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焚烧和热解

合集下载

固体废物的热解

固体废物的热解
• 随着温度的升高,除大分子裂解外,许多 中间产物也发生二次裂解, C5 以下分子及 H2成分增多,气体产量成正比增长,而各 种酸、焦油、炭渣产量相对减少。城市生 活垃圾热分解产物比例与温度的关系。
城市生活垃圾热分解产物比例与温度的关系
(2)加热速率
• 通过加热温度和加热速率的结合,可控制 热解产物中各组分的生成比例。
固体废物热解处理技术
• 本章主要内容为:固体废物热解定义,以 及与焚烧的区别,热解原理,热解适用对 象、国内外发展趋势。
• 了解固体废物热解定义,以及与焚烧的区 别,流态化热解及国外热解发展趋势。
• 理解热解原理,热解适用对象。 • 掌握典型的热解工艺。
• 8.1 概述
• 定义: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 使之分解的过程称为热解。

• 3、热解法与焚烧的区别
• 热解法与焚烧法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
①焚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 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气态的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液态的有甲醇、丙烔、醋酸、乙醛等有机物及焦油、溶 剂油等;固态的主要是焦炭或炭黑。
②焚烧是一个放热过程,而热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③焚烧产生的热能量大的可用于发电,量小的只可供加
• 在低温-低速加热条件下,有机物分子有足 够的时间在其最薄弱的接点处分解,重新 结合为热稳定性固体,而难以进一步分解, 反而产物中固体含量增加;
• 而在高温-高速加热条件下,有机物分子结 构发生全面裂解,产生大范围的低分子有 机物,热解产物中气体的组分增加。
(3)保温时间
• 物料在反应器中的保温时间决定了物料分解 转化率。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有机质,尽 量脱出其中的挥发分,应延长物料在反应器 中的保温时间。

固体废物的焚烧和热解)

固体废物的焚烧和热解)

二恶英等
有机硫化物 或氮化物
有害有机废物,经焚烧处理后要求:主要有害有机 组 成 物 的 破 坏 去 除 率 ( destruc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简写为DRE)应达到99.9%以上。
DRE

进入焚烧炉的主要有机
有害组成物重量或浓度 排出焚烧炉的主要有机 有害组成物的重量或浓 进入焚烧炉的主要有机 有害组成物的重量或浓 度
水蒸汽
融渣或灰渣
典型的固定燃烧床热解反应器
排出气体 980~1650℉
破碎的 固体废物
1400~1800℉
灰渣
预热的 空气或O2
蒸汽
热燃料
流化床热解反应器
废物
燃料气体再循环


燃烧室

蒸馏容器

烧嘴
锅炉
回转炉热解反应器
残渣卸出
分离器 燃烧器出口
燃 烧 炉 产品气体
产品气体
气体冷却 洗涤器
去除焦油
流化床焚烧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 焚烧炉,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 优点是:
1) 焚烧时,流化床内粒子处于激烈运动 状态,粒子与气体之间的传热与传质速度 很快,因而单位面积的处理能力很大;
2) 因流化床内处于完全混合状态,所以 加到流化床的固体废物,除特别粗大的块 体之外,都可以瞬间分散均匀;
3) 流化床结构简单,适用于气态、液态、 固体废物的焚烧。
还原焙烧
固体废物中的高价金属氧化物 还原剂 还原焙烧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
生产中常用的还原剂:固体碳、气体CO和H2 凡是对氧的化学亲和力比对被还原的金属对氧 的化学亲和力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该金属氧化物 的还原剂使用。

比较热解和焚烧的工艺特点

比较热解和焚烧的工艺特点

比较热解和焚烧的工艺特点
热解和焚烧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它们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 热解:热解是一种通过高温和无氧环境下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燃气体和固体残渣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
- 高温无氧:热解过程在高温下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同时排除氧气以避免燃烧反应。

- 产物利用:热解的产物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如合成气、甲烷)和固体残渣。

这些产物可以进一步被利用,例如用作能源或化学原料。

- 热效率高:热解过程能够高效利用能量,因为产生的燃烧气体可以用来产生热能。

2. 焚烧:焚烧是一种通过高温和氧气完全氧化固体废物,将其转化为灰渣、烟气和热能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
- 完全氧化:焚烧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以确保固体废物完全燃烧。

因此,焚烧是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进行的。

- 热能回收:通过焚烧可以产生高温烟气,可以用于产生蒸汽或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回收能量。

- 烟气处理:焚烧产生的烟气中会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满足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热解和焚烧的主要差别在于热解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产物主要是可
燃气体和固体残渣,而焚烧是在氧气环境下进行,产物包括灰渣、烟气和热能。

两种工艺都具有能源回收的特点,但是焚烧需要更多的氧气供给,并且需要进行烟气处理。

选取哪种工艺主要取决于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

固体废物的热解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的热解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技术

从热值为11619kJ/kg的垃圾1kg可以得到热值为1139kcal 的热解油0.150L,其他热量则通过残渣和炭黑损失掉 了。在热解过程中还消耗掉1724kJ的外加能量,扣除 这部分能量后,相当于只回收了3045kJ的能量。
(五) 流化床系统
将垃圾破碎至50mm以下的粒径,经定量输 送带传至螺杆进料器,由此投入热解炉内。
(四) 常见污泥处理系统
(1)浓缩—机械脱水一处置脱水滤饼; (2)浓缩—机械脱水一焚烧—处置灰分; (3)浓缩—消化—机械脱水—处置脱水滤饼; (4)浓缩—消化—机பைடு நூலகம்脱水—焚烧—处置灰分
1. 污泥消化与调理
目的:提高污泥浓缩脱水效率,浓缩或脱水前 的预处理
消化:厌氧、好氧——有机物稳定化
调理——洗涤(淘洗调节)、加药(化学调节)、 加热加压及冷冻熔融法(使内部水游离)。
物的生成反应,不能以此来简单地评价城市垃圾的热 解效果。
Kaiser等人曾对城市垃圾中各种有机物进行 过实验室的间歇实验,得到的气体产物组 成,随热解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废塑料热解原理
废塑料的种类: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 (Ps)、聚氯乙烯(PVC)、酚醛树脂、脲醛树脂、PET、 ABS树脂等。
废塑料 高热值——焚烧——损伤焚烧设备; 焚烧产物——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所以,各国制定……限制大量焚烧废塑料
——塑料热解制油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热解原理及方法
一、热解的定义
热解在英文中使用“pyrolysis”一词.在工 业上也称为干馏。它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 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分解为:
①以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低分子碳氢化 合物为主的可燃性气体;
竖式炉内由上向下移动与??相遇——换 热——??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分解课件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分解课件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分解
(二)焚烧废气的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焚烧采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有湿式、干式及
半干式三种。 二氧化硫和盐酸等酸性气体可以用水喷射的方法把它们从烟 道气流中除去 。 烟尘的防治方法一般是在煤烟尚未凝集变大之前,增加氧气 浓度,提高温度,加速煤烟的燃烧速度。 二噁英的处置采用流动焚烧系统,整个系统由焚烧炉、燃烧 气连续测定仪和气体净化器组成 恶臭的防治,通常是利用辅助燃料将焚烧温度提高到1000oC, 使恶臭物质完全燃烧;或利用催化剂在150-400oC下进行催化燃 烧;利用水或酸、碱溶液也可以对恶臭物质进行吸收;活性炭、 分子筛、土粒、干鸡粪等作为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恶臭;或采用 冷却的方法,将废气进行冷却,使恶臭物质冷却成液体从而与气 体分离。
混合强度指固体废物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程度。 5. 过剩空气
在实际焚烧系统中,氧气与可燃物无法完全达到理想的混合及反 应程度,为了使燃烧完全,需要提供比理论空气量更多的空气,保证 氧化过程占主导地位,同时使热解过程最小化。
通常把温度(Temperature)、停留时间(Time)、混合强度(Turb ulence)(一般称为3T) 和过剩空气率称为焚烧四大控制参数。
八. 焚烧设备
1. 固定炉排焚烧炉 2. 机械炉排式焚烧炉 3. 回转窑焚烧炉(见图) 4. 流化床焚烧炉(见图)
5. 二噁英零排放化固体废物焚烧炉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分解
垃圾进料口
烟道
辅助燃料喷嘴
回转窑
二次燃烧室
余热锅炉
垃圾进料 口若悬河
烧嘴
炉膛
烟气
后燃尽段
炉渣出口
灰砂
热砂流化床
回转窑焚烧炉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分解

焚烧技术的概念

焚烧技术的概念

焚烧技术的概念焚烧技术是指将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氧化处理,通过燃烧使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烟气和灰渣的处理手段。

它是废弃物处理领域中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之一。

焚烧技术主要包括了热分解、部分氧化和多相反应三个步骤。

首先,固体废物被引入焚烧炉中,通过加热到高温使其达到热分解的条件,废物内部的有机化合物会发生热解,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和气体。

其次,在高温的作用下,一部分废物内的化合物将发生部分氧化反应,转化为CO、CO2和H2O等气体。

最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废物最终被还原为无机化合物和灰渣。

焚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能可以回收利用,提供给发电厂等能源领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其次,焚烧技术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有效解决城市废物积存的问题。

此外,焚烧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含有有毒物质的废物,消除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与此同时,焚烧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焚烧废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例如重金属和二噁英等,使得焚烧设备需要高效的排放控制装置,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焚烧底渣中可能含有一些不能完全转化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效率和环保水平,不断有新的创新被引入。

例如,在焚烧炉中加入氮气和脱硫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通过改善废气净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减少二噁英等有毒物质产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废气中的热能,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焚烧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的体积和危害。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需要关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处置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焚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已经丧失原有价值或虽未丧失原有价值但被抛弃或需要作为固体废物进行处理的物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废物,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1.填埋法填埋法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将固体废物倒入专门的填埋场中,进行自然分解和降解。

填埋场一般由黏土或混凝土构成,设有防渗漏、排水和覆盖等设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但是,填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填埋场占地较大,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2.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温处理方法,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进行燃烧,将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焚烧法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处理大量废物,且占地面积小,但缺点是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灰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

3.热解法热解法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进行热分解的方法,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和焦炭。

热解法的优点是能够产生有价值的燃料气体和焦炭,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是,热解法需要高温条件,能耗较高,操作难度较大。

4.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微生物细胞。

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和生物滤器等。

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废物量,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但是,生物处理法的处理速度较慢,且需要合适的条件才能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5.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能够将固体废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和分类。

物理分离法包括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和光学分选等。

物理分离法的优点是能够将不同性质的物质进行分离和分类,且操作简单。

但是,物理分离法的处理速度较慢,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人力。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热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热处理
焚烧废液、废气时,m=1.2~1.3;焚烧固体废物时,m=1.5~ 1.9, 有时在2以上,才能较完全燃烧。
烟气停留时间、温度、湍流度和空气过剩系 数,统称为“3T+1E”。 它既是影响固体废物焚烧效果的主要因素, 也是反映焚烧炉工况的重要技术指标。
五、焚烧工艺
现代化焚烧工艺主要由前处理系统、进料系统、焚烧炉 系统、空气系统、烟气系统、灰渣系统、余热利用系统 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
呋喃类物质(PCDFs)。
二噁英的来源可能三种,第一种是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微量二 噁英类物质或其前驱体物质;第二种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一些 二噁英类物质的前驱体物质等可能会反应生成二噁英类物质,在 焚烧不完全时进入烟气;第三种可能的途径是炉外生成二噁英类
物质;
通过控制二噁英类物质可采用以下三个措施:一是严格控制焚 烧炉燃烧室温度和固体温度、烟气的停留时间,确保固体废物及 烟气中的有机气体,包括二噁英类物质的前驱体的有效焚毁率; 二是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段的停留时间;三是对烟气进行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称为焚烧。 根据可燃物质种类和性质的不同,燃烧过程有蒸
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三种机理。
蒸发燃烧
蒸发燃烧是指垃圾受热熔化成液体,近而 转化成蒸气,与空气扩散混合而燃烧。
如蜡的燃烧。
表面燃烧
表面燃烧指固体废物不含挥发组分,燃烧只 在固体表面进行,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不发生 融化、蒸发和分解等过程。
2、焚烧温度
一般要求生活垃圾焚烧温度在850~950℃,医疗垃圾、危险固体 废物的焚烧温度要达到1150 ℃。
3、பைடு நூலகம்留时间
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时,通常要求垃圾停留时间能达到1.5~ 2h 以上,烟气停留时间能达到2s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光以及波长更短的紫外线。
火焰性状取决于温度和气流组成。通常温度在1000 ℃ 左右就能形成火焰。废物组分上的原子基团碰撞,还易使废 物分解。
3
2014-03-25
c、燃尽阶段
生成固体残渣的阶段。 特点:可燃物浓度减少,惰性物增加,氧化剂量相对
较大,反应区温度降低。 要改善燃尽阶段的工况,一般常采用的措施如翻动、
辅助燃料用量大 排出气体温度低,有
恶臭。
(三)流化床焚烧炉: 结构:垂直的衬耐火材料的钢
制容器,在焚烧炉的下部安装有气流分布板,板上装 有载热的惰性颗粒,典型的载热体多用砂子。
特点: 传热传质条件好,处理能力大 床层温度均一,易控制 结构简单,便宜,无机械传动零件, 流态化耗能。 大块废物需要提前破碎。 废气中粉尘多,不适合处理污泥。
粗(高位)热值,HHV :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到达最终产 物的焓的变化。净热值(低位发热量),NHV:意义与粗热值相 同。不过粗热值产物水为气态。净热值产物水为液态。二者 之差就是水的汽化潜热。
用氧弹热量计测量的是高位发热量。
将粗热值转变成净热值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NHV = HHV − 2420[WH2O + 9(WH - WCl - WF )] 35.5 19
MRC
=
投加废物质量-焚烧残渣质量 投加废物质量-残渣中不可燃烧物质量
×100%
残渣中不可燃物质量= 残渣烧失量×焚烧残渣质量
残渣(600± 25)℃ 3h灼烧后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
(三)固体废物的燃烧过程
从工程技术的观点看,需焚烧的物料从送入焚烧炉起,到 形成烟气和固态残渣的整个过程,总称为焚烧过程。它包 括以下三个阶段:
拨火等办法来有效地减少物料外表面的灰层,控制稍 多一点的过剩空气量,增加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等。
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没有界限,不同物料可能处于不 同阶段,同一物料的表面和内部也可能处在不同的阶 段。三个阶段仅是焚烧过程的必由之路,实际的过程 更为复杂。
(1)、燃烧方式
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复杂,除热分解、熔融、蒸 发及化学反应外还伴随有传热、传质过程。
(一)、定义与意义:
焚烧属于高温热处理技术,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 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 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 固废经过焚烧体积一般可减少80-90%(有的可达95%) 可以破坏其组成结构或杀灭病原菌 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室,提高燃烧温度
(二)回转窑焚烧炉: 窑身为一卧式可旋转的圆柱体,轴线
与水平稍成倾斜,窑身较长,窑的下端有二次燃烧室。根据
燃烧气体和固体废物前进方向是否一致,旋转窑焚烧炉分为
顺流和逆流两种。前者常用于处理高挥发性固废;后者常用
于处理高水分固废。
特点: 适应广,机械零件少,
故障少 热效率不如多段炉,
2、燃烧所需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根据废物组分的氧化反应方程式计算
求得的空气量。是废物完全燃烧所需的最低空气
量,一般以A0表示。
实际燃烧空气量(A):
A=m·A0
m 为过剩空气系数,焚烧废液、废气时,
m=1.2~1.3;焚烧固体废物时, m=1.5~1.9,有时
在2以上,才能较完全燃烧。
2
2014-03-25
1.焚烧技术的发展 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
1870年英国 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60年代末 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影响发展的因素: 固体废物的热值 环境污染:烟气,炭黑---高温,700度,800~1100 焚烧技术:空气量及其加入方式等
2014-03-25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 焚烧和热解
主要内容
1、固体废物的焚烧 2、固体废物的热解
掌握焚烧和热解的原理和设备
固体废物的热转化技术
固体废物热转化就是在高温条件 下使固体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转化 为能源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解、焚烧等 技术,特别适合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焚烧
应速率 时间长,反应彻底焚烧效果好;时间 过长处理量会减小
4
2014-03-25
(四)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
前处理系统:固体废物的接受,贮存,分选。破碎 进料系统:给焚烧炉定量给料,同时隔离焚烧炉火焰;
常用炉排进料,螺旋给料,推料器给料等 燃烧室: 核心,固废的蒸发热解焚烧场所
空气系统:助燃空气系统,供氧,冷却炉排,混合物料,控制 烟气气流
炉,以期降低设备成本。如杭州引进日本技术准备 生产三菱、马丁逆推型往复炉排;无锡引进底特律 炉排公司的炉排技术;北京、宜兴引进美国的炉 排 技术等。
(二)、焚烧原理
通常把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 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称为燃烧。
一般,可燃废物可用CxHyOzNuSvClw表示,其完全燃 烧的氧化反应可表示为: CxHyOzNuSvClw+O2→CO2+H2O+NO2+SO2+HCl+余 热+灰渣
3、焚烧温度
焚烧温度是指废物中有害组分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直至破 坏所需达到的温度。当燃烧系统处于绝热状态时,反应物 在经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全部用来提 高系统的温度,系统最终所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也叫绝热火焰温度。单一燃料燃烧温度可以根据化学反应 式及各物种的定压比热进行推估。实际燃烧多采用较简便 的(半)经验法进行推估。由燃料性质而定,应考虑热值、燃 点、含水率综合影响。
2.焚烧处理的目的 被处理的废物在焚烧炉内与过量空气进行氧化燃烧
反应,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 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燃烧产生的余热用于供热 或发电,产生的废渣作建材使用,可同时实现废物 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适宜处理有机成分多、 热值高的废物。
1
2014-03-25
(c)供氧量与物料混合程度 空气:助燃,冷却炉排,搅动炉气,控制焚烧气氛。 过剩空气系数过大,导致温度过低,烟气量大产生副作用。
同时烟气净化系统负荷大。 物料混合:改善传质。 (d)停留时间 固废停留时间:蒸发,热分解,化学反应速率。 烟气停留时间:烟气中颗粒污染物和气体分子的分解,反
式中: WH2O—焚烧产物中水的质量分数,%; WH、WCl、WF—废物中氢、氯、氟含量的质量分数,%。
若混合废物中各组成物热值已知,则可按下式计算出总
热值:
固体废物总热值
=
∑(各组成物热值× 各组成物质量)
固体废物总质量
焚烧后实际可利用热量
焚烧后实际可利用热量=焚烧获得的总热量-∑ 各种热损失
3.焚烧技术的动向 ⑴垃圾焚烧厂尾气净化技术,特别是二噁英等。 ⑵垃圾焚烧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将进一步完善。 ⑶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焚烧技术向着烟
气净化、残渣与废水处理以及废热回收等设备整 体化方向发展。
4. 国内的应用现状: 大型垃圾焚烧厂:如深圳和北京两个垃圾焚烧厂主
要为引进国外设备。 我国大中型锅炉厂纷纷引进国外技术,生产垃圾锅
a、干燥阶段
利用热能使固体废物中水分气化并排出生成水蒸气的过程。
在此阶段,物料的水分是以蒸汽形态析出的,因此需要吸 收大量的热量——水的汽化热。
废物含水量越大,干燥阶段越长,对炉内温度降低影响越 大。水分过高,需投入辅助燃料;也可将干燥段与焚烧段 分开。
b、燃烧阶段
燃烧阶段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强氧化反应、热解 反应和原子基团碰撞反应。
排渣系统 焚烧炉的控制与测试系统 能源回收系统
(五)焚烧设备
(一)立式多段炉,具有机械传动装置的多膛焚烧炉。
停留时间长,脱水好,适合 处理含水多,热值低的污泥。
可用多种燃料效率高 结构复杂,移动零件多,维
修费用高。 排气温度低,易产生恶臭,
需要处理排气 处理有害废物需要2次燃烧
目前工业应用的流化床有气泡床和循环床两种类型。前者多 用于处理城市垃圾和污泥;后者多用于处理有害工业废物。
(4)、影响固体物质燃烧的因素
(a)固体废物 粒度:燃烧需要的时间大约与粒度的1~2次方正比。 含水率: 热值:能源结构,生活水平习惯,季节,地理 成分:可燃性,污染物质 (b)温度的影响 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对减量化,无害化有决定影响 不少有毒物质需要高温才能有效分解,焚烧 一般要求温度在850~950,医疗垃圾,危险废物>1150 有难氧化分解危险废物时,甚至加入催化剂
(1)强氧化反应 固体废物的直接燃烧反应。
(2)热解
焚烧过程不能提供足够的氧而使固体废物
在高温下发生的分解反应。挥发分析出的温度区间在200~
800℃范围内;物料与温度都会影响析出的成分和数量。
(3)原子基团碰撞形成火焰
高温下气流富含(单、双、多)原子基团的电子能量跃迁, 以及分子的旋转和振动产生量子辐射,包括红外热辐射、可
4、焚烧停留时间
指固体废物从进炉开始到焚烧结束炉渣从炉中排出 所需的时间。
包括燃烧室加热至起燃与燃尽的时间之和。该时间 受进入燃烧室燃料的粒径与密度的制约,粒径越大, 停留时间越长,而密度受粒径的影响。为使燃烧停 留时间缩短,投料前应预先经破碎处理。
5、焚烧烟气
主要的污染物质: (1)不完全燃烧产物(PIC),碳氢化合物燃烧不良产生的副
根据可燃物质的性质划分燃烧方式: 蒸发燃烧:可燃物质受热融化形成蒸汽后燃烧 分解燃烧:可燃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燃物质燃烧 表面燃烧:与空气接触直接燃烧,没发生明显的
蒸发分解
(2)、焚烧产物
可燃的固体废物基本是有机物,由大量的碳、氢、氧 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氮、硫、磷和卤族等元素。(与氧 反应生成各种氧化物或部分元素的氢化物) 有机碳→CO2 有机物中的氢→H2O 有机硫和有机磷→SO2、SO3、P2O5 有机氮化物→气态氮+氮氧化物[可忽略不计] 有机氟化物→HF(CF4、COF2) 有机氯化物→HCI 4HCI+O2↔2CI2+2H2O 有机溴化物和碘化物→HBr、Br2、I2 金属→卤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和 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