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概述
公路有关的名词解释

公路有关的名词解释公路:连接城市和乡村、各地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通常由铺设坚固的路面、标示清晰的道路标识和交通设施组成。
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承担着货物运输、人员出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
公路网络:由各类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等,形成了公路交通的全面覆盖。
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推动贸易、便于人员流动和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位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主要快速通道,通常以较高的设计标准和速度限制来确保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高速公路的特点包括分离双向通行的道路、隔离式中央带、交流道和收费站等设施,为长途出行提供了便利。
国道:连接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重要公路干线。
按照国家规定的等级和标准修建,通常由两个车道组成,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或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
省道:连接省内各个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公路,是连接国道与县道的重要衔接。
省道的等级和标准通常较国道要低一些,但仍起到城市与农村地区交通联络的重要作用。
县道:连接县、乡镇和村庄之间的基础道路。
虽然等级和标准较低,但县道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县道的修建和改扩建工作也在不断进行。
乡村道路:连接乡村地区和农村居民点的道路,是城乡交通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道路的修建和维护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等具有重要意义。
立交桥:为解决交叉路口车辆互通和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交叉口而建设的桥梁。
立交桥通常采用上、下双层道路,通过桥梁和匝道进行车辆的进出,有效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环形交叉口:为解决交通繁忙路段的交叉问题而设计,将交叉口设计成圆形道路系统。
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匝道,交通流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护栏:为保证公路交通安全,防止车辆违规行为和保护公路沿线设施而设置的物理障碍。
公路概论课件

• 2、足够的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 • 3、足够的平整度:安全性、舒适性、车路损耗 • 4、足够的表面抗滑性:安全性 • 5、足够的耐久性:使用寿命 • 6、环保性:扬尘、噪音
三、 路面结构及层次划分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1.面层
• 基本特点:与外界直接接 触,车辆荷载、自然因素。
• 功能要求:刚度、强度、 平整、抗滑、抗磨耗、稳 定性好、不透水。
• 材料类型: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等
• 结构组成:两层或三层。
(表面层、中面层、底面层)
2.基层
• 基本特点:行车荷载扩散
• 功能要求: 强度、刚度、耐 久性、应力扩散性能。
路拱横坡度
本节回顾
• 一、路面及其功能 • 二、对路面的要求 • 三、路面结构及层次划分 • 四、路面的类型与分级 • 五、路拱横坡度
思考题
• 1、路面应具备的性能有哪些? • 2、路面结构及层次划分 • 3、按技术条件划分,路面等级可分为哪几
级?每级举例。
上节重点
第三章第四节 路基防护与加固
种草
植物防护 铺草皮
1、路基防护-
冲刷防护
坡面防护
工程防护
植树
抹面、捶面
喷浆
勾缝与灌浆
护面墙
直接防护 砌石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混凝土预制 板、土工织物
抛石、梢料和石笼
导流构造物(丁坝、顺 坝、格坝等)
间接防护
河道整治(疏浚、理顺
【按照力学特性分类】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
• 柔性路面:指的是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 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
国家重点公路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重点公路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家重点公路是指国家在交通规划中给予特别重视并进行重点建设和管理的公路。
这些公路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着各个地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交流。
国家重点公路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并得到相关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这些公路通常具有较大的里程数,连接着重要的城市、港口、边境等地,承担着经济和运输的重要任务。
国家重点公路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通常较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路面质量、交通安全等方面。
为了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建设和维护,以保证公路的良好状态。
此外,国家重点公路通常还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公路的发展和管理,国家会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出台交通规划、加强监管和执法等措施,以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总之,国家重点公路的定义是国家在交通规划中特别重视的公路,它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运输任务。
国家会进行重点建设和管理,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国家重点公路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国家重点公路的定义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结构安排,明确了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国家重点公路的定义。
在2.1节,我们将介绍两个不同的定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
首先,2.1.1小节将提出第一个定义,我们将详细解释该定义的内容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这部分将包括说明国家重点公路的特征以及在经济、社会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专家观点,我们将阐述该定义的合理性和应用范围。
接着,2.1.2小节将介绍第二个定义,同样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将比较第二个定义与第一个定义之间的异同,评估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第二个定义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其优劣势。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前述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优秀公路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优秀公路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公路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公路项目则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具备卓越特点与成果的公路项目。
本文旨在探讨优秀公路项目的定义、重要性和特点,并通过总结和分析给出对未来公路项目的启示和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公路建设的发展。
在公路建设领域,优秀公路项目是对交通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确设计实施,以达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目标的项目。
它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需求,还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求。
优秀公路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有效解决交通运输中的瓶颈问题,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优秀公路项目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网络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设施,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公路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优秀公路项目能够提升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生活品质。
优秀公路项目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应具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的要求。
其次,优秀公路项目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在规划和建设中考虑生态、景观和环保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再者,优秀公路项目还需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综上所述,优秀公路项目是在科学调查和规划的基础上,满足交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公路建设项目。
它在交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备科学规划、环保可持续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在未来的公路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注重优秀公路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以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优秀公路项目,包括其定义、重要性和特点。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01公路概述

公路概述一、公路概念交通是人、车、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的总称。
交通运输是使用各种工具、设备,通过各种方式,使货物或旅客在区域之间实现位置移动。
现代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索道运输等。
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实现点到点的直达运输。
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就是公路。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满足一定要求的工程设施。
公路是一种带(线)形工程结构,主要承受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并经受水、阳光、温度等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
二、公路的基本组成公路是一条带状的三维空间体。
它的中心线是一条空间曲线,这条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面曲线)简称为公路路线的平面。
沿着中心线竖直剖切公路,再把这竖直曲线展开成直面,这就是公路路线的纵断面。
中心线上任意一点处公路的法向剖面称为公路路线在该点处的横断面。
公路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是公路的几何组成部分。
1、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却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一般把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之为路堑;把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称之为路基宽度。
2、路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造。
一般分为刚性路面(指水泥路面)和柔性路面(常指沥青路面)。
按照适应交通量区分,把适用于交通量大、行车速度高且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或整齐石块作面层的路面称之为高级路面;把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行车速度较高用沥青贯入碎 (砾)石、冷拌沥青碎(砾)石、半整齐石块、沥青表处等作面层的路面称之为次高级路面;把适应于中等交通量用水结碎石、泥结碎石、级配砾(碎)石,不整齐石块作面层的路面称之为中级路面;把适应于很小交通量的用各种材料改善土的路面称之为低级路面。
3、桥涵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跨越河流、山谷等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建的建筑物称为桥梁,根据每座桥梁的单孔跨径或多孔桥的总长又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桥梁。
公路建设概述—公路养护工程定义及分类

公路投入使用后,在车辆荷载、自 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的作用下,各方面 的性能都会发生改变,为了保持和恢复 使用品质,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
公路养护工程的定义
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集 中实施并按照项目进行管理的公路养 护作业,不包括日常养护和公路改扩 建工作。
公路养护工程由路基养护工程、 排水设施养护工程、支挡、防护及 其他砌筑养护工程、路面养护工程 、 桥梁涵洞养护工程、隧道养护工程 、 交通安全设施养护工程和绿化养护 工程等组成。
➢
专项养护是指为恢复、保
持或提升公路服务功能而集中
实施的完善增设、加固改造、
拆除重建、灾后恢复等工程。
为加强汛期桥梁养护、保障桥梁安 全,改善国省干线公路桥梁环境面 貌,2019年6月26日,云南临沧公 路局临翔公路分局对所管养的257.6 公里国省干线公路里程所含93座大、 中、小桥梁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
应急养护是指在突发情况
下造成公路损毁、中断、产生
重大安全隐患等,通、保通、抢修。
2020年8月,云南省临沧市多处 路段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 方等自然灾害,导致路基路面被 冲毁,多条道路交通中断,临沧 公路局启动水毁抢险保通应急预 案,积极组织抢险保通,确保管 养的国省干线公路畅通,保障出 行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
预防养护是指公路整体
性能良好但有轻微病害,为
延缓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
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防
护工程。
➢
修复养护是指公路出现明显病害或
部分丧失服务功能,为恢复技术状况而
进行的功能性、结构性修复或定期更换,
包括大修、中修、小修。
➢ 修复养护: 《云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对修复工程大修、中修、小修的划分如下:
高速公路900章内容

高速公路900章内容摘要:一、高速公路的概述1.高速公路的定义2.高速公路的特点3.高速公路的作用二、高速公路的规划与设计1.高速公路规划的重要性2.高速公路设计的要点3.高速公路的选址与布局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1.高速公路的建设流程2.高速公路的主要设施3.高速公路的维护与管理四、高速公路的安全与交通规则1.高速公路的安全隐患2.高速公路的交通规则3.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性的措施五、高速公路的经济与社会影响1.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高速公路的社会与文化价值六、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与成就2.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3.我国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规划正文:高速公路是一种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具有全封闭、双向行驶、控制出入口等特点。
高速公路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速公路的概述高速公路是指设计标准较高、设施完善、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高速公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全封闭、双向行驶、控制出入口等方面。
高速公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
二、高速公路的规划与设计高速公路规划是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运行效果。
规划时要考虑公路的选址、布局、线路走向等因素。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线形、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设施。
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高速公路建设包括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
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四、高速公路的安全与交通规则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限速、保持安全距离、遵守信号灯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五、高速公路的经济与社会影响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集聚等方面。
对区域发展影响表现为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公路概论绪论ppt课件

• 1、设计速度高
• a、同向两车道。左侧车道最低100km/h。右侧车道最
低60km/h • b、同向三车道,最左侧车道最低110km/h,中间车道
最低90km/h,最右侧车道最低60km/h • 小型载客汽车最高限速120km/h,其他机动车最高限
速100km/h,摩托车最高限速80km/h • 车道限速和标志牌不一样的时候,以标志牌为准
• 二、我国公路行政等级及建设规划
• 1、公路的行政等级
•
《公路路线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命名和编号规则》
•
《公路路线表示规则》
• 国道网由放射线、南北线、东西线组成,编号前加G
• 省道编号以省会放射线、南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编号,前面加S
• 县道编号前加X
• 2、我国公路建设规划
•
a “十一五”公路建设发展目标
•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 二、技术标准
• 载重标准: 公路—Ⅰ级 公路—Ⅱ级
•
• 净空标准:根据不同标准汽车确定的外廓尺寸和轴距 来确定;
•
•
线形标准:用于确定路线线性几何尺寸
四 公路的基本组成
• 一、路基
•
承受行车荷载、抵御自然因素危害
•
必须具有足够力学强度和稳定性,经济合理
4.建设规模与标准——论述项目建设规模和采用的等级及 其主要技术指标;
5.建设条件和方案比选——调查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进行方案必选,提出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和工程概 况,对环境影响作出分析,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包括主要工程数量,公路建设 与拆迁,单价拟定,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路的分类
(一)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其分类标准 (二)公路的行政等级及其分类标准 (三)经营性公路和非经营性公路 (四)收费公路和非收费公路
(一)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其分类标准
交通部2004年1月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1)高速公路 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 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 (2)一级公路 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 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 (3)二级公路 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区别
• • • • 1、管理主体不同 2、地域范围不同 3、服务功能不同 4、技术等级和标准不同
(二)公路的特点
1、经济学角度——公共产品
(1)公共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定义: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 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其特征主要有: 受益非排他性、 取得方式非竞争性(前两个是核心特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红 提供目的非盈利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 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 共同分担的原则。 (3)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经营性收费公路
道路的组成
•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方便驾驶、提供服务、进行管理,在道 路沿线设置各种附属设施,包括: • (1)交通安全设施——护栏、防眩栏(板)、反光标志、防 护设施(防积雪、积沙、坠石等); • (2)交通管理设施——交通信号、标志、标线、标记、情报 板、紧急电话、通讯和监视系统; • (3)停车——停车站、停车场; • (4)照明设施; • (5)防噪声墙; • (6)服务区—车辆加油、维修、餐饮、休息等; • (7)收费站; • (8)养护管理用的房屋和场地; • (9)绿化。
公路与城市道路
•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公共道路中,作为主要供城市公共交通使用的城市道 路部分,不属于交通主管部门主管,而是属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
: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 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 梁及其附属设施。 • 城市道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 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 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 城市道路分类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交通 功能,分为:①快速路;②主干路;③次干路;④支路
道路的组成
• 路基
• 路基是按照道路的平面位置、 纵面线形和一定的技术要求 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岩土 构造物。 • 按路基横断面形状的不同, 通常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半 填半挖路基三种形式
道路的组成
路面
• 路面是在路基之上用各种筑 路材料铺筑的供汽车行驶的 层状构造物,其作用是保证 汽车能全天候地在道路上安 全、迅速、舒适、经济的运 行。 • 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 底基层与垫层组成 。
城市道路
•
•
快速路,为流畅地处理城市大量交通而建筑的道路。要有平顺的线型,与一般道路分开,使汽车交 通安全、通畅和舒适。与交通量大的干路相交时应采用立体交叉,与交通量小的支路相交时可采 用平面交叉,但要有控制交通的措施。两侧有非机动车时,必须设完整的分隔带。横过车行道时, 需经由控制的交叉路口或地道、天桥。 主干路,连接城市各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主干路上 的交通要保证一定的行车速度,故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设置相应宽度的车行道,以供车辆通畅地 行驶。线形应顺捷,交叉口宜尽可能少,以减少相交道路上车辆进出的干扰,平面交叉要有控制交 通的措施,交通量超过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可根据规划采用立体交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 车道应用隔离带分开。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快速机动车如小客车等也应与速度较慢的卡车、公共 汽车等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应严格控制行人横穿主干路。主干路两侧 不宜建筑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如剧院、体育馆、大商场等。 次干路,一个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 起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快慢车混合行驶。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 机动车道。道路两侧应设人行道,并可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支路,次干路与居住区的联络线,为地区交通服务,也起集散交通的作用,两旁可有人行道,也 可有商业性建筑。
• 根据《公路渡口管理规定》的规定,公路渡口,是指由公路主管部门管理、 连通水域两岸的公路,专门供运送机动车辆(包括同时搭载人员)的渡船停靠 的人工构造物及相应设施,包括渡口的引道、码头、安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指经常渡运汽车的渡口。
公路的组成
• 5.公路的排水及防护工程 • • 排水工程是为了排除地面水及地下水而设置的排水构造物. 防护工程是为了加固路基边坡、确保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 (4)三级公路 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 (5)四级公路 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一)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其分类标准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 ~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45000 ~80000 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60000 ~100000 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5000 ~30000 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 ~55000 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 ~15000 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000~ 6000 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 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 辆以下
•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2条
•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 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 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 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 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 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其分类标准
• • • • • • • • •
• • • • • •
汽车 车型折算系数 小客车 1.0 大客车 1.5 小型货车 1.0 中型货车 1.5 大型货车 2.0 特大型货车 3.0 拖挂车 3.0 集装箱车 3.0
非机动车 摩托车 拖拉机 畜力车 人力车 自行车
额定座位≤19座 额定座位>19座 载质量≤2吨 2吨<载质量≤7吨 包括吊车 7吨<载质量≤14吨 载质量>14吨 包括半挂车、平板拖车
道路
• 道路结构物(或构造物)是道路的实体或主体,它包括: • (1)路基——按路线的外形尺寸,在地面上修筑的土质或石 质结构物; • (2)路面——在路基顶面铺设的供车辆快速、舒适、安全行 驶的路表结构物; • (3)涵洞——跨越小河、溪流、渠道的小型横向穿越排水构 造物; • (4)桥梁——跨越江河、湖泊、海湾的中型和大型横向穿越 排水构造物; • (5)隧道——穿越山脊、地下的构造物; • (6)排水——为排除路界表面水、地下水、路面结构内部水、 构造物表面及内部水而设置的排水结构物。
• 特 大 桥
• 大 • 中 桥 桥
L>1000
100≦ L≦ 1000 30 ≦L ≦100
LK >150
40≦ LK≦ 150 20≦ LK ≦40
• 小
• 涵
桥
洞
8≦ L ≦30
---------
5≦ LK≦ 20
LK ≦5
公路的组成
3、公路隧道 • 是为公路从地层内部或水下通过而修建的结构物。 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 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 (L≤500m)、中长隧道(500<L<1000m)、长隧道(1000≤L≤3000m) 和特长隧道(L>3000m)。 • 4、公路渡口
公路的概念
• 公路,是指经交通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连接城市、乡 村、工矿基地、林区等,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主 要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 公路渡口。 • 公路的范围也包括 • 1、公路路线(路基、路面等) • 2、公路桥梁和涵洞
公路的组成
• 按桥梁总长和跨径的不同,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 规范》(JTG D60—2004)给出了桥涵的分类,具体如表1-1 所示。 • 桥 涵 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 L (m) 单孔跨径 LK(m)
《公路法》第6条: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 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 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 门规定。 《公路法》第8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 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 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 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