maria的复制品
建于500周年的 建于500周年的1992年 周年的1992年
新航路的开辟
1492年(意)哥伦布 -(西班牙国王支持)
America
好望角
Amerigo Vespucci 亚美利歌(约1451-1512)1499-1504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影片片段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2、郑和比哥伦布早发现美洲? 郑和比哥伦布早发现美洲?
凯文· 凯文·孟席斯
(Gavin Menzies) Menzies)
http://www.1421. /
孟席斯新说内容
曾任英国皇家潜水艇司令的凯文 孟席斯( 曾任英国皇家潜水艇司令的凯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 凯文· Menzies) 2002年 月提出的新假设, 中国郑和比哥伦布早72 2002年3月提出的新假设,即中国郑和比哥伦布早72年“ 发现” 72年 发现” 新大陆,却轰动世界,引发激烈的争论。 新大陆,却轰动世界,引发激烈的争论。孟席斯根据郑和航海路 线上发现的明代瓷器、石碑、 线上发现的明代瓷器、石碑、中国地图和星图等资料提出如下新 说:郑和船队早在1421年至1423年已经将世界地图的雏形绘制出 郑和船队早在1421年至1423 1421年至1423年已经将世界地图的雏形绘制出 来了;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 来了;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而不是欧洲 人;郑和下西洋的副将洪保和周满比麦哲伦早近一个世纪抵达南 美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美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三、深入阅读
(一)著 作
1、郭圣铭编著,《地理大发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郭圣铭编著, 地理大发现》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张箭, 地理大发现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2 2002年
目录
3、黄邦和等主编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 500年 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4、王加丰著,《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论 王加丰著, 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具备技术条件
多桅帆船
星盘
指向标
地圆说
地圆说
1490年时欧洲人想象的世界地图 年时欧洲人想象的世界地图
(三)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1、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1486年葡萄牙人 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风暴角( 1486年葡萄牙人B.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风暴角(即“好望角”); 年葡萄牙人B 好望角” 1498年瓦斯科 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 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 年瓦斯科· 2、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 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 4、荷兰、俄国、英国、法国等的探险活动 荷兰、俄、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 是经济上的动因 商要道(地图) 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商要道(地图);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奥 斯 曼 土 耳 其
(二)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迪亚士、达 · 伽马 的航行
迪亚士( 迪亚士(约1450-1500) ) 达 · 伽马
新航路的开辟
1497-1498(葡)达 · 伽马 ( 1487-1488年 年 (葡)迪亚士
好望角
2、哥伦布发现美洲
哥伦布(1451-1506年) 哥伦布(1451-1506年
SANTA MARIA 船
把那里的人转化为相信我主的教义;
(二)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 是经济上的动因 商要道(地图) 对黄金的追求(文字) 商要道(地图);对黄金的追求(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