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自我效能感提升团辅方案

自我效能感提升团辅方案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力提升团辅方案(****)参与对象:****在职员工参加人数:**活动时间:2018年9月**日活动地点:**文体活动中心方法:行为训练、头脑风暴理论基础:行动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行为主义疗法强调以个体的行为为出发点,同时提供积极的环境刺激,从而通过行为的强化改善心理状况。
行为主义者强调身体运动的作用,主张身体走在认知的前面,通过运动、训练等方法促进认知上的积极改变。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可以帮助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中,通过在角色培养和行为训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最终促进当事人的行为积极改变,学会正确处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建构主义强调,对心理活动和现象的解释与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
同时,建构是基于建构者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及所基于的理论框架加以重新组织和架构的过程。
在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团体辅导中,参与者参与的每一个团体活动、每一场情景剧都是自然的建构过程,都是参与者在探索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生长点并提升自信的过程。
在演出和互动中,参与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行动表达的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同时建构自己对自身能力、关系的理解,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交往模式、对任务完成的自我积极认知以及学会建构自身合理而高效的学习模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团体成员习得的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的学习能力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因此,帮助员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员工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人才需求情况,确定选修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这样可以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充分发挥师范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
综上提出如下建议:(1)地方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教育,学校本身要提高对师范教育专业的认识,将师范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要真正把师范教育专业融入本校的发展之中,融入本校的综合优势之中;(2)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现代师范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努力为当地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3)希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并把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师范教育真正融入到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之中,完善师范教育教学和科研设施,建立相关的政策机制。
参考文献:[1]郭桂英.高校合并与发展高师教育[J].教育研究,1999(12).[2]刘捷.趋势与前景:新世纪师范教育发展探寻[EB/OL].http://www.pep.com.cn/200406/ca483887.htm21K2006-1-25.[3]王凤玉,单中惠.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EB/OL].http://www.cnedb.com/tantao/1860.html26K2007-3-27.[4]王长乐.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责任编辑:李文)试论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傅晓华(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法律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该文探索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的心理指导工作。
“职业自我效能”既影响求职择业的范围、影响求职择业中的行为表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也影响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业效能感具有特殊功效,所以,可以将之运用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自我效能;团体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08)05—0103—04收稿日期:2008—02—10作者简介:傅晓华(1960-),福建省福州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法律系党总支书记,马列部主任,副教授。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对策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一)一、辅导目标:总体目标:抚平学生心理创伤,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认识车祸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学会感恩。
具体目标:从认知上正确地看待车祸,通过情绪的宣泄、放松训练,降低学生的焦虑感,积极适应生活;培养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他们面对困境解决困难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辅导准备:学生凳围成一圈、纸箱、笔和白纸、《感恩的心》视频、《阳光总在风雨后》视频三、辅导对象:车祸受牵连的同学、老师。
四、辅导过程:第一步:讲明意图,建立信任今天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是因为,我们有两个同学在车祸中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们依旧心痛不已!平时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欢笑,老师知道他们的离去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借这个班会课让在坐的同学对这两位逝去的同学表示祝愿,把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这件事情的发生,除了带给你们巨大的悲痛,可能还有震惊和困惑:生活中的苦痛真的可以通过死亡来解脱吗?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痛苦,甚至绝望的情绪?第二步:情境重现,情绪抒发团体分享:1、车祸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身体有些什么反应?先小组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情绪,并引导这些情绪都是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2、车祸过后,你做了些什么?想过怎样做?没法可施时你有什么感受?(从学生的分享中了解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并及时引导。
)3、小组讨论分享。
(现在,你最担心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了解影响学生心理的关键问题,教给一些应对的方法,树立学生信心,帮助学生重建安全感。
)根据学生讨论得到的情绪反应,老师给予指导,让学生知道发生车祸后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
第三步:情绪罗列,端正认识1、心理应激反应当我们遭受一些重大的打击和挫折时,由于这些打击和挫折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承受能力,因而会带来强烈的痛苦和压力,并引起情绪、认知、行为上的消极反应。
提高中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

己完 成 各 项 任 务 所 必 需 能 力 的 信 认 为 难 度 较 高 的 工 作 岗位 ,在 求 个 人 与 环 境 的 交 互 作 用 决 定 , 即
念 、判 断或 主观 感 受。职业 决 策 自 职 过 程 中遭 遇 一 两 次 挫 折 的经 历 , 行 为 、环 境 和 个 人 内 在 因 素 三 者
美 国 心理 学 家 T a y l o r 和B e t z 于 职 生 , 往 往 对 从 事 某 种 职 业 充 满 反 之 ,职 业 决 策 效 能低 的 中职 生 ,
1 9 8 3年 提 出 职 业 决 策 自我 效 能 感 信 心 ,有 勇 气 去 尝试 新 的领 域 ,求 往 往 受 不 良情 绪 的影 响 较 大 。 概 念 , 它 是 班 杜 拉 的 自我 效 能 理 职 的范 围会 扩 大 ;相 反 ,职业 决 策
心 理 辅 导 在 提 高 中职 生 职 业 决 策 知 、 情 感 和 动 机 三 个 层 面 对 择 业 极 , 主 观 上 很 容 易 对 自身 能 力 进
自我 效 能 感 方 面 的 应 用 , 旨 在 让 产 生 影 响0
行 否 定 ,遇到 困难会 轻 易 放 弃。
3 . 影 响 中职 生 求 职 心 态
业 观 念 、职 业 价 值 等 心 理 层 面 的 找 到 理 想 工 作 的一 种 自信 , 所 以 够 找 到 满 意 的 工 作 , 表 现 得 更 积 因 素 关 注 较 少 ,而 这 些 因 素 却 是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说 , 职 业 决 策 自我 极 主 动 , 因此 更 容 易 做 出 职 业 决
学 生 自我 探 索 并 探 索 未 来 职 业 方
动 性 和 抵 御 挫 折 的 能 力 ,从 而 提 升求 职竞 争力 。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傅晓华 (1960- ), 刹 女, 教授, 金融职业 福建 技术学院 人文法律系 党总支书 记,马列部主 研究方 任,
向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职业 自我效能感会随着时间,信息和经验 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这种改变常常伴随着行为和认知状态而改变 .
三,运用团 体心理辅导手段提升职业自 我效能感
( 一 ) 团体心理辅导理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 " 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
用适当的 辅助技术,以 协助个体自 解,自 我了 我发展及自 我实现的过程".〔 们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
美国心理学家K t Lewin所倡导的,以 " ur 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辅导方法.Lewi n把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职业自 我效能感可塑性分析
学者们一般将 " 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分为两大类: 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和有关职业行为过 程的自 我效能. 这两类职业 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的主体性经验有关, 是个体在从事与职 业行为有关的活动中, 自我效能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 对 职业 自 我效能感是可塑的, 其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经常综合自 身和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 不断地评估和再 评估 自身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作出职业 自 我效能判断的过程.通常可以 从以下四种信息源中获取.
B andura认为, 个体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 他认为在充满紧张危险 " .
的情景中, 情绪易于唤起. 而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 降低成就水平, 从而导致个体的低 自我效能感.很多研究也表明,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 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 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当前的任务; 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都可能使 自己对 自己职 业 自我效能的判断发生变化.高度的生理唤醒水平还会使个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从 而可能会使个体对 自己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并妨碍职业行为的表现,削弱其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当然, 积极稳定的生理状态则会使人更加镇定和 自 信,行为表现也会更加从容,从而会提高个体 的职业 自 我效能感. 因此, 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充满着尊重, 理解, 鼓励的良 好环境, 对提高人们的职业效能感作 用重大, 例如, 让学生获得轻松愉悦, 适度紧张等良 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其职业 自 我效能感的提高.
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特殊功效

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特殊功效[摘要]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要改变这种局面,提升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职业自我效能感特殊功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具有相当智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却大相径庭;拥有相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在面临就业时,表现的出色程度不同,有时甚至相差悬殊。
这就是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
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
自我效能感是其中的核心。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Mbert Bandura)于1977年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的。
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出是建立在自我效能感概念基础上的,是指个体对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个总称概念,具体还包括有关职业内容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概念,如任务具体化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职业自我效能概念,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工作寻找自我效能感等。
在某种意义上,职业效能感比实际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更为重要,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选择和发展、职业坚持性、职业成就等。
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借助于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达到提高能力、健康发展的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动力和人际互动理论为基础。
(一)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
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近 年 来 ,高 校 连 续 扩 招 带 来 大 学 生 就业 与 市 场 需 求 之 间 的失 衡 。对 此 ,大 学 生 就 业 的各 项 指 导 : 被 提 高 到 学校 教 育 教 学 的 重 要 位 置 。在加 强 学 生 就业 指 导 中 ,人 们 已经 关 注 培 养 学 生 就 业 作
感 也 不 同 。 自我 效 能 感 总 是 和 特 定 领 域 相 联 系 …,其 后 ,心 理 学 家 B t 和 H c e t 1 8 ) 把 自我 e z a k t (9 1
效 能 理 论 应 用 于 职 业 心 理 学 和 职 业 咨 询 上 并逐 步 形 成 了 职 业 自我 效 能 感 (a e rs l— f ia y c r e e f e f c c ) 的研 究 领 域 。
业 行 为有 关 的活 动 中 ,对 自我 效 能 信 息进 行 认知 加 : [ 的基 础上 逐 步 形 成和 发 展 起 来 的 。因此 ,职 业 自我效 能感 是可 塑 的 ,其 形成 r 发 展 是个 体 经 常综 合 自身和 外 部世 界 的各 种信 息 ,不 断地 评 估和 再 j _ j
评 估 自身 职业 能力 的基 础 上 作 小职 业 自我 效 能 判 断 的过程 。通 常可 以从 以_ 四种 信 息源 中获取 。 卜
收稿 日期 :20 - 8 5 07 0—1 作者简介 ;傅晓华( 6 一 ) 10 9 ,女 。副教授 ,福建金 融职业技 术学院人 文法律 系党总 支书记 、马列部主任 ,研 究方
向为 高校德 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
5 l
维普资讯
我效 能感 水 平 存在 很 人 的 差异 ,而 且 ,职 业 自我 效 能 感会 随 着 时 间 、信 息 和经 验 的变 化 而 变 化 , 而 且这 种 改 变 常 常 伴 随着 行 为 和 认 知状 态而 改变 。
论文参考内容: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其提升策略探索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其提升策略探究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活动的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下,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职业选择、目标设定、以及最终的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动机,还影响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
因此,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至关重要。
目录:1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2 自我效能感在不同职业领域中的作用有何差异?3 如何量化评估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的影响?4 哪些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最有效于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5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哪些方法被证明是最有效的?6 性别和专业差异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如何针对这些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提升策略?7 针对性别和专业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提升策略时,可以采取的措施1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职业目标设定、探索及发展,对个人职业成功意义重大。
1.1在职业选择和目标设定方面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就展现出明显优势。
他们勇于设定具体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目标,这源于内心对自己能力的高度信任。
他们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克服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不会因潜在的障碍而畏缩不前。
这种积极的心态促使他们朝着更高的职业成就迈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勾勒出宏伟的蓝图。
1.2在职业探索和决策过程中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职业探索和决策时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
他们积极主动地收集各类职业信息,不满足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深入挖掘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和发展前景。
在评估不同职业选项时,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优势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职业决策。
他们不害怕尝试新的职业领域,敢于冒险,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未知的挑战。
1.3在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方面自我效能感对职业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有着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关 键词 : 自我 效 能 : 业 自我 效 能 : 职 团体 心理 辅 导 中 图分 类号 : ̄4 C.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7 7 (0 8 5 - 1 3 o 10 — 9 4 0 ) — o o 一 4 2 0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5期
2o o 8年 5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T ONGHUA N MAL UNI RSTY OR VE I
V0 .9 № 5 1 2
Ma 0 8 y2 0
试论提升职业 自我效能感 的团体心理辅导策 略
傅 晓 华
( 福建 金 融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人 文 法 律 系 , 建 福 福 州 30 0 ) 5 0 7
摘 要 :该 文探 索 了通过 团体 心 理辅 导将 职 业 自我 效 能 理 论 运 用 于 对 大 学 毕 业 生就 业 活动 的 心 理 指 导 工 作 。
“ 业 自我 效 能 ” 影 响 求 职择 业的 范 围、 响 求 职择 业 中的行 为表 现 、 响 职 业 生 涯规 划 的 自觉性 , 影 响 求 职 择 职 既 影 影 也
他 的 研 究 对 象 还 涉 及 到 教 师 、 业 科 技 人 员 、 图 书 ) 员 和 企 ( 馆 保 险 推 销员 、 军事 飞行 员 等 。 育要 与时 俱 进 , 胆创 新 ,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成 具 有 现代 大 改 形
是 自我 效 能 理 论 在 职 业 领 域 中 的 具 体 应 用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一
所 需 能 力 的 信 心 或信 念 。 它不 是 技 能 , 不 是 一 个 人 的 真 实 也
能 力 , 是 个 体 对 完 成 特 定 任 务 所具 有 的 行 能 力 的 自信 程 而 度 。最 早把 自我 效 能 理论 应 用 于 职 业 心 理学 和 职 业 咨 询 上 的 是心 理 学 家 B t 和 H cet 9 1, 其扩 展 为 一 个 专 门 的研 ez akt18 1将 ( 究 领 域 并 将 职 业 自我 效 能 定 义 为 : 对 个 人 从 事 特 定 职 业 的 “ 能力 的信 念 ” 。也 就 是说 , 职业 自我 效 能 反 映 的 是个 体 对 自己
生 就 业 的 各项 心 理 指 导 工 作 被 提 升 到 学 校 教 育 教 学 的 重 要 位 置 。本 文从 心 理 学 上 职 业 自我效 能 的角 度研 究 这 些 现 象 并
力 图 探 索 团体 心 理 辅 导 手 段 给 提 升 职 业 自我 效 能 所 带 来 的 成果。
、
相 关 研 究 综 述
完成 特定 职 业 的相 关 任 务 或 行 为 的 能 力 的 知 觉 , 及 或 对 达 以
成职 业 行 为 目标 的信 心 或 信 念 。国 内有 关 自我 效 能 与职 业 自
目前 . 查 询 到 与大 学 生 职业 自我 效 能 感 、 业 指 导 、 可 就 团
人 才 需 求 情 况 , 定 选 修 科 目 , 加选 修课 程 。 样 可 以拓 宽 确 增 这 师 范 生 的知 识 面 , 高 他 们 的 素 质 和 修 养 , 分 发挥 师 范 生 提 充
的 潜力 . 养 学 生 的特 长 。 培
师范教育特征 的课程体系 , 努力 为当地培养高素 质的中小学
Ab rB n ua于 17 let ad r 9 7年 率 先 提 出 自我 效 能 感 概 念 , 过 多 经 次 的 修 改 提 升并 定义 为 : 们 对 自己 实 现 特 定 领 域 行 为 目标 人
外 的重 视 。人 们 在 研 究 学 业 成 绩 、 人 能 力 等 因 素 对 就 业 产 个 生 的影 响 之 时 , 慢 慢 开 始 注 意 到 求 职 人 在 整 个 过 程 中呈 现 也 焦 虑 、 张 、 惑 、 茫 等 心 理 冲 突 问题 。针 对上 述 现 象 , 学 紧 困 迷 大
得 到 的有 关 论 文 仅 七 十 余 篇 。 其研 究 的 面 也 相 对 集 中 。概 括
起 来 , 及 到 这 方 面 的论 述 显 现 以下 特 点 : 涉
1 班 杜拉 的“ . 以 自我效 能感 ” 理论 为 基础 。职 业 自我 效 能
究 多 以 高 校在 校生 为 主 要 研 究 对 象 ,在 已查 论 文 七 十 篇 中 , 就 有 四十 六 篇 是 以 大学 生 为 研 究 对 象 。除 高 校 学 生 之 外 , 其
体 心 理 辅 导 等 研究 有 关 的资 料 为 数不 多 。笔 者 通 过 清华 大 学
中 国知 网 ( N I , C K ) 以职 业 自我效 能 感 作 为 关 键 词 进 行 搜 寻 ,
我效 能 的研 究 都 建立 在 上 述 理 论 基 础之 上 。
2以高 校在 校 生 为 主 要研 究 对 象 。 国 内对 自我 效 能 的研 .
收 稿 日期 :o 8 2 1 2 0 —0 — 0
作 者 简 介 : 晓华 (9 0 )福 建 省 福 州人 , 建 金 融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人 文 法 律 系 党 总 支 书 记 , 列 部 主 任 , 教 傅 16一 , 福 马 副
授
近 年 里 . 学 毕业 生 的 就业 指 导 工 作 已 普 遍 引 起 校 园 内 大
教师。( ) 3 希望 国家教育行政部 门要重视 地方综合 性院校的
师 范 教育 。 把 地 方 综 合 性 院 校 的 师 范教 育 真 正 融 人 到 国家 并 教 师 教 育 体 系 之 中 . 善 师 范 教 育 教 学 和 科 研 设 施 , 立 相 完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