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晕车晕船
人为什么会晕车的原因

人为什么会晕车的原因人为什么会晕车为什么会晕车?晕车的现象,是因为人的前庭功能比较敏感造成的。
人的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两部分,耳蜗负责听力,前庭三组半规管负责平衡。
有一些人的前庭功能先天性比较敏感,就会导致容易晕车,或者晕船,或做游乐园旋转类设施的时候会出现晕车的现象,比如头晕、恶心、想吐,甚至还有胃肠道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肚子疼、想大便等等这些症状。
还有一些人前庭功能发生变化之后导致前庭功能敏感,也会出现原来坐车不晕车,后来又出现晕车的现象,是因为前庭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前庭功能敏感造成的。
晕车最快的缓解方法当出现晕车时,最有效、最快速的缓解办法就是脱离该环境,离开交通工具,找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地方平躺、休息,晕车情况应该较快得到缓解。
但绝大多数是不能够较快脱离引起晕车的环境,所以要停止看手机或者看书等动作,尽量把视线放到远处,看远方地平线和远方物体。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缓解,可以找座位坐好、闭目,同时尽量减少身体和座位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以尽量的靠在座位的座背上,同时调换座位,到通风相对好、空气比较流通的座位,同时颠簸比较少的地方乘坐,可以尝试做深呼吸等缓解晕车引起的恶心和不适的感觉。
如果自我调整的方法都无法奏效,可以吃抗眩晕的药物,比如乘晕宁等治晕药物来迅速缓解眩晕。
晕车是体质差的原因吗晕车,不能完全代表患者体质差,晕车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由于患者的内耳前庭功能过于敏感,前庭平衡感受器比较敏感,特别是当患者乘车时,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震荡的内淋巴液反复的刺激,继而出现前庭平衡功能紊乱,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头晕等相应的症状。
所以晕车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患者的前庭平衡功能感受器过于敏感,但与患者的全身体质或者是免疫力无明显的联系和关系。
所以晕车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全身的疾病或者是全身的免疫状态和体质无明显的关联。
晕车原理解释

晕车原理解释晕车,又称运动病,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通常在长时间乘坐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出现。
很多人在旅行或者长途出行时都会遇到晕车的问题,这给他们的旅行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那么,晕车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一下晕车的原理。
晕车的原理主要与人体的平衡系统有关。
人体的平衡系统主要包括内耳、眼睛和神经系统。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的运动会对我们的平衡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晕车的症状。
具体来说,晕车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内耳是人体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内耳中的半规管和耳石器官可以感知头部的姿势和运动状态。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的运动会影响内耳的感知,导致内耳传递给大脑的平衡信息与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的信息产生矛盾,从而引起晕车的症状。
其次,眼睛也是人体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
眼睛可以感知外界的运动状态和姿势。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眼睛感知到的运动状态与内耳和其他感觉器官感知到的运动状态可能会产生矛盾,从而引起晕车的症状。
此外,神经系统在晕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可以协调和整合内耳、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的信息,以维持人体的平衡。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的运动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对平衡信息的处理和调节,导致晕车的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晕车的原理主要与人体的平衡系统有关。
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的运动会影响内耳、眼睛和神经系统的平衡信息处理和调节,从而引起晕车的症状。
因此,对于晕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呼吸、闭眼休息、避免阅读等方法来减轻晕车的症状。
同时,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来缓解晕车带来的不适感。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晕车的原理,从而更好地应对晕车问题。
人为什么会晕车 晕车是什么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车是什么原因
导语:很多人都会有晕车的现象,晕车在我身边并不罕见,所以想要长途旅行的朋友们便会十分的苦恼,但是人为什么会晕车呢?它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很多人都会有晕车的现象,晕车在我身边并不罕见,所以想要长途旅行的朋友们便会十分的苦恼,但是人为什么会晕车呢?它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想必大家并不是很全面的了解,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医学上说,晕车、晕船和晕机统称为晕动病,这个病虽不属疑难杂症,但是由于症状令人非常难受,晕车除了和人体个体差异有关系以外,主要和人体的前庭平衡器官这个平衡系统有关系。
前庭器官是人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器官。
就好比是眼睛的作用是视觉反应,鼻子的作用是嗅觉反应一样,耳朵的作用就是产生听觉,而前庭的作用就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前庭可以感受到人体头位、体位的变化,可以随时调整人身体的姿势,达到身体平衡。
一、晕车的原因
1、晕车与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有关
有趣现象的是晕车的人能够开车,却不能乘车,因为运动病主要是人体前庭神经系统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经系统的兴奋度的高低是关键。
前庭神经系统属于低级中枢,它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影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抑制作用。
当晕车的人开车时,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高度兴奋对前庭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会晕车了。
而以乘客身份乘车时,则不具有这种效应。
同样,当战斗警报拉响时,原来晕船的海军将士即刻能够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战斗。
为什么有一些人会晕车

有些人天生就会晕车,而有些人也是一坐车,船,飞机等就会晕,导致出行很不方便,也使不会晕车的乘客受到影响。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关于晕车的原因分析,供大家参阅。
为什么会晕车主流学说认为,晕车是因为,眼睛和身体感受到的信息出现冲突而导致的。
坐车时,耳朵里负责感知运动与平衡的前庭,感知到你在运动。
而此时的你正在车里四处乱看,所以眼睛传给大脑的信息,就会跟前庭传来的信息不匹配。
偶尔信息不匹配,大脑最多有点发晕,可时间一长,这种逻辑上的混乱,会让大脑认为你吃了有毒的东西出现了幻觉,然后让你把吃的都吐出去。
另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前庭功能的敏感和耐受度不一样,有人在战斗机里随便晃都没事,有的人骑个自行车,拐弯拐快了都会头晕。
一般来说晕车是天生的,想要避免的话,除了吃晕车药,坐副驾驶紧盯前方,假装自己在开车,或者干脆自己开车。
眼睛和耳朵获得的信息一致,大脑就不会让你吐啦!怎么治疗晕车有的人是对汽油等挥发性气体先天性过敏,一闻气味就会产生身体应急刺激,出现头晕、呕吐等现象;有的是在乘车时,由于颠簸、摇晃和旋转,使身体感应平衡的器官(位于耳内的前庭和半规管)短时间失效,不起作用,就会导致出现头晕目眩的感觉!自身心理暗示法:这个方法最重要,最管用有效。
坐车前,你要告诉自己,坐车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过程;汽车开动后,你可以闭上眼睛,背靠在座位上,身体随汽车的起伏而起伏,暗暗地幻想,自己仿佛是在骑马,外面是美丽的草原,这是一场旅行。
你精神上说“行”,那就一定“行”,如果你精神上说“不行了”,那可能真就不行了!有良好的睡眠保证:坐车前一晚,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只有这样才会将对身体的刺激降到最低,身体才会很好的调节有用坐车带来的不适;喝一点食醋:如果前面的方法对你效果不大,建议你在乘车之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效果非常不错!嗅生姜法:带一点鲜生姜片在车上备用,如果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晕车状况,将生姜片随时放在自己的鼻孔下闻一闻,让生姜的那种辛辣味慢慢入鼻,可以有效缓解晕车状况!橘子治疗法:你可以上车前带一两个鲜桔子,晕车时吃个桔子可有效缓解头晕等症状;若晕车严重一点时,可以直接将桔子皮含在嘴里。
晕车好难受安全教育方案

晕车好难受安全教育方案一、晕车的原因1. 视觉与平衡感知的不一致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车辆运动的加速、减速、转弯等运动状态,造成了人体视觉与平衡感知的不一致,导致了晕车的症状。
2. 暂时性耳部功能失调内耳是人体重要的平衡感知器官,当人在交通工具上行驶时,内耳的平衡感知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引起暂时性的耳部功能失调,导致晕车的症状。
3. 情绪状态与环境因素人在长时间的旅行中,可能会因为焦虑、不适应环境等因素而出现晕车的症状。
此外,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温度、噪音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人的身体状况,从而引发晕车。
二、晕车的危害1. 对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晕车会让人感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出冷汗、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个人的身体健康。
2.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晕车的症状,会影响到个人对交通情况的感知和判断,从而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3. 对旅行体验的影响晕车会让人感到不适,降低旅行的舒适度,甚至会影响到旅行计划的正常进行,对旅行体验造成影响。
三、预防和应对晕车的安全教育方案1. 乘坐姿势的调整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以尽量调整舒适的坐姿,避免长时间的静坐造成身体不适。
可以适当地调整座椅的角度,使身体感到舒适。
2. 保持心情愉快在旅行前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状态,可以通过听音乐、看风景或者与同伴交谈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避免焦虑对晕车的影响。
3. 注意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量让车内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避免空气质量、温度、噪音等环境因素对身体造成影响。
4. 适当的饮食和补充水分在旅行前要适当地进食,避免空腹造成的不适感。
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同时要适当地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5.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在长时间的旅行中,要适当地进行休息和活动,可以站起来走动一下,舒展一下身体,或者闭目养神,帮助身体调整状态,避免身体不适。
晕车的原因与对策

晕车的原因与对策晕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引发的不适症状,给许多人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探讨晕车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并为晕车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晕车问题。
一、晕车的原因1.运动感知觉不协调:晕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大脑对于运动感知觉的协调不当。
当人乘坐交通工具时,身体感觉到的运动与眼睛看到的景象不一致,导致晕车的不适感。
2.内耳平衡器官失调:耳朵内部的平衡器官对肌体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乘坐交通工具时,平衡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容易导致晕车。
3.焦虑与紧张:当人处于焦虑或紧张状态时,晕车的风险会增加。
这是因为焦虑和紧张会影响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使人更容易出现晕车症状。
二、应对晕车的对策1.选择合适的座位:坐在车辆的中间位置可以减少晕车的风险,因为中间位置的震动感较小。
此外,坐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座位也有助于减少晕车症状。
2.调整视线: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量避免只盯着一处固定点不动。
可以通过观看远处的景物或者频繁地切换视线,减少眼睛与身体感受到的运动不一致。
3.保持稳定的呼吸:深呼吸和缓慢的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和减少焦虑感。
当感到晕车时,可以尝试通过控制呼吸来减轻不适。
4.使用头枕或眼罩:使用头枕可以减少头部晃动,保持舒适的姿势。
使用眼罩可以遮挡景物,减少眼睛对运动感知觉的干扰。
5.避免空腹:空腹时乘坐交通工具容易导致晕车。
在乘车前应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或过饿的状态。
6.听音乐或使用耳机:通过听音乐或使用耳机,可以减少外界运动刺激对内耳的影响,从而缓解晕车的症状。
7.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晕车症状下,可以考虑服用晕车药物。
但要注意,药物只是短期缓解晕车的措施,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
三、晕车患者的建议1.了解自己的晕车症状:晕车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在乘坐汽车时易感到晕车,而有些人则对乘坐飞机或船只更敏感。
了解自己的晕车症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应对。
2.逐渐适应交通工具:对于晕车问题,逐渐适应交通工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人为什么会晕车的原因_怎样防止晕车整理

人为什么会晕车的原因_怎样防止晕车整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晕车的人,而那些不晕车的人很难理解坐车晕车是什么感受,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晕车,而有的人却不晕车呢?怎么样预防晕车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为什么会晕车的缘由,以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有的人晕车,有的人却不晕车?通常状况下,晕车、晕船、晕机造成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晕动病”。
人体的平衡受三个系统的影响,即前庭系统、视觉系统以及本体感觉系统,其中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球囊和椭圆囊负责直线运动的刺激,半规管负责人体的旋转运动。
一般认为,晕动病与人体内耳平衡器官——前庭有关。
前庭位于内耳,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
当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突然启动、颠簸运行、紧急刹车,或参加游乐场一些旋转嬉戏,人处于“被摇摆”状态,颠簸使前庭器官感受左摇右晃,不断发出杂乱的信号给大脑,内耳的调整功能跟不上,就会感到晕。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晕动病是由于组成平衡感测系统的内耳、眼睛和感觉神经中某一部分出了问题,比如感觉到了动,但看到的信息没有传递过来,或者看到了动,但感觉到的信息没有传递过来,这样人处于一种平衡感测相互冲突状态,于是才晕。
除此之外,坐车时,低头看手机、看报纸,或看窗外景色,更简单晕车,是由于做这些动作时,眼睛会觉得东西不断往后跑,可此时前庭平衡感受到的却是身体在往前,视觉和平衡感发生了冲突,脑会感觉混乱,时间一长,也会晕车。
晕动症很常见,2到12岁的(儿童)、妇女、老年人易晕,高度焦虑的人、孕妇也是晕动症的高危人群,坐车的时候通风不好,坐在后面看不到窗外等状况简单晕车。
晕车的人为什么开车不晕?晕车的人自己开车时,由于是本人操纵制动系统,所以大脑会(抢在身体感知之前)预知任何动力加速度的转变。
有了预判所以你的身体会提前适应。
而坐车是“被前进”“被后退”任何动力加速度的转变,你都无法提前获知,这样就会晕车了。
物理角度解释晕车的原理

物理角度解释晕车的原理
晕车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病,它可以通过物理角度来解释。
当我们坐在运动中的车辆上,例如汽车、船或过山车,我们的身体会经历加速、减速和转弯等运动。
这些运动会对我们的平衡感和内耳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晕车的症状。
晕车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 内耳平衡器官:内耳中的平衡器官包括三个半规管和耳石器官。
这些器官帮助我们感知头部的加速度和角度变化。
在运动中,车辆的加速和转弯会对这些器官产生刺激,导致内耳信号与其他感觉系统的信息不一致。
2. 视觉系统:我们的视觉系统与平衡感密切相关。
当我们在车辆中看到周围的景物在快速运动时,视觉系统会发送信号给大脑,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移动。
然而,当车辆突然停止或改变方向时,内耳中的平衡器官可能会产生与视觉系统不一致的信号,导致晕车的感觉。
3. 感觉系统的不一致:晕车还可能与其他感觉系统的信息不一致有关。
例如,当我们坐在车辆中,身体会感受到座位下的力量变化。
这些力量变化可能与视觉系统和内耳中的平衡器官发送的信号不匹配,从而导致晕车的感觉。
总的来说,晕车是由于运动中的加速、减速和转弯对平衡感和内耳产生刺激,导致与其他感觉系统的信息不一致而引起的。
这种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晕车的症状,
如头晕、恶心和眩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有些人会晕车晕船?
百度知道网友勿怪幸(东京大学医学博士)答:
可能好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坐车或者乘船时,颠簸的路面,密闭的空间,要不了多久,就开始感觉胃部不适,紧接着恶心感强烈上涌,严重的时候甚至呕吐。
下了车就好了。
我们都知道,这是晕车或晕船,英文叫motion sickness。
晕车有史可查的记载可以追朔到远古。
英文的恶心nausea一词就来自于希腊语的Naus,就是船。
看来古希腊人就将恶心跟乘船关联了起来。
希波克拉底曾经写道“海上乘船证明了移动会让人不适(sailing on the sea proves motion disord ers the body)。
1975年的reason & brand一书记载,拿破仑在埃及时曾经准备成立一支骆驼侦察军团,结果士兵们骑上骆驼,立刻被左晃右摆的骆驼折磨得伏背猛吐,只好作罢。
最著名的晕车名人恐怕就是提出伟大的进化论的达尔文了。
达尔文将这个折磨得他痛苦不堪的晕车形容为Pandemonium(乱哄哄,混乱不堪)。
但可惜,即便是达尔文也没有能解释为何人类进化出晕车这个功能来。
古往今来,科学家们对我们为何晕车提出了很多种花样百出的理论。
1977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由牛津大学的心理医生Michel Treisman撰写的论文提出晕车这一现象可能是人类为了清除吃进去的神经毒素。
他认为,如果我们的味觉或者胃肠道的感觉系统不能正确地发现食物中的毒素,也许晕车导致的呕吐就是一个补救措施。
当然,这样的假说很多,但都没有实质的证据。
目前最为学界接受的理论是称为感觉冲突理论的一种假说。
我们的耳朵,不光是外面可以看到的部分。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内耳有一个器官叫做前庭。
前庭里面充满了特殊的液体,以及能感受液体变化的细胞。
当我们的身体发生倾斜,或者前后移动时,内耳的前庭就能感受到这种变化,从而向大脑发出信息,告诉大脑我们的身体在倾斜或者移动。
但大脑感知身体移动与否不光只是通过内耳判断的。
我们的眼睛,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也会及时
反馈给大脑身体是否移动。
此外,我们身体的皮肤,肌肉和关节都有丰富的感觉受体,能准确的感知四肢的位置状况,以及移动的速度,也能向大脑提供信息。
通常情况下,这几种感觉信号是一致的,比如你在走路的时候,内耳判断出身体是在向前移动,眼睛通过看见周围环境也能判断是在向前移动,而四肢和关节的感受器也能判断出前移的速度和方向,同时反馈给大脑,于是大脑就精确的知道了现在的身体是在向前步行。
但是,某些情况下,这几种同时传递给大脑的信号出现了矛盾,大脑就会无所适从,开始出现紊乱。
这就是所谓的感觉冲突理论。
举两个例子。
一个两岁的孩子,坐在汽车后座。
汽车在一个弯曲的道路前进。
孩子的内耳前庭会很准确的判断现在他的身体是在跟随汽车的前进而弯弯曲曲的前进。
但是,同时,他的眼睛因为只能看见前座的后背,传递给大脑的就是”我没有动“的错误信号。
他的身体关节感受器也告诉大脑”我的身体是静止的,没有移动“。
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感觉矛盾。
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虽然是无重力状态,他或她的眼睛是可以准确判断身体的移动状况的,但由于缺乏重力的作用,前庭内的液体也是处于失重状态,前庭于是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因此向大脑发出的是错误信息。
这两种信号互相矛盾,让大脑无所适从。
于是,晕车晕船的感觉出现了。
一个著名的研究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发表在1968年的Acta Oto-laryngologica杂志上,美国海军所做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海军因为苦恼于水手们在大海上晕船既普遍又严重,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他们找来10名先天内耳迷路缺失的病人,和20个正常人。
让这30个人随舰队出海。
结果发现,在海上滔天的大浪中,所有20名正常人均吐得昏天黑地,而那10名迷路缺失的人没有一个人出现恶心呕吐,全部冷眼旁观,安然无恙。
这个研究证实了内耳的前庭功能是诱发晕船的重要一环。
但是,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因为这个感觉冲突理论无法解释为何女性比男性晕车晕船的多。
也不能解释为何乘坐同一辆车,开车的人很少晕车,而乘客晕车的很常见。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Thomas Stoffregen博士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他认为,人乘车乘船前的姿势很重要。
人体有一个精妙的,自然的摇摆平衡。
他的研究发现,玩电视游戏的人,如果他的头歪的越厉害之后出现的恶心呕吐感觉也就越强烈。
而容易恶心呕吐的孕妇平时走路的姿势也更倾向于偏向一侧。
因此,他认为,晕车表现不过是人体对于新的身体姿势的一种反应,我们的身体必须对新的姿势进行学习,直到做出合适调整之前,人体的姿势调节系统就会出现混乱,导致不适。
但这还是还无法解释为何人体进化出这样一个不利于人体移动的反应来。
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就终身不忘,但即便是老水手,一旦在岸上呆的时间长了,再回船上又会出现晕船。
呕吐难道是人体对抗晕车的进化出来的一种反应?
1930年,claremont博士在论文中提出,之所以晕车会导致恶心呕吐,是因为晕车所导致的感觉传入的冲突紊乱与食物中毒所引起的反应是相同的,大脑无法分辨,因此命令胃做出呕吐的反应,以排出有毒食物。
1977年和1990年的两个研究也赞同这种观点。
这也许是为何我们进化出晕车这种看似不利的反应的原因。
那为何有些人晕车,有些人怎么晃也不晕车呢?
统计显示亚洲人大约有80-90%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车,而欧洲人和非洲人只有近50%。
2岁以下的孩子很少晕车,但2-12岁的孩子则是晕车最多的人群。
研究发现,不同人的知觉处理能力,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同敏感度,胃的反应敏感度,以及如血管紧张素等的激素水平都会导致不同人对晕车敏感度的不同。
那么,晕车晕船怎么预防或者减轻呢?
有一些晕车晕船药,最常用的包括外贴的莨菪碱,或者口服的盐酸苯海拉明等等。
这些药通常需要在乘车乘船之前使用,以缓解或者预防晕车晕船。
另外还有一些方法:
• 不要吃得太饱,尽量避免太油腻的食物。
• 脸朝前坐。
坐飞机时尽量靠近机翼,减少颠簸的可能。
• 坐车时,如可能,坐前排,眼睛看远方地平线。
让空调吹风口吹向脸部。
• 坐船时,尽量坐到最上层甲板,船身前部,眼睛多看远方海天交接的地方。
• 不要吸烟。
• 短促紧张的呼吸也会诱发晕车,因此尽量缓慢平稳的呼吸。
• 市场上有很多所谓刺激穴位预防晕车的手镯或者手带之类的商品。
但是目前为止,所有的大型研究都没有能证实它们真的有用。