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剧本与剧诗创作研究
音乐剧剧本的创作过程

音乐剧剧本的创作过程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音乐与舞台表演来传达情感和展现故事。
音乐剧的成功离不开一个精心设计的剧本,它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音乐剧剧本的创作过程,从构思到完成的各个环节,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一、构思与策划音乐剧剧本的创作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构思。
创作者需要明确剧本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以及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这个阶段需要对目标观众进行定位,确定剧本的风格和风格的定位,以及主要角色和角色的关系。
在策划阶段,创作者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观众的需求和偏好,以及当前音乐剧市场的趋势。
同时,还需要确定剧本的长度和演出形式,以及所需的舞台和音乐资源等。
二、剧本写作剧本的写作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写作之前,创作者需要对剧本的结构进行规划。
一般来说,音乐剧剧本分为序幕、幕间休息和尾声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情节发展。
在写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节奏的掌控。
音乐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因此剧本中的对白和歌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创作者需要通过对话和歌曲的安排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此外,剧本中的舞台指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创作者需要清晰地描述舞台布景、道具和角色的动作,以帮助导演和演员理解并呈现剧本的意图。
三、创作团队的合作音乐剧的创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创作者需要与作曲家、编舞、导演和设计师等人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出完整的音乐剧作品。
在合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与作曲家协商歌曲的编排和歌词的编写,确保音乐与剧情的紧密结合。
与编舞师合作时,创作者需要明确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的要求,以保证舞蹈与剧情的一致性。
同时,与导演和设计师的合作也至关重要。
创作者需要与导演讨论剧本的演绎方式和舞台效果,以及与设计师合作确定舞台布景、服装和灯光等要素,以提升音乐剧的观赏效果。
四、反复修改和完善剧本的创作是一个反复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音乐剧《中国蝴蝶》剧本和剧诗创新分析

一
知 情 的祝 英 台呢 ? 《中 国蝴 蝶 》通 过这 一 典 型情 节 ,表 ( 二 )增添 书 童爱情 ,更好烘 托 梁祝 的爱情 .
、
本土音 乐剧 《中国蝴 蝶 》剧本 和剧诗创 新特 现 了梁祝 二人 爱 情深 化 的历程 与轨 迹 。 在传统的 《 梁 山伯 与祝 英 台 》中 ,并 没有 表 现 梁 山 伯书 童 四九与 祝英 台 的 丫鬟 银心 之 间 的爱 情 。 《中国蝴蝶 》 却用 了不 少 笔墨 来 描 写 四九 与 银心 产 生 爱情 的基 础 和 经 过 。可 以很 明显 地 看 出 , 《 中 国蝴 蝶 》加 入 四九 与银 心 的爱 情 描 写 ,是 颇 能 表 现剧 作 者 的 匠心 的。其 一 ,四九 与银 心 的爱 情 描写 , 是 对梁 祝爱 情 描写 的一个 很好 烘 托 , 形 成 具 有 鲜 明对 比的 主仆 两 条 爱情 故 事 主线 ,以小 人 物
的欢喜 衬 托大 人物 的悲哀 ,这是 该剧 的一 个亮 点 。其 二 , 女相 爱 ,一见 钟 情 ” 的情 愫 。但 是 , 《 中国 蝴蝶 》的 编 如 果 就梁 祝 爱 情 表 现 的是 一 对 “ 门不 当户 不 对 ” 的青 年 剧 居 其 宏 先生 却 巧 妙 地利 用 两 段 唱 词 《 他 是 谁 》,表 面 相 恋 ,那 么 ,四 九与 银 心 的 相爱 ,就强 调 了他 们俩 “ 门 上 是 男 人 对男 人 的 赞扬 ,但 字里 行 间却 表现 了对 异 性 的 当户 对 ” 的爱 情 。 四九 与银 心在 《枯藤 与 苦 瓜 》中是 这 赞 赏 。 祝英 台是 这 样 唱 的 : “ 他 是 谁 ? 他是 谁 ? 眉 宇 间 样唱 的: “ 一颗 苦 豆 豆 ,两 块 苦 疙 瘩 ,苦 滩 上 生根 ,苦 写满 了罕见 的朴 实 ,眼睛 里 敞 开 了坦 荡 荡 的 心扉 。 他是 地 里 发芽 ,苦水 里浇 灌 ,苦 风 中开 花 ,一 根 苦藤 上 ,两 谁 ?他 是 谁 ? 刚直 中交 织 几 多温 情 ,真诚 里 透 出别 样 的 个 苦 皮苦 肉 ,苦 心苦 瓤 的 小苦 瓜 。 ” 四九 和银 心 这 两 个 智 慧 。 ”梁 山 伯 是 这样 唱 的 : “ 他 是 谁 ?他 是 谁 ? 眉宇 出身 贫苦 人 家 的 青年 从 相怜 、相 亲 到相 爱 ,应 该 说 是 更 间闪耀 不凡 的气 息 ,眼睛里 涌动 清粼 粼 的泉水 。他是 谁 ? 顺 理 成章 的 。剧 本 加 进 了 四九 和 银 心 的这 段 爱情 ,不 仅 他是 谁 ?娇 弱 中交织 几多 大胆 , 阳刚掩 不住 动人 的妩 媚 。 ” 拓 宽 了作 为 爱情 基 础 的 种类 ,也使 得 整 个剧 情 内容更 丰 紧 接着 在 后 面 二人 的重 唱 中 ,剧 作 者 干脆 就 让 他们 唱 出 富 、更有 生活 情趣 。 “ 啊— — 他 是 谁 ?她 是 谁 ?仿 佛 神 交 多年 的知 己 ,又 像 ( 三 )强化 了梁祝 在 反 抗 不合 理 的礼 教行 为 ,彰 显 曾在 哪里 相 会 。 ”二 人各 自的 内心 独 白 ,实 际 上表 现 出 对 爱情 的 坚 贞不移
音乐剧剧本创作

音乐剧剧本创作音乐剧是一种集音乐、舞蹈和戏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和歌曲来讲述故事。
音乐剧的剧本创作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不仅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要与音乐和歌曲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本文将探讨音乐剧剧本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一、确定故事情节音乐剧的剧本创作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这个故事情节应该有足够的张力和冲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情感共鸣。
在确定故事情节时,可以从历史事件、文学作品或真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使故事更加丰满和有趣。
二、角色刻画音乐剧的剧本创作需要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要有个性,要有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特点和特质。
通过对角色的深入刻画,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增强情节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同时,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是剧本创作的重要部分,要注意塑造角色之间的冲突和互动,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三、音乐与剧情的结合音乐剧的独特之处在于音乐和剧情的结合。
音乐和歌曲可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剧本创作中,需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合理安排音乐和歌曲的出现时机和内容。
音乐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要与剧情相呼应,使整个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四、舞蹈与舞台设计音乐剧的剧本创作还需要考虑舞蹈和舞台设计。
舞蹈是音乐剧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动作,增强观众的视觉享受。
舞台设计则是为了营造适合故事情节的舞台氛围,通过布景、灯光和道具等元素来增强剧情的表现力。
五、剧本的结构和语言音乐剧的剧本创作需要注意剧本的结构和语言。
剧本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开场、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要能够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关注点。
语言的选择要符合角色的特点和故事的背景,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表达。
同时,剧本中的对白和歌词要与音乐和歌曲相呼应,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六、剧本的修订和完善音乐剧的剧本创作是一个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在创作完成后,需要对剧本进行反复审查和修改,确保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音乐剧浅谈

音乐剧浅谈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的文本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音乐的部份称为乐谱、歌唱的字句称为句诗、对白的字句称为剧本。
有时音乐剧也会沿用歌剧里面的称谓,将歌词和剧本统称为曲本)。
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
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
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
创作秋天主题的音乐剧

创作秋天主题的音乐剧秋天主题的音乐剧秋天,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季节。
金黄的落叶飘飘而下,微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一丝丝的清爽。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音乐和舞蹈与秋天的韵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出精彩绝伦的音乐剧。
第一幕:秋天的诞生音乐响起,舞台亮起,描绘出大自然从夏季过渡到秋季的神奇变化。
树叶逐渐变黄,迎接着秋天的到来。
舞者们身穿明黄色的舞裙,在舞台上轻盈舞动,仿佛演绎着秋天的诞生。
第二幕:枫叶飞舞的季节大片大片的枫叶纷纷飘落,给秋天增添了无尽的诗意。
音乐悠扬起伏,演员们穿着红色或橙色的服装,模仿枫叶的飞舞。
他们舞动的步伐轻快而灵动,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枫叶飞舞的童话世界。
第三幕: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庄稼成熟,果实累累。
舞台上摆满了丰收的果蔬和金黄的稻谷。
演员们身着农民的服装,在歌声和舞蹈中展现着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喜悦。
他们欢快地歌唱、跳舞,向观众们展示了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
第四幕:清爽的秋风秋天的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来一丝清爽和宁静。
整个舞台被布置成了森林的景象,舞者们穿着风衣,轻舞飘扬。
音乐舒缓而宁静,带给观众们无限的思考和感受。
他们的身体与旋律共鸣,舞蹈诠释着秋风拂过大地的美妙意境。
第五幕:深秋的思绪秋天的深处总是让人陷入对往事的思考和眷恋。
舞台上布置成了一个河边的景象,演员们身穿深蓝色的戏服,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演绎着对往事的思念和情感的释放。
音乐凄美动人,舞者们的舞步如诗如画,引发观众们内心最深层的共鸣。
第六幕:临别的秋天音乐剧最后进入了临别的场景。
舞台上穿插着秋天的元素:蝴蝶舞动的花园、雁飞的天空、落叶覆盖的街道。
演员们身着多彩的戏服,热情四溢地跳舞,歌唱告别的旋律。
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秋天世界,久久不能离去。
这出音乐剧不仅仅是一次表演,更是对秋天的致敬。
从季节的变迁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再到人们心灵的共鸣,每个场景都展现着秋天的独特魅力。
在音乐和舞蹈的交织中,观众们不仅仅听到了美妙的旋律,也感受到了秋天给予我们的色彩和情感。
剧本创作中的音乐剧与舞台剧

剧本创作中的音乐剧与舞台剧音乐剧与舞台剧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它们在剧本创作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音乐剧强调音乐和歌舞表演的结合,舞台剧则更加注重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技巧。
在剧本创作中,如何将音乐和舞台元素融合得当,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考虑。
音乐剧是一种以音乐、歌舞和剧情为主线的戏剧形式。
在音乐剧的剧本创作中,音乐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可以用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推动剧情的发展,增强情节的张力。
剧本创作者在写作时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考虑到音乐与剧情之间的呼应和统一。
例如,可以选择适合剧情的音乐类型和风格,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来塑造角色形象和情感表达。
舞台剧是一种以剧情和演员的表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形式。
在舞台剧的剧本创作中,更加注重剧情的设定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剧本创作者需要结合场景、对白和动作等元素来表达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舞台剧中,音乐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用来补充和增强剧情的表现力。
例如,在剧情高潮处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声效,可以增加戏剧冲击力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剧本创作中,音乐剧和舞台剧都需要考虑到剧作的整体结构和节奏。
音乐剧由于涉及到音乐和歌舞表演的呈现,常常需要对剧情进行合理的切割和改编,以适应音乐和舞蹈的展示。
同时,音乐剧的编排和演出也需要考虑到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和协调,做到画面和声音的统一。
而舞台剧则更加强调剧情的推进和角色之间的互动,需要通过对白和动作的安排来展示故事和人物的发展。
除了音乐和舞台元素的融合外,剧本创作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协调。
例如,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视觉元素的安排,以及角色人设的设定和人物关系的塑造等。
这些元素的合理安排可以为剧情和角色的表现提供有力的支撑,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总之,剧本创作中的音乐剧与舞台剧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剧作家需要充分了解戏剧形式和演出要求,将音乐、歌舞和剧情等元素融合得当,以创作出富有艺术感和观赏性的作品。
红色题材音乐剧剧本创作的诗意表达——以宁波大学“初心三部曲”为例

例1:《月照甬江》[7] 何年再会,潇潇两袖清江水,何处重相对,一笑别后 滋味。 我在天南,琥珀月中望金桂,念云外香,叹今夕美, 怎么提笔相馈? 夜色如墨,忧愁明如水,月照江山青妩媚,思君郁 累累。 我寄千行墨,饱蘸甬江水,甬江月如珠出贝,何不早 来归! 君在海北,望不见眼眉,别久原来不成悲,可怜风 有喟, 只是家常语,江上潮如沸,波心一荡月痕碎,从来未 言悔。 墨滴欲坠,摇摇点翠,月似芦苇当窗拗下一穗,我住 江头君江尾,故事可思不可追。 盈盈有泪,墨滴来兑,淡写憔悴不觉夜消退,托鸿雁 去,慰人不寐,自言自语滋味。
三、音乐剧《初心晨启•宣言》:照亮夜色如火焰 《初心晨启•宣言》以“党章守护人”张人亚同志为 灵魂人物,讲述了 20世纪20年代初宁波乡下人李四因家 中哥哥闹革命而中断学业被迫前往上海打工,在罢工运动 中,他结识了同乡张人亚,并被其收留至张记金银铺做学 徒,作为无产者的李四在与张人亚及其他同志们一起学习、 工作、共事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了革命和共产主义理念,通 006
新时代红色题材音乐剧的剧本创作应紧紧围绕上述内 容,以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广泛的包容性、深刻的渗透性、 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为创作基准,通过音乐剧独特的诠释 与表达方式来进行宣传、发扬红色精神,这是红色题材音 乐剧的根本内涵。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何种剧本创作手法可以对红色题 材音乐剧红色精神的宣扬、“双融合”的促进能够进起到加 强与提升的作用?宁波大学通过对“初心三部曲”的创演 实践发现,借助音乐剧剧本创作的“诗意”表达,不仅可 以更加形象地树立起丰富、饱满的人物角色,营造出更加 深刻、多层的情境,亦能更加全面、有效地推进剧情发展, 以中国舞台艺术美学中特有的“诗意”文学风格来表达、 刻画、演绎好红色精神,做到人民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歌剧艺术要素

歌剧艺术要素答案:歌剧的构成要素是由剧本、剧诗、音乐、舞蹈和舞美五大范畴合而为一的整合美学态势,构筑了一个以“剧本”为基石、“剧诗”为核心、“音乐”为灵魂、“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舞美”为戏剧发展背景的独特美学思想体系,从而在一个超越传统歌舞剧的崭新起点上,达到相对平衡的最佳戏剧结构状态,完成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审美情趣升华。
延伸:一、歌剧定义(opera)歌剧:以音乐表达戏剧的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
二、歌剧的特点:1.以音乐基础,音乐表达戏剧,舞蹈渲染场景和气氛的作用。
2、运用意大利美声唱法。
3、运用管弦乐队。
4、歌剧结构:多幕5、歌剧题材:历史、神话、英雄和生活故事6、严肃、高雅、审美特点。
三、歌剧的构成要素剧本(文学、诗歌)音乐(声乐、器乐)舞蹈(芭蕾、民族)美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表演(独唱、合唱、乐队、舞蹈)1.编剧:优秀的剧作家为歌剧带来成功。
2.剧本:一部优秀的剧本为歌剧的成功奠定基石。
3.作曲:音乐是歌剧的灵魂4.整体构想:导演歌剧的整体构思和布局者。
1911年奥地利的莱茵哈特协助理查施特劳斯上演《玫瑰骑士》,成为第一位受人注意的导演。
5.歌声美化者:艺术指导艺术形象的雕造者。
负责歌剧中声乐部分指导工作、矫正歌剧演员语言发音。
6.场景美化者:舞蹈编导据剧剧情设计舞蹈场面,负责歌剧中舞蹈编配与排练工作。
7.舞台美化者:舞美设计负责歌剧舞台的时间与空间的设计。
通过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帮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科技含量最高!)8.指挥:是歌剧演出中的灵魂人物。
他全面诠释歌剧中的音乐,统领乐队和庞大的演唱群体进行有序的演出,达到“奇妙地和谐”。
指挥决定了歌剧演出的水平。
9.歌剧舞台表演演职人员:独唱演合唱演员、舞蹈演员乐队演员。
总结:歌剧是由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元素构成。
一部歌剧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需要由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艺术指导、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幕后大批的工作者,以及独唱演员、合唱演员、舞蹈演员、乐队演员共同完成,所以歌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的剧本与剧诗创作研究
作者:于平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鉴赏能力的提升,音乐剧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这些革新,铸就了音乐剧发展的辉煌成就。
剧本和剧诗作为构成音乐剧的基本要素,对于作品的艺术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基于此,本文对音乐剧的剧本与剧诗创作展开全面探讨。
关键词:音乐剧;剧本;剧诗
音乐剧是舞台剧的一种,以独特的形式区别于以台词、剧情为主的话剧和以演唱为主的歌剧,这种渊源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类型,有着复杂的烟花历史,与不同时代文化背景有关。
下面对音乐剧的剧本与剧诗创作展开分析。
1 剧本创作
1.1 剧本的定义
音乐剧的剧本作为一个重要体裁,是作品中的音乐、舞蹈、歌曲都能按照剧情的需要而串联出现的。
剧本一词源自意大利语,音乐剧中的剧本在音乐剧是否卖座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蕴含的冲突是作品是否吸引观众的核心所在。
在一部音乐剧中它的剧本是整个作品中花费心血最多的部分,要不断地修改、调整,直到剧本能够妥善地承载音乐、舞蹈等舞台元素。
音乐剧的文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对白的字句称为剧本;音乐的部分称为乐谱;歌唱的字句称为剧诗;有时音乐剧也会沿用歌剧里面的称谓将歌词和剧本统称为曲本。
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
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
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20至30首歌曲。
1.2 剧本的创作
随着音乐剧的逐渐发展,我们认识到了剧本创作的重要性。
但在早期,剧本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由作曲家随意的写几段曲子,拼凑一个情节将歌舞串联起来,根本没有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只是为了能够满足观众的娱乐性。
但是随着音乐剧创作的兴起和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剧本的创作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剧作家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不再像以往音乐剧创作的形式,先由作曲家编好旋律,再填词和编故事,而是以剧作家为中心,根据剧本再安排相应的曲目和舞蹈,此时的音乐剧较有完整性,也比较自然。
剧本的创作对剧作家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剧作家们必须具备极强的创作技巧。
作为一部音乐剧的剧本必须要有非常扣人心弦的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但还要简介化、通俗化,能够使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还要考虑这个剧本是否卖座,应选择社会历史的重大事件作为音乐剧创作的主题,能够体现出积极的生存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给世人以启迪与思索,可以更好地保障音乐剧获得成功。
1.3 音乐剧剧作家的杰出代表——小哈姆斯坦
小哈姆斯坦1895年出生于纽约城的一个戏剧之家。
1920年由小哈姆斯坦和郝伯特·斯托萨特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剧剧作——《永远的你》;同一年他有幸和经验丰富的奥托·哈巴赫一起合作了《喜悦》。
奠定了小哈姆斯坦的创作基础。
1927年的《演艺船》和1943年的《俄克拉荷马》使他的剧本创作达到而来高峰。
1959年他与罗杰斯合作的《音乐之声》是音乐剧历史上不能遗忘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也是唯一一部不是由小哈姆斯坦自己完成的剧本剧作,霍华德·林德赛和洛塞尔,克洛斯参与了剧本的撰写。
《音乐之声》也是小哈姆斯坦的最后一部作品,为他的艺术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4 剧本创作的成就
大多数的音乐剧作品中,剧本作用发挥最为明显的应算是叙事音乐剧。
从1927年开始一系列的剧情作品体现出剧本在音乐剧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演艺船》《俄克拉荷马》和《天上人间》这三部叙事音乐剧三个里程碑,也是剧本的作用由兴起到成熟的标志。
2 剧诗创作
2.1 “剧诗”的定义
“剧诗”是音乐剧中歌唱的字句,也是观众们所理解的“歌词”。
但和我们平时欣赏的流行歌曲中的歌词不同,剧诗是对音乐剧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剧场冲突中唱词的专称。
剧诗与剧情中的人物情感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能够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内心世界。
剧本与剧诗也有所不同,剧本是整个音乐剧中的故事情节,交代所发生的事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为观众提供一个清晰的故事主线;而“剧诗”是专指音乐剧中的歌曲唱词的内容,但剧诗与剧本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二者是构成音乐剧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剧本和剧诗由不同的作者完成,写剧本和创作剧诗是不同性质的工作。
2.2 “剧诗”的特性
“剧诗”和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有着明显的区别。
“剧诗”被称为“音乐剧中的歌词”,但它和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中的歌词不一样,一般可唱的部分就称作歌词,而音乐剧中的“剧诗”是用来表达剧中的人物性格、人物情感、剧情内容的一种唱词的专称。
在剧中“剧诗”表达着剧中人
物的内心世界,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剧情的约束,而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只要表达出歌词作者的心声就可以了。
剧诗对创作的韵律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有独特新颖的韵脚,它是成就经典剧本的关键之一,也是成就剧诗作者的一个关键因素。
科尔·波特有着独立的作词和作曲能力,他创作的曲目具有高雅性,也极富有个性。
他把曲调和剧诗完美的结合、搭配,造就了他在百老汇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
剧诗的创作还要充分的了解角色的身份、性格和特点,只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完美的刻画出所要衬托的人物形象。
2.3 “剧诗”的发展历史
剧诗的创作在音乐剧的发展史上一直被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剧诗的作者也是最不被重视的。
在早期的模仿歌剧和小歌剧中,剧诗没有得到任何的关注,而是音乐占有了音乐剧的统治作用,其他的剧本、演员、编舞甚至舞台背景的作用到要超过剧诗。
随着音乐喜剧的出现,剧诗在剧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提升,但也只是比以往稍重视一点。
直至小哈姆斯坦的出现,开创了叙事音乐剧之后,剧中剧本和剧诗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重视,剧本则成为而来一剧之本,而剧诗则是一剧之核。
其中由乔治·科恩开创的剧诗创作艺术在百老汇的音乐剧创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如此,但剧诗的地位还是要弱于音乐、剧本和舞蹈三大要素。
尽管剧诗在音乐剧中地位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但是剧诗在音乐剧中的地位又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
如果没有剧诗,那么一首乐曲就不能变成一首动人的歌曲,那么舞台上的演员就没有歌曲要唱。
在长期的剧诗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音乐剧具有不同的特点。
早期的音乐剧结构比较松散,对剧诗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慢慢随着音乐剧越来越精细化,剧诗所承载的任务越来越多,现在的剧诗不仅要同剧本相一致,还要分担许多原来剧本所要执行的功能。
剧诗不仅仅起到了充实音乐、完成歌曲的基本功能。
它们令观众着迷、震惊,带给了观众欢乐和泪水,它们创造了音乐剧剧场的不朽,它们构成了音乐剧历史上一个个动人的经典时刻。
2.4 剧诗的奠基人——乔治·科汉
乔治·科汉是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影响的剧诗作者,也是百老汇剧诗艺术的奠基人。
他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确立了美国音乐剧剧诗创作的规范,具有自己的创作风格。
他在百老汇的处女作《州长的儿子》,不仅他自己编写剧本,还是由他一人作曲、创作剧师、设计舞台布景。
接下来1902年的《竞选职位》,是一部节奏欢快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典型科汉风格的剧作,1904年的《小乔尼·琼斯》使科汉真正走到了前台,在百老汇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