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川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根据材料,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实质: 重新瓜分世界 争夺世界霸权
【巩固提升】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及其矛盾进一步发展。
萨拉热窝事件。
【辨析说理】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 地评论:“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注: 指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他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2
4
5
析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目 英法德美
经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济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 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一战爆发的原因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帝国主美义、国德家后之来间居经上济,、反政超治英、发法展。不平衡,
但后所起占的殖帝民国地主与义其国经家济要实求力重的新比瓜例分不世相界符。。
【图说历史】



德国潜艇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

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


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
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中国华工营准备前往法国战线后方工作

九年级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

九年级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
北欧〔5〕:冰岛、丹麦、挪威、瑞 典、芬兰
南欧〔18〕:葡萄牙、西班牙、安 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 耳他、〔以下又称巴尔干半岛国家〕塞 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 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黑山、马 其顿、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希腊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1.爆发〔开始的标志〕: 2.交战双方: 3.主要战场: 4.几条战线: 5.转折: 6.扩大〔加千载难逢 的好时机!
在德国的支持怂
恿下,1914年7月 28日,奥匈帝国向
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主要战场: 欧洲
东线 俄 德、匈
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
尸体遍布的凡尔登战场一角
6.扩大〔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①1917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结束:1918年同盟国失败
合作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各主要参战国的参战目的
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 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 土耳其帝国。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一战的启示?
1、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反对恐怖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 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 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 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 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2张PPT)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及三条战线: 欧洲 东、西、南三条战线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异常惨烈的战役: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6.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时间: 1917年
福煦车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多久? 先后有多少个国家参战? 牵涉多少人口?
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 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 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战 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民 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 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1913年, 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 的支持。
7.战争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 势地位。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 起的重要标志。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互学探究】
12.一战的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 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4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40张PPT)

8.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
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
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C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9.运用数A 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一战。
★ 中国的参战 ★ 美国的参战
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对的宣战, 但并没有派军队赴欧作战,只是派出 十余万劳工,输出劳务,到法国、俄 国等协约国打工,客观上增强协约国 集团的力量 。
A、1917年前,美国采取“坐山观虎 斗”的方针,利用“中立”地位,大 做军火生意。B、美国借战争之机正 可大发横财,因此不忙于结束战争。 C、目的是分享战胜国的利益,收取 “渔翁”之利,并击败未来的竞争对 手德国。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或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A.雅克萨之战 B.萨拉托加战役
从意大利叛变倒戈,你得到什么启示? ——列宁
意大利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凡尔登战役弹壳遍地 “绞肉机”“地狱”“屠场”
★ 俄国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协约国
十月革命 后退出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中国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
1918年德国投降。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 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 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3.8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3.8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0张PPT)

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1、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 2、中国、巴西等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同盟国
美中
英法俄意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过程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11月11 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 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 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影响
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 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 到挑战。
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过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 开始标志 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意大德利国为了奥匈自帝身国利益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英国。这法说国明了俄什国 么?
国与奥国斯曼之土间耳,其没保有加永利亚远的朋友,也没有塞永尔远维的亚敌人,只 有永恒的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过程
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德
主战场 欧洲战场 三条战线 东线、西线和南线

川教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38张PPT)

川教版2018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共38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1、大战爆发: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 意
3、战线:欧洲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 、 塞、比、日等国
战争:三大战线 四大战场
1、东线: 西线: 南线:
2、四大战场: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 日德兰大海战 主要战场:
一战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 主要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矛盾的进一步 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 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 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 样的野心?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

三 国 同 盟
突尼斯问题
法 英 俄
三 国 协 约


世界市线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英 德
一战爆发前的焦点——巴尔干半岛
欧洲的火药库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 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 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 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 普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 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受 伤 人 2000 数
支出 战费
2084 多万 亿美元
结合图表分析: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2700多亿美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5、特点、性质
据材料一、二,概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和性质
材料一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战火燃遍 欧亚非三洲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世界通史·现代史编》
巴尔干半岛——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
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
的交会处,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
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
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
居的现象,民族关系、宗教
信仰复杂,矛盾重重。19世
纪以后,欧洲大国插手、两
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
课堂检测
7.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这样的评价:“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 一个开端。……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 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第一次世界 大战( B ) A.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B.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C.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彻底结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历史 8.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C )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③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⑤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④→③→②→⑤→⑥ B.②→④→①→③→⑤→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共29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表现: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1870——1913年)
美 (2) 23.3%
1870年 其他 21.7% 德(3)
其他 28.5% 美 (1) 35.8%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 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法
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
现。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Ligny
Thilloy,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 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50岁的程 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 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和 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而垄断组织的
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材料展示
①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斗争更激烈。
以上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福 煦车 厢
福煦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期的协约国联 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 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 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 林雷道车站的 福煦车厢里签 订了停战协定, 大战结束。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 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 和反战的立场,鼓舞 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 的反战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德国革命在柏林爆发时,威廉正在比利时 的德军总部。兵变令他十分惊讶,不知应 否退位。直到那时,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 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仍可保留普鲁士 国王的身分。不过,在1918年11月9日,为 求政治统一,首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 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两个称号也废除。威 廉的皇帝梦幻灭了。亲王得知只有德国社 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 艾伯特能控制德 国的局势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辞职。 然后,在德军总部,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 夫辞职,由威廉· 格勒纳接任。格勒纳向德 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 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故此,德皇 只好退位。帝国已经失去最后的支持,就 连兴登堡这个一生拥护皇帝的将军,也只 能劝谕威廉退位。 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 兰——一个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凡 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规定将威廉定为战犯, 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 圣洁 (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 但荷兰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 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 亲戚关系,在Doorn得到一座小城堡,度过 余生。他免除与官员和仆人的君臣关系, 但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头衔。
帝国主义国家经 济政治不平衡,后起 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 重新分割世界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 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 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 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 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 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 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 亚族青年开枪刺死了大 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 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 拉热窝事件。
•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 二、大战的概况:
•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2、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宣战。 • 3、灾难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 三、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战争,这 一结论的依据是 (C) A 交战双方主 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 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 盾 C 主要交战国 的目的是瓜分世界, 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后期的资本 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 的资本主义国家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B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 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英军使用的坦克
马克Ⅰ
一战中英国研制的 武器,1916年索姆河战 役中首次使用。 英国是在制造水箱 (Water tank)的借口 下制造这种装甲车的, 后来人们根据“tank” 一词的发音,把它称为 “坦克”。这是具有强 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 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 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 辆,被称为“陆战之 王”。
政治
经济
争霸世界
发展实力
2、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相互疯狂扩军备战 (1)三国同盟:核心德 (2)三国协约:核心英国
①法俄(1892)--对德奥意---开始形成两大集团 ②英法(1904)--决定性步骤 ③英俄(1907)- --最终形成
重要知识点:英国外交上的“光荣孤立”政策 ——核心:欧洲大陆的“均势”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集团 协约国集团
英 德 法 意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索姆河英军榴弹炮
一战中的战斗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后,战斗机开始出现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来自空中的火力使地面 部队受到有史以来最恐 怖的攻击。 英国的F-B5“炮车” 式战斗机是英国第一种 装有前射机枪的战斗机, 1914年投入战争,是一 种推进式螺旋浆双翼机, 装1-2挺机枪。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 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 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 洛夫
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 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 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 什么那么“牛”? 2、“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指的是什么?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 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 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 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 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 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 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 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 杀气腾腾。”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33个(协约国29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超过15亿 7000多万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 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为了保 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 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 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 规模涉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 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 ,其中被战 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 多万,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战争消 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损失约3000多 万美元 。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 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 总和的10倍。
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 之间矛盾激化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 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 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三大战役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时间:1916 年 时间: 2月至 12 1914 月 年九月 兵力: 153 个师 兵力: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一百三十个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 伤亡:三十四万人 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 愈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 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 索姆河 此成为一战的 转折点。 计划失败,双 方形成 相持局面。 凡尔登
卡尔一世
– 以下这些国家从奥匈帝国(有些是 部分)产生: 奥地利 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现在分成捷克、斯洛伐 克二国) 南斯拉夫(现在分成塞尔 维亚与黑山、克罗地亚、波黑、斯 洛文尼亚、马其顿等五国) 波兰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 奥匈帝国的土地。
福 煦车 厢
福煦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 后期的协约国 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 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 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 林雷道车站福 煦车厢里签订 了停战协定, 宣告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情况
占世界工 业总产量 殖民地积 殖民地人口
英 俄 法 德
14 2.6 6 16
3350 1740 1060 290
39350 3320 5550 1230
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情 况倒挂

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38
30
30
1920
970
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列强矛盾日益尖锐
巴黎
有亲历战场的人写道:“当这些大炮向 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 击了’。整片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 地,所有覆盖物都弹痕累累,甚至堆着三 层沙包的地方也是如此。所有十字要道都 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 的。到处都是各种残骸,被击毁的战车、 大炮 ,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几个月以来 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 别的。
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真是千载难 逢的机会!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
三条战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 罗马尼亚 俄 奥匈 德、
比利时、法国 北部和德法边 境 英法 德 巴尔干
塞尔维亚
奥匈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凡尔登战役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100万 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 德军使用了毒气弹
( C )
A.三国同盟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B.三国协约成立 D.凡尔登战役
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 社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 有 ( C )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A. ①④ B. ①③
④.无线电话
C. ①② D. ②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1、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1914年7月28日-----1917年12月 3、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4、1914年6月28日-----1918年4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哪 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 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 美国的参战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2、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索姆河上的包扎所
新式武器
•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 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人类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1917年(一战结束前一年)的几件大事
•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 美国参战
美国总统威尔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