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11 小说阅读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6-2+Word版含答案.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小人物大春秋马德前些年,单位还烧锅炉。
有一次,几个人出去吃饭,我说,咱们把烧锅炉的王师傅一块喊上吧。
同去的人有些瞠目,我去喊王师傅,王师傅也有些吃惊。
彼时,他正把一铁锹煤送到炉膛里,铁锹停在半空,也表达着黑色的惊愕。
王师傅以为我在逗他,但分明不像,因为我们并不熟识。
他说,都有谁啊,我说大部分都是老师们。
他说,那我带一瓶酒吧,我点点头。
他带去一瓶二锅头。
酒桌上,他显得很不适,低着眉,不说一句话,一只手不断搓着另一只手的手背。
我们的话题,他不好插上嘴,只是在敬酒到他那里的时候,才象征性地应答几句。
倒是带的那瓶酒,他喝了一半,别人给他倒其他酒,他不要,也不多解释,只是说,我喝二锅头就好了。
回去的时候,没见他醉,但脸红得紧。
在一个背风处,他一把扯住我,说,马老师,谢谢你。
他还想说句什么,忽然咽下去了。
王师傅比我小不了几岁,但好像没上几年学。
我打水的时候,常见他的宿舍里放块画板,他常画啊画的,便觉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后来再出去,我还是叫上他。
王师傅总是不好意思,但我执意邀请,他拗不过,便带着酒一起去,去了之后,还是不说话,还是一个人把一瓶酒喝个差不多。
他好像在单位待了两三年就走了。
我跟他的接触,就是喝过几次酒,吃过几次饭,没有长聊过,也没有深聊过。
印象中,有一次,他好像把一瓶二锅头都喝了,有些高了,回来的路上,拉住我不松开,来来回回说一句话。
他说,马老师,你跟别人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去农村赶大集的时候,我常去一个钉鞋的摊位那里,一坐就是半天。
是老相识,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他钉鞋,我就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谈。
他跟我聊家庭孩子,讲寡居的老娘曾经遭过的苦,到动情处,一个大男人,呜呜咽咽地朝我哭。
他给我唱老调。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一个小戏班唱过几年戏。
他还说,老调中最有名的是《潘杨讼》和《忠烈千秋》。
“万岁爷金殿上传下口旨,他要我寇准断潘洪……”他经常咿咿呀呀哼唱这个段子。
期末考前集训 新高考题型-小说练——高二语文上学期部编版

望星空聂鑫森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
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
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
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
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
”“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
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
“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
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
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
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
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
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
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含答案)及配套试题(共5套含解析)(共129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含答案)及配套试题(共5套含解析)(共129页)配套试题课时达标30一、(2018·山西45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忘川聂鑫森国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望川,是个奇人,奇在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所以他有个外号:忘川。
贺望川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
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
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
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他找不到路,只好问人该怎么走。
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
”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
”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
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
该结账了。
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
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别的都没带。
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
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
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
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
”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
”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
”“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
”“快坐下。
先喝茶。
”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
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
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稔。
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
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
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
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训练:小说阅读.doc

1.(2011年海南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红橘红每年深秋,老刘都要佝偻着脊背,扛着一蛇皮袋红橘,翻越好几里山路,再坐上几小时汽车,然后转乘一天的火车来到儿子发根家。
坐在客厅沙发收看电视时,瞧着儿媳妇陈妮时不时从厨房急急地出来,拿起茶几上几瓣红橘塞进嘴里,又急急地奔回厨房,老刘的脸上便绽放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老刘记得,发根曾对他说过,儿媳妇和发根一样,最喜欢吃他亲手采摘的红橘。
那是长在村后山坡上的野橘,个儿均匀,圆润亮泽。
深秋时节红灿灿地挂在村后山林里,染红了一片风景。
发根还说,儿媳妇做梦都想去村后山林里看看,摸摸发根曾经爬过的树,走走发根牵着牛儿走过的路。
那年深秋,发根几乎要带着陈妮和两岁半的孙子返乡。
临行,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让发根永远留在了城里。
如今,孙子已经十一岁,老刘依然没有忘记发根的话。
一家人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陈妮收拾好厨房,将有些疲惫的家公安顿睡下后,坐在正看着电视的儿子身旁。
儿子望了望母亲有些落寞的脸,随手关掉电视,叹息了一声。
“怎么了,儿子?”她拿起茶几上的一个红橘把玩着。
“妈,你干嘛骗爷爷?”“骗爷爷?我没有啊!”“没有?妈,红橘其实又酸又涩,你根本不喜欢吃,可为什么却要在爷爷面前装作吃得津津有味啊?”她望着满脸疑惑的儿子,不由得陷入沉思。
该怎样向儿子解释呢?说实在的,她不喜欢红橘的味道,生涩,酸味重。
当然,在她怀着儿子那阵,她确实说过喜欢吃红橘的话。
“是啊,红橘的确比不上市场的蜜橘,很难吃。
不过,爷爷……”“妈,既然你不喜欢吃,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爷爷,却让爷爷每年那么辛苦地扛着红橘到我们家来?”儿子嚷道。
“你小声点,爷爷刚睡着呢!”她指了指旁侧的一间卧室,又摸了摸儿子的头,“哎,有时,我会想,爷爷和爸爸怎么会喜欢吃这么难吃的红橘呢?自然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每一个红橘都饱含着情意,像亲情、乡情……”“我不懂!”儿子摇摇头。
他觉得母亲的话有些深奥。
“傻孩子,不说别的,”她笑起来,“如果我告诉爷爷,我也讨厌吃红橘,爷爷还会送红橘到我们家来吗?不送红橘了,你能保证每年邀请爷爷来我们家一次吗?”“不能……”儿子茅塞顿开似的,“哦,妈,你是说,为了让爷爷每年来我们家住上几天,你才装作喜欢吃红橘的吗?”她点了点头。
专题限时集训11 小说阅读(一)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小说阅读(一)(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分)【导学号:74812028】头牌银铃是黄河口剧团的头牌,也是“绕梁腔”的唯一传人,能像磁石一样吸来观众。
每当听到“白娘子我上舟船更换衣衫”,观众便立时屏住气息,竖起两耳,将头后仰,仿佛看到一根锃亮的银丝从云端直贯而下。
团里的台柱子谁不宠着?剧团驻地南边有一片银杏林,那是银铃吊嗓儿的地方。
早晨不论多忙,伙房的老周都会准备好两个鸡蛋候着,看到银铃吊完嗓儿回来,便把鸡蛋打在一只白地青花的瓷碗里,再用刚烧开的水一沏,明白亮黄的一大碗。
银铃接过咕咚咕咚喝完,用手抿一下嘴,朝老周一笑。
别人看着眼馋,可也白搭,直到小甜瓜进了团。
小甜瓜是戏校毕业的,唱、念、做、打倒也不差,只是“绕梁腔”偷偷练了一年仍不得要领。
到了高音区,嗓子便裂了似的败下阵来。
小甜瓜不敢再练了,发誓要拜银铃为师。
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候在银铃宿舍门口,等银铃起床,便抢着倒尿盆,打洗脸水,晚上又抢着给银铃倒洗脚水。
有一次,小甜瓜倒好洗脚水就顺势将银铃的两只白莲藕样的小脚捉住洗了起来。
“真想学?”银铃问。
小甜瓜说:“想。
”“想学的话,你得答应一件事。
”“行,只要师傅肯教‘绕梁腔’,就是十件八件也成。
”“你要起誓。
”“行,我起誓”。
第二天,小甜瓜被带进了银杏林。
周而复始,每天练习吸气屏气,一练就是一年。
等小甜瓜能屏气五分钟时,银铃这才正式教她“绕梁腔”。
原来学习“绕梁腔”的诀窍全在一口丹田气。
那四绕八弯的声音盘旋上升,到了顶峰又盘旋而下。
唱完,屏住的那口气仍游刃有余。
小甜瓜悟性好,又有基础,学得很快,不到三个月便唱得娴熟自如。
不过,小甜瓜从没在人前唱过“绕梁腔”。
演出前,总是仔细地为师傅准备好戏装,沏好润嗓的菊花茶。
人们第一次听小甜瓜唱“绕梁腔”,是在全区的汇报表演上。
本来,还是银铃唱《水漫金山》,可是,临上场,银铃的嗓子突然哑了。
眼看戏就要开演,团长急得直跺脚。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11-3-2+Word版含答案.do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坐[美]H.E.弗朗西斯早晨,他看见一男一女坐在他家门前的台阶上。
他们整天坐着,一动也不动。
他每隔一阵子就从前门的玻璃偷看他们一下。
天黑了,他们还不走,他猜测他们什么时候吃东西、睡觉、做其他的事情。
黎明时,他们还坐在那儿,坐在那儿任凭日晒雨淋。
起初,只有隔壁的邻居打电话来问:他们是谁?在那儿干什么?他不知道。
后来,街坊邻里都打电话来问,连经过那儿看见他们的人都打电话来。
他从未听过那对男女交谈。
接着他开始接到来自市内各个角落的电话,有陌生人和市参议员,有专门职业者和办事员,有收垃圾者及从事其他社会工作的人。
还有邮差,每天都得绕过他们来送信。
这时,他觉得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了。
他要求他们离开。
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坐着,看着,一脸漠然。
他说他要叫警察来。
警察骂了他们一顿,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权力范围,然后用警车把他们带走了。
早上,他们又回来了。
这回警察说,如果不是监牢太挤了,就要把他们关起来,其实如果他坚持的话,警察仍得找个地方关他们。
“那是你们的问题。
”他说。
“不,实际上是你的问题。
”警察这么对他说,但仍然将二人带走了。
隔天早上,他向外一看,那男人和女人又坐在台阶上了。
他们在那儿坐了好几年。
冬天时,他希望他们冻死。
但是,他自己却死了。
他没有亲戚,所以房子收归该市所有。
那男人和女人继续坐在那里。
当市政当局要将那男人和女人弄走时,邻居和市民对市政当局提出了控告:那男人和女人在那儿坐了那么久,房子该归他们所有。
请愿者胜诉。
男人和女人接管那幢房子。
翌日早晨,全市每一家的门前台阶上,都坐了一对陌生的男女。
请简析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巧设悬念:文章开头写一对男女一直坐在“他”家门前的台阶上,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在那儿干什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3 环境课后对点集训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小说阅读 3 环境课后对点集训不分版本专题十一小说阅读 3 环境一、[XXXX·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村长唐三草欧阳黔森唐三草叫唐万财的时候,不但没有什么财,反而穷得叮当响。
本来有人想叫他叮当响的,却没有叫开。
可人家人穷志不穷,每年到青黄不接,乡里发救济粮,他也不好意思去领,相当有志气的嘛!这样的人,说什么也不能侮辱了人家。
这样,叮当响才没有取代唐万财。
他继续叫唐万财。
唐万财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家里已不再穷得叮当响,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
也许是叫唐万财的缘故,与他相识相伴的人,总会被“万财〞这个良好的愿望提醒。
这一时时提醒就不得不让人时时沮丧。
首先,当然是他老婆再也受不了只是一个良好愿望的折磨,离家出山打工去了。
开头还有几封信来,后来几年没了音信,再后来就干脆离了婚。
离了婚的那一年,唐万财由于书教得好,转正成了一名公办教师,工资也高出了许多,当然离那个良好的愿望还比拟远。
一年后,来了一批女老师,这批女老师中单身的也不少。
这时唐万财在学校资历也不算浅了,还当了班主任,再加上他为人的口碑也不错,大家就说:“万财你看,你一个人也不容易,现在正是好时机,就再找一个吧!〞唐万财说:“不行。
〞大家说:“为什么?〞唐万财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又过了一年,他的前妻回来了。
不见她带着一男半女,带回来的只有一点钱,可能也不多,也就是在娘家的老屋地基旁搭起了一间房,也算是有了一个窝。
大家见俩人都单身,就有人劝唐万财说:“破镜重圆也是好事。
〞唐万财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大家的良好愿望也只好作罢。
再过了一年,唐万财的那些女同事们根本都不再单身了,大家就笑他说:“你看,叫你早下手你不干,这回好了,看你找谁去?〞唐万财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天,大家闲来无事,谈起了这几年的唐万财,这一谈不要紧,要紧的是“唐三草〞这个名字从此诞生了,并永久地取代了“唐万财〞。
桃花村地处山脉腹地,石头多,耕地少,人还不少,这就是桃花村为什么难摘贫困村帽子,这也是为什么唐万财的父母要给儿子取那么一个有着良好愿望的名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聂鑫森小说(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聂鑫森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证聂鑫森湘楚市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师沈君默,满六十岁这一天,一上班就拿着申请退休报告,急步走向馆长刘政和的办公室,似乎在这里一刻也不想驻停了,真是咄咄怪事。
沈君默个子不高,微胖,慈眉善目,满脸是笑,远看近看都像一尊佛。
他不留胡须,下巴总是泛着青光,也不留头发,一年四季都是光头。
他说搞古籍修复,图的是一个干净,以免工作时为掉落的一根两根须发分神。
这辈子他修复过多少珍本、善本?数不清。
无论古籍损坏到什么程度,他都能令其起死回生。
沈君默的爷爷、父亲都是干这个行当的,他是从十八岁一直干到六十岁,整整四十二年。
儿子沈小默从大学的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特招进馆跟着他参师学艺,一眨眼也三十出头了。
沈君默有孙子,刚刚四岁。
有人问:“你孙子长大了干什么?”“还能干什么?干祖传的手艺。
”修复一本破损的古籍,就有十几道工序:拆解、编号、整理、补书、拆页、剪页、喷水、压平、捶书、装订……不光是补虫眼、溜口(补书口),这很容易。
难的是把经水浸后整本书页粘在一起的古籍,如“旋风装”“蝴蝶装”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逐页分离修复,而且要修旧如旧,非高手不可为。
沈君默来到长廊尽头的馆长室门前,正要举手叩门,门却忽地敞开,走出笑吟吟的刘政和。
“沈先生,我在等着你哩,请进!托朋友从杭州买来的龙井‘明前茶’,已经给你沏上了。
”“谢谢。
”刘政和原供职于历史研究所,调到博物馆来不到三个月。
为人谦和,腹笥丰盈,而且不徇私情,全馆上下对他印象颇佳。
前任馆长章扬升迁为文化局副局长,在刘政和上任几天后,忽然来馆里检查工作,顺带提出要借走库存的古籍《归隐录》回家去研究。
刘政和立马回绝,说:“章局长,这是不行的,你可以到这里来读,但古本书是严禁外借的。
你是这里出去的,应该知道这个规矩,请海涵。
”章扬哈哈一笑,说:“我是想试试你,果然坚持原则。
”沈君默和刘政和,在一个古拙的茶几边坐下来,玻璃杯里的龙井茶飘出清雅的香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集训11小说阅读一、(2013·宜宾)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独腿人生罗伟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
“五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
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
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
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
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
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
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
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到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了独腿车夫三轮支撑人生(一个车夫用独腿蹬三轮支撑自己人生)(符合字数要求,能准确概括文意即可)(18字以内)的故事。
2.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他的断腿,瞪着黄的裤管。
“直直地瞪着”“瞪着”,形容目光长时间盯在他的“断腿”和“裤管”上,表现“我”突然发现车夫是独腿后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车上的复杂心情。
(符合语境,言之成理即可)3.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你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关键点:主人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坚韧的意志,诚恳、诚信、善良的品质,自尊、自立的精神。
(2)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一处作简要分析。
示例一:“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表现了车夫担心“我”的误解,体现了车夫的诚恳、诚信。
示例二: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写出了有些富人对底层人的偏见,反衬出独腿车夫诚信待人,自尊自强品格的可贵。
4.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独腿车夫的故事感动、激励了“我”。
一个人诚恳做人、坦诚做人、自强不息,就会坚强,就会拥有自尊,就会获得支撑人生的力量。
(紧扣句意,谈出感悟,言之成理即可)二、(2014·连云港)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习题。
丑兵莫言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
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_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大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
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
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
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
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
”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
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
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
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
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
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
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
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
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
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
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
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
”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
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
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
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
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比喻,把丑兵的外貌(肖像)比作“歪脖子榆树”“干疤土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丑兵的外表之丑,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丑兵作铺垫。
(2)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环境描写,交代时间(夜晚),以景写人,烘托丑兵美好的心灵。
或比喻手法,以景写人,烘托丑兵美好的心灵。
2.小说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丑兵,找出几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外貌(肖像)描写,“歪脖子榆树”“干疤土豆”抓住外貌特征写丑兵之“丑”;动作描写,“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突出他的爱心和善良;语言描写,“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等,表现他热情上进(善良、宽容等)个性;神态描写,“眼睛潮乎乎地说”,表现了丑兵淳朴真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