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市郊轨道交通规划问题探讨_叶剑鸣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王琪琛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7(000)048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的比重愈来愈大,城市规划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联系及互动上也趋于频繁。

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的化解上,要在遵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原则的基础之上,着重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城市规划趋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与城市规划保持互动及呼应的同时,为城市规划的完善提供思路和指导。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1页(P277)
【作者】王琪琛
【作者单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广东惠州 51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9.5
【相关文献】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J], 刘川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J], 余鹏飞
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J], 陈诺;蒋婧睿;
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J], 陈诺;蒋婧睿
5.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J], 徐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轨交通建设规划相关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城轨交通建设规划相关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都 市快轨交通 ・ 第2 8卷 第5期 2 0 1 5年 1 O月
中国地铁咨询公司专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0 7 3 . 2 0 1 5 . 0 5 . 0 2 6
城 轨 交 通 建 设 规 划 相 关 问题 研 究及 对 策 建议
基 金项 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 司《 城市轨 道交通线 网规划相
关问题》 课题研究
此后 , 各城市均按 照 8 1 号文件 的要 求编制城轨 交
1 1 2 U R B A N R A P I D R A I L T R A N S I T
城轨 交通建 设规 划相关 问题研究及 对策建 议
下简称 8 1 号文件 ) , 明确了轨 道交通应统筹规划 、 分 步 实施 。所有拟建设 城轨交 通项 目的城 市 , 应在 编制 城
2 0 1 3年 5月 1 6 E l , 国发 [ 2 0 1 3 ] 1 9号《 国务 院关于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 目等事项的决定》 正式发 布 , 明 确了城市轨道交通项 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 门按 照 国家
整理 了 3 0多座 城 市 的轨 道 交 通 建 设 规 划 及 评 估 报 告 ,
并结合多年来城 轨交通建设规划编制 与评估 的心得 体 对 目前建设规划 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整理和分析 , !会 ,
文章编 号
1 6 7 2— 6 0 7 3 ( 2 0 1 5 ) 0 5— 0 I l 2— 0 5
并提出优化 和改进建议 , 为国家发 改委进一步指导 “ 减
政放权” 后 城轨项 目建设规 划编制 、 评估 和 审批 、 管 理
l 研 究背景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相关问题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1T03:08:11.3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6期第8月作者:夏硕[导读]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一种为中心城区和周围群落提供服务的交通体系,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各主要经济区间的上下班往返运输问题。

夏硕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8028 摘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一种为中心城区和周围群落提供服务的交通体系,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各主要经济区间的上下班往返运输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份文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多城市都将其列入了城市的规划之中,或者已经开始了相应的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但是,城市快速轨道跨越区域的特点,在规划和施工上与其它城市轨道不同。

文章根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特点,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与施工两大阶段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为我国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快速轨道;建设;市域;问题;交通规划近几年,我国轨道交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体系。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心之外,由城市密集地区构成的多种运输体系,在交通密度和服务品质上,与一般城市间的交通需求相比,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运输不同,而是一种新的运输联系需要。

近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计划或正在修建城市轨道,规划阶段统筹考虑城市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对于稳定工程方案,加快工程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根据城市快速轨道的特征,在项目规划和施工两大关键时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一、规划方面1.开展与地面交通衔接规划将地铁车站、换乘设备及周围土地、建筑物整合起来,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建设;同时,通过优化城市地铁、公共汽车等的换乘方案,以有效吸纳人口,并带动城市土地发展。

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对便捷交通的需求增加,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全面探讨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影响1. 促进产业集聚良好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能够提高城市区域之间的便捷交通,促进产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发展。

当企业或机构考虑进驻某个城市时,会将交通情况作为考量因素之一,良好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进而促进相关产业集聚。

2. 市场需求扩大便捷的轨道交通能够带动人口流动,增强人口市场需求。

通过增加与轨道交通线路连接的片区,可以提升人口聚集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合理的城市,也能够通过提供便捷的通勤方式,吸引更多人口居住并消费,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

三、环境影响1. 减少尾气排放传统的交通方式主要以道路交通为主,车辆的尾气排放是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而轨道交通通过电力驱动,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2. 优化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轨道交通线网能够引导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优化。

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需要占用较小的土地面积,相比之下,道路交通需要大量土地用于道路、停车场等设施。

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城市可以更好地安排人口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区,提高城市空间效率。

四、社会影响1. 提升生活品质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能够提供便捷的通勤方式,缩短居民出行时间,提高生活品质。

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接触到城市中心的资源、服务和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享受到交通拥堵带来的压力减轻。

2. 促进社会公平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

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

摘 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客运交通方式将成为大 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轨道交通对城市用地规划具有导向作用, 它的出现会给大城市用地规划带来深 刻的影响. 就轨道交通对城市用地的影响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城市用地开发、 轨道交通和常规交通线路网平衡 关系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城市用地规划; 导向 中图分类号: TU 984. 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037 ( 2005) 增20173204
第 22 卷增刊 2005 年 5 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城市科学版) J. of HU ST. (U rban Science Ed ition )
Vol . 22 Sup. M ay. 2005
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
叶仲平1 吴瑞麟1
( 1. 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增刊Βιβλιοθήκη 叶仲平等: 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
・ 175・
和轨道交通联系. 文化教育区的关 e. 车站的位置与行政事业、 系 . 行政事业区是轨道交通车站选择的对象, 有些 地段上建成了高层的写字楼、 高级宾馆、 饭店等标 志性建筑, 成为城市中心区或者副中心区. 这些地 方既有职工出行上下班的需求, 又有人们出行来 往办事的需求, 交通需求量很大. 对于小学和规模 不大的中学, 学生上学以步行为主, 可以不考虑车 站的设置. 对于规模较大的中学和大学城, 建设车 站提高运营效率的作用是很有效的. . 城市 f. 车站的位置与城市对外交通的关系 长途客运汽车站和火车站的人流量大, 建设轨道 交通车站是必要的选择. 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轨 道交通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城市对外交通给城市交 通带来的压力, 并且尽量做到零换乘. 机场一般离 市区较远, 若与轨道交通联系, 轨道交通的线路较 长, 建设费用较高, 可量力而行. . 轨道交通 g. 车站的位置与常规交通的关系 适应大运量且长距离的运输, 线网密度较低, 有的 城市用地离轨道交通线路距离较远 . 而城市常规 交通的单车运量小且速度慢, 线网密度比轨道交 通线网密度高 . 只有它们密切配合, 才能共同有效 承担整个城市客运交通. 为了保证乘客方便及时 到达出行目的地, 应充分考虑乘客换乘问题 . 轨道 交通车站位置的选择, 需要充分考虑与常规交通 车站位置规划设计的配合, 做到尽量减少换乘的 距离. 与城市主干道或者次干道平行的轨道交通 路线, 最好做到零换乘. 轨道交通路线经过主干道 与主干道或者次干道的道路交叉口时, 可以考虑 在交叉口处设计轨道交通车站, 以减少行人横穿 马路乘车的步行时间. 城市中心区周围常规交通 站场也较多, 轨道交通车站位置的选择应与常规 交通站场有密切的联系, 以零换乘为佳 . 城市用地的性质不是单一的, 例如居住区就 不可能只规划居住建筑, 还要设计满足居民日常 生活需要的商店. 这里只是按城市用地的主要功 能分类, 用地规划应注意各类用地的交通联系 . 例 如, 广州地铁 1 号线开通以来, 经过多次的技术调 整和提速, 现在高峰时段停车间隔仅须 6 m in, 普 通时段间隔也只有 8 m in, 列车正点率 99. 52% , 运 营兑现率 100%. 在搭乘地铁的居民中, 以通勤为 目的的占43%. 同时, 因为地铁对商务中心的发展 具有集聚效应, 使购物、 娱乐为目的的出行占了三 [3] 成以上 . 因此, 居住区、 工业区、 文化教育区和商 业区有着紧密的交通联系, 城市用地规划和轨道 交通线路的选择, 应尽量使它们之间的交通线路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及建议2019-04-05摘要:改⾰开放以来,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决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问题,既有对轨道交通认识上的错误,也有城市规划上的失误。

⽂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出现的问题出发,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产⽣的原因,并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建议1 城市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同时蓬勃发展。

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是采取跨越式发展⽅式,对轨道交通的认识缺乏⼀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导致了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些问题。

1.1 规划⽅案的不合理轨道交通规划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建设、轨道⼯程、建筑⼯程和客流预测等多学科知识,⾮常复杂。

轨道交通规划⽅案的变化会造成较⼤的影响。

第⼀,使⼈抓不住规划⽬的。

规划⽅案的频繁变动让市民摸不着头脑,对项⽬失去关注⼼。

第⼆,提⾼了项⽬的风险。

每⼀次变化都会影响规划。

特别是为了谋取短期利益⽽改变规划⽅案,易导致风险的发⽣1.2 社会认可度低规划⽅案过程中,市民不参与决策,没有⼴泛征集民意,规划调整严重损害市民利益,沟通效果不理想。

这些都会打击公众参与热情,民众认可度低。

1.3 过于追求功利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服务产品,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市民服务,改善民众的公共出⾏。

由于其具有经济附加价值,极易诱导决策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如,利⽤轨道交通提升地⽪价格、吸引外资投资和提⾼GDP。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议2.1 让公众参与监督城市轨道交通是⼀种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它的出现就是解决市民出⾏难的问题。

因此,当我们规划轨道交通时,要坚持让每个⼈受益原则。

轨道交通的规划应满⾜市民的出⾏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

公众必须能够⼴泛的参与规划。

构建完善的轨道交通规划公众参与规范,要使公众能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完善市民意见征集制度,只有疏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开展起来。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务于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轨道交通,称为 筹和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网络规划与衔接,导致
“市域铁路”“市域快轨”“都市圈城际”“都市快轨” 邻近地区网与网的对接脱节,衔接不畅。
的称呼多种多样[3],相关行业协会也发布了 “市域 (郊)铁路”和“市域快轨”的设计规范。其功能定位
5 对策与建议
相同,但名称不统一,车辆选型、供电制式、信号制 鉴于目前市域(郊)铁路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北京、上海等)当开始规划建设市域(郊)铁路时,其 点调整周边用地性质,做好综合开发文章;采用随
地铁网络建设已相对较为成熟,线路要进入中心城 到随走的检票候车模式,兼容城市公交一卡通,创
区一方面通道资源紧张,实施困难;另一方面往往 新车站设计模式,提高旅客乘车便捷性;做好站点
需要采用地下方式,工程代价也较高,由此导致市 交通配套衔接,提升客流吸引能力[9- 。]10
(2)开发带动作用有限 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由既有线改建而成,本
成都
成灌铁路 18 号线
利用既有 94
21 140 ~ 200
新建 69. 4 12 140 ~ 160
温州 温州 S1 线
53. 5 18
140
新建
宁波 宁波至余姚城际 48. 7 2 160 利用既有
绍兴 钱清 - 绍兴 - 上虞 51. 6 3 160 利用既有
陈望桂: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问题探讨与对策
表 1 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
类型 功能定位 服务对象 服务特征
高速铁路
国家客运铁路大 动脉
省市间长途运输
大容量、高速度、 低频次
城际铁路 干区域线内城市间的 长区途域运城输市间中 大中频容次量、快速度、
市域(郊)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面临着诸多关键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性是其成功实施的基础。

首先,规划应基于全面的城市发展战略,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因素。

其次,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和现有交通网络的状况,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预测,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和规模。

最后,规划应考虑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包括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挑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

首先,线路选址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市政设施的布局,避免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其次,隧道工程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以确保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此外,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和制造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需要满足高速、大容量、低噪音和低能耗的要求。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首先,运营管理需要确保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包括设备的维护、紧急救援和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其次,票务管理和客流疏导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员配备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运营管理还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协调,以实现多式联运和一体化服务。

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应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相协调,避免过度依赖轨道交通而导致城市扩张和资源浪费。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和利益。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科学规划、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剑鸣,朱炜(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摘要: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其存在密切的双向互动关系。

鉴于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视角,对市郊轨道交通的建设意义、功能定位及特征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包括线路布设、站点规划设计以及系统制式等方面的市郊轨道交通规划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市郊轨道交通;规划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786(2013)23-0097-04Sub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to SupportUrbanization DevelopmentYE Jian-ming,ZHU Wei(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Abstract:Nowadays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social economy of China,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has close two-way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From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perspective,this paper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suburban rail transit in a deeper way,and furthermore deeply investigated several problems of sub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design including issues like line layout,spot-site planning and design,system format standard and so on.Key words:urbanization;suburban rail transit;planning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市郊轨道交通规划问题探讨0引言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城市之外,一些大城市地区的副城、新城等市郊地带也将迎来加速发展。

一方面,城市中心城区与市郊地带之间出行主要以通勤、通学为主,客流量大、出行距离长、目的地(或出发地)分散,需要大容量、快速、高效的轨道交通并与其他出行方式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与中心城区相比,市郊地带大多开发成熟度不高甚至尚未开发,如何通过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引导其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也是市郊轨道交通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对支撑城镇化合理发展的市郊轨道交通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探讨。

1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特点广义而言,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按其线路位置和服务对象可分为三类:市内轨道交通、市郊轨道交通、市郊铁路(见图1、表1)。

其中,市郊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上是指将城市中心区与副城、新城等市郊地带相连接的快速轨道交通,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市郊地区的出行乘客。

具体而言,与市内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相比,市郊轨道交通在线路功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有如下特点:a)线路功能一方面,市郊轨道交通乘客出行以通勤、通学为主,客流量大、出行距离长、出行目的地(或出发地)分散,满足这类通勤、通学出行需要是市郊轨道交通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市郊地带往往开发成熟度不高甚至尚未开发,如何通过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引导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而带动市郊地区发展和布局,完善城市整体结构也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需要思考的新问题;b)规划建设不同于市内轨道交通或既有铁路发展而来的市郊铁路,市郊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设计自由度较大,在“线随人走”的同时,“人随线走”的特点明显;同时,由于市郊地区地形开阔且土地开发程度不高,因此在线路敷设与车站建设形式、线路走向规划设计及线路线形等方面要求与市内轨道交通线路和市郊铁路也有所不同;c)运营管理在行车组织方面,市郊轨道交通所承担客流的高峰及潮汐特征明显,同时,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大多与市内轨道交通线路通过换乘站相连接,因此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应采取较为灵活的行车组织方式;在乘务编制和客流统计等其他运营管理工作方面,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可采取与市内轨道交通线路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化运营。

2市郊轨道交通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上述分析的市郊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及其在线路功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特点,本文以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为重点,同时考虑站点规划设计及系统制式等方面对市郊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探讨。

2.1线路布设线路布设方案是市郊轨道交通整体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

总体而言,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为引导和支撑,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成果的前提下,遵循市郊轨道交通自身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要求。

具体而言,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应重点注意如下方面。

2.1.1联系主要客流控制点我国城市中心城区与副城、新城等市郊地带之间一般由城镇、村落、工业园区等连接,在规划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前需对线路所经地区现有的客流控制点以及规划中的潜在客流控制点进行充分调研,其中可能的一些客流控制点包括:所经地区的城镇中心商业区、大型住宅聚集区、工业园区以及规划中的大型城镇及市郊功能区等,同时兼顾区域内大型对外交通场站,如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等,确定线路走向经过这些区域的主要客流控制点,在满足市郊与中心城区之间的通勤、通学等客流需求的同时兼顾城市公共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衔接需要。

2.1.2与其他交通方式合理衔接实际中,市郊轨道交通线路无法(也无需)覆盖整个市郊地带,为此要通过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合理衔接完善乘客出行链,同时提升公共交通的整体出行分担率。

因此,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一方面需考虑其与现有常规公交形成有效衔接,并避免轨道交通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无效重叠;另一方面,还应形成市郊轨道交通线路与铁路、长途客运等城际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所在区域的整体可达性;此外,还要考虑市郊轨道交通线路与现有或规划中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形成有效衔接,鼓励“停车换乘”(P&R)出行方式。

2.1.3保证轨道交通线路运行效率如前所述,市郊轨道交通主要服务于来往于市郊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通勤、通学等客流,安全、高效、快速及舒适是衡量其线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因此,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时应优先选都市以外区域都市市郊区域都市中心区域主城区新城市内轨道交通线路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市郊铁路线路图1三类轨道交通系统示意图表1三类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指标对比技术指标最高时速/(km/h)平均运行时速/(km/h)平均站间距/m市内轨道交通80~10030~40600~2000市郊轨道交通80~10040~601200~2500市郊铁路100~140>454000~10000轨道交通类型择非直线系数较低的线路方案,同时,也可考虑适当加大车站间距,以保证列车在行车区间运行的平稳、高速。

2.1.4控制轨道交通线路敷设难度考虑到相对于中心城区,市郊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程度一般不高,且地势开阔,为此,可优先采用“高架形式为主、地面形式为辅”的线路敷设方式。

此举一方面降低了建设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节省建设用时。

同时,线路走向也应多沿平坦地区,尽量避免与山体和多河滩/河道地区相遇,保证工程可行性和安全性。

线路还应尽量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尤其是以地下线路、高架路以及其他交通干道方向进行延伸,一方面减少施工量,方便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建筑、农田和景观区域,减少施工造成的动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市郊轨道交通线路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线路敷设和运营成本的增加。

高架线路与地下线路建设成本对比如表2所示。

2.1.5满足配合城市综合规划并完善城市布局的宏观需要由于快速、安全、舒适的特点,轨道交通对于居住区、商业区以及工业区等各种城市功能用地的规划建设吸引力很强,从而带来沿线土地的升值和开发利用。

因此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布设需以城市总体和区域规划方案为指导,通过促进沿线土地开发和重新布局配合完成城市综合规划目标。

其中包括通过线路布设促进沿线居住区的建设,使市郊地区原本散置的居住区整合在线路尤其是车站周围;同时在具有可行性土地技术控制指标的前提下,通过线路布设促进城镇中心区域轨道交通线路影响范围内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重新布局,形成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办公和居住等功能区混合的中心区域,同时吸引各类公共设施(如医院、学校等),完善市郊城镇中心区域结构布局。

2.2站点规划设计市郊轨道交通站点规划设计以线路布设方案为基础,首先需满足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原则与标准,实现车站客流集散功能。

考虑市郊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特点,其站点规划设计还须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2.2.1适当加大站间距离市郊轨道交通主要承担通勤/通学的中长距离出行,需保证列车的运行效率。

因此,站点规划设计时应在满足客流需求前提下适当加大站间距。

一方面,站间距的拉大缩减了站点个数,减少了列车停站时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列车区间运行速度。

2.2.2合理选择车站建设形式站点规划阶段应根据线路布设方式、车站周围建筑布局以及车站功能等确定车站建设形式(车站形式和站台形式)。

其中,车站形式分为地下式车站、地面式车站和高架式车站;站台形式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

建议市郊轨道交通车站采用高架式车站,一方面与线路布设方式相吻合,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车站建设造成的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交通及市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