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对世界近代史复习的一点不成熟思考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历史 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轮复习的策略复习课件

然后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将主干知识落实到具体的 考点上,做到每个考点过关,学生多维度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轮复习的策略
2.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
从2008年高考全国卷一来看,试题运用了大量的情境材料。12道选择题几乎全 是情境题,情境材料涉及报纸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第37题、 第39题非选择题更是容量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试卷中几乎没有一题是 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 后才能作答,它不仅有效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 知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运 用历史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往往对情境题望而生畏,尤 其是对于引用的名人言论觉得难以理解,对长篇的材料不会提炼关键意思,作出归 类。这除了基础知识(对材料的历史背景)掌握不牢外,更重要的是平时历史学习 总是拘泥于课本,接触的史料太少。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都离不开史料,因此,今 年的历史试题很好的体现了历史的这一特点。这样的出题思路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无 疑是极为合理的,因此,它必将成为新高考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通过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地搜集历史材料,创造得出历史结论的真实 情境,遵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
二、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轮复习的策略
3.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空间
对历史时间的考查成为2008年高考的一大特点,如:全国卷一的第17题、第19题、第21 题,时间信息就是解题的钥匙。第13题“中英战争”、第15题“1920年”、第20题“1878 年”、第22题“1961年与1989年”、第23题“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等时间条件,也都是 解题的关键。历史时间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 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今年的高考试题很好的体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的 特点,对历史时间的教学也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采取各 种办法来记忆历史时间,还要关注一些历史事件比较集中、考试频率出现高的历史阶段,如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主革命时期”等等。
高三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整册复习课件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如何处置 战败国( 美、英、 法、意、 日五国意 图)
中国要求 遭拒;权 利交日本 ;五四运 动;拒绝 签字
山东归还 中国;实 质宰割中 国;
调整战胜 国矛盾, 四、五 调整…利益冲 突;美主导、 重分亚太 、九 日抑制;牺牲 势力范围 弱小民族利益 (美、英 、日)
1931; 1935; 1937; 1941 (珍 珠港)
阅读下列地图: (1)图甲、图乙中的领土格局分别是根据哪一次国际会议确立的? (2)图甲、图乙中德国的版图有何不同之处? (3)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现代史上,德国两次成为任人处置的对象,你认为德国应从中 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1)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 (2)图甲中德国的版图略小,但仍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图乙中德国先是被四国分区占领,之后分裂为两个国家 。 (3)一战后,协约国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虽有矛盾,但 英美强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因此只将德国的部分领土归 还给原属国家;二战后,美苏两大国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 家,其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双方在各自的占领区建立了不 同性质的政权,从而导致了德国分裂。 (4)应反对和防止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树立和平 发展的意识;反对种族优越论,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 答出其他认识,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知识结构:十月革命—向社义过渡—社义建设 一.十月革命(夺权) 条件: 经济.阶级.思想. 组织四大基础+ 一战的促进 经过: 二月革命--两权并存--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武装起义
特点: ①城市中心道路 ②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胜③ 分两个阶段 经济①② 革命措施: 政治…
巩固: ①签《布约》 ②军事 ③“战时”政策(背景.内容.评价)
考点二:1917----193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一 物理学的发展
成就
内容
影响
量子论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诞生。人 得类 革对命微性观的世进界步的;认量识子取论 和相对论的创立构成了现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 代物理学的基础。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一 物理学的发展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 应用机器成为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进程
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北美被广泛应用。
促使机器工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出现;形成许多工业城
运动的实质。
力学为启蒙思想家探求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在一片“牛顿被推翻了”的叫喊声 中,爱因斯坦说:“可是人们不要以为,牛 顿的伟大工作能被这一理论或者任何别的理 论代替。”
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史料二说明了牛顿力学体系是整 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物 理概念将长期指导着我们的物理 学思想。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三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二十世纪中期(二战)至今。
信息技术: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国
概况 建立起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共268张PPT)

C
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决定了新航路开辟 的必然性。
(2014〃济南期中)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C
(2014·石八公山一模)从1545年到1800年, 大约有60 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 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 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 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C
(2011·大纲全国卷)1603年,一位旅居 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 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 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 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
(2013〃江苏单科)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 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 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 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西方近代史部分
第一讲 近代西方经济
一、基础知识梳理
第1讲 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的开辟 第2讲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3讲 两次工业革命 第4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件:世界史二(世界近代史上) (共25张PPT)

思想上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冲击欧洲封建 教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将人文主义思想带入寻常百姓家。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7世纪中期)
一、经济: (一)新航路开辟:原因与条件、过程、影响(对欧洲、世界)
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及条件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根源)
链接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长 (需要资本原始积累)
加强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政治:
加速了西欧的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
3、思想文化:
证实地圆学说,冲击封建神学,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4、国际关系
推动西欧殖民扩张,开始征服东方的历程; 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由相对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人文主义 (humanism) 指导 思想
以神为中心 神权束缚 来世/禁欲 蒙昧主义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 逐步形成 借 助
尘世服从天国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丰厚的古典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
主 张
V S
以人为中心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科学和理性
主 张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价格革命
内容
贵金属涌入西欧 金属货币贬值
影响
社会分化 封建地主衰落 资产阶级暴利
商品价格上升
劳动人民更加贫困
(转化为自由劳动力)
加速了社会分化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经济:
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 展;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课件:世界近代史 (29张)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 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哥伦布 (1)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动机是什么? 到东方寻找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2)请在图中找出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行线路,并将哥伦布航行 线路描黑。
材料三: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重点3】 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 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1)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根据其历史活动来评价历史人物。 (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 评价历史人物。
评 价 华 盛 顿
①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 人,任大陆军总司令, 摆脱了英国的 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领导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比较民 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他道德高尚,开创了在美国没有人可以成为终身 总统的先例,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因此,华盛顿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征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垄断资本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本单元知识结构
欧美 主要 国家 的 社会 巨变 酝 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 酿 但丁、达· 芬奇、哥伦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产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生
华盛顿;拿破仑。
本单元者,它们是欧洲哪一 历史时期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作者是达·芬奇。
(3)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致力于表现人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 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2)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 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本课小结
鸦片战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鸦片战后的中国社会经 济结构 地 位 逐 渐 仍解自 占体然 统 经 治 济
绝 对 主自 导然 地经 位济 占
三)、纲领
• • • • • •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评价:进步、空想
• (1)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 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 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 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 (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 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 (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 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1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在内地 游历、传教和经商;赔偿巨额白银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 会的程度加深了。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 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经济上: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 素产生: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思想上: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商战、君 主立宪思想。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01年)
任务:
反封建和反侵略; 追求社会民主和民 族独立;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 家富强;
五四运动(1919年)与中共成立(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2 ppt课件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ppt课件
18
文化史
考试说明 1840 1842 1851
太平天 国运动
1856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六十 年代
洋务近 代企业 及影响
六、七 十年代
民族资 本主义 的产生
鸦片战 中英 争、三 《南京 元里人 条约》 民抗英
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ppt课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
C. 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ppt课件 16
课堂练习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 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 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 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 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考试说明 1840
鸦片战 争、三 元里人 民抗英
1842
中英《南 京条约》
1851
太平天国运动
1856
六十 年代
六、七 十年代 民族资 本主义 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夏湖上的那一朵莲花——对世界近代史复习的一点不成熟思考
(-)文字权威:考纲(课标、省意见)(二)命题者思维=大学层面专业研究
的历史思维
(三)学习主体:高三学生的学情
海高世界近代史复习(―)案例
1v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近代美国:诞生和走向联邦共和
(-)教学反思
西方的这个"驱naissanc』是从复古
开始的。
复古,复什么古呢?复希腊精神之古,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本意。
那后来有人在解释这个“ ^naissanc^ 的时候,就指出了这个“ 昨naissanc* 是
有两个含义的—是复古.一是创新。
这是伏尔泰讲的。
这就把意大利的那个"昨naissancd'的意思解释全了。
—陈乐明《欧洲文明十五讲》P112
各种树上的果子,你们都
上帝:“乐园
可以吃,只有智慧树上的
果子你们不可以吃。
”
夏娃看着那果子,实在禁不住诱惑。
于是摘下一个吃了,又给了亚当一个,亚当犹豫了一下,也吃了。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莎士比亚(1564T616)
具有人们能越到的绝顶宏伟豪华之魏,其美
丽壮观亦须穷尽人所負岂有的智力与创造。
”
前后历时近200
年。
(13世纪末到
1471年竣工)由圣母
玛利亚大教堂和诜礼
堂.钟楼共同组成。
凝聚了
坎比奥、布鲁内列期奇、乔
托. 基培尔蒂昔人的智惹c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延筑
的诞生。
没有我们尊贵轉主教和教士,你们的灵魂
就永远都不能得
《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
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
利,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的中介。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MtK,心中快乐喝
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纳悦你的作为。
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
乃是必须,而不是罪。
谁不爱美酒、女儿和歌,就终身是
个傻瓜。
《路德文集》
箱合教韵如材料,越一您曙德宣扬的观止帘哪誉?
人把人当作人来认识
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本主义)9
肯定人和人性,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
蠶豔时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
理性思考和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获得发展;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照耀后世!
使西欧人从中世纪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