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玄宗后宫秘闻 历史上第一次有外籍妃子
唐玄宗后宫中的“洋”贵妃,生下混血女儿,被玄宗孙子封为公主

唐玄宗后宫中的“洋”贵妃,生下混血女儿,被玄宗孙子封为公主前几天历史君给大家说过,在中国古代讲究华夷之辨,中国男人的正室绝对不能是异族女性,皇帝后宫中更是如此,但在民风民俗开放的唐朝,唐玄宗却纳了一位能歌善舞、充满异域风情的洋贵妃。
妖猫传中的杨贵妃众所周知唐玄宗非常喜欢舞蹈,比如“霓裳羽衣舞”就是唐玄宗所做,甚至你跳舞跳的好都能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后世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非常擅长胡旋舞,他和杨贵妃被白居易称为唐朝最擅长跳胡旋舞的人。
话说回来,这洋贵妃来自哪里呢?我们还要从汉朝说起,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西汉时期有一个西域国家叫做大月氏,张骞当时出使西域就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一起对抗匈奴。
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月氏就一直生活在西域地区,并陆续建立了九个小王国,如康国、米国、曹国等等,史称“昭武九国”。
胡旋舞我们的这位洋贵妃的就来自于曹国,当时“昭武九国”和唐朝联系十分密切,很多商人来往于中亚和唐朝之间,曹国自然也是一样。
当时唐朝宫廷之中特别盛行胡旋舞,所以曹国就选了一批跳胡旋舞特别好的美人送进了唐玄宗的宫中。
这其中有一位特别美丽又特别擅长跳胡旋舞的美人,史书中称她为“曹野那姬”。
“曹野那姬”虽然不如杨贵妃那么受宠,但是几年之后,她还是怀上了唐玄宗的骨肉,本来以为这下能够飞黄腾达了,可相信大家从曹妃的名字也能体会到,她始终也就是被当做舞姬来对待的。
大月氏位置唐玄宗对怀孕的曹野那姬不闻不问,更不幸的是,曹野那姬提前一个月就产下了一名公主,因为早产所以孩子特别瘦弱。
早产加上婴儿模样丑陋,唐玄宗认为这个女儿会给自己带来不详,所以他不仅将曹野那姬打入冷宫,还把孩子送入了宫中的道观之中,学习经文,祈福消灾。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时期,在结束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夺了自己老爸唐玄宗的皇位,此时的唐玄宗成了一位无所事事的太上皇,他想到了自己的这个女儿。
电影中的大唐盛世可当时曹野那姬已经死在了战乱之中,唯一能弥补自己女儿的就是封她为公主,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没有了这种权利,只好将自己的混血女儿交给了自己的孙子李豫(唐代宗),希望有一天唐代宗可以封自己的混血姑姑为公主。
唐朝史上唐玄宗与大姨姐杨玉瑶到底是什么关系介绍

唐朝史上唐玄宗与大姨姐杨玉瑶到底是什么关系介绍导读:唐代有个叫张祜的人,写了首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首诗就影射了玄宗和虢国夫人有染,而且玄宗和虢国夫人杨玉瑶有染的直接来源就在这里。
诗中所说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的三姐,而集灵台在骊山之上,为祀神之所。
当时,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一门皆受封爵,贵不可言。
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所载,其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这首仅有四句的七绝通过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情景,就将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氏专宠的嚣张气焰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平明”时分,本不是朝见皇帝的时辰,虢国夫人却能上朝,不是皇帝特宠,哪得如此;宫门乃是禁地,岂是骑马之所在,虢国夫人却能骑马而入,不是皇帝特准,又哪能如此!而胭脂水粉本是使女子更增美色的化妆品,而虢国夫人“却嫌脂粉”,岂非又是怪事?原来宋·乐史《太真外传》中说:“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原来她自信自己天然美色胜似脂粉妆饰,也正是为了在皇帝面前炫耀争宠,这与以浓妆艳抹取悦于君王实为异曲同工。
其实,虢国夫人也并不是不化妆就来朝见皇帝的,只不过是“淡扫蛾眉”而已。
虢国夫人超乎常人的美色。
但是透过“却嫌脂粉”的“淡扫蛾眉”,不难看出,虢国夫人那种轻佻风骚、曲意承欢的荡妇形象。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有姊三人,皆丰硕修整,工于谐浪,巧会旨趣。
每入宫中,移晷方出。
……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
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
然虢国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虢国夫人,杨氏,唐代蒲州永乐,也就是今天山西芮城县人,父杨玄琰。
虢国夫人才貌双全,不让其妹杨玉环半分。
曾嫁裴氏为妻。
裴氏死后,才三十出头的杨三姐就成为了年轻漂亮的小寡妇。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家人,请求唐玄宗将三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
揭秘:唐玄宗与大姨姐杨玉瑶到底是什么关系?

揭秘:唐玄宗与大姨姐杨玉瑶到底是什么关系?唐代有个叫张祜的人,写了首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首诗就影射了玄宗和虢国夫人有染,而且玄宗和虢国夫人杨玉瑶有染的直接来源就在这里。
诗中所说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的三姐,而集灵台在骊山之上,为祀神之所。
当时,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一门皆受封爵,贵不可言。
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所载,其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这首仅有四句的七绝通过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情景,就将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氏专宠的嚣张气焰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平明”时分,本不是朝见皇帝的时辰,虢国夫人却能上朝,不是皇帝特宠,哪得如此;宫门乃是禁地,岂是骑马之所在,虢国夫人却能骑马而入,不是皇帝特准,又哪能如此!而胭脂水粉本是使女子更增美色的化妆品,而虢国夫人“却嫌脂粉”,岂非又是怪事?原来宋·乐史《太真外传》中说:“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原来她自信自己天然美色胜似脂粉妆饰,也正是为了在皇帝面前炫耀争宠,这与以浓妆艳抹取悦于君王实为异曲同工。
其实,虢国夫人也并不是不化妆就来朝见皇帝的,只不过是“淡扫蛾眉”而已。
虢国夫人超乎常人的美色。
但是透过“却嫌脂粉”的“淡扫蛾眉”,不难看出,虢国夫人那种轻佻风骚、曲意承欢的荡妇形象。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有姊三人,皆丰硕修整,工于谐浪,巧会旨趣。
每入宫中,移晷方出。
……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
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
然虢国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虢国夫人,杨氏,唐代蒲州永乐,也就是今天山西芮城县人,父杨玄琰。
虢国夫人才貌双全,不让其妹杨玉环半分。
曾嫁裴氏为妻。
裴氏死后,才三十出头的杨三姐就成为了年轻漂亮的小寡妇。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家人,请求唐玄宗将三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
【唐朝历史】揭秘:唐朝私生活糜烂不堪的四大二手公主

【唐朝历史】揭秘:唐朝私生活糜烂不堪的四大二手公主大唐王朝的皇室源自北方突厥,而非中原汉族。
正因为出自胡夷,所以在家族文化上,在婚恋问题上,大唐皇室也继承了胡夷之风,显得过于自由乃至放纵。
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二十六位公主改嫁,其中许多公主还是三嫁、四嫁。
唐太宗纳弟媳杨妃为妇,唐高宗封庶母武则天为皇后,唐玄宗占儿媳妇杨玉环为贵妃,都是流传千古的历史事实,因此,在大唐王朝皇室公主改嫁成为二手公主也就不足奇怪了。
一、唐高祖李渊的女儿长广公主长广公主(?―648年),唐高祖李渊第五女,生母不详。
始封桂阳公主。
隋朝时期嫁给赵慈景,武德年间又改嫁杨师道。
长广公主生活在隋末唐初的时代,天下初定,显然环境不允许她比其他公主更为骄横放纵。
但她一生嫁过两次,有两位名正言顺的老公,第一个是赵慈景,第二个是杨师道。
这位公主“聪明悟有思,工为诗”,也就是说她很有才气,但长广公主生活比较豪华奢侈,“稍折晚节”,至于怎么“折”的史料上没有多少记载,虽然应该不是什么太大事情,但是,一个“折”字足见这位公主的晚年风流。
公主也是个才女,史称“聪悟有思,工为诗”,婚姻也颇为幸福,但晚年为儿女所累。
先是与前夫所生的儿子赵节在贞观十七年(643年)与李承乾谋反被赐死。
当时主审此案的除了长孙无忌外,还有赵节的后父杨师道;杨师道为假子赵节说情,被唐太宗从中书令降为吏部尚书。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去长广公主家劝慰,长广跪着“泣谢子罪”,李世民也哭着说国法为重不能徇私,辜负了姐姐。
二、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纵观大唐王朝的皇室,最著名的二手公主当属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了。
武则天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这位太平公主,但她的政治兴趣和情欲能力显然得到了武则天的真传。
中国历史上拥有非洲血统的皇妃:李陵容

中国历史上拥有非洲血统的皇妃:李陵容李陵容的相貌,具有非洲裔的一切特征。
即便在今日看来,李陵容的相貌别有一番风味,但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丑陋的。
对于相士给自个儿找一个“昆仑奴”的妃子,司马昱心中很不舒畅,但事关传宗接代、连续血脉的大业,他还是硬着头皮,“召之侍寝”。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有着数不清的皇后嫔妃,但是。
具有非洲血统的后妃只有一人,她就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李陵容。
司马昱驾崩后,其子孝武帝司马曜即位后,册封李陵容为皇太妃、皇太后。
司马曜驾崩后,李陵容之孙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位,册封李陵容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即公元400年,李陵容去世,谥号文太后,葬于修平陵。
起初,司马昱还是会稽王的时候,李陵容只不过一个做粗活的宫女。
当时,司马昱曾有过3个儿子,可是个个都过早夭折。
之后,后宫的嫔妃们就再也没有生育过。
早过而立之年的司马昱担忧膝下无子,后继无人,又招纳了不少女子入宫。
但是,折腾了几年还是没有儿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司马昱想儿子都快想疯了。
此时,有人向司马昱推举了一位相士,据说这个相士道行极高,只要女人从他眼前一过,他就能看清女人能生出什么性别的孩子。
司马昱坚决果断地将为后继香火、连续血脉的任务交给了这位相士。
相士看遍了司马昱全部的妃子和临幸过的宫女,认为没有一个能给皇帝生儿子。
但是司马昱不死心,令相士继续查找。
相士将搜寻范围扩大到王府里全部的女人,究竟发觉了李陵容。
相士相中李陵容之后,王府里有年长的佣仆告知相士:“此女是昆山奴。
”据《晋书》记载:李陵容“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
”这个李陵容从小就被卖入王府从事纺织工作,至于出身来历没人知道。
她身上有几个当时的中原人没有的特征:人高马大,皮肤乌黑,头发卷曲,宫中人称她为“昆仑奴”。
据史书记载,昆仑奴来自林邑以南。
史书所说的林邑以南,有现在的印度、中东以及更南的黑非洲。
李陵容的相貌,具有非洲裔的.一切特征。
即便在今日看来,李陵容的相貌别有一番风味,但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丑陋的。
【史海钩沉】唐玄宗有位来自中亚的洋贵妃

【史海钩沉】唐玄宗有位来自中亚的洋贵妃唐玄宗有位来自中亚的洋贵妃著名文史专家葛承雍先生经过研究发现,唐玄宗的姬妾中,还有一个来自中亚的“洋贵妃”。
唐玄宗有29个女儿、30个儿子,记录在案的皇后嫔妃有刘华妃、赵丽妃、钱妃、皇甫德仪、武惠妃、柳婕妤等20人,还有一些嫔妃失传,其中最令人蹊跷的是“曹野那姬”。
《新唐书》的《诸帝公主传》仅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
”曹野那姬的名字是汉文转写。
曹是以曹国为姓氏的粟特人通例称呼,‘野那’二字是一个粟特人常见的名字,其粟特语原意是‘最喜欢的人’,俊男靓女都可用此名,是男的长相精神,女的长相漂亮的意思。
曹野那姬是怎么来到开元盛世并走进后宫的?根据《册府元龟》统计,唐代九姓胡从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到代宗大历七年(722年)计100年间,共入贡94次,其中曹国8次。
特别是八世纪上半期阿拉伯帝国向东不断军事进攻,对中亚诸国步步进逼,迫使他们向中国求救,唐玄宗时代就占了一半以上,天宝四载(745年)曹国国王哥罗仆禄呈贡表,明确希望从阿拉伯人威胁下挣脱出来,愿做一个唐朝的小州。
如此一来,进贡胡旋女也是自然的。
史载,开元期间俱密国进献胡旋女子,康国进贡胡旋女子,史国多次进献胡旋女子,米国曾经一次进献胡旋女子3人。
作为传统惯例,曹国进贡胡旋女等自是应有之意。
另外,曹野那也极有可能是外国来唐贩卖的女奴,因其能歌善舞,很合宫中“胡风”时宜,故为唐玄宗宠幸一时。
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
《通典》卷146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
《旧唐书·安禄山传》云:“(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
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
后宫故事-李陵容是谁?她是怎么从黑人宫女当上皇妃的?

后宫故事-李陵容是谁?她是怎么从黑人宫女当上皇妃的?李陵容可不是《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她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黑人皇妃了!李陵容是东晋第八位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在成为皇妃之前,她只是一个又黑又胖卷发的“昆仑奴”。
何谓昆仑奴?按《唐书》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林邑以南即印度以及更南的黑非洲,从李陵容的相貌来看,她恐怕是非洲血统。
在司马昱还是会稽王的时候,李陵容就流落到了会稽王府,成了王府婢女。
虽然进了王府,但是李陵容并没有摆脱昆仑奴的身份,王府宫人们经常会取笑她那异于常人的样貌。
总而言之,李陵容为奴为婢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顺心,和她同样不顺心的,还有司马昱。
说起来啊,这个司马昱也是个人才,晋朝著名风水大师郭璞就曾预言司马昱,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可就是这样一位能兴盛晋朝的大人物,却遇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没有儿子。
自古以来,我们就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这事儿放在古代还是在皇家那可是超级大问题。
其实,司马昱有五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司马道生、司马郁、司马俞生、司马朱生、司马天流。
在这五个儿子当中,司马俞生、司马朱生、司马天流无一例外全部夭折,而世子司马道生又被废黜了,唯一剩下的司马郁也英年早逝,所以司马昱为了子嗣的问题很是苦恼。
可能有人会这样想,司马昱肯定有很多妃嫔,他加把劲不就行了。
还别说,同样有这样想法的还有当时著名的道士许迈。
可是,史书记载司马昱“诸姬绝孕十年”,他听说许迈是一位得了道行的道士,就召见许迈,询问许迈关于自己子嗣艰难的问题。
对此,许迈非常婉约的说:“我不过是个喜好山水的平凡人,哪里能像神仙那样能掐会算呢?不过,您看起来是子嗣兴旺的人,要不拓宽一下传宗接代的路子,说不定就有效果了呢!”司马昱对许迈的话深信不疑,自那以后他就大肆采妃纳妾,王府里的女主子成倍增加,但是司马昱还是没有生出儿子。
最后,司马昱命令占卜者扈谦替他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司马昱后房中有一女子能生两个男孩,其中一个能兴盛晋室!司马昱一听急了,这女子到底在哪里呢?于是他又找来擅长相面的相士给后房所有姬妾看相。
历史趣谈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梅妃的身世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梅妃的身世之谜
导语:梅妃江采苹梅花,以其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
吟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
梅妃江采苹
梅花,以其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
吟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品溶入自己灵魂的,莫过于唐玄宗宠爱一时的梅妃江采苹了。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
江家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苹一人,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
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
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桠,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
幼小的江采苹倘佯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闻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
生长在书香门第,她父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江仲逊曾向友人夸口道:“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唐朝时期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加之江仲逊是一位开明秀才,因此,对女儿寄予如此重望是不足为怪的。
江采苹确实不享父望,九岁就能背诵大本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唐玄宗后宫秘闻历史上第一次有外籍妃子
导语: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逐渐深入,中亚的粟特人与古代中国的密切关系日显重要。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
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逐渐深入,中亚的粟特人与古代中国的密切关系日显重要。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首唐诗常常激起先贤后人对唐玄宗李隆基一世风流的遐想。
“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贵妃——杨玉环,让大诗人白居易挥就了流传千古的《长恨歌》。
如今,著名文史专家、文物杂志总编辑葛承雍先生经过研究发现,杨贵妃外,唐玄宗的姬妾中,还有一个“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篷舞”的胡旋女,一个来自中亚的“洋贵妃”!
野那:“最喜欢的人”
唐玄宗一生有29个女儿、30个儿子,记录在案的皇后嫔妃有刘华妃、赵丽妃、钱妃、皇甫德仪、武惠妃、柳婕妤等20人,还有一些嫔妃失传,其中最令人蹊跷的是“曹野那姬”。
《新唐书》的《诸帝公主传》仅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
”
葛承雍说:“对于寿安公主的生母‘曹野那’,学界长期无疑无考。
但是,随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逐渐深入,中亚的粟特人与古代中国的密切关系日显重要。
”
在魏晋隋唐时代,“姬”是人们用来称呼年轻貌美女性的,是代表女性身份的一种称谓。
“野那”是外来语,而“曹”姓是出身中亚曹国的粟特人入华后改用汉姓时常用的姓氏。
“曹野那”是不是来自中亚曹国的人?
据记者了解,曹国是中亚粟特地区的一个国家,地跨今日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隋唐时期,中国一般对来自粟特地区的人以国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