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表.doc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最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
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六条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的任命、考核、工资待遇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参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终止其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
事业单位违纪处分通报范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纪行为处分

事业单位违纪处分通报范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纪行为处分关于国家公务员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生违 ___管理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意见!!关于国家公务员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生违 ___管理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人奖(1980)759号文之规定,制定本处理意见。
1、国家公务员(包括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以下同)、执法类事业单位和区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参与或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邪教等违法违纪活动。
违反的,按党纪、政纪条规严肃处理。
2、国家公务员参与或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邪教等违法违纪活动,构成犯罪或受到治安拘留处罚的,按党纪、政纪条规予以处理后,未被开除公职的,予以调离公务员队伍或辞退。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 ___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 ___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 ___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罪的,事业单位如何处理详解

事业单位⼯作⼈员犯罪的,事业单位如何处理详解事业单位法律顾问事业单位⼯作⼈员犯罪的,事业单位如何处理详解事业单位⼯作⼈员犯罪的,事业单位除对犯罪的⼯作⼈员给予纪律处分外,如果该⼯作⼈员系党员的,单位党组织还应当给予党纪处分。
对事业单位⼯作⼈员犯罪的,在纪律处分⼒度,总体上宽于⾏政机关公务员,但严于企业劳动⼈员。
事业单位⼯作⼈员涉嫌犯罪的,被司法机关刑事拘留、逮捕、取保候审、判处刑罚等各阶段,所在的事业单位在上述刑事案件程序阶段,会作出涉及到该职⼯⼯资待遇、岗位等级调整及给予纪律处分等相关事宜处分⾏为。
⽬前,涉及酒驾、交通肇事等犯罪较多,当然也其他犯罪的,对于职⼯涉嫌犯罪的,事业单位应如何处理呢?下⾯通过详细列表⽅式进⾏介绍。
事业单位⼯作⼈员犯罪处分⼀览表阶段⾏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作⼈员被判处刑罚的⼀律开除处分强制措施阶段取保候审⼯资待遇:(1)停发⼯资待遇,按本⼈原基本⼯资(⼯资中的固定部分)的75%计发⽣活费,且不计算⼯作年限(不算⼯龄)(2)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民检察院不起诉或⼈民法院宣告⽆罪、免予刑事处罚,恢复⼯资待遇,减发的⼯资予以补发,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计算⼯作年限。
(3)被刑事拘留或逮捕在逃的,停发⼯资待遇。
2、党纪处理:逮捕期间,单位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
根据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可以恢复其党员权利的,应当及时予以恢复。
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刑事判决⽣效阶段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单处罚⾦党纪处分:视情节严重程度,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纪律处分:降低岗位等级待遇:处分决定⽣效之⽇(次⽉)起,岗位⼯资、绩效⼯资、津贴补贴按新聘岗位确定(详细见附表)党纪处分:视情节严重程度,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纪律处分:开除处分待遇:⼈民法院判决⽣效之⽇起,取消原⼯资待遇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纪律处分:降低岗位等级待遇:处分决定⽣效之⽇(次⽉)起,岗位⼯资、绩效⼯资、津贴补贴按新聘岗位确定(详细见附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纪律处分:开除处分待遇:⼈民法院判决⽣效之⽇起,取消原⼯资待遇管制、拘役(含缓刑)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因过失犯罪,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不开除党籍纪律处分:降低岗位等级待遇:处分决定⽣效之⽇(次⽉)起,岗位⼯资、绩效⼯资、津贴补贴按新聘岗位确定(详细见附表)管制、拘役期间停发⼯资,拘役缓刑期间安排临时⼯作的,按本⼈基本⼯资60%计发⽣活费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因过失犯罪,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不开除党籍纪律处分:开除处分待遇:⼈民法院判决⽣效之⽇起,取消原⼯资待遇有期徒刑以上(含缓刑)、⽆期徒刑、死刑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因过失犯罪,判三年(含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不开除党籍纪律处分:开除处分待遇:⼈民法院判决⽣效之⽇起,取消原⼯资待遇党纪处分:开除党籍处分;因过失犯罪,判三年(含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不开除党籍纪律处分:开除处分待遇:⼈民法院判决⽣效之⽇起,取消原⼯资待遇降低岗位等级相关待遇及其他影响(附表)降低岗位等级相关待遇及其他影响待遇其他影响期限1、管理岗、技术岗:降低⼀个以上岗位等级的,⾃处分决定⽣效之⽇(次⽉)起,岗位⼯资、绩效⼯资、津贴补贴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资按每降低⼀个岗位等级相应降低两级薪级⼯资确定,最低降⾄新聘岗位的起点薪级;⽆岗位等级可降的,不降低岗位⼯资,薪级⼯资按降低两级确定,最低降低⾄薪级⼯资1级。
机关事业单位纪律处分条例DOC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
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六条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条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为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章程及工作纪律,执行领
导的工作任务,维护事业单位工作秩序与形象。
第三条
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可给予以下
处分措施: 1. 警告; 2. 记过; 3. 记大过; 4. 降级; 5. 辞退; 6. 解聘; 7. 其他相
应的处分措施。
第四条
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事业
单位有权给予相应的处分处置。
第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纪律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处分程序,确保处分决
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
处分决定应当依法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其享有的申诉、申辩的权利。
第七条
当事人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作
出决定。
第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以修订后的规定为准。
以上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希望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
护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和良好秩序。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折叠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
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六条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员工违规违纪行为表

2-4分 2-4分
30 未经允许,擅自泄露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信息
2-4分
31 明知他人违规情况下,帮助其隐藏、销毁证据或作假证隐瞒违规事实
对于重大、危机事件未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上报,故意隐瞒相关事实,或未按公司要 32 求妥善处理相关事件
2-4分 2-4分
33 拒不履行公司下发的整改通知书、风险提示函相关内容
任意夸大、贬低客户资质,隐瞒、杜撰信用审核实际内容及关键问题,对客户资质 43 评估失实或未对风险提出预警
2-4分 2-4分
44 未在公司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向公司及客户转交相关文件、资料
2-4分
45 批准不符合规定及审批要求的借款业务、借款额度或未按审批结果发放借款
2-4分
46 未按规定私自上/下调借款利率或进行减免息处理
2-4分
34 盗用他人用户账号和密码私自查看他人文件或超权限浏览信息
未经许可,擅自将已获授权使用的数据转移给他人或擅自变更数据使用用途、扩大 35 授权数据使用范围
2-4分 2-4分
36 本人或协助他人恶意劝诱本公司员工跳槽
2-4分
37 伪造、篡改人事考勤记录及其他相关单据
未严格核算员工工资,造成员工工资多发、漏发、错发或因个人原因导致员工工资 38 延迟发放
4-6分 4-6分
11 利用系统信息进行违法违规违纪活动,或为违法违规违纪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未按公司相关规定,以篡改、增加、删除、调取、使用、复制、买卖等方式破坏客 12 户信息、公司运营信息、商业机密安全
4-6分 4-6分
13 未经公司允许在其他机构兼任职务或开展相关业务
因档案、资料使用、管理、维护不善,导致丢失、损坏,造成公司、客户、员工利 14 益损失
受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人员情况登记表

受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人员情况登记表
1、“身份性质”,填“公务员”“参公人员”“非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或“企业单位人员”。
2、受组织处理和处分的类型,组织处理的类型: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
党纪处分的类型: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政纪处分的类型: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类型: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
3、下一年度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打“√”。
(依据《公务员考核规定》和组通字【1998】19号)。
4、职级(岗位)变化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降级、撤职。
5、工资待遇处理情况:是否处理到位(依据人社部发【2010】59号、【2010】105号)。
审核人:填表人:电话: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