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约束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效率关系的研究——基于各省数据的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效率关系的研究——基于各省数据的分析

或 者 指标 体 系 应 当 可 以反 映一 个 经 济体 中 的
微 观 经 济 主体 “ 可 以获取 基 本 的 生活 必 需 品 、
釜 瞅 纵 横 ZU1 3. U3
参 照 我 同现 有 国情 及各 项 中 央政 府 政 策
如 下 几 点研 究 结 论 : ( 1 ) 金 融 中介 通过 分 析 市
需 要 持 有 过多 的流 动性 资金 ,从 而 有效 降低
生 产 成 本 ,直 接 改 进 社 会 生 产 率 平 均 水 平 ; ( 3 ) 金融 创新 与 金融行 业 的外 部约 束 能力有 效 降低 了经 济 体 内部 各 厂商 在 创 新 方 面 的外 部 费用 。综 合 上述 观 点 , 一 个 比较具 有典 型性 的
果① 。而根 据 胡 鞍 钢 、 郑京海等( 2 0 0 8 ) 对 国 内
对 于 经 济发 展 水平 的衡 量 , 国内外 一 贯
采 用 的生 产 总值 计 量 法 ( 国 民核算 体 系 ) t Y该 只是 一 个基 础 。按 照托 达 罗在 《 经济 增 长 理
论》 一 书 中 的界 定 , 合 理 的经 济发 展计 算 指 标
进行 了分析。 结果显示: 金 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 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 这种关系具 体 表现 为金 融发 展是 全 要 素生产 率 的格 兰杰 原 因 , 而金 融发 展 的 熊彼 特 效应表 现 显著 。 关键 词 : 全 要 素生产 率 经 济发 展 金 融效 率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1 2 4 6 ( 2 0 1 3 ) 0 3 — 0 0 4 3 - 0 8
制 定及 宣 传 路 径② , 发 展 过 程 中出 现 的 问题 最

金融约束理论:关于金融发展的另一种分析框架

金融约束理论:关于金融发展的另一种分析框架

金融约束理论:关于金融发展的另一种分析框架杨时革1一、金融约束理论的基本观点“金融约束理论”(Theory of Financial Constrains)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赫尔曼(Herman)、斯蒂格利兹(Stiglits)和凯文(Kevin)等人提出来的。

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观点,以及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麦金农等人的金融深化理论作了批评和修正,从而形成了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另一种分析思路和研究框架,该理论所阐发的政策设想被认为是适应于东亚经济起飞时期金融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种战略选择。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实际利率上升对经济的作用是不确定的。

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存款利率上升,虽然会带来贷款的增加,从而剌激投资和产出,但同时企业筹资成本亦上升,从而投资需求下降;而存款实际利率提高,居民储蓄上升的同时,又抑制的居民的消费需求;另外,实际利率过高,引致外资流入,从而使汇率高估,出口需求因此下降,这三方面的影响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金融约束理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还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深化论的前提假定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因为经济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以及代理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金融市场失灵。

斯蒂格利兹(Stiglits,1993)将金融市场失灵概括为7大方面:一是作为公共品的监控问题;二是监控、选择和贷款的外部性问题;三是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四是市场缺失及不完善问题;五是金融市场垄断问题;六是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问题;七是投资者信息缺乏问题。

“金融约束理论”指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因此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具体而言,就是应由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对存贷利率、市场准入及资本市场竞争加以限制,从而为金融及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Rent Opportunities)。

“金融约束论”评析

“金融约束论”评析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2 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
Ju a 0 u h oa o a a dT c n a C l g C m rh ni ) o m l f 0 eV c t n l n eh i l o e e( o p e s e L i c l e v
V0 . . 1 5 No 2
20 0 6年 4月
Ap .0 r 2 06
“ 融约 束论 " 析 金 评
张 凤
( 中华会计 函授学校漯河分校, 南 漯河 420 ) 河 6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争 争 寺 争 争 牛 牛 争 争 ÷ 牛 争 争 争 争 争 年 牛 牛 牛 争 ÷ + ÷ 牛 牛
府 通过 一 系 列 的金 融 政 策 在 民 间 部 门 创 造 租 金 机 会 , 取 得 即
超过竞 争性 市场所 能产生的收益的机会 , 这种租金能够 促进 市场更好地为经 济发展服务。“ 金融约束论” 的核 心观点是 :
提 供 宏 观经 济 环 境稳 定 、 货 膨 胀 率 较 低 并 且 可 以预 测 的 前 通
摘要 : 从赫 尔曼 、 尔多克和斯 蒂格利 茨等经济 学家提 出“ 穆 金融 约束论” 的基 本观点 出发 , 国 内一 些学者对该பைடு நூலகம்理论 对
的 一 些批 评 和肯 定进 行 了再认 识 。在 此基 础 上 , “ 融约 束 论 ” 对 金 的理 论假 设 、 幕 选 择 和 实 施 以 及 在 金 融 业 发 展 和 经 济 政
增 长 中的作 用进 行 重 新认 识 。 关 键 词 : 融 约 束 论 ; 论 ; 认 识 金 评 再 中 图分 类号 :82 F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4 20 }2— 09一 2 17 —76 {06 0 09 O

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市场的两个关键方面,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发展与金融市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的扩展,包括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完善等。

金融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金融市场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金融资金的供求双方进行交易和定价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良好的金融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资本的流动和投资的增长。

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与角色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和监管的过程,旨在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金融监管的目标包括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金融监管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框架和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次,金融监管可以改善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投资者的保护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最后,金融监管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引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规范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金融发展需要金融监管的支持和保障,而金融监管也需要金融发展的推动和指导。

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首先,金融发展需要金融监管的保障。

良好的金融监管可以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

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

商业信用、融资约束及效率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信用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经济交往中建立起的信任关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它涉及到企业在商品购销、金融融资、合作发展等方面的信任与信用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商业信用的建立和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融资约束。

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和困难。

这些限制可能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则、政府政策的限制等各个方面。

融资约束的存在对于商业信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产生了影响。

商业信用的建立需要企业建立稳定且可靠的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关系需要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和互动来建立和巩固。

但是,融资约束的限制往往会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限制,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

这种资金缺口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履行合同,违约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企业对信用担保的要求也会随着融资约束的加大而增加,这进一步加大了商业信用的形成和发展的难度。

融资约束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融资约束使得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受限制,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

资金的缺乏可能会使得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改善生产设备等,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此外,融资约束还可能使企业在投资决策上产生一定的风险规避行为,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效率。

为了提高商业信用的形成和发展,降低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商业信用的底线和维权机制。

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公正的司法环境,对于促进商业信用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并提供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其次,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企业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作者:韩卒梅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期韩卒梅(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611130)摘要:金融发展理论先后出现了货币面纱、金融抑制、金融约束等理论,研究重点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基于此,对相关主要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发展;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61-01一、早期的探索经济学家从银行诞生时就开始探索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90)看到金融在英国崛起的重要作用提出金融战略。

沃尔特·白芝浩(1873)认为金融体系为工业革命中大型项目融资提供了便利。

维克塞尔突破“货币面纱”论,在货币价值贮藏功能假设下从货币对资本积累的促进出发,论证了货币对经济的实质影响。

熊彼特(1912)指出银行体系促进资金流向利润率高、创新好的企业,利于创新;金融体系通过协助企业家才能实现贡献于经济发展。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也提出货币对经济增长具有实际影响的观点,基本前提是人们对货币有投机需求。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石1950年前,金融要素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常被视作处于从属地位。

《金融理论中的货币》(1960)汇总了格利和肖的观点:金融制度使储蓄—投资过程中资金从储蓄者转到投资者成为可能。

货币和银行是金融制度的重要成分,但并非全部。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形成充分发展的金融制度。

某种程度上说,金融制度的效率决定了经济能否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

格森克隆认为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有规模经济,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效率高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国有银行可将储蓄分配于高收益、对国家经济发展推动大的项目,克服市场失灵问题。

这一观点,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以银行为基本结构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哪一个更有效率的问题。

约束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约束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约束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约束性制度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约束性制度是指由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或行业规范等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对经济发展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

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既能够引导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首先,约束性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约束性制度的出台,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性和自律性,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市场秩序。

比如,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环境管理投入,积极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约束性制度可以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例如,针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限制性政策和税收措施,可以引导企业向绿色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其次,约束性制度对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合理的约束性制度可以防范危害经济发展的不良行为,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市场透明度。

例如,市场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合规要求的约束,可以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外,约束性制度还可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

一方面,通过提高创新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和知识产权的价值,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通过公平竞争的推进,约束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手段,打破市场壁垒,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然而,约束性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也需要注意平衡和科学性。

过于严苛或过于宽松的约束性制度都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约束性制度过于严苛,企业可能会面临过重的法律法规压力和行政成本,抑制其创新和投资的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

相反,如果约束性制度过于宽松,容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产生非理性行为和违法违规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约束性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方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金融机制相关理论综述(一)

金融机制相关理论综述(一)

金融机制相关理论综述(一)摘要:从早期的关于金融功能的相关理论,诸如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直到现代金融效率观以及最适金融结构论,学术界对于金融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新金融效率观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更科学地去重新审视融资机制问题,从而为促进金融效率的量化研究和最终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健全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金融效率金融活动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活动水平明显滞后。

从经济发展史看来,一个国家金融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不仅如此,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两个论断已经被历史经验和理论同时证明。

近几年,金融效率的研究已经成为金融结构和金融机制的研究核心,在金融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加入WTO后中国的金融发展与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金融制度性缺陷、结构性矛盾、信用的缺失、政府宏观金融干预的不力以及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等问题均可归结为金融效率的低下。

作为转轨国家的典型代表之一,我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以及金融效率不断提升的发展史。

纵观其中,从其演进历程不难看出,中国在进行渐进性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却伴随着滞后的金融改革;同时,中国金融呈现出量性增长有余、质性发展不足的格局。

因此,进一步深化金融机制的改革,以及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

金融发展理论经过短短30年的演进,出现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第一是1973年的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第二是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论;第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学者提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近年来,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日渐升温,除了大量文献偏重于对前两种金融发展理论的评介之外,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渐渐成为金融制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上述三个有代表性的金融发展理论蕴含着不同的金融效率观,前两种理论对应着缺失的金融效率观,是不完全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赋予了崭新的金融效率观,因而代表了金融发展理论的新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的资金供给由 OD 给定。它包括了国有企业的初
始资本积累 Kst - 1 ( 由 OA 表 示 ) 、非 国 有 企 业 的 初 始
资本积累 Kpt - 1 ( 由 OB 或 CD 表示) 以及居民储蓄 W


AC
表示)
。进一步由
MPK it
=
α
i
A
i
K
αi it

1
L
βi it
H
βi t

i
= p,s) ,可知国பைடு நூலகம்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 MPK 曲线位
第 28 卷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 28 ,No. 7 Jul. 2011
金融约束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
江曙霞 陈玉婵
内容提要: 通过建立两部门模型,本文首先分析在租金分配的所有制偏好和 国 有 企 业 的 预 算 软 约 束 特 征 下 ,我
② 本文只考虑资本对产出的 影 响,因 此 假 定 两 部 门 的 劳 动 力 保 持 不 变 ,且 非 国 有 部 门 的 劳 动 力 大 于 国 有 部 门 。
第 28 卷第 7 期
江曙霞 陈玉婵: 金融约束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
·23·
入分别 为 K it = ( r / αi Ai ) 1 / ( αi - 1) Lit H t ( i = p,s ) ,且 满 足: Kst - 1 + Kpt - 1 + W = ( r / αs As ) 1 /( αs - 1) Lst Ht + ( r / αp Ap ) 1 / ( αp - 1) Lpt H t 。如 图 1 ,此 时 国 有 企 业 将 自 有 资 本的 OE 部分 用 于 生 产,EA 部 分 用 于 储 蓄,其 位 于 MPK 曲线的 S1 点。非国有企业获得 EC 的外部融 资,包括国有企业的储蓄 EA 和居民的储蓄 AC,其位 于 MPK 曲线的 P1 点。
其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
而且降低了其对利 率 的 敏 感 度,使 其 存 在 扩 张 信 贷 规模 的 内 在 冲 动 ( 朱 红 军 等,2006[7]; 江 曙 霞 等, 2006[8]) 。目标多元化 与 预 算 软 约 束 降 低 了 国 有 部
门 资 金 的 利 用 效 率 ,是 国 有 企 业 低 效 的 重 要 原 因 。
我国 在 发 展 市 场 经 济 的 早 期,由 于 受 意 识 形 态 的影响,金融 资 源 配 置 遵 从“政 治 性 主 从 次 序 ”,形 成 了 针 对 非 国 有 企 业 的 歧 视 性 政 策 ( Huang, 2003[9]) 。由政府依据 其 租 金 偏 好 的 效 用 函 数 而 实 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金融剩余 来扶持国有企业的 发 展,加 之 由 预 算 软 约 束 和 目 标 多元化引发的国有 企 业 巨 大 的 融 资 需 求,引 致 租 金 的分配完全倾向于国有企业。此时国有企业获得所 有的储蓄,位于 S2 的位置。非国有企 业 只 能 依 靠 自 身的资本积累进 行 生 产,位 于 P 的 位 置。 相 对 市 场 最 优 情 形,效 率 损 失 为 FBPP1 - ECS2 S1 ,包 括 FGP2 P1 - EASS1 和 GBPP2 - ACS2 S 两部分。前者代 表负储蓄的效率损 失,是 源 于 国 有 企 业 将 原 本 在 均 衡利率情况下的储蓄转化为本部门的投资。后者代 表资金配给的效率 损 失,是 源 于 低 效 的 国 有 企 业 挤 占了非国有企业的可用资金。假定金融规模的扩张 使得第四象限的曲线从 D 点移到 D'点,此时非国有 企业的 初 始 资 本 量 由 C' D' 给 定,金 融 规 模 为 AC'。 易知,金融规模扩 张 后,当 资 金 实 现 最 优 配 置 时,国 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分别位于 MPK 曲线的 S4 和 P4 点,对应的资本量为 OH 和 OJ。 由 于 租 金 的 分 配 完 全向国有企业倾斜,所 以 金 融 规 模 的 扩 张 使 得 国 有 部门的资本增 加 CC',非 国 有 部 门 的 资 本 量 不 受 影 响,且两 部 门 分 别 位 于 MPK 曲 线 的 S5 点 和 P 点。 由 Ht = θKpt - 1 ,可 知 金 融 规 模 的 扩 大 并 不 影 响 技 术 创新的速度。且效率损失扩大为 HBPP4 - JC'S5 S4 , 较扩 张 前 增 加 了 HFP1 P4 + EJS4 S1 - CC' S5 S2 。 由 FH + EJ = CC',可 知 HFP1 P4 + EJS4 S1 - CC' S5 S2 大 于 零 。 这 表 明 随 着 金 融 规 模 的 扩 张 ,效 率 损 失 增 加 。
于非国有企业的 MPK 曲线的下方②。
图1
当利率实现市场化且企业都为市场化主体时,
企业将根据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资本的边际成本进
行决策。当两个部门选择的资本投入使得两者的边
际产出相等且等 于 利 率 水 平,即
r
=
α A K L H αs - 1 βs βs
s s st
st t
=
α A K L H αp - 1 βp βp
非市场化 特 征 和 租 金 效 应 降 低 了 国 有 企 业 创 新 的
动力。
我们以图形 的 方 式 加 以 说 明,如 图 1。 第 一 象
限和第二象限分别表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资
本投资与边际产出 的 关 系,第 四 象 限 的 曲 线 与 横 轴
的交点代表社会总资金的供给。S 和 P 分别代表国
Key words: Financial Constrai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Efficiency
一、引言
在从 计 划 经 济 向 市 场 经 济 转 变 的 进 程 中,我 国 采行的金融约束政策对于最大限度地动员储蓄以支 持经济增长无疑 有 着 重 要 的 贡 献。 但 是,同 样 毋 庸 置疑,我国金融约束政策支持下的 GDP 增长的背后 隐含着该 政 策 所 带 来 的 不 容 忽 视 的 负 面 影 响。 因 此,从金融约束政策 的 视 角 来 研 究 我 国 金 融 发 展 与 经济效率的关系,有 助 于 深 入 地 理 解 内 生 于 金 融 约 束政策的金融发展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进 而 有 利 于 引导金融发展并提升其对经济增长效益的影响。
有企业和非 国 有 企 业 所 处 的 初 始 位 置,相 应 OA 与
OB 分别代表它们的初始资本存量,且 OA 大于 OB,
即 K st - 1 > K pt - 1 。 AC 代 表 居 民 储 蓄 W 的 规 模,且 由 等腰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可 知 图 1 中 OB = CD,因 此 社 会
讨金融约束政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模型假定如下:
1. 假定贷款利率水 平 r 由 政 府 给 定,且 低 于 市
场均衡利率水平。
2. 给定居民 储 蓄 W、企 业 t - 1 期 的 资 本 积 累
( 国有企业的资本存量 Kst - 1 和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存 量 K pt - 1 ) ,且不考虑折旧,则社会总资金量等于 K st - 1 + Kpt - 1 + W。
3. 本文 借 鉴 Fung 等 ( 2000 ) 中 生 产 函 数 的 设
定,并考虑 要 素 产 出 弹 性 在 两 个 部 门 间 的 差 异 性。
假设国有企业和非国有 企 业 的 生 产 函 数 分 别 为 Fst
( Kst )
=
As Kst
L α s β s st
Hβs t

Fpt (
Kpt )
高对经济效率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约束; 金融发展; 经济效率
中图分类号: 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4565( 2011) 07 - 0021 - 06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Constraint
国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升对不同部门的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影响,进 而 探 讨 金 融 约 束 政 策 下 金 融 发
展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接着以 2000 - 200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 用 系 统 广 义 矩 估 计 方 法 考 察 了 金 融 规 模 扩
张和金融效率提高对我国经济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 表 明,金 融 规 模 扩 张 对 经 济 效 率 的 影 响 不 显 著 ,金 融 效 率 提
有相应的内在激励。政府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参与
了租金的分配过程,使 得 租 金 的 分 配 呈 现 所 有 制 偏
好 。 同 时 作 为 租 金 的 主 要 获 得 者 ——— 国 有 企 业 还 存
在着预算软约束和目标多元化的特征。预算软约束
不仅扭曲了国有企 业 面 临 的 真 实 的 融 资 约 束,使 得
p p pt
pt t
时,资金得 到 最 优 配 置,产 出 实 现
最大化。此时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选择的资本投
① 一类经济增长模型中金融系统通过影响资本形成的速度来 影响稳态下的经济增长( Romer,1986; Lucas,1988) ,另一 类 增 长 模 型则关 注 金 融 系 统 对 技 术 创 新 速 度 的 影 响 ( Aghion 和 Howitt,1992 ; Grossman 和 Helpman,199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