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28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咼考一轮选练习题(14)李仕才一、选择题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 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答案】D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解折】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据题干中的意思可知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作者并未涉冏比判性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
根据题干作者很明显是在强调后半半韶分,即'導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界A项排除;题干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作者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村子有其复杂性,即柱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內还长期有效严,曲糠匸项?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重点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2、有学者研究古代夜市时,引用了东汉应劭《风俗通》的一段记载:“夜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
今乃夜籴谷,明痴呆不足也。
凡斯不敏惠者曰夜籴。
”对此,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材料中“夜籴谷”的记载,明确证明东汉已经出现了夜市B.“夜籴”是一种俗语,不能作为东汉已经出现夜市的证据C.结合上下文,“夜籴谷”更多是一种假设而非真实的存在D.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详加考辨,并结合多种材料综合考虑【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风俗通》按照传统的商业习惯,日中为市,日落而息,否定了夜籴谷的说法,由此可知,其研究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由此可以得出,历史研究应该多加考证,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2】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2】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2】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临沂月考)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C.士人官僚的“规谏”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答案 B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体现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故B项正确;士人官僚的“规谏”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2019·福建高三质检)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暮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
这种现象表明()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多的公卿将相已由匹夫之徒担任,“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就表明西周初年以来确定的世卿世禄制度开始走向瓦解,故C项正确。
3、(2019·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摸底,27)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6、(2019·茂名一模,33)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
此口号()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答案 B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开始了,故A项错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特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口号,体现特区的实干精神,故B项正确;特区的做法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典范,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2)李仕才一、选择题1、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屮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侣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屮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
2、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D. 士庶之分严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家谱是士族证明其身份的证据,材料中出卖家谱的现象说明士族的身份已经不再受到珍惜,这与隋唐以来科举制在选官上打破士族的特殊地位有关,故C项正确;家谱不是一般的商品,与商品经济无关,故A项不正确;宗法制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的家谱只能是宗法观念的产物,故B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变卖家谱的原因,与士庶之别无关。
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Z以为非”,百姓认为“Z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Z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习练题(14)及答案 Word版含解析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选习练题(14)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8·潍坊模拟)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
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
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
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C.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解析:选A据材料“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
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可以得出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故A 项正确;在英国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但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这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故C项错误;据材料“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可知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2、(2018·徐州、连云港、宿迁模拟)1990年10月7日台湾成立“国家统-委员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
“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
”这表明当时台湾()A.认同“九二共识”B.承认“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D.同意两岸通邮、通航、通商解析:选C台湾当局认同“九二共识”是发生在1992年,故A项错误;台湾当局即使时至今日也没有承认“一国两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可知,这一时期台湾当局也是坚持和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故C项正确;台湾当局同意两岸通邮、通航、通商,这是发生在2008年而非上世纪90年代的史实,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答案】C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试图(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答案】A3、1935年1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不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
这凸显了红军( )A.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答案】D【解析】材料未提及群众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争胜利源于正确的军事策略,故B 项错误;此时红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C项错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体现了军事上实事求是的特征,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D项正确。
4、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道:“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
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
人教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4含解析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4)一、选择题1、(2018·南京学情)《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解析:选A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说明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
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门下省具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
“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皇帝诏令没有被否决,故C项错误。
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故D项错误。
2、(2018·丽水、衢州、湖州联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解析:选D 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是材料中清政府接受英国核定关税的理由,但不是材料本质的体现,故A项错误;“天朝上国”意指本国本朝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中心大国”,与材料英国核定关税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中国爽快接受英国的核定关税要求,与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无关,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仅仅因为英国提出的税率比清政府原有的关税高,就爽快接受,可以看出清政府没有意识到由外国核定中国关税是侵犯主权的行为,反映的实质是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故D项正确。
3、“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2019届版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课后训练题十四及答案解析

2019届版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课后训练题十四及答案解析2019届版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课后训练题十四一、选择题1、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
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这反映了“光荣革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国王“统而不治”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D.建立了责任内阁制2、(2018·邯郸摸底)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
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
这显示出德国()A.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C.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3、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
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
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A.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B.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4、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四川绵阳斧、锸、锛四川荥经铁锄、曲炳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铧、长釺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重庆云阳铁削、铁锄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5、(2018·宿迁模拟)1946年11月,广州市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市长证婚。
参加者除要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外,还要增加合格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
举行仪式时,男穿蓝布中山装,女穿长袖全白旗袍,并手持花球一束。
这表明() A.广州人民观念先进B.婚姻习俗逐渐简约文明C.政府操控婚姻习俗D.中国婚俗已经完全西化6、(2018·宣城调研)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30日,WTO已受理了496起贸易争端案件,平均毎年受理25起,这远远多于GATT存续47年间的受案量。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2)含答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2)含答案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 B解析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小农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没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人们思想控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良好,故D项错误。
4、(2019·毕节一模,27)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行、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D.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答案 B解析清廷希望以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而非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故A项错误;用关税代替外国公使驻京、内地游历等,是为了保持华人与洋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华夷之防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贸易立国”,故C项错误;清廷希望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人的让步,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故D项错误。
5、(2019·全国卷高考模拟调研一,28)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
这反映了( )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 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答案 C解析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项正确;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
6、(2019·枣庄一模,3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D.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 C解析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不是外交问题,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是2019年香港回归,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祖国大陆对台湾不同时期的政策,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4)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以下是河南内黄三杨庄西汉时期属魏郡繁阳县(繁阳西接内黄,今天内黄县的大部分地区属繁阳境)农村聚落遗址宅院分布图。
该聚落遗址表明出当时
A. 小农经济相对安定富足
B. 自然村落聚居相对分散
C. 重农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D. 小农经济崇尚封建迷信
【答案】B
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3、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谭志道最初由业余爱好者“下海”为楚调(汉剧)演员,应工老旦,兼演老生,“因其声狭音亢,尤如鹨鸟鸣叫,鹨鸟俗称‘叫天子’,遂得艺名‘叫天’”……23岁时,谭鑫培回到北京,以武生应工搭享誉一时的三庆班演出,以演出《神州擂》、《攻潼关》等武生戏。
……他经常昇平署的传差,到皇家宫廷及园林为慈禧太后、光绪帝以及王公大臣演出,深得慈禧以及王公的喜爱。
关于谭鑫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曾主演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B. 其“叫天”唱腔与“水磨腔”颇为相似
C. 所在的“三庆班”为最早进京的徽戏班
D. 可能到过颐和园内的“德和园”演出
【答案】B
4、下图版画名为《高丽月夜大战牛阵得胜全图》,作于甲午战争期间。
画中,狂牛角上绑有利刃,背上负有灯笼,直冲日军而去,日军士兵或瘫软在地,或仓皇返身逃跑。
这幅版画A. 利于安抚民心维护清政府统治
B. 表明了清政府坚决抗日的决心
C. 表现清军将领战术思想先进
D. 全景再现了平壤战役的情景
【答案】A
5、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 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 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 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 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答案】B
6、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中有“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由此可见,其主要目的是
A. 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 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地位
C. 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D. 限制外国资本在国内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对“节制资本”的解释中,可知如有大资本由国家经营管理,其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C正确。
A项“取代”错误。
B项中的“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地位”,不是“节制资本”的含义,排除。
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答案】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由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
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各国,遭受列强侵略,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人奋起反抗,“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这些内容表明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这些成果有了最佳的结合点后就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即是取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学生可以依据近代中国人求解放、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史论结合来整理答案。
回答时要注意事件的典型性与重大性,不要乱用知识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反抗与探索
【名师点睛】本题是本试卷考查知识最多的题目,它几乎涵盖到了整部中国近代史,考查的能力水平高。
解决本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归纳出中心观点,然后再依据这个观点进行阐述。
其次要选准论据,这个论据要准确而典型,影响大。
材料短短的几句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旷古未有的变局”的原因及影响,学生围绕着这个观点进行整合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