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鉴赏 评论《百合花》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鉴赏 评论《百合花》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鉴赏·评论《百合花》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撂.下()劈.手()闪烁.()虔.诚()半晌.()木讷.()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iǔ怩()抱qiàn()踌chú()幼zhì() hān厚() shàn笑()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

他听了,果然就地带我走了。

(松松爽爽轻轻松松)(2)我猛然醒悟地跳起来,地跑去找医生。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4. 下面的句子不属于神态描写的一项是()。

A.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B.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C.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D.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5.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前后构成排比。

幸福是茹志娟的《百合花》散发出的那一缕清新醉人的芬芳;幸福是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烟消云散后伊丽莎白和达西十指的交握;幸福是。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C.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D.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

7.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我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在对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向许多著名制药企业提供了特殊的病毒菌株,用于研制专门抵抗甲型H1N1流感疫苗,这种疫苗可望于今年8月问世。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不求甚解》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不求甚解》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5课《不求甚解》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_。

答案:邓拓 |《燕山夜话》解析:第一空要根据要求填写原名,不能填写笔名,书集句要用书名号。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在学习中要准确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àngB、诘难nàn咀嚼jiǎo 味同嚼蜡juéC、滞碍 chì 劝诫jiè 抠字句kōu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答案:A解析:用反选排除法,B“嚼”读jué,C“滞"读zhì,D“鄙”读bǐ,答案为A。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在学习中要准确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

3.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色彩斑澜。

B。

让我们以志向为矛、以坚韧为弓,持之以恒地捶打命运这堵厚实冰冷的墙。

C.读书可不求甚解,但不可潦草应付;可咬文嚼字,但不可吹毛求次.D.一阵暖风熏过,花儿们抖落一冬的沉闷,相互拥抱嘻闹.答案:B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澜”为“斓”,C“次”为“疵”,D“嘻"为“嬉”,答案为B。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天的庐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季节。

B。

从2014年9月1日起,我校将基本上完全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C.班主任老师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五小行动”,畅所欲言,广泛地交流了意见。

D。

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答案: C解析:用反选排除法, A句压缩句子主干可知“庐山是季节”主谓搭配不当,B句“基本上”与“完全"矛盾,D句谓语“杜绝"之后的宾语部分缺少中心语“行为",答案为C.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含详细答案)(7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含详细答案)(72页)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自然歌咏1沁园春雪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1)江山如此多jiāo(),引无数英雄jìn g()折腰。

(2)惜秦皇汉武,略输wén cǎi()。

(3)一代天jiāo(),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diāo()。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这首词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

慨.叹省.悟家谱.搽.脂抹.粉答案:kǎi|xǐng|pǔ|chá mǒ解析:注意易错点,“慨”的声母是k不是g,“省”是多音字,“谱”的声母是p不是b,“搽”的声母是翘舌音。

点评:给汉字注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miǎo茫jī梁kuāng骗wū蔑答案:渺|脊|诓|诬解析:结合词义,根据拼音判断汉字,注意不要音同形似的汉字,不要写错字,如“渺”与“缈”,“诓"与“筐”,“诬"与“巫”。

点评: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

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3.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玄虚.(xū)诓.骗(kuànɡ)脊.梁(jǐ)B、渺.茫(miǎo)省.悟(xǐn)脂.粉(zhī)C、笼.罩(lǒnɡ) 抹.杀(mǒ)宰相.(xiànɡ)D、慨.叹(kǎi)玄.虚(xuàn)筋骨.(ɡù)答案:C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诓”读第一声,“脊.”读第一声;B“省”是后鼻韵母,“脂”读第三声;D“玄”读第二声,“骨”读第三声,故答案为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张振芳张春梅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⑴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⑵晨起动征驿,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奢侈今何处?⑷“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意象。

吴均在《山中杂诗》中用“鸟向檐上飞,”体现山居的自然有趣;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引来不少文人的咏叹, 这里有杜甫“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的苍凉,又有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阔,范仲淹也因其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发出了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诘.难(jié) 彷.徨(páng) 格物致知不求甚解B 诓.骗(kuāng) 聪颖咬文嚼.字(jué) 狂妄自大C 模.式(mú) 愕.然根深蒂.固(dì) 吹毛求疵D 玄.虚(xuán) 怡情孜.孜不倦(zhī) 味同嚼醋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4、.综合性学习:(4分)①请仔细分析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幅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从漫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春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孤独之旅 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孤独之旅 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16 孤独之旅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掺.杂(chān)旧茬.(chá)戳.破(chuō)B.驱.除(qū)肥硕.(shuò)炊.烟(chuī)C.眺.望(tiào)嬉.闹(xī)纯粹.(cuì)D.捆扎.(zhā)撩.逗(liáo)胆怯.(qiè)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2)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里的席子上。

( )(2)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3)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 ) (2)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 ) 5.《孤独之旅》节选自当代作家的小说。

《孤独之旅》的主人公是,他生活的自然环境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课文高潮部分的主要事件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天黑了。

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

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

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②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眼见着天黑了。

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

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③杜小康突然感觉累极了,就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④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⑤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

2021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故乡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1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故乡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 《故乡》是一篇小说,文中的“我”是 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虽然带有作者鲁迅的 影子,但并不是作者鲁迅。 【答案】C
一、精段品读 阅读“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以及“这来的便是闰土……‘老爷!……’”,回答问题。 6.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童年时的好朋友“我”时,应
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15 故乡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新知积累·基础练
(1) chán rùn 膜
1 睢 (2)隔决 隔绝 2 C
3
(3)没有思想,没有
反抗,像木偶一样
没有灵魂 (4)心理
③ “舒畅”改为 “舒展” ⑥ “都 是”前面加“家”
4
(1)爱贪小便宜、鄙俗 (2)善 良、淳朴 (3)麻木、痛苦
5C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语言建构·能力练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实践·素养练
15
16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 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
与闰土隔决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 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mó起来……然而我又不
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 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suī而生活。
13. 【立德树人•至爱亲情】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表达情 感上有何作用? 还没有一米六高的母亲,夜色中站在不过只有三四 米宽的路口等“我”,尽管“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 是一晃而过的黑点”,母亲依然站在故乡的铁路道口给 “我”点亮一束光,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深深 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乡深深的思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蔑.(miè)脊.梁(jí)自欺.欺人(qī)B.渺.茫(miǎo)省.悟(xǐng)前仆.后继(pú)C.笼.罩(lǒnɡ)抹杀.(shà)宰相.(xiànɡ)D.慨.叹(kǎi)诓.骗(kuānɡ)搽.粉(chá)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玄虚B.地大物搏求神拜佛脂粉C.前扑后继埋头苦干渺茫D.舍身求法自欺欺人竹蔑3.本文语言饱含感情,请分析下列句子各表现了什么感情,为它选择恰当的选项。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3)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4)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 )A.讽刺B.赞颂C.自豪D.愤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为了人民而保全自己,解除困苦)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伤感现在的事情)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B.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C.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D.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训练一、积累和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孜孜()不倦(2)根深dì____固(3)吹毛求疵()(4)文采zǎo_____饰(5)矫()枉过正(6)咬文jiáo_____字(7)滞()碍(8)kuāng______骗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横线上。

(1)不知所错(2)袖首旁观(3)豁然惯通(4)休身养性(5)轻而一举(6)契而不舍错别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的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四个图形引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及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怎样才能具有创造性思维。

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题即本文中的论点,“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

通篇强调了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是为批驳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观点,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采用了驳论的论证方式。

D.《谈读书》与《不求甚解》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关于读书问题的,但在写法上,前者主要运用驳论,后者则以立论为主。

4.仿照例句的内容、句式及修辞方法,接着往下写两句,使之构成前后语义一致、句式流畅的一段话。

例句:(书是人生的忠实伴侣),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为你解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真谛。

不会做人,何谈___________;不会学习,何谈___________;不会生活,何谈___________;不会生存,何谈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一支笔,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书写,每个人脚下的路都需要自己铺垫。

A.忠孝国家B.与时俱进C.人生价值D.创造生活6.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人提出新的“读书无用论”。

认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读什么书?”如果要反驳这个观点,下面四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哪两句可以用来做论据?()()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B.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C.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D.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7.下面一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哲理启迪?请你读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30个字)。

清朝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李太白的。

乙则正好相反,不仅苦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划均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

一天,甲嘲讽乙,“请问仁兄,您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乙并不生气,笑着反问道:“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

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

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

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读而不懂不行,既读也懂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

许多人读书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

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

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

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

我们应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1)“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

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

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

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2)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

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

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

两者往往互相作用。

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3)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

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8.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论证和 ________论证的方法,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6段划线处(1)“站到巨人的肩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段划线处“落笔无古人”一句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文中划线句(3)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其意思相同的一项()A.书非借不能读也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尽信书不如无书D.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1.欧阳修写作有成有败,写文成功的关键是 __________;写诗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1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亚克敦、欧阳修、爱因斯坦的事例,使之构成排比。

亚克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因斯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说霸》一文,回答13—17题。

说霸①对“霸”字从来没有过好印象。

在我的记忆里,“霸”字的字义仅限于指那些蛮横无理、依仗权势压迫人民的人或阶层,诸如霸权、霸道、霸占、霸持、恶霸等等。

除此之外,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

因他太爱面子,打了败仗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别姬自刎了。

尽管事迹很悲壮,但也没能改变我对“霸”字的看法。

②近年来,“霸”字似乎得以平反昭雪,一些人对“霸”字开始情有独钟。

“霸”字不但运用频繁,而且与“霸”字组合的新词常常令人耳目一新,“霸”字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商品交易中,有商家制定不容更改的霸王条款;在生活用品中,有用“霸”字冠名的快餐食品,如面霸、味霸、巨无霸等;在体育娱乐上,超霸、争霸、霸王等各种杯赛此起彼伏,带“霸”字品牌的运动服装也争相上市;在科技领域。

以“霸”字命名的电器、游戏机如雨后为笋,声霸、图霸、解霸、毒霸等软件磁盘各领风骚。

因笔者对市场一无所知,这些打“霸”字品牌的商家是否因霸得福、因霸得利,但据我所知,全球资产排名第一、真正成就了霸业的,却是一个用“微软”这两个瘦弱的字眼冠名的企业。

③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一款叫“霸道”的新车。

惹了麻烦。

在该车的广告宣传画面上,“霸道”越野车飞速行驶在公路上,蹲在路旁的两只石狮子,一只伸出右手向“霸道”车敬礼,另一只则低头作揖。

配图的广告语写道:“霸道,你不得不尊敬。

”许多网友认为,石狮子在我国代表着权力和尊严,这则广告严重伤害了国人感情。

我赞成这种看法。

一个横行霸道、伤害国人感情的品牌,难免让人反感。

④当然,沾染上霸气的不仅仅是商界,个别从政者也不甘示弱。

有的霸权独裁,凌驾于组织之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喜欢自己说了算。

有的霸财独享,中饱私囊,动辄百万、千万。

有的飞扬跋扈、欺男霸女,不知廉耻。

以“不吹牛不是好干部”为用人标准的原湖北省天门市的“五毒书记”张二江就是个典型。

⑤西方有句谚语:“上帝欲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病狂。

”这话很有些道理。

现实生活中,因霸气太足而撑破皮囊泄了气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孩多一些和气,少一些霸气!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②段中列举了若干反面的事例和一个正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能去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有两个不含“霸”字但具有“霸”字意味的四字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体会,请谈谈你的认识(2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