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祖孙之间精讲

合集下载

巴金《家》之《祖孙之间》(24页)

巴金《家》之《祖孙之间》(24页)

①外貌: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 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 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来一点声息。—— 年老而又虚弱 ②神态与动作: 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绝对权威 祖父……身体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 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年迈衰老 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的眼光,好像不认 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 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祖父的严厉的眼光射在他的脸上。 祖父冷笑了一声,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 (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游动,后来他便把眼 睛闭上了。 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比先前温和多了。——严厉 2018/7/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③语言(P60) 友情提供
2018/7/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①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P59第5段,P61倒数第6段)
觉慧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 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 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他只是整整一代人 的一个代表。他知道他们祖孙两代永远不能够互 相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 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 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他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似乎有许多东西沉重地压在他的年轻的肩上。他 抖动着身子,想对一切表示反抗。
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高老太 爷的?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 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 富有特征意义的语言: 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 不对?我要怎样做,就 要怎样做!
2018/7/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课件9:第8课 《家》——祖孙之间

课件9:第8课 《家》——祖孙之间

(3)这段情节,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何效果? (4)学生不学习,“太嚣张了,太胡闹了”,高老太爷的 看法是不是也有几分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觉慧是最早的觉醒者,他敢于宣传新思 想,抨击旧道学、旧秩序。 (2)爷爷气的是孙子不好好上学却在外面胡闹;孙 子气的是自己正义得不到伸张,碍于老人是长辈只 得忍气吞声。 (3)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 了爷爷的冷酷、专制和少有的关爱。 (4)(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3.高老太爷与觉慧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 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答案: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 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 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 牺牲青年的生命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 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 大的痛苦。 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 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
文学常识
家族小说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
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
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
时代特征。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
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
主的叙事模式,往往是叙写家族由“有序——无
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恨旧 东西,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 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较深,丧 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义”支配下,处 处妥协,不自觉地扮演着旧东西的维护者的角色。 总之,觉新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某 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 “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 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唯一出路。

5.9《家》祖孙之间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

5.9《家》祖孙之间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

作为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 《家》从《红楼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 养, 你能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作一些比较吗? 提示: 主题: ( 1)巴金和曹雪芹都是把自己的不寻常经历渗透进小说 里, 都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2)两部小说虽然均取材于封建贵族家 庭兴衰之事, 但由于社会时代差异, 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 比较看来 《家》 , 的思想内容比《红楼梦》更进步, 《家》的思想内容是对《红楼梦》的 延续和发展。
2.从选文中觉新的短暂出现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 觉新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 他善良, 待人诚恳, 是旧制度培养 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的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 为维护这 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 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 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 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 锁压得他无法喘气, 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他恨旧东西, 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 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 但由于受封建传 统观念毒害较深, 丧失了反抗能力, 因此在“不抵抗主义”支配下, 他处处 妥协, 不自觉地扮演着旧东西的维护者的角色。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 人物, 批评了“不抵抗主义”, 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 旧观念, 反抗才是避免 悲剧的唯一出路。
导练目标 能够围绕“珍惜青春”这一主题写一段不少于 300 字的励志文字。 创意激活 生命是一个奇迹, 青春则是这个奇迹中最为绚烂的色彩。年轻的觉 慧渴望自由翱翔, 向往民主生活, 他的青春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欢笑与泪 光, 许许多多的奋斗与彷徨。 青春正是他从幼稚通向成熟的云梯。 以“珍 惜青春”为主题的写作, 可将主题锁定在某一内容上, 以缩小选材的范围, 迅速捕捉到写作的切入点。可以写自己步入青春后的一段生命经历或 者是情感体验, 以真情来打动读者; 也可以写你对青春的纵情赞美与歌 颂; 还可以写你对青春的独特感悟。 青春是美好的, 但青春又是极易流逝 的。 因此,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只要能以“我手写我心, 我口抒我情”, 就是 真实而独特的题材。

课件8:第8课 《家》——祖孙之间

课件8:第8课 《家》——祖孙之间

为“讲道德说仁义的顽固的人物”?觉慧在惶惑、 在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反抗的并不是祖父,而是造成祖父这 “整整一代人”背后的东西。觉慧朦朦胧胧感到某 种觉醒,产生某种意识,“年轻的肩上”压着更沉 重的东西,要担负起某种责任和使命。 通过描写觉慧的心理活动,选文揭示了祖孙之间那 种微妙的既充满对立又充满关爱的亲情关系。
4.有一些评论者指责作家对觉新的剖析不力。 试谈谈你的看法。
其实,这正是巴金艺术的胜利。觉新是以作者的 大哥为原型的,在描写时注入了作者血缘上的情 感。觉新的善良仁爱、忍辱负重、怯懦自私交织 在一起,成为当时某种知识分子心态的概括,使 人物形象免于脸谱化和概念化。
点评:参加学生运动的觉慧被叫到祖父面前接受训导, “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的祖父一下子唤醒了他对 祖父过去的回忆,使他认识到祖父“从前原也是荒唐的 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他的祖父不仅年 轻的时候追求女人,即便在现在还追捧戏子,而且将此 视为“风雅”。唯一不能让觉慧理解的事情就是“风雅 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小说通过 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 卫道士生活的腐化堕落以及道德的虚伪。
解放后,巴金曾任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1982 年获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1984年在东京国际笔会上,巴金成为“激动人心的中 心”,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世界上 著名的文豪”。
名句欣赏
(1)“爷爷不见得生来就是古板不近人情的吧。”他心 里这样想。于是一首旧诗浮上了他的心头:“不爱 浓妆爱淡妆,天然丰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 争怪檀郎兴欲狂。”……“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 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这就是他的年轻的心 所不了解的了。

《家》之祖孙之间课件

《家》之祖孙之间课件

赏情节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觉慧? 请写出其心理表现 过程。
[明确]
神情与心理: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
地立—感觉拘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疑 —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
赏人物
1.文章开始对高老太爷的肖像进行了刻画,说明了什 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显示了他衰颓、行将就木的迹象。他是封建势 力的代表。
犯 泡
三、辨析词语 1.陈规
例句
成规
工作要敢于创新,要善于打破 陈规 陋习;那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规 墨守
,不能灵活处理问题的作风,也要改进。
陈规:指陈旧的规矩;已经不适用的规章 辨析 制度。
成规:指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2.常年
长年
例句
西藏那高耸的群山覆盖着 常年 难融的冰雪,
海拔四千米以上长年 寸草不生。
辨析
常年:是指终年,长期;平常的年份。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四、成语释义 1.道貌俨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俨然,高傲、 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 2.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 3.并存不悖:形容同时进行,互不抵触。 4.哑然失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哑然,形容笑声。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 兴。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 《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笔 名为巴金。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二、写准字形
bào 爆 破 1. bào 暴 动 严lì 厉 3. 鼓lì 励 shǎng 晌 午 5. xiǎng 响 声 分biàn 辨 7. biàn 辩 论 反kàng 抗 2. 高kàng 亢 huāng 荒 唐 4. 惊huāng慌 chuí 捶 背 6. tuò 唾 沫 qīn 侵 8. jìn 浸

巴金《家》祖孙之间精讲共19页

巴金《家》祖孙之间精讲共19页
巴金《家》祖孙之间精讲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9.祖孙之间

9.祖孙之间


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得意大利但 丁学会颁给的国际荣誉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 国荣誉军团奖章。
关于《家》
《家》以作者巴金青少年时期的亲身经 历为基本素材,带有自传性质。 巴金曾说:“要是没有我的最初二十年 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但《家》 又不单纯是一部自传,而是对中国当年典型 的旧父权制家庭败落史的现实主义的再现。
作品内容梗概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 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 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 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 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 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 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 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 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 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 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 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作品通过塑 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 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
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引发了学潮。 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罢 课。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时高老太爷 把觉慧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面的“胡 闹”,并派人把觉新喊来,让他约束觉慧, 不许他再出去。
涉及的有关情节
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 的淳朴与真情给他以安慰。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 白之后却在有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 害怕被太太知道。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 一段寂寞的生活。
过年了,学潮渐渐地平息了。觉慧的生活也 慢慢恢复了常态。
理清选文情节结构
1.觉慧被唤到高老太爷房里接受训话。

巴金《家》的各个章节概括

巴金《家》的各个章节概括

巴金《家》的各个章节概括《家》的第一章讲述的是袁精卫的艰难的童年。

他在外地淘金,很快攒下了不少钱,但却因此失去了陪他一起长大的哥哥袁细嗣。

另一方面,他攒钱时也渐渐失去了家乡故乡的记忆。

他回到父亲家时,时间已经回到了他长大的时代,他的父亲和母亲已经去世,而他的兄弟也离开了家乡。

他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生活,慢慢积累资金。

第二章士第二章讲述了袁精卫后来成为隐士的故事。

他在淘金过程中结识了一位朋友谢密密,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修行上,看重内心的觉醒和道德修养。

他重新发现了家的意义,发现家的安全和依赖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公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袁精卫成为城里的包公的故事。

他除了开拓自己的生意外,还发展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被任为镇上的治安官,开始积极打击犯罪,惩治恶人。

他用失去的事业去帮助人们,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去帮助弱势群体,为正义而战。

第四章沦第四章探讨了袁精卫走向沉沦的原因。

他把自己最后的财富投入了一个贩酒店而破产,受到了老婆一家的指责和冷落,最终甚至因此丧失了治安官的职务。

他最后只能靠卖书来维持生活,当他坐牢的时候,他的家乡已经完全变了样,他后来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来拯救自己的家庭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最终突破自我的限制。

第五章生最后一章《家》中袁精卫终于重拾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他走出了阴霾,拾起了失去的家庭关系,重建家庭和价值系统。

他发现了家的价值,并以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有效地赢得了家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最终重新成为一个社会的一部分,积极地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总的来说,《家》这本书以袁精卫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从失去家庭,失去信仰,以及最终重新走上正轨途径的故事。

他本身也提醒我们家是一种可以给予我们温暖、安全和依赖的概念,有时候也可以让我们突破自我的限制,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我们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回归家庭和信仰也许比回归家乡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背景(新旧时代交替、新旧 势力搏斗的背景下)(论世)
《家》写作于1931年,但它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初期——1920年冬至1921年(秋)间的生活 。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以"五四"运动为开 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在新思 潮的影响下,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青年们 不断觉醒,不断反抗, 主要体现在民主科学思 想与封建专制、封建迷信的矛盾斗争中。
《家》写作的现实依据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 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 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巴金 “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 就是我的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家》,刚 写到第六章,报告他自杀的电报就来了。你可以想 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完这本小说的。” ——巴金
“文革”后,写了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 子灵魂的《随想录》,该书1989年获全国优秀 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 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 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他是中国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
他高举着一颗燃烧的心 在苦难中奔跑 在泥
《家》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 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 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 是大哥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 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 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 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 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 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 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 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家》主要内容:
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 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主要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
一、高老太爷、陈姨太 二、克明、克安、克定 三、觉新、瑞珏(梅芬)、觉民、琴、觉慧(鸣凤) 四、海臣
(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
问题探讨(分小组快速浏览课文完成)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觉慧 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 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 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 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 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 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五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 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 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 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 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 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 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泽普二中
语文组
宋慧琴
家族小说:它的内容具有特指
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 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反映 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五四”以来其他的家族小说:
巴金---《激流三部曲》
张恨水---《金粉世家》
老舍---《四世同堂》 林语堂---《京华烟云》
陈忠实---《白鹿原》
阿来---《尘埃落定》
• 、“巴金小说的价值,不只是在现时代, 而特别在将来的时候要保留着。因为他的 小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转变。这好似一 部影片,在上面有无数的中国人所表演的 悲剧,作者个人的经历的叙述,在很多青 年心中引起了共鸣。为什么《家》会有这 样的收效呢?唯一的原因就是她代表了中 国大多数青年的自传。”
作业:拓展训练
沼里挣扎 在寒冷的岁月中 映照探索真理的 路 他把自己比作泥土 哺养春天的草木 在激 流中探求幸福 在寒夜中追寻光明 他告诉历 史 敢说真话 才是大写的真人。选自当代诗 人赵丽宏长诗《沧桑之城》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 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他是中国 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巴金的 《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 港《大公报》的

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从家庭 相册中选择家人(包括自己)的一组照片, 并结合照片写一篇讲述家庭变化的记叙文。
觉慧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大胆而迷惘幼 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高老太爷代表那些 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 切新的事物,自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 就是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 盾,。高老大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 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思想 不同,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家》的价值
• 1、就选文看:高老太爷眼中孙子觉慧是怎样 的孩子?孙子觉慧眼中高老太爷又是怎样的老 人?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高老太 爷的? • 2、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 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问题探讨
3、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究 竟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 可以调和呢?
莫言---《红高粱》等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及作品《家》的基本内容。 • 2、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分析人物性格与心 理,初步欣赏小说的主题。
巴金(1904年-2005年),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 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 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 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 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 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 表时始用笔名巴金。 主要代表 作长篇小说“激流三 曲”(《家》、《春》、 《秋》),以及“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 小说,《神· 鬼· 人》等短篇小说 和《短简》等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