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经验交流88 2015年16期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郭秀琴69029部队卫生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32摘要:心血管超声技术是目前应用广,发展快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主要有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超、M型超声等诊断方式。

心血管超声目前也是开始向功能成像方向发展,经过临床有关人士的不懈努力研究及多年来的临床应用经验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拥有其他辅助诊断设备所没有的显著优势[5]。

本次研究就心血管超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与讨论,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6-0088-01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以体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其发病率不断升高。

因P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且发病具有复杂性和隐匿性,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如果不能早期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PE病死率高达30%,合理的治疗则可使病死率降至2%~8%[3-4],故及时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心血管超声技术是目前应用广,发展快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主要有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超、M型超声等诊断方式。

心血管超声目前也是开始向功能成像方向发展,经过临床有关人士的不懈努力研究及多年来的临床应用经验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拥有其他辅助诊断设备所没有的显著优势。

本次研究就心血管超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与讨论,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选取的患者为本院2014年3~2015年5月收录的100例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确认为肺动脉栓塞。

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1~81岁,平均(55.0士3.2)岁。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案例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案例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案例在现代医学中,超声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无创、无放射线、低成本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应用案例。

一、背景知识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结合共振成像原理,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的一种诊断技术。

与常规的X线平片、CT等检查手段相比,超声技术无创伤、无辐射、低成本,更加安全可靠。

二、在医学中的重要性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超声技术在诊断许多常见疾病方面已经成为实用的工具。

例如,在心血管领域,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了检查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工具,同时还可以用于检查血管的血流情况,为心脏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妇科领域,超声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女性生殖器官,诊断肿瘤、囊肿、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

此外,超声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脏、胰腺、肾脏等内脏器官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提高诊断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使检查更加便捷超声技术与传统的X线平片、CT等检查手段相比,其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等特点使得检查更加便捷。

对于一些病人,比如说年龄较小的儿童、孕妇等,在检查中减少了对其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

同时,超声技术使用方便,在医疗机构内可以快速产生影像结果,提高了诊断效率。

3、可用于治疗和手术指导除了作为检查工具外,超声技术在治疗和手术指导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肿瘤治疗中,利用超声技术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趋势,提供精确的切除指导。

在介入手术中,利用超声技术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此外,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引导导管或针头进入确切的部位,精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应用案例超声技术在各个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为其中的一些案例:1、妇科病例超声检查是观察女性生殖器官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以用于检查常见疾病。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摘要:心血管疾病涵盖了心脏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类型,指的是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心脏、大脑、全身组织缺血性、出血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此类疾患,临床强调早期的发现与治疗,以此减少疾病引起的死亡、致残等事件。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彩超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于心血管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应用逐渐获得普及,但就其优势而言仍需进一步报道。

关键词:心血管超声;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均等的两组,为常规组(64例)患者选择他传统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为研究组(64例)患者选择心血管超声诊断。

常规组患者包含男34例,女30例,年龄32至81岁,平均年龄(52.6±3.6)岁,研究组患者包含男35例,女29例,年龄30至84岁,平均年龄(52.9±3.8)岁,入选患者均有气短、心慌、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病情较为严重者还出现咳血等临床症状。

比较两组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数据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入选患者取得的结果可用于本次研究。

1.2方法1.2.1选用试验仪器本次研究选用的超声检查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型号为:GEP6),探头是S5-1,运用频率为1至5MHz,对周围血管进行检查的探头频率为5至12MHz及3至11MHz。

1.2.2检查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心血管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处了做常规的临床检查外还加用心血管超声进行辅助检测。

具体检测方式如下:首先先为研究组64例入选患者采用心血管超声测试仪检查患者的胸腔情况,其次检查患者的心室短轴、左室长轴、心尖腔短轴、大动脉短轴及剑下四腔等多个切面,同时要求细致检查患者的左右分支动脉、右心系统及主动脉系统的大小及具体形态,侧重观察其是否存在栓子;然后检测患者的三尖瓣返程量及反流速,根据检测得出的数据分析及估算患者的右心室射血量、肺动脉压力、射血时间、血猎速度及加速与减速用时;最后观察并评估患者的心态、下肢静脉内是否存在血栓和其他部位发生病变的发生率情况。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效果分析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效果分析

论 著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月 第3卷第8期心血管疾病多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高脂血症、高血压等血液流变异常所致的心脏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总称[1],主要病症类型包括肺动脉血栓、冠心病等高危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快速提升,尤其对于>50周岁人群而言,发病率极高,且具有病症危重,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2]。

据统计,世界每年已有超过11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所有死因首位[3]。

虽然现阶段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已拥有完善、先进的治疗方式,但因大多患者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仍有超过50%治疗后存活者发生残疾情况[4],为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寻找快速、准确诊断方式,及时发现、明确心血管患者病症特点,予以针对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5],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心血管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逐渐广泛,我院为分析其实际诊断价值,特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接收的120例心血管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1.5~76.1岁,平均(52.36±11.05)岁,其中肺动脉栓塞患者29例,伴下肢静脉血栓13例,冠心病18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0.4~75.6岁,平均(53.04±11.18)岁,其中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下肢静脉血栓11例,冠心病19例;所有患者均由我院行CTA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患有肺动脉栓塞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且均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或未能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患者,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心电图检查,并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4ml,分离血清后,制作无溶血标本,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组合检测;研究组行心血管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 EPIQ 7C和philips IE33心血管彩色超声诊断仪,心脏检查探头为S5-1,频率为1~5MHz,周围血管探头频率设置为3~11MHz(或5~12MHz),先经胸部心脏超声检查,并仔细检查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四腔心切面等结构,掌握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状态,观察左、右心系统、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形态等有无阻塞情况发生;随后检测患者三尖瓣速度指标及反流量;同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测,掌握下肢静脉形态、结构、血流指数等,分析是否出现血栓及发生部位等情况。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有什么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有什么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有什么作用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12期阆中市人民医院安竹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血脂异常等。

典型症状有心悸、紫绀、呼吸困难等。

心悸主要是患者在平时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比较快,并且心跳频率不规律,比如心脏跳动过快、过慢、心律不齐等情况。

呼吸困难主要是指患者呼吸费力,呼吸次数变多,并且呼吸的时候身体幅度比较大。

紫绀是指皮肤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皮肤会发青、发紫。

根据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

但只有做进一步诊断,明确到底是哪一种心血管病,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血管超声检查就是这样一项专门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技术。

诊断“金标准”心血管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技术,对患者的心血管形态、心脏结构、位置等内容进行检查,从而确定病变位置以及疾病类型。

实际应用时,医生会把超声探头放在患者的食管、胸壁内部,然后让超声探头对心脏、血管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最终通过影像原理给医生提供临床上的诊断资料。

近几年,随着心血管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心血管超声检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心血管超声检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心血管超声检查首先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心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对我们的心脏瓣膜、心血管变化、心肌厚度、大血管等部位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类型、病情变化,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非常准确的参考价值。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为自身疾病认识不清,而导致病情治疗被延误。

其次,心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误诊的次数。

心血管超声检查在临床上会应用血管、心脏造影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心血管病变位置、疾病类型进行诊断。

在常规性的心血管疾病检查中,部分疾病会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心血管变化造成影响,所以可能会导致医生出现诊断不全面、误诊的情况。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心血管超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血管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心血管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展开阐述。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

心血管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心脏内血流的情况,包括心室和心房的大小、厚度和功能状态等。

通过心血管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明确地观察到心脏的形态结构,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是否正常。

心血管超声还可以观察心脏内的瓣膜情况,包括瓣膜的开合情况和是否存在狭窄或关闭不全等情况。

这些细致的观察和判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心脏病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心血管超声可以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病变。

心血管超声可以发现一些微小的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如心肌梗死后心肌的运动异常、心脏内的血栓形成、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瘤等。

这些微小病变如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通过定期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微小的病变,从而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无创性。

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手段相比,如心脏造影、心血管介入手术等,心血管超声无需创伤性的手术操作,完全依靠超声波来观察心脏和血管的情况,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痛苦和风险。

患者可以很舒适地接受心血管超声检查,不需要住院,不需要恢复时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利。

特别是在一些对传统手术有禁忌症的病人,心血管超声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有利于及时了解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心血管超声可以定量地观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多个指标进行测量,这些指标可以进行连续观察和比较,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之一,心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评估和监测,是现代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血管超声可以实现以下作用:
1.检测血管黏度和血管壁结构
心血管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血管内壁的结构和血流速度,检测血管壁的结构和弹性情况,评估血管黏度和血液流动模式,为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2.确定心脏结构及功能
心血管超声可以对心脏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左、右心室及心房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心腔大小和形态,心脏壁运动、缩放和松弛状态,瓣膜状态和功能等。

通过心血管超声可以检测到早期的心血管疾病并确定其类型,如高血压、心肌病、心包疾病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心血管超声可以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

通过评估心脏功能和血管阻力等指标,可以早期发现心脏疾病的变化,及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指导治疗
心血管超声可以对疾病进行监测,跟踪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特别是在介入手术治疗中,心血管超声不仅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评估方法,还可以指导手术操作的实施和监测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心血管超声是一种安全、无创、简单、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心血管疾病的各种信息,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可以对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建立长期的心血管健康管理制度。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超声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诊断与评估。

本文将围绕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心腔结构的评估。

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腔的大小、形状和运动情况,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例如,可以检测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腔扩张、瓣膜功能异常等。

这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还可以用于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对心脏的血流速度、方向和阻力进行定量分析,帮助医生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如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等。

此外,超声造影还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包括瓣膜的开闭情况和反流程度等,从而判断瓣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超声造影还可以用于冠脉的检查。

冠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重要血管,冠脉病变是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声造影可以检测冠脉的通畅程度和狭窄程度,评估冠脉供血情况。

对于冠脉狭窄的定位和评估,超声造影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指导。

超声造影还可以用于心肌的检查。

心肌是心脏的重要组织,超声造影可以评估心肌的厚度、收缩功能和血供情况。

通过心肌的超声造影图像,医生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存在缺血、梗死等病变,对于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造影在介入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

如经食管超声造影引导下行左心室射血分数检测、冠脉造影术中超声造影的应用等。

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心腔结构的评估、血流动力学的分析、冠脉的检查、心肌的评估以及介入治疗的指导等方面。

它无创、方便、安全,成为了临床医生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方法对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

40例患者都进行了综合检查,实验组采用心血管超声加以辅助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最后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

结果实验组20例经过心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电图中并且与对照组诊断结果对比,实验组中有3例未见异常,3例患者的肺动脉内直接有血栓的迹象,有8例患者的右心系统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同时其形态也改变了,有6例患者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中显示了其伴有深静脉血栓。

对照组中有9例诊断未见异常。

结论临床上采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相较于常规诊断方法可见,心血管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便捷、快速的优势,在诊断中添加各种辅助诊断方法,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防止漏诊。

标签:心血管超声;肺动脉栓塞;诊断
肺动脉栓塞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简称PE。

其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静脉系统或者分支或者肺动脉被右心室的血栓堵了,导致人体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机能受阻,发病率高,死亡率甚至高达35%,但是及时诊断发现并及时治疗,可将死亡率降低至7%以下。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心血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录的40例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确认为肺动脉栓塞。

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9~75岁,平均(45.0±2.5)岁。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

所有患者排除以往病史的干扰,如心脏病、糖尿病。

临床表现:心慌、气短、胸闷、全身乏力、咳嗽、呼吸困难,有的还伴随咯血等。

实验组进行常规检查后加以辅助心血管超声诊断,对照组没有进行心血管超声诊断。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Philips IE33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其探头为S5-1,频率为1~5 MHz;周围的血管探头频率分别为:5~12 MHz,3~11 MHz。

使用心血管超声仪器对患者进行胸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腔短轴切面、剑下四腔及心室短轴切面进行认真观察患者的右心系统、主动脉及左右分支动脉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栓子。

然后观测三尖瓣返程量、反流速度,根据所测值进行估测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速度、加速及减速
时间、右室射血前及射血时间。

检测患者下肢静脉有无血栓、形态及其发生部位和统计发生率[1]。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20例经过心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电图中并且与对照组诊断结果对比,实验组中有3例诊断未见异常,3例患者的肺动脉内直接有血栓的迹象,其中1例发现于左肺动脉栓塞为部分堵塞,另外2例发现于与右房栓塞,栓子附着于右房侧壁并且随心脏搏动而轻微摆动;间接征象有14例,8例患者的右心系统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同时其形态也改变了,6例患者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中显示了其伴有深静脉血栓。

见表1。

频谱多普勒现象表现为:三尖瓣反流有12例,用连续的多普勒测量患者的三尖瓣反流速度,然后根据测量值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见表2。

而对照组中用常规诊断方法来诊断,有9例诊断结果未见异常具体情况。

见表3。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的凶险比较大,临床上特异性比较差,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起的主要作用是因为可以检出右心系统及肺动脉内血栓直接征象,以及对右心系统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间接征象进行检测、分析,以推断出肺栓塞的诊断,并有助于同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包填塞、室间隔穿孔等心血管急症相鉴别。

心血管超声心电图是依据患者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来判断的。

直接征象中主要体现在于主肺动脉内及(或)左、右肺动脉内的栓子回声[2];间接征象主要表现在于肺动脉的高压与右房室扩大、右室压力增高、三尖瓣反流、室间隔运动异常四项指标相关,探究结果中有3例患者的肺动脉内直接有血栓的迹象,并且作为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标准,85%的确诊率。

超声心电图检查的好处是对于部分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能够直接进行确诊判断,并且能够就患者患病的恶劣程度采取危险性分层法来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在本次探究结果中间接征象有14例,8例患者的右心系统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同时其形态也改变了,6例患者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中显示了其伴有深静脉血栓,这充分证实了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效果明显。

另外超声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信息[3],有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并快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4]。

本次实验组和对照组探究结果对比中,实验组仅有3例未检测出异常,17例确诊肺动脉栓塞,确诊率85%;对照组有9例未检测出异常,11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确诊率55%,效果对比明显,可见心血管超声诊断效果显著[5]。

超声心动图检查方便并且实用性强,没有创伤,成本也低,可以减轻家庭条件不好的患者的医药费负担。

另外,连续复查也方便,患者可以随时进行复查检测和多
个指标观察病情变化及记录治疗效果,临床上将此作为判断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项目[6]。

[参考文献]
[1] 施仲伟.重视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质量控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7(2):126-127.
[2] 薛静,王志刚.超声新技术在心肌梗死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2):291-292.
[3] 闫玉华,裴云涛.超声心动图诊断36例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6):368-369.
[4] 李珺.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44-45.
[5] 刘世清,冉海涛.心血管疾病的超声分子影像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2):883-885.
[6] 鲍建昌,王旭.超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情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