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人-网-物三元互联到万物互联
5G时代的到来连接万物的网络

1 2 3
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
5G网络支持城市交通信号灯、监控等设备的实 时数据传输,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
应急指挥与救援
利用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特性,实现应急指 挥和救援的高效协同,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
通过5G网络实时监测城市环境数据,及时发现 并处理环境问题,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
前景展望
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高可靠 性需求。
5G将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深度融合,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 字经济新生态。
02
CATALOGUE
连接万物网络概念解析
物联网技术基础
01
物联网(IoT)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
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频谱分配
各国政府进行5G频谱分 配,为5G商用奠定基础
。
商用部署
全球范围内陆续启动5G 商用服务,5G网络覆盖
逐步扩大。
5G应用场景与前景展望
增强移动宽带(eMBB)
提供超高清视频、VR/AR等极致体验。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支持物联网设备大规模接入,实现智能家 居、智慧城市等应用。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5G时代的到来 连接万物的网络
汇报人:XX 2024-02-06
目录
• 5G时代概述 • 连接万物网络概念解析 • 5G在连接万物网络中应用探讨 • 连接万物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5G时代概述
5G定义与特点
万物互联时代数据安全保护与保密问题思考

文|邹旭鹏 史纪强 彭英 宋建万物互联时代数据安全保护与保密问题思考一、引言随着5G 商用、云计算、移动网络、卫星通信以及多种传感设备的广泛应用,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世界已经步入万物互联时代。
互联产生了数量庞大、种类众多、时效性强的数据信息, 也同时将人类带入了大数据时代。
技术进步给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大量的数据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和分享,数据和信息的传播成本急剧降低,传播范围和速度急速扩大,由此对数据和信息安全也造成了诸多问题,数据泄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将数据视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及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也强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安全显得愈加重要,数据的保护和保密工作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数据保密现状中国石化集团的数字化战略中强调,开发利用数据资产资源,把数据变成生产资料。
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张玉卓也提出,“高质量开发利用数据资产资源,中国石化不光生产油气,更生产数据,要思考如何用好数据,把数据变成生产资料。
”2020年中国石化信息化工作要点也要求:加快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全面谋划推进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和行动计划。
数字化转型以创新创效为核心,工作重点是以平台化的数据治理为核心,形成数据资产,通过数据资产实现创新创效。
围绕数字化转型发展,按照“数据+ 平台+应用”模式推进信息化建设。
并大力推进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利于数据积累、形成集团级数据资产。
数据泄密关乎个人、企业及国家安全。
5G时代阅读答案

5G时代阅读答案5G时代阅读答案材料一:提起5G,很多人都会想到快,那么5G 到底多快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乔秀全预计,5G网速将比4G 至少提高十倍,只需要几秒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的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超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
其实,5G 不仅仅是网速快,还具有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天赋”。
“5G 的网络延时从4G 的50 毫秒缩短到1 毫秒,将满足1000 亿量级的网络连接。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说,5G 能让各类智能硬件始终处于联网状态。
这也意味着5G 将推动“万物互联” 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在5G 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未来,5G 将为用户提供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同时,也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让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4G 难以满足的创新应用成为可能。
材料二:中国已经全面步入流量社会,流量经济正在深刻地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 亿,其中有 4.63 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同时,流量连接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企业、人与资源,催生出了众多新职业、新业态……但流量提供便利、娱乐和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人们的烦恼和困惑。
据德国研究公司Statista 统计,2016 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玩手机三小时,“沉迷度”在全球排名第二。
美国思科公司日前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1 年,全球每部智能手机的平均月流量将增加到14.9G。
在人的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同时,人的定力、执行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正是流量经济带给人们的一大困惑,它争夺的是人的注意力,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迷失。
近日,腾讯进行的一项“社交斋戒”实验证明,连续15 天将微信的使用时间压缩到每天半小时之内,被试者的消极情绪明显下降,工作投入程度大幅上升。
5G时代的万物互联网内涵、要素与构成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y IMPORTANT ISSUES5G时代的万物瓦联网:内涵、要素与构成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R东【摘要】万物互联网(I〇E)是由物体、数字设备、数字个人、数字企业、数字政府和数据资源等要素,借助数字平台,通过数字流程相互连接而成的巨复杂网络生态系统。
在空间尺度层面,万物互联网所连接物体的尺度正在从大尺度向微尺度发展;在时间尺度层面’万物互联网响应的时间间隔在不断缩小;在连接关系层面,万物互联网是海量对象之间相互连接而成的巨复杂网络;在杜会形态变革层面,万物互联网是智能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
万物互联网的要素体系结构由客体要素(物体和数字设备)、主体要素(数字个人、数字企业、数字政府)和运行要素(数据资源、数字流程、数字平台)构成;万物互联网的支撑平台体系由计算资源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平台、大规模应用系统搭建的支撑平台和智能终端产品开发的支撑平台构成;万物互联网的应用体系结构主要由万物对个人服务(E2P)、万物对企业服务(E2B)和万物对政府服务(E2G)构成。
【关键词】5G万物互联网物联网纳米物联网【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DOI 】l().16619/ki.rmltxsqy.2020.09.005绪论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 s)的简称,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丨S技 术;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 e tw o rk s)的简称。
5G不仅仅是4G的扩 展,5G让万物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成为可能,让收集、共享和使用数十亿设备的海量数据成为可能。
111当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发展困境和主要不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4G网络的技术支持 能力较难满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级应用,以及高铁等特殊场景对带宽、速度的需求;二是4G网络的时延和可靠性较难达到物联网应用的接入要求;三是4G终端的续航能力较难承载智慧城市等复杂 应用的低功耗大连接需求。
5G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5G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环境监测、无人驾驶汽车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万物互联不是梦人曾经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从2G 到4G的变2G意味着只能看txt文本,3G则是则进入到视频时代,那么5G呢?5G,顾名思义是第五代通信技术,目前4G的速度与5G 相比完全可以拿龟兔赛跑来形容。
单纯用网速的提升去似乎过于简单化。
创新研究中心的拉希姆教授在BBC“如果你觉得5G意味着应用程序不再拖延,视频不卡,网络超负荷的不复存在,你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你只说出了故事的一半。
5G 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一次巨大的重修和协调统一。
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而且上网的速度更快、流量密度更大,同时还将渗透到物联网中,实现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医疗仪器、无人驾驶、家用电器和手持通讯终端的深度融合,换言之,就是万物互联。
事件中国企业获全球5G2016年11月18日,在美国内华达州举行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无线物理层(RAN1)第会议上,Polar Code被3GPP带)场景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
本次会议上,中国企业(以华为为代表)所主导的Polar Code正面迎战两大强劲对手:美国企业(以高通为代表)主导的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法国企业主导的Turbo码。
此前,Turbo. All Rights Reserved.新技术篇而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一家参与方也表示,这是中国企业在5G产品、技术成果产业化、专利知识产权防御上取得的一次胜利。
作为推进组核心成员之一,华为方面表示,这是5G标准的一个里程碑,将坚定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和终端厂商等各方共同合作的信念和决心。
有通信业内人士表示,Polar Code的引入将使5G网络的用户体验获得明显提升,进一步提升中国5G标准的竞争力。
信道编解码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改进将直接提升网络覆盖及用户传输速率。
5G推动“万物互联”,改变我们的生活

5G发展势不可挡
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
举例来说,一部1G超高画质电影可在3秒之内下载完成。
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5G?
第一是提供一套中国的技术标准体系;
第二是如果中国的5G能起到引领,也能让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更好地推动我们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是能打破一些国家对我国在技术上的封锁和束缚,使我国企业能走到世界的前列,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跟国外企业竞争。
5G实现“万物互联”,改变社会!
5G拥有此前几代网络技术都无法达到的能力,5G能够让网络超越人与人的互联,让数十亿计的物物互联并实时、可靠地操控机器。
5G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
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随着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相关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预计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入5G网络。
她表示,到2030年,移动网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就会超过一千亿。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本身就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基站升级、中游的网络建设、下游的终端产品及应用服务。
更重要的是,5G将成为一个‘赋能者’,它将广泛地渗透到工业、能源、医疗、教育、城市管理等各行各业,并有可能凭借新的性能引爆车联网等多个垂直行业,从而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
高通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从2020年至2035年间,5G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相当于与印度同等规模的经济体。
5G-可不只是快---阅读答案

5G,可不只是快余建斌①有这样一个通俗的对比:4G时代下载一部2GB大小的高清电影需要5.3分钟,5G时代,将缩减至6.4秒甚至更快。
但实际上,5G不仅仅是快。
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进入万物互联的超级全连接时代。
②据专家介绍,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被称为“面向2020年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从连接人到连接物的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
③5G与3G、4G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被认为是第一次将用户体验作为研究的重要核心。
5G时代,重要的不再是速度,而是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体验。
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将连成一体。
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3D息影等都将成为现实。
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物品,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位、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可以连成一体。
工厂里的转运箱、叉车、机器人都将连接到移动网络,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5G将加速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物联网、自动化、交通运输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驾驶,是业界普遍认同的5G时代关键应用。
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时延,4G没法满足,5G的出现将给无人驾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在5G时代能够成为现实。
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
汽车将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⑤“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也将随着5G的到来成为现实。
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物联网设备数是70亿,预计到2022年大约有290亿台联网终端,其中约有180亿物联网终端。
这一巨大的变化将会影响人们对网络的使用方式以及网络的建设方式,并对行业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⑥在明确5G作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后,我国已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5G简介

5G简介2020年3月目录1、什么是5G? (2)2、5G通信网络组成 (2)2.1核心网 (3)2.2无线接入网 (10)3、与4G相比,5G无线技术有哪些优势? (12)4、与4G相比,5G核心网技术有哪些突破? (13)5、5G的三大场景是什么? (13)6、5G的关键性能指标是什么? (14)7、5G能为普通用户带来哪些新的体验? (16)8、5G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16)9、5G是否有TDD和FDD模式? (17)10、5G网络建设对光纤承载网的挑战? (17)11、全球5G应用进展情况如何? (18)12、河南高压变电站5G测试站建成投用,5G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19)全球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
1G实现了模拟语音业务;2G完成了从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的转变,主要支持语音以及短信等低速数据业务;3G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接入方式,实现了对移动多媒体业务的支持;4G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以及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为核心技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新时代。
5G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领域,服务对象从人与人通信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通信,将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不管是2G、3G、4G还是5G,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由两个子系统组成:无线接入网(RAN)和移动核心网。
RAN负责管理无线部分,以高效利用频谱资源,并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RAN的关键组件叫基站,2G时代的基站叫BTS,3G叫NodeB,4G叫eNB,5G叫gNB。
移动核心网在RAN和互联网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主要功能包括:• 为数据和语音服务提供Internet连接• 确保连接的QoS质量要求• 管理用户移动性,以确保服务不中断• 计费2.1核心网在了解核心网之前,先来了解两个概念:控制面和用户面。
当你拿起手机上网时,基站会为你的手机建立无线信道连接。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的人-网-物三元互联到万物互联目录一、前言 (2)二、5G三大互连关系和三大技术场景 (3)(一)三大互连关系 (3)(二)3GPP定义的三大技术场景 (6)三、五大行业类别的应用评估 (7)1. 超高带宽个人消费类 (8)2. 车联网类 (9)3. 城市智能体类 (9)4. 远程控制类 (10)四、有望成为杀手级的端到端应用 (11)(一)基于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 (11)(二)8k超高清视频 (12)(三)超视距联网无人机 (14)(四)AI移动视频监控 (15)(五)沉浸式虚拟社交和游戏 (16)(六)数字智能工厂 (17)(七)远程饲养和放牧 (17)五、结束语 (18)一、前言5G技术演进方式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截然不同。
首先,2G、3G和4G时代是技术领先应用,先有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待成熟之后再推广到不同应用,其应用主要侧重于“改变生活”。
5G却恰恰相反,是应用牵引技术。
先要确定应用的需求和场景,包括“生活”和“社会”两方面内容,然后再去探索发现相对应的具体技术,例如:5G新空口(NewRadio,NR)设计标准就是来源于全新应用场景,其中包括:新波形、新调制方式、新帧结构、新多址技术、新编码技术和大规模多天线技术等一系列新无线空口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演进(6G 及以后)也会按照这种“应用引领、技术跟随”的方式出现。
其次,5G应用场景与前几代技术有非常大的区别1G~4G主要满足于人与人之间移动通信需求,演进目标相对单一,只需提供比前一代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相对低时延的服务即可,目的是提升用户体验。
而5G场景却要广泛得多,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移动通信,更多着眼于人-物、物-物之间的互连关系。
既要满足移动宽带网络高速率和低时延的要求,又要满足物联网的小数据、海量数据、全域数据连接和覆盖以及有关人-网-物三元互联的各个方面需求。
而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的5G网络切片技术能够真正满足对网络功能要求各异的5G应用场景,实现“万物互联”愿景。
上述两个因素决定5G场景存在高复杂性、多可变性和不易预测性的特点,使得预测端到端应用场景颇有难度。
5G商用在即,相关应用场景的细分和猜测众说纷纭,但由于评估预测口径和方式不统一,很难说哪些场景存在“杀手级”应用。
本文将相关行业应用细分成5大类,利用5G三大互连关系和三大技术场景的特性交叉结合评估这些细分类别,直击行业应用“痛点”,并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判断不同类别中的应用。
以期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涉及面广、用户量大和使用广泛,能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贡献和影响的关键性应用。
二、5G三大互连关系和三大技术场景(一)三大互连关系网络通信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呈现出十大技术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特征,体现出人-网-物三元万物互联,大融合、大连接、大数据和新智能,逐步渗透到整个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相当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之上叠加了一个神经层,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次重大转变。
网络通信发展趋势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连接特征,体现有线互连,无线互连,光纤互连,可见光互连,红外互连,太赫兹互连,水下互连,海洋互连,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互连,从消费领域互连向工业领域互连推进,新型连接不断涌现,向所有行业和区域延伸,体现出大带宽、广覆盖、高通量和绿色节能等特征。
人-人、人-物(网)和物-物三大互连关系是孕育杀手级应用的土壤,也是所有5G场景和需求的活水之源,图1所示为5G三大互连关系。
图1 5G三大互连关系在“人-人”互连关系方面,5G时代的信息传递显示会从二维向三维过渡。
除了传统语音应用以外,相比4G网络,5G传输速率峰值为10~20Gbit/s,提升10~20倍,用户体验速率达到0.1~1.0Gbit/s,提升10~100倍,时延能够达到ms级。
在这种具有超高带宽和低时延的网络环境下,各种以“人”为中心的消费娱乐类应用将会遍地开花,例如:8k(3D)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社交、3D通话和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
用户对移动流量无止境的需求,使得高清视频应用有望成为“人-人”互连关系中的杀手级场景。
根据思科可视化网络指数(Visual Networking Index,VNI)的预测,到2021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占IP总流量的20,而2016年仅占IP总流量的8;同时,全球移动数据总流量达到49EB/月或587EB/年;移动实时视频将增长8.7倍,占总移动流量的78。
在“人-物”互连关系方面,5G能够赋予移动通信网络前所未有的能力。
在时速高达500km/h、ms级超低时延和用户体验速率稳定在0.1~1.0Gbit/s的网络环境,各种以“人”和“物”之间连接为中心的远程控制类应用会脱颖而出。
例如:超视距联网无人机、封闭环境下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协作机器人等。
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预测,到2019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预计可达393万架,其中消费级300万架、工业级93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0和45。
在“物-物”互连关系方面,5G物联网之间通信连接数量将远远超过“人-人”之间通信,是5G网络重点影响和服务的领域。
5G能提供每平方公里100万个、每个蜂窝小区1万个连接,每平方公里10Tbit/s流量密度的能力。
在未来5年左右,全球会有1/4(总共超过1000万个)5G连接服务于物联网,各种以“物”为中心的物联网类应用比比皆是。
例如:数字智能工厂、车联网、AI智能视频监控、远程饲养与放牧等。
到那时,各种“黑灯工厂”和“无人工厂”会越来越多,从原材料到最终商品,完全由机器人自动搬运、装配并完成生产操作,它们还控制着工厂的供应链、库存和所有生产要素;城市拥有了智慧大脑,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效率极大提高,形成大规模网络智能体和城市智能体;每一辆汽车都是网络上一个终端,全球超过一半的车辆将连接到互联网。
(二)3GPP定义的三大技术场景众所周知,5G国际标准制定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关系(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了5G应用三大技术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Machine-Typeof Communi-cation,mMTC)及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eMBB场景注重以“人”为中心的通信、娱乐和社交等消费类服务,能够提供满足用户体验速率1~5Gbit/s,时延在10~50ms的要求,部分应用还要有大连接的需求;mMTC场景主要以物联网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支持海量数据、小包数据和全域数据传输,满足100万连接/平方公里、1~100Mbit/s 数据速率和50ms级时延的指标;uRLLC场景主要面向对网络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敏感的垂直行业应用,能够提供1ms级的低时延响应,部分应用对数据传输带宽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未来杀手级应用通常不会只存在于某一个技术场景中,必定会跨越某两个甚至三个技术场景。
因此,采取与三个互连关系交叉结合,配合主要行业类别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综合性判断和预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五大行业类别的应用评估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都有杀手级应用。
比如:2G时代的语音短信;3G时代的彩铃彩信、视频通话;4G时代的微信、支付宝和直播视频等。
预测5G时代杀手级应用,必须要建立系统合理的可视化分类方法,要包含必要的参考维度,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分析结果。
将三大互连关系和三大技术场景相结合,并根据社会影响程度对行业进行分类,形成一个相互跨越、类型交叉和关键性能需求不同的评估预测方法,图2所示为5G图2 5G杀手级应用评估预测示意图由于相关行业应用所涉及关键性能属性(如:移动性、实时性、速率、延迟、可靠性和能耗等)太多、太杂和指标跨度过大,导致5G细分行业分类没有得到统一共识。
例如:5G移动性变化范围可以从固定移动宽带(0km/h)到高速联网汽车(150km/h);传输速率范围从某些物联网设备的每秒几十个比特到高清视频的每秒1G比特;时延范围从数字工厂毫秒级到一般智慧家庭应用秒级;可靠性对自动驾驶和远程手术至关重要,但对智慧城市的传感器可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因此,如何按不同关键属性将行业应用分类见仁见智。
本文参考未来5G行业普及度和对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对相关行业应用分类如下:(一)超高带宽个人消费类个人消费类业务仍然是继4G之后的应用对低时延也有要求。
同前几代移动通信类似,这类应用主要面对终端为手机(或手持设备)的个人用户。
在几年前,人们怎么也不敢想象,出远门几乎可以什么都不带,只需带一个小小的手机。
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统计,2018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7亿(全球占比为19.2),净增1.49亿,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12.2部/百人,同比上年提高10.2部/百人。
而且,5G时代手机用户年龄趋势会向两极化发展,即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都会成为5G用户,终端的使用会越来越容易、输入输出越来越“傻瓜化”。
8k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社交和真3D视频通话都可能成为杀手级应用。
还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应用也一定会在此类场景出现,有的甚至会让人匪夷所思。
(二)车联网类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应用的统称,是由车辆状态信息、位置信息和环境信息等构成的庞大交互式网络。
车联网类应用属于“物-物”互连关系,是对移动性、时延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
各种车辆信息联网,实现在不同道路和环境下自感知的主动安全驾驶,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拥堵,达到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车辆出行安全性的效果。
随着汽车消费日益增长,车联网将会形成一张堪比“人联网”的庞大网络。
据美国数据分析公司IHSMarkit预测,到2022年,中国54、美国87、加拿大89、德国91、英国92的新车将实现联网,全球超过一半的车辆将连接到互联网。
车联网也许是5G最明确的行业应用之一,很多杀手级应用都会涌现出来,例如:基于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编队行驶等。
(三)城市智能体类所谓城市智能体,是指城市以“发展更科学、治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和社会更和谐”为高质量发展整体目标,具有一定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能力,具有城市智脑和类人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形态的城市[2]。
未来,可能“智慧城市”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人们只会生活在城市智能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