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前臂静脉图谱联合护理干预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浅议护理干预可减少静脉采血的不良反应因素

浅议护理干预可减少静脉采血的不良反应因素【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600例静脉采血患者按单日、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0例,对照组240例。
观察组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操作,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采血;不良反应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恐惧紧张、疼痛、皮下瘀血、晕针。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手段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10月在我院传染科门诊诊治患者600例,其中男性400例,女性200例。
年龄15岁~70岁,无显著躯体痛苦和感觉异常,能准确描述疼痛感受和恐惧紧张心理。
600例患者进行了肝功能、两对半等项目化验,抽血量为2ml~10ml不等。
均无血液系统疾病,采用肘正中静脉及桡静脉采血。
全部为真空采血,两组患者穿刺情况见表1。
1.2 方法将600例患者根据单日、双日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360例,对照组为240例。
固定专人操作。
操作方法:选择所需要的血管,在穿刺部位上方6 cm处扎好压脉带,嘱患者握拳,常规消毒待干,用一次性采血针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已准备好的真空试管内至所需血量,松拳,拔针,用无菌干棉签压迫止血。
对照组采血前未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只简单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按基础护理学教科书方法,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15°~30°,从静脉上方或侧面刺入皮下,沿静脉走向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再刺入血管,拔针时先用棉签压住穿刺点再拔针,压迫4min。
观察组在静脉采血前后实施以下护理干预。
1. 3护理干预方法1.3.1心理干预护士一边操作一边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目光亲切,态度和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给患者解释清楚静脉采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中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而许多药物对局部血管及邻近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等。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轻者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重者局部静脉血管产生索状的红线或局部组织变黑坏死、闭锁,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以此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影响治疗,造成再次输液时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有资料表明70%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治疗,这些病人8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因此对于静脉炎应预防为主 [1]。
因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减少静脉炎有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原因分析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2]。
输液药物引起血浆 PH值改变。
血浆 PH值正常为7.35—7.45,超过此范围无论是过酸过碱,都可以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发生静脉炎 [1]。
抗癌药物的毒性作用。
抗癌药物作用于细胞代谢的各个周期,反复多次刺激损伤血管内膜,使静脉萎缩、变细。
输入高渗液体时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局部血小板聚集,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侵润产生炎症变化,同时释放组织胺,使静脉收缩、变硬。
2、机械因素。
静脉反复多次穿刺输液损伤血管内皮或硅胶管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过久,刺激性过大,造成局部感染,抵抗力下降引起的静脉炎症。
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反复穿刺同一处血管,输液针反复探测血管,穿刺后固定不牢,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等对血管壁的损害。
无菌观念不强,消毒不严格菌体存在,如消毒液浓度不足、局部皮肤消毒不严、无菌物品污染等。
3、各种微粒因素。
微生物侵袭也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
微粒一般指玻璃屑、橡皮屑以及各种结晶物质 [2]。
各类微粒堆积堵塞毛细血管,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经确诊需进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给对照组患者进行置管后的常规护理,给对照组患者进行置管后早期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现静脉炎均予以如意金黄散外敷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治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两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PICC患者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ICC;早期护理干预;静脉炎;效果观察PICC,即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在医学上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一般是应用于对患者长期静脉输液、场外营养以及化疗等诊疗中。
将PICC应用到患者诊疗中,可以减少对患者反复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需要中长期输液患者减少穿刺痛苦,但是,PICC置管容易引发静脉炎,会对患者临床原发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我院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旨在为患者寻找到最佳护理措施。
现将报告加以整理分析,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经确诊需进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7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0±3.5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20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0±4.5岁。
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实践

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实践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实践效果。
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100例静脉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
比较效果。
结果:实验组静脉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静脉治疗依从性评分、治疗过程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在静脉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MDT;静脉炎;临床应用实践【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40-02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erapy MDT in Preventing PhlebitisHe Xia.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yang, oncology department,Sichuan Mianyang 6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therapy MDTin the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8, 100 casesof intravenous 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MDT. Compare results. Results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intravenous therap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intravenous therapy compliance scores and comfort scores during the treatme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scales and scores of depression self-evaluation scales were similar,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hlebitis was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ntravenous therapy MDT nursing model has an exact application in the intravenous care. It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hlebitis,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improve the comfort and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Key words】Intravenous therapy; Nursing MDT; Phlebitis; Clinical practiceMDT也为多学科协作诊疗,是新型综合诊疗手段。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但静脉炎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优质护理的重要性、静脉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危害以及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证明了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更完善的优质护理策略,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需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推广,以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护理对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预防、效果分析、临床应用、实施方法、患者安全、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静脉输液所致的静脉炎是一种常见并且可预防的并发症。
静脉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起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正确插管、定期更换输液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预防静脉炎的效果,对于提升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炎中的作用与效果,将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对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优质护理对静脉炎预防的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降低静脉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12-18T15:19:52.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3期作者:杨杨仲卫静平欣杨腊腊任翠歌贾志华[导读] 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大庆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炎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reventing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Methods 90 case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The knowledge score of venous prevention,incidence of phlebiti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reatment environment [(8.98 [1.23)points],nursing technology [(9.32 [1.25)points],health education [(9.66 [1.25)points],service attitude [(8.97 [1.65)points],nursing effect score [(9.55 [1.46)points] and intravenous prophylaxis knowledge score [(26.98 [(2.36)poi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36 [(1.23)],(6.36 [(6.36] points].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2.2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0.00%).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nd improve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intravenous infusion;phlebitis 在静脉输液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临床表现为红肿、疼痛及触及索状硬条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4例,按照是否进行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情况发生的几率。
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应用效果;分析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特选取了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74例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4例,按照是否进行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7~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1±10.24)岁。
其中,肺心病患者12例,所占比例为32.43%;冠心病患者15例,所占比例为40.54%;消化性溃疡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27.03%;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34~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4±11.16)岁,其中,肺心病患者13例,所占比例为35.14%;冠心病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29.73%;消化性溃疡患者13例,所占比例为35.14%。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专业的静脉留置针输液小组,需要其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穿刺技术;2、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留置针而导致的静脉炎高危因素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是按照低危型、高危型进行。
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81例,依照不同的干预方式,把研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参考组,治疗组的患者有38例、参考组的患者为43例。
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发生率为2.6%,参考组为20.9%,治疗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行。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65-01前言在生活上,采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整体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对患者的皮肤与血管的损伤度比较低,整体的临床效益比较高,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接受度比较高[1]。
作者为了进一步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后并发静脉炎的效果,分别对两组展开探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科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1例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性,将全部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参考组,治疗组患者有38例、参考组的患者43例。
参考组的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2.5±5.3)岁。
治疗组有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为42~83岁,平均年龄为(63.1±5.1)岁。
在两组患者的疾病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如:①采用无菌透明膜对患者的留置针进行固定并常规封管。
②注意观察患者留置针周围皮肤颜色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1 双侧 前臂 静 脉 图谱 降低 了化 学性 静脉 炎 的 发生
率 通过 双 侧前 臂静 脉 图谱 了解 外 周 静脉 评 级情 况 和 化疗 用 药情 况 , 可 以合 理有 计 划 的在 外周 静 脉完 成化 疗并 规 避 了 回忆 性 反应 和机 械 性 静 脉 炎 。通 过对 化 疗 患者 采 用 双 侧 前臂 静 脉 图谱 和 综 合 护 理 干 预有 效
【 关键词 】 肿瘤 ; 化学性静脉炎 ; 双侧 前臂 静脉图谱 ; 护理 干预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2 7 2 5 ( 2 0 1 6 ) 0 1 — 0 0 7 5 - 0 3
化疗 是 治 疗 恶性 肿 瘤 的 主要 手 段之 一 。大 剂 量
化疗药物 , 并且外周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损坏静脉内膜
患 者 压 力 多 来 自家庭 、 社 会 甚 至经 济 等 多方 面 , 因此
【 l 】 董风, 王锋, 金 飞, 等. 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 理健康 的影 响[ J 】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 0 1 0 , 1 i ( 1 0 ) : 8 9 9 — 9 0 0 . 【 2 1 沈华娟 . 尿毒症患 者行维持性 血液透析 的心理护理 [ J ] . 中国实 用护
导致静脉炎 , 既增 加 患 者 痛 苦 , 又影 响化 学 治 疗 疗 程
多种化疗药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肿瘤疗效 , 但化疗疗 程 长, 长期在外周静脉输注高浓度 、 多品种 、 刺激性强的
作者单位 : 7 3 3 0 0 0 甘肃 武威 , 甘肃省武威肿瘤 医院放疗二科 作者 : 何芳芳 , E - m a i l : 3 9 7 2 4 4 3 3 0 @ q q . c o m
观察组 1 5
X P Βιβλιοθήκη o 2 . 2 两组患者化疗满意度比较
两组分别有 6 0 人次
患者 化疗 , 化疗 结束 后 分别 对 两组 患 者进 行 满意 度调 查, 对 照组共 发 出满意度 调查表 6 0 份, 满意4 2 人次 , 发
生率 7 0 %; 观察组共发 出满意度调查表 6 0 份, 满意 5 8
的顺利实施。据文献报道 , 化疗引起 的静脉炎发生率
达5 7 . 6 %t 2 J 。2 0 1 4 年我科建立静脉安全责任小组 , 为化
疗患者应用双侧前臂静脉图谱合理选择外周静脉 , 降
.
7 6.
甘 肃医药 2 0 1 6 年第3 5 卷第1 期 G a n s u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6 , V o 1 . 3 5 , N o . 1
4 . 9 0 4
< O . O 5
病人血管 能触摸到 ; Ⅲ级 : 休克、 大出血 、 脱水等血管 不清晰 ; 长期输液血管硬化不清 ; 不明显 , 触摸不清血 管, 反复穿刺硬化血管。
1 . 3 静脉 炎 的判 断 标 准 静 脉 炎 的 判 断标 准 采 用美 国输 液 护 理 学 会 静 脉 炎 的判 断 标 准 【 4 _ 。既 I 级: 穿刺 点疼 痛 , 红 和/ 或肿 , 静 脉 无 条索 状 改 变 , 未触 及 硬 结 , 轻微疼痛 ; Ⅱ级 : 穿 刺 点疼 痛 , 红 和/ 或肿 , 静 脉 有 条索 状改 变 , 未 触及 硬 结 , 中度 疼 痛 ; Ⅲ级 : 穿 刺点 疼痛 , 红 和/ 或肿 , 静 脉有 条索 状改变 , 未触 及硬 结 , 重度疼 痛 。
物 剂量 因人 而 异 。责 任 护 士对 患 者 双 侧 前 臂静 脉进 行评估 , 浅 静 脉 留置 针 穿刺 均 由_ 丁作 5 — 1 2 年、 专业 知 识强 、 静脉 穿刺 技术 优秀 的护士 执行 。 1 . 4 . 1 对 照 组 。 给予 常规 护 理 , 嘱 患者 按 时 用 药 , 化 疗期 间清淡 易 消化饮 食 。 1 . 4 . 2 观察 组 。 给予 双 侧 前 臂 静 脉 图 谱 联合 综 合 护
透患者的护理措施 。赖喜玉[ 5 1 等 在一项对心理护理在
血透 患者 中应 用 的观 察 中也 发 现 心 理 护 理 可 以 明显 改 善 患者 的焦 虑 抑 郁 状 态 , 与本 研 究 结 果 相 符 , 说 明 了心 理护理 的确 切效 果 。
参 考 文 献 .
透析患者 自身疾病难 以治愈 , 且 长期 接受有创操作 , 治疗信心不足 , 而家庭 、 社会 、 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也使 患者很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 , 因此为保证 患者 的透析质量 , 临床护理工作做 出一些有利于患者 的改动可能使患者焦虑 、 抑郁 心理减 轻 , 有利于透析 治疗 的开展p 】 。 心理护理是应用广泛 的一种优秀护理方式 , 其目 的在 于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 使患者更加从容地面对疾 病, 更有 信心的接受治疗 【 4 1 。在血透 的护理领域 同样 有效 , 长期血透患者 的心理压力较大 , 而有效 的与其 沟通 , 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可以帮助其更加 了解 自身 疾病和进行的治疗护理流程 , 使患者更加配合。同时
人 次 患者 化 疗 , 对 照组 共 发 生 静 脉炎 9 例, 其 中I 级7 例, I I 级l 例, I I I 级1 例, 发 生率 1 5 %; 观 察 组采 用 了 给 予 双侧 前 臂 静 脉 图谱 联 合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共 发 生静 脉
1 . 2 血 管评 级 方法
三天 。
1 . 5 统计 学处理
义 2 结 果
采用 S P S S 1 3 . 0 对 数据进 行 处理 , 计
量 资 料 采 用 检 验 , 以P < 0 . 0 5 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D P方案 , 自愿 接受 外周 静脉 化疗 的 患者 3 0 例, 其 中男
性1 3 例, 女性 l 7 例 。年龄 4 0 — 6 8 岁, 平均 5 8 岁 。其 中食管癌 2 5 例、 肺癌 5 例, 外周静脉化疗至少 4 周期。
生率及患者满 意度 。结果 : 化 疗结束后 , 对照组和 观察 组化学性静脉炎发生 率分别为 1 5 %、 3 . 2 3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O . 0 5 ) , 观 察 组较对照组 患者的满意度 明显提高 ( 尸 < O . 0 5 ) 。结论 : 双侧前臂 静脉 图谱联合综合护理 于预进行外周静脉 化疗 , 有效地减少化 学 性 静脉炎 , 提 高治疗 的依从 性 , 提 高患者 的满 意度 , 保证化学治疗疗程 的顺利实施 。
双 侧 前 臂 静 脉 图谱 联 合 护 理 干预 减 少化 学 性 静脉 炎 的 效 果 分 析
何 芳 芳 【 摘耍 】 目的 : 观察采用 双侧前臂静脉 图谱 和综合护理干预行外 周静脉化疗 , 对减少化学性静 脉炎的效果 。方法 : 3 0 例化 疗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对 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 , 观察 组采用双侧前臂静脉 图谱联合综合 护理干预 , 对 比分析两组患者化 学性 静脉炎的发
3 0 例患 者 随机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 每组 l 5 例( 静脉 化疗 6 0 人次 ) , 两 组 的年 龄 、 性别 、 病程 、 用 药剂 量 等 ,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2 . 1 两 组 患者静 脉 炎发 生情 况 比较 两 组 分别 有 6 0
【 4 】 窦海 川, 杨立 明, 王洪, 等. 心理护 理对血 液透析患者 的影响 [ J ] . 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 2 0 1 l , 2 7 ( 2 4 ) : 4 7 - 4 8 .
【 5 】 赖 喜玉, 李 爱霞, 李锦 墁, 等. 心 理护理对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患者焦虑 、 抑郁状态的影响[ J 】 . 护理实践 与研究 , 2 0 1 4 , ( 4 ) : 1 3 6 - 1 3 6 , 1 3 7 .
来 的帮助可能并不直接关 系到患者治疗效果 , 但患者 压力减轻 、 治疗信 心的增加 、 与护理人员增进感情对 于患者治疗 时依从性有提升作用 。因此可间接影 响
患者透析质量 。本研究结 果显示 , 对 照组 进 行 护 理
3 讨论
后, 患者 H A M D 、 S F 一 3 6 评分并没有改善 , 说明常规护 理措施对患者心理并无干预作用 , 而观察组的评分改
6 0 6 0
般小血管 ; 滑动的中血管 ; 能摸到的 中小血管 ; Ⅱ级 :
手足 小 血管 不清 晰 ; 滑 动小 血 管 , 指 尖 小 细血管 ; 肥胖
I级
Ⅱ级
Ⅲ级
5 对 照 组 1
9 ( 1 5 . o o ) 7 ( 1 1 . 6 7) 1 ( 1 . 6 7) 1 ( 1 . 6 7 ) 2 ( 3 . 2 3 ) 2 ( 3 . 3 3 ) o
甘肃医药2 0 1 6 年第3 5 卷第 1 期 G a n s u M e d i c a t J o u r n a l , 2 0 1 6 , V o 1 . 3 5 , N o . 1
表 1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前后 心理健康 状况比较 ( 分)
・ 7 5 ・
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 倾听、 了解 患 者 的压 力 来 源 以 及 困难 , 力 所 能及 给 予解 决 , 可 使 患 者 感受 到关 心 和 帮助 , 调 整 自我 心 态 , 缓解 压 力 。上述 心 理护 理 所带
善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 说 明心理 干 预在 H A MD、 S F 一 3 6 评 分 改 善 方 面较 对照 组更 加 有 效 , 是一 种 优 秀 的长 期血
长期血透患者需 要精心的临床护理 以保证患者 的治疗效果 , 同时患者 的心理状况关系到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