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课件综述

合集下载

高考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复习课件

高考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复习课件

本阶段思想、文化特征(科学化、理性化)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启 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思想上人文精神进一步的发展,启蒙运动成 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17、18世纪现代化的特征
政治
英、美代议制确立 民主化
一体化
殖民扩张(世 界市场扩大)
经济
17、18世
纪的世界
世界近代史必考内容:考试说明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化:思想) (经济)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5.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政治) (文化:科技) (文化:文学艺术)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与政治)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
世近代史主题线索
1、时间:公元14世纪——1917年 2、主题 (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 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 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第一阶段
时间:公元14世纪——16世纪
【阶段考点纲要】
(1)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
(2)新航路的开辟(1487、1492、1498、1519年)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新航路开辟
商品输出

《世界近代史》课件

《世界近代史》课件

历史分期与主要事件
早期近代史(16世纪-18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
晚期近代史(18世纪-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等。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民族国家的形成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全球 范围内的扩张和影响。
《世界近代史》ppt课件
目录
• 世界近代史概述 •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 经济与社会结构 • 国际关系与战争冲突 • 科技与教育发展 • 世界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01
世界近代史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世界近代史是研究16世纪至20世 纪初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历史。
背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的 兴起,欧洲逐渐崛起并成为全球 的主导力量,世界各国之间的联 系和交流也日益加强。
战争等。
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近代史上的 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 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与
融合。
哲学思想
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演变,以及不同哲学思 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文化交流
近代文化交流的特点和 影响,以及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社会思潮
近代社会思潮的兴起与 演变,以及不同社会思 潮之间的争论与交锋。
科技进步
世界近代史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时期,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 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民主化运动
世界近代史也是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时期,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改 革和完善,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实践。
对未来的展望与预测
可持续发展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课件综述共31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课件综述共31页
世界近代史通史复习课件综 述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பைடு நூலகம்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共21张PPT)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共21张PPT)

(2)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 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现代化得到发展。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已经 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3)工业革命后,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 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兴起;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家提 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 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4. 分期: (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4~16世纪。 (2)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世纪。 (3)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期~1917年。
一、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世界
(14~18世纪)
[史实要点]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14~18 世纪
英美率先确立 民主政治制度 ;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权
2. 工场手工业阶段 时间:17~18世纪中期。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开启了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时期。 分类描述:(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 期;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越来 越紧密;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2)资产阶级代议制 在英、美、法等国确立并完善(法制化、民主化趋势增强), 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 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3)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 得突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理性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 步冲击。(4)世界日益走向整体。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共268张PPT)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共268张PPT)

C
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决定了新航路开辟 的必然性。
(2014〃济南期中)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C
(2014·石八公山一模)从1545年到1800年, 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 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 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 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C
(2011·大纲全国卷)1603年,一位旅居 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 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 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 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
(2013〃江苏单科)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 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 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 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西方近代史部分
第一讲 近代西方经济
一、基础知识梳理
第1讲 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的开辟 第2讲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3讲 两次工业革命 第4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④胜利的相同原因:1、两次革命都是正义的 事业2、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3、政 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
⑤认识:1、争取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正义 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2、只要采取坚决 果断的政治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第二部分 日、俄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
工业革命
使资产阶级最终战胜 封建主义确立对世界 的统治
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分化与对立
迫切需 要先进 理论做 指导
19世纪三 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 在欧洲蓬 马、恩适应 时代要求汲 勃兴起
科学 社会 主义 的诞 生
国际共 产主义 运动进 入新的 高潮
取前人精华
巴 黎 公 社 的 成 立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 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经一一地做到了。”
请回答:( 1 )材料中谈到的改革是俄国历 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2)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
第三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早期发生的帝国主 义集团之间的血腥大厮杀,是世界上第一次 空前规模的大战,对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 影响。请回答: ①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它是哪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之间的战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如何? ④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严重后果。你 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 亿人口。” 材料二:“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式武器,飞 机、坦克、毒气第一次出现现在战场上,远程大炮 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请回答:①这两则材料说的是哪次战争?战争的性 质是什么?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争夺霸权, 争夺领土) ②材料一中“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指的是什么时间? ③哪些事件加速这这场战争的结束? ④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 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精品PPT教学课件

路特点:以侵占151军9---事-152据2年点、麦为哲伦主(,葡)同环时球航以行垄断商路、
建立商站,1进、引行起了欺“商诈业性革命的”,贸使商易路的和贸方易中式心发略生了去变大化:量由地的中海
的财富。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
开 发展;
辟共进性行:罪意屠恶义杀的3夺了当奴、,原使给始地隶世亚积界的贸、累成非 ;为土易、一拉著。个人不民居可带分民来割灾的,难整,实体同;时行由也此种使带西来族欧的的灭殖资民本绝扩主张义政和发殖策展民具掠;备
代表性的科学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 4
思想家:意大利的布鲁诺、英国弗兰西斯·培根·
沙场点兵:
D 1、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时冶金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是因为:
A、受到了军火需求扩大的刺激 B、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C、开辟了海外市场
D、使用了新的动力
D 2、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
A、反对禁欲主义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 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
一是: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 冲击,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临。
思想上:掀起了欧洲思想政治领域的第二次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行动上:欧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进行改革,实行富国强兵客观上推 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0/12/6
8
复习建议:
一、做到点线面结合。找线,按线串点形成面。 看细、记实。
二、做到三多。多思、多想、多忆。
三、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比较。同一类型的 知识善于归纳。
2020/12/6
9
第二章 决战高考

世界近代史复习课件

世界近代史复习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840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发电机、电灯 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交通:汽车、飞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 电气时代
1、经济方面: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 2、政治方面:出现垄断组 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社会生活:改变生活方式, 扩大活动范围。把人类带入“电 气时代”
葡萄牙 迪亚士 葡萄牙 达· 伽马 西班牙 哥伦布
西班牙 麦哲伦
完成环球航行
影响:
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 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小结简表
项目 时间 根本原因 导火线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领导阶级 代表人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1640——1688 封建统治阻碍资本 主义发展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议会的召开 1688年光荣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1775—1783年法国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 波士顿倾茶事件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 封建制度束缚资 本主义发展 三级会议的召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重工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 进入的时代 动力机 新能源 新交通工具 新通讯手段
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使用
英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
―蒸汽时代”
蒸汽机 煤炭 火车、汽船
―电气时代”
电力、内燃机 电力、石油 汽车、飞机 电报、电话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主要发明 (成果) (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 明清时期
14世纪 ●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49 近代时期
世界

1866 ●
1945 ● 电气时代
根据生产力标准:
手工工场时代
蒸汽时代
根据生产关系标准:
自由资本 主义时期
帝国主义 时期
信 息 时 代
三、基本线索及阶段特征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
【基本线索】 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时间、地点、影响)
荣(四大名著等);京剧形成(道光二十年); 未产生近代科技,但有古典科技总结
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转型及不同的发展趋势
解读阶段特征
1.理解明清时期是既具有工业文明的萌 动,又有近代前夜危机。
(1)工业文明的萌动倾向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 ②民主启蒙思潮的滋长与“经世致用”主张的出现; ③科学巨匠的涌现与科技巨著的诞生。 (2)近代前夜的危机 ①主要表现:抑制商业、蔑视科学、政治高压与闭关锁国; 而16、17世纪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兴起。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国际共运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 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 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 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
或从14C到18C中期:近代化启动时期(手工工场和早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经济: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成为世界性潮流。新航路开辟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活动、重商 主义等,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体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2)政治:英、法、美等少数国家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政权,确立 (或初步建立)了资本阶级代议制。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由“复苏” 到“发展”进而“圆满”,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 舆论准备和思想基础。 (4)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形成,牛顿经典力学创立,。 (5)国际:新航路的开辟,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 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一方面加速 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既加剧了亚非拉的落后又使其卷 入近代化进程。西欧诸国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先后 战胜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政 治
命、价格革命),殖民掠夺、海外 要衣料;彩瓷、珐琅彩;私营工业超官营工业; 贸易、贩卖黑奴等促进资本原始积 商帮、中小市镇兴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累;重商主义(世界市场雏形拓展)重农抑商;大量白银流入、闭关海禁 反教权、反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命发生,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少数国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采用八股取士); 家内确立:英国光荣革命,确立君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康熙-平三 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87宪 番、设立台湾府,亲征平定葛尔丹、崇儒尊孔、 法、民主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开始 册封四大活佛。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 条约》
外 早期殖民扩张。原因、国家、影 (1)由开放到封闭,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表现、影响)———落伍于世界潮流 交 响(灾难、促资) 英国崛起。原因、战争及结果
之战、《尼布楚条约》)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领土主权(雅克萨
理学占统治地位(陆王心学)早期反封建民 思 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主思想出现(李、黄、顾、王);明清小说繁 文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
2、 17~18世纪中期 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基本线索】 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场手工业阶段) 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 ⑶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拓展(主要国家、影响) ⑷启蒙运动(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意义) ⑸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⑹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和早期进化论思想
或14~18世纪中期 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人文主义 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英国资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工 业 革 命
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3、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本线索】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经过、影响) ⑵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途径、影响) ⑶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 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 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德意志统一 (1871年)与《德意志帝国宪法》,意大利统一运动。 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展开: 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标志、意义) 巴黎公社(1871年) ⑸科技与文化:生物进化论(1859年)浪漫主义、现实主 义流派
重点难点
1.以通史视角审视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 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 结构 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权
政治 制度 国际 共运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 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 系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
世界近代史
•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世界近代史
1、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14世纪~20世纪初,世 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主题线索: (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 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2、 17~18世纪中期 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阶段特征】 ①资本主义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②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③ 17、18世纪,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 权利,开展了反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 治革命,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 的到来开启了大门。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 主。 ④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基本线索】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力广泛应用 (原因、成就、影响) ⑵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原因、评价) 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⑷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爆发 ⑸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俄日德是个别暂时现象) ⑹科技与文化: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 (20世纪初) 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影视艺术
公元14-18世纪的中国和西方
西方(近代文明曙光) 经 济 政 治 中国 (农耕文明余辉)
外 交 思 文
公元14-18世纪的中国和西方
西方(近代文明曙光) 经 资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手工 济 工场时期。新航路开辟(商业革 中国 (农耕文明余辉)
农耕文明顶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 展(风力水车、美洲粮食植物入华;棉布成为主
具体表现为: 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 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世界近代史· 通史知识体系 (一)总体划分 1、 整体时间: 14、15世纪~20世纪初 2、具体阶段: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或三个阶段
⑴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萌芽)时期
⑵17世纪~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⑷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横向知识
元五 代 隋 十 唐 国 ● 时 辽 1368 期 宋 夏 金
● ●
期三 国 战 秦 两 国 汉 晋 ●时 期 时 南 BC475 期 北 朝 时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阶段特征】 (1)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 织出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 在英、法、美等具有民主传统的国家,完善了代议制; 而德、俄、日等专制传统强烈的国家,形成了专制主 义色彩较浓的政治体制。 (3)国际: 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最终联 成一个整体。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矛盾重重,最终走向一战。
2.理解14-18世纪欧美社会转型。
(1)农业文明逐渐向工业文明转变 ①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②农牧场取代个体农耕 (2)阶级结构变化: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力量逐步产生壮大 (3)少数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代议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4)相互关系、相互交往日益密切 (5)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人文主义复兴发展,自由、 平等、法制深入人心;追求财富和享受;个人主义成为普遍价值观。
⑵文艺复兴(14~17世纪)(背景、概况、成就、影响)
⑶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条件、经过、影响)
⑷宗教改革(背景、概况、影响) ⑸早起殖民扩张(主要国家、方式、影响) ⑹近代自然科学(哥白尼、伽利略)
三、基本线索及阶段特征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
【阶段特征】 ①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 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②人类文明从15 、16世纪起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 文明迈进。 ③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 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 绝的状态,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