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及生物制剂对有益昆虫的安全性测定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青菜黄曲条跳甲是青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给青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这一害虫,常常会采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本文将对5种常用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进行测定,并对其田间药效进行评估。
实验选取了常用的5种杀虫剂,分别为氟虫腈、乙胺虫腈、苏力、普通杀虫蜡和农抗蛾灵。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对这5种杀虫剂进行了毒力测定,然后在田间对其进行了药效观察。
毒力测定实验的方法是将不同浓度的杀虫剂溶液涂布在黄曲条跳甲上,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乙胺虫腈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强,其次是氟虫腈、农抗蛾灵、苏力和普通杀虫蜡。
随着浓度的增加,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也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田间药效观察是将各种杀虫剂按照一定浓度喷施在青菜田里,观察并记录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乙胺虫腈在田间表现出了较好的杀虫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黄曲条跳甲的数量。
其次是氟虫腈、农抗蛾灵、苏力和普通杀虫蜡,效果相对较弱。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乙胺虫腈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最佳,可以作为首选的杀虫剂。
氟虫腈和农抗蛾灵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替代品。
苏力和普通杀虫蜡的效果相对较弱,建议不作为主要防治手段使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杀虫剂时,应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也应注意轮作间隔和严格遵守使用杀虫剂的安全期限,以免产生药害和对害虫产生抗药性。
通过对5种常用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观察,可以为青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希望本研究能对农业生产实践和害虫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昆虫生长调节剂》课件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毒性较低,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也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 原则。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激素类
• 仿生类激素:模拟昆虫体 内激素的合成和作用。
• 抑制剂:干扰昆虫体内激 素的生物合成和调节。
生物调节剂
• 昆虫磺酰脲类:影响昆虫 的壳质形成和蜕皮过程。
• 昆虫内源性化合物类:模 拟昆虫体内天然化合物发 挥激素效果。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未来
农业可持续发展
昆虫生长调节剂有望在农业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标。
更精准的控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昆虫生长调节剂 的研发将更加精准,对害虫的控制 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持续农业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助于减少 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降低环境风险。
果树病虫害防治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控制果实损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 品质。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优点
• 有效性高: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害虫的控制效果显著,达到可持续农业 的要求。
• 环境友好:相对于传统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 风险较小。
• 局部性作用:昆虫生长调节剂作用于害虫内部,而对其他生物几乎没 有影响。
• 作用方式多样:不同类型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 实现害虫的控制。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限制
目标物种限制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目标物种 的控制效果存在差异,对某些害 虫可能不太有效。
使用技术要求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专业 技术支持和指导,正确的使用方 法能够发挥最佳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成本因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成本较高,对 农民来说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影 响推广和使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摘要:昆虫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致使昆虫个体活动能力下降或死亡,从而导致种群灭绝的一类特异性杀虫剂。
本文综合介绍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详述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毒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目前研究表明该类药剂对害虫具高效,对环境污染小,保护害虫天敌,具有明显的选择活性。
昆虫生长调节剂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毒理机制;研究应用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是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抑制蜕皮、抑制新表皮形成、抑制取食等导致害虫死亡的一类药剂。
1967年威廉姆斯提出以保幼激素(JH)及蜕皮激素(MH)为主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第三代杀虫剂。
1985年赵善欢认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包括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及其类似物、抗保幼激素(JH)、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植物源次生物的拒食剂、昆虫源信息素、引诱剂等干扰害虫行为及抑制生长发育特异性作用的缓效型“软农药”,从而拓宽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范畴。
由于应用此类药剂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符合人们保护生态要求,曾一度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开发研究。
后因第二代有机合成杀虫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高效、经济地防治害虫,致使昆虫生长调节剂步入低谷。
但随着“农药万能论”思潮的蔓延,“3R”不断加剧,人们对农药的概念又从“杀生物剂”转向寻找“生物合理农药”或“环保和谐农药”的新型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重新得到重视。
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于以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传统杀虫剂,毒性低、污染少、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影响小,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因此被誉为“第三代农药”、“二十一世纪的农药”、“非杀生性杀虫剂”、“生物调节剂” ,“特异性昆虫控制剂”,由于它们符合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迎合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所关注的农药污染的解决途径这一热点,成为全球农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技术讨论•北方蚕业2020,41(4)37 *浅述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姜丽花1刘惠芬2*(1.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山东高青256300; 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2)摘要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第三代农药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文章介绍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农药的种类,分述了灭幼腺、氟睫腺、比丙瞇、苯氧威、虫酰耕、甲氧虫酰耕、咲喃虫酰耕7种农药的毒杀作用、毒力大小、残效期以及家蚕的中毒症状等。
关键词灭幼腺氟睫腺毗丙瞇苯氧威虫酰耕家蚕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化学合成农药DDT投放市场以来,农药的工业化生产经历了以有机磷、有机氯为代表的第一代农药,以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农药,和以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超高效第三代农药。
第一、第二代农药被称为传统农药,第三代农药被称为现代农药。
随着农药的更迭换代,特别是第三代农药的作用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活性更高、毒性更低、对环境更友好、使用更方便等[1]。
近年来,由于林业和农田治虫的需求,农药使用的频次和用量逐年增加,由于施用不当,导致越来越多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轻者产量低茧质差、重者不结茧无收益,严重影响蚕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⑵,特别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的广泛使用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3]。
对家蚕带来严重危害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主要有: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药。
1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农药质抑剂的作用是抑虫几丁质的生物合成⑷,几丁质主要是用来支撑昆虫身体骨架和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几丁质含量的降低,使家蚕皮肤韧性下降,从而表现出—系列症状。
1.1灭幼7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灭幼7属低毒杀虫剂,其对家蚕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是蚕是蚕,蚕传统农药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为皮肤破裂、咀嚼障碍5。
由于灭幼7中毒后家蚕均不表现常规中毒症状,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灭幼7在家蚕的生长过程中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造成家蚕体壁组织脆弱,轻者血液外渗出现病斑,重者造成体壁破裂内脏流出而死亡。
昆虫信号通路及其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昆虫信号通路及其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生物农药作为一种天然且环境友好的农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昆虫信号通路则是生物农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昆虫信号通路概述昆虫信号通路是昆虫体内一系列物质和信号的传递方式,负责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食欲、繁殖等功能。
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和发育三个方面。
其中,神经信号是指神经元向靶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过程;内分泌信号是指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调节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发育调节信号是通过激素、细胞因子和细胞极性等,调控昆虫的体内发育进程。
二、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制剂对农业害虫进行杀灭或防治的一种农药。
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毒害等优点。
目前,商业化生产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嗅觉诱杀剂等。
三、昆虫信号通路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1. 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于一类昆虫激素类化合物,主要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昆虫生长调节剂又可分为昆虫蜕皮激素类调节剂和昆虫激素类调节剂。
以昆虫蜕皮激素类调节剂为例,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昆虫生长和蜕皮过程中相关刺激物质的调节,干扰昆虫生长发育的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杀灭或防治害虫的目的。
此外,昆虫激素类调节剂还可影响昆虫的繁殖、食欲等过程,具有较为广泛的杀灭谱。
2. 嗅觉诱杀剂嗅觉诱杀剂是利用性信息素和食欲素仿生合成的农药,可通过感知器官诱捕有害昆虫进入特定的陷阱或器械内。
此类农药主要作用于昆虫的食欲中枢和性行为中枢,从而达到灭杀或防治害虫的目的。
此外,嗅觉诱杀剂的使用还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昆虫信号通路研究领域的深入,昆虫信号通路在生物农药研究中的应用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以目前研究为基础,生物农药的绿色化道路将越来越宽广。
以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嗅觉诱杀剂为例,其更加精确的杀虫和防治技术,将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保护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昆虫制剂

针对这些技术难题,科研人员通过改进制剂配方、优化生产工艺以及加强制剂的储存和 运输管理等措施,提高制剂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安全性评估和效果验证,确保
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生物防治昆虫制剂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政策支持与建议
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防治昆虫制剂产业的 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 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政策扶 持。
VS
建议
同时,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生物防 治昆虫制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防治昆虫 制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促进产业的健康 发展。
成功案例四: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总结词
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的提取物或分泌物 制成的农药,具有环保、低毒、可持续等优 点。
详细描述
植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喷雾、熏蒸等方式使用 ,对多种害虫具有驱避、抑制或杀灭作用。 常见的植物源农药包括苦参碱、藜芦碱、烟 碱等。利用植物源农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生物防治 昆虫制剂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针对特定病虫 害的专一性制剂将逐渐成为主流,提高防治效果和降 低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影响。其次,随着人们对环境 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昆虫制剂将 更受欢迎。最后,生物防治昆虫制剂将不断拓展应用 领域,从农作物向园林、森林和草原等领域延伸。
作用机制
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增加自然环境中 的天敌昆虫数量,从而降低害虫种群 密度,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1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库蚊幼虫的杀虫活性

低 的是 抑 食 肼 。 同时 还 补 做 了环 虫 酰 肼 、 甲氧
虫酰 肼 和 呋 喃虫 酰 肼3 新 双 酰 肼 类 杀虫 剂 对 黏 个
虫 的杀 虫 活性 比较 [ 2 1 ,这些 结 果 可 供 有关 科 研 单 位 和 农 药生 产公 司参 考 。
1 材 料 和 方 法
国 已 经 生 产 了 定 虫 隆 、除 虫 脲 、灭 幼 脲 、氟 铃 脲 、杀 铃 脲 和 虫 酰 肼 等 产 品 。作 者 曾做 过 一 些 苯 甲酰基苯 基脲 类化 合物 对蚊 幼 虫 的杀 虫活 性『. 1 1
Ab t a t I s c i i a c i i e f 1 n e t g o t e u a o s o u e i e s pa ln w r s r c : n e t d l a t t s o 5 i s c r w h r g l tr n c l x p pin l e s e e c v i t s d Ch o f a u o n e fu o x i i d t e h g e te f a y a a n tC lx p p e spal n e t . l r u z r n a d p n r n e h b t h i h s f c c g i s u e i i n l e s e l l e i lr a b d p i g meh d a n t e t se i s ci i e . T e i s ci i a a t i e o av y ipn t o mo g h e td n e t d s c h n e t d l ci t s f c v i
B uh n X o g Lxa Wa g qn mi , Hu n u qu ( ntue o lme t rai iF c u , in i , i n ig n a g rn i Istt fEe na O gnc i l
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虱螨脲哪个更好?

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虱螨脲哪个更好?由于苯甲酰胺类产品产生抗性问题,各种沉寂了十几年的产品纷纷走上前台。
其中热度最高、应用比较广泛的当属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虱螨脲这五个成份。
五种成分杀虫效果各有千秋,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五个成份进行简单的分析对照,为大家筛选产品提供一些参考。
虫螨腈:是新型吡咯类化合物。
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上,通过昆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起作用,主要抑制酶的转化。
茚虫威:是一种高效的嗯二嗪类杀虫剂。
其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失去功能。
导致害虫运动失调、不能进食、麻痹并最终死亡。
虫酰肼:是非甾族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是最新研发的昆虫激素类杀虫剂。
对害虫蜕皮激素受体具激动作用,能加速害虫不正常蜕皮,并抑制取食,导致害虫生理失调、饥饿而死。
虱螨脲:最新一代取代脲类杀虫剂。
属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业内常简称为“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国内使用时间较长,也是目前常见的杀虫剂产品。
一、杀虫方式对比虫螨腈: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植物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不杀卵。
茚虫威: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无内吸作用,不杀卵。
虫酰肼:没有渗透作用及韧皮部内吸活性,主要通过胃毒作用致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性,并有极强的杀卵活性。
虱螨脲: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无内吸,强力杀卵。
甲维盐: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其杀虫机制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
五者都以胃毒及触杀为主,施药时配上渗透剂/扩展剂(农药助剂)会大幅提高杀灭效果。
二、杀虫谱对比虫螨腈:对钻蛀、刺吸和咀嚼式害虫及螨类都有优良的防效,尤其对抗性害虫中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卷叶螟、美洲斑潜蝇、豆荚螟、蓟马、红蜘蛛等效果显著;茚虫威: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HOU Z o g s i , NG Gu .o g h ni n n,Su hn c nv , un zo 62 C ia 1C l g R sucsadE vr met ot C iaA .U i. G a ghu5 0 4 , h ; e f o h 1 n 2A r ut a C l g , u gi n e i , ann 3 0 5 C ia g cl l o ee G a x U i r t N i 5 0 0 , h ) i u r n v sy n g n
显著.
关键词 : 眼 ; 龙 荔枝 ; 昆虫生长调节剂 ; 生物药剂 ;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46 6 ; 4 2 3 ¥ 3 .7 ¥ 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1X(0 6 0 -00 0 1 14 1 2 0 )30 3 —5 0
Th a ey o e e a n e tGr wt g lt r n e S f t fS v r lI s c o h Re u a o sa d
csaeadclruzrno rhga adnrl ,O ecr screi 却 m l e n na acd hof auo nTi ormm edomi onyt obt , n l c i u t eir adl gn l a f o
fma e f w r r et rt a e e a il gc g ns i cu i g mar e b me t ’B ,a ma c e l o e we e b t n s v r bo o i a a e t n l dn t n ,a ma ci l s e h l l i n t b me — t ・r tn n n e I h u vv ae o i n o e o e a d n w. .T e s r ia r t f l d n rl e d o i r ae y2 0 a d 1 0 mg ・ s l t n o m t t d b 0 0 e n L ou i f o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0 0 6年 7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J un lo o t hn rc l rlU iest o ra fS uh C ia Agiut a nv ri u y
V0. 7.N . 12 o3
J .2 0 1 u 06
A s atT esfyo vrlnet rwhrglt s(G s n il i gn nsvrl pc s bt c:h a t feea isc go t uao IR )adboo c aeto eea sei r e s e r ga l s e
o e e ca s csa d l n a ma ef w r r t d e .T e r s l h we h tt e s ft f mi , fb n f i i e t g n f l o e we e s id h e u t s o d t a h a eyo i l n n o e l s u s mi c
cm ae i ert o K (77 % ) h esri ae o .cre adA eir eeoe o prdwt t a f hh e C 7 .2 .T u v r s f v a t 0 obt n .m l eawr vr l t l f
9 % a d 9 . 0 .r s e t ey h i e e a e o n a e le f we t r7 d y s2 . 3 , 0 n 8 3 % e p c i l .T e w t r d r t fl g n fma o r a e a swa 3 9 % v h o l s f w i e w t e e ae o K w s】 . 3 . h l t i r d r t fC a 8 2 % eh h
几 种 昆虫 生 长 调 节 剂 及 生 物 制剂 对 有 益 昆虫 的安全 性 测 定
周 忠实 , 国荣 邓
( 华南 1 农业 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50 22 1 4 ;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50 5 6 广西 3 0) 0
摘要 : 昆虫生长调节剂(G s及生物药剂对松毛虫赤眼蜂 T c ga m nrii 几种 IR ) th rm ad d l 、 io e o m 荔枝蝽卵跳小蜂 Oe yu o crs n t c bt 蜜蜂 却 m le o ei r t、 eir l a以及龙 眼雌 花等的安全性测定结果 表 明, f 米满 、 死克 、 太保 的安全性优 于苦参碱 、 卡 抑 阿 维苏 、 阿维 ・ 鱼酮 、 星.等几 种生物 药剂.以米满最 为理想 , 20 10m L 新 I 其 0 、0 g・ 药后 l , 2h松毛虫赤 眼蜂成 虫存 活率达 6.9 和7 . % , 82% 47 4 与对照 (77% ) 7.2 差异 不显 著 , 且对成蜂生殖力 没有影响 ; 2 , 药后 4 荔枝蝽卵跳小蜂成 h 虫存 活率达 9% 以上 , 0 蜜蜂成 虫存 活率达 9.0 ; 7 , 83% 药后 d龙眼雌花枯萎率 为2 .3 , 39% 而对照为 l.3 , 82 % 差异不
mi c i 2 h u r 8 2 % a d 7 . 4 ,r s e t ey n e e s r ia a e e e n tdf r n mi n 1 o r we e6 . 9 s n 4 7 % e p ci l ,a d t s u v r t s w r o i e e t v h v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